對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的步驟

2021-05-28 11:28:44 字數 4921 閱讀 5055

1.工作活動分類

編制乙份工作活動表,其內容包括廠房、裝置、人員和程式,並收集有關資訊。

2.危險源辨識

辨識與各項工作活動有關的所有危險源,考慮誰會受到傷害以及如何受到傷害。

3.風險評價在假定計畫的或現有控制措施適當的情況下,對與

各項危險源有關的風險做出主觀評價。評價人員還應考慮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敗所造成的後果。各項危險源有關的風險做出主觀評價。評價人員還應考慮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敗所造成的後果。

4.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判斷計畫的或現有的職業安全衛生措施是否足以把危險源控制住並符合法規的要求。

5.編制風險控制措施計畫(如有必要)

編制計畫以處理評價中發現的、需要重視的任何問題。組織應確保新採取的和已有的控制措施仍然適當和有效。

6.評審措施計畫的充分性

針對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評價風險,並檢查風險是否可容許。

●工作活動分類

組織執行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首先要準備乙份工作活動分類表 。工作活動的分類要考慮對危險源的易於控制和必要資訊的收集,既要包括日常的生產活動,又要包括不常見的維修任務等。工作活動的分類方法可包括:

(1)組織廠房內(外)的地理位置;

(2)生產過程或所提供服務的階段;

(3)計畫的和被動性的工作;

(4)確定的任務(如:駕駛)。

在工作活動分類的基礎上,全面有針對性地執行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組織應設計一種簡單的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的格式,一般內容如下:

(1) 工作活動;

(2)危險源;

(3)現行控制措施;

(4)暴露於風險中的人員;

(5)傷害的可能性;

(6)傷害的嚴重程度;

(7)風險水平;

(8)根據評價結果而需採取的行動;

(9)管理細節,如評價者姓名、日期等。

●危險源辨識

1.危險源分類

危險源是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危險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較複雜,這在辨識上給我們增加了難度。 如果把各種構成危險源的因素,按照其在事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劃分成類別,無疑會給我們的危險源辨識工作帶來方便。

(1)安全科學理論根據危險源在事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把危險源劃分為以下兩大類:

①第一類危險源

根據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是**事故發生的物理本質。於是 ,把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載體)或危險物質稱作第一類危險源。

為了防止第一類危險源導致事故,必須採取措施約束、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控制危險源。

②第二類危險源正常情況下,生產過程中的能量或危險物質受到約束或限制,不會發生意外釋放,即不會發生事故。

但是,一旦這些約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措施受到破壞或失效(故障),則將發生事故。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或限制措施破壞或失效的各種因素稱作第二類危險源。

第二類危險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a.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是指機械裝置、裝置、元部件等由於效能低下而不能實現預定的功能的現象。 從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狀態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於設計、 製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於維修、使用不當,或磨損、腐蝕、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b.人的失誤

人的失誤是指人的行為結果偏離了被要求的標準,即沒有完成規定功能的現象。人的不安全行為也屬於人的失誤。人的失誤會造成能量或危險物質控制系統故障,使遮蔽破壞或失效,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c.環境因素

人和物存在的環境,即生產作業環境中的溫度、濕度、雜訊、振動、照明或通風換氣等方面的問題,會促使人的失誤或物的故障發生。

一起**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兩類危險源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一類危險源是**事故發生的能量主體,決定事故後果的嚴重程度。第二類危險源是第一類危險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條件 ,決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兩類危險源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第一類危險源的存在是第二類危險源出現的前提,第二類危險源的出現是第一類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必要條件。因此,危險源辨識的首要任務是辨識第一類危險源,在此基礎上再辨識第二類危險源。

(2)此外,還可從一些廣義的角度對危險源進行分類,例如:

①機械類、電氣類、輻射類、物質類、火災與**類;

②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為性、其他。

(3)在進行危險源辨識時也可列出乙份問題的提示單,例如:

①在平地上滑倒(跌倒);

②人員從高處墜落;

③工具、材料等從高處墜落;

④頭上空間不足;

⑤與工具、材料等的手提/搬運有關的危險源;

⑥與裝配、試車、操作、維護、改型、修理和拆卸有關的裝置、機械的危險源;⑦車輛危險源,包括場地運輸和公路運輸;

⑧火災和**;

⑨對員工的暴力行為;

⑩可吸入的物質;

b11可傷害眼睛的物質或試劑;

b12可通過**接觸和吸收而造成傷害的物質;

b13可通過攝入(如通過口腔進入體內)造成傷害的物質;

b14有害能量(如電、輻射、雜訊、振動);

b15由於經常性的重複動作而造成的與工作有關的上肢損傷;b16不適當的熱環境,如過熱;

b17照明度;

b18易滑、不平坦的場地或地面;

b19不適當的樓梯護欄或手欄;

b20合同方人員的活動。

上面所列並不全面。組織必須根據其工作活動的性質和工作場所的特點編制危險源提示單。

2.危險源辨識方法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很多,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應用的範圍。下面介紹幾種可用於建立體系的危險源辨識方法:

(1) 詢問、交談。對於組織的某項工作具有經驗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從指出的危害中,可初步分析出工作所存在

一、二類危險源。

(2) 現場觀察。通過對工作環境的現場觀察,可發現存在的危險源。從事現場觀察的人員,要求具有安全技術知識和掌握了完善的職業健康安全法規、標準。

(3) 查閱有關記錄。查閱組織的事故、職業病的記錄,可從中發現存在的危險源。

(4) 獲取外部資訊。從有關類似組織、文獻資料、專家諮詢等方面獲取有關危險源資訊,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識出組織存在的危險源。

(5)工作任務分析。通過分析組織成員工作任務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識別出有關的危險源。

(6)安全檢查表(safety check list,縮寫為scl)。運用已編制好的安全檢查表,對組織進行系統的安全檢查,可辨識出存在的危險源。(7)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縮寫為hazop)。

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種對工藝過程中的危險源實行嚴格審查和控制的技術。它通過指導語句和標準格式尋找工藝偏差,以辨識系統存在的危險源,並確定控制危險源風險的對策。 (8)事件樹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縮寫為eta)。

事件樹分析是一種從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環節事件「成功(正常)」或「失敗(失效)」的發展變化過程,並**各種可能結果的方法,即時序邏輯分析判斷方法。應用這種方法,通過對系統各環節事件的分析,可辨識出系統的危險源。 (9)故障樹分析(fta)。

故障樹分析是一種根據系統可能發生的或已經發生的事故結果 ,去尋找與事故發生有關的原因、條件和規律。通過這樣乙個過程分析,可辨識出系統中導致事故的有關危險源。上述幾種危險源辨識方法從著入點和分析過程上,都有其各自特點,也有各自的適用範圍或侷限性。

所以,組織在辨識危險源的過程中,往往使用一種方法,還不足以全面地識別其所存在的危險源,必須綜合地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從某種程度上說,scl、hazop、eta、fta是比較規範的危險源辨識方法,下面進一步重點介紹。

1.安全檢查表(scl)

所謂安全檢查表,就是為系統地辨識和診斷某一系統的安全狀況而事先擬好的問題清單 。具體地講,就是為了系統地發現工廠、車間、工藝過程或機械、裝置、產品以及各種操作、管理和組織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檢查物件加以分解,把大系統分解成小的子系統,找出不安全因素,然後確定檢查專案和標準要求,將檢查專案按系統的構成順序編製成表,以便進行檢查,避免漏檢,這種表就叫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必須由專業人員、管理人員和實際操作者共同編制。編制時應按以下要求進行:

(1)全面細緻地了解系統的功能、結構、工藝條件等有關資料,包括系統或同類系統發生過的事故、事故原因和後果。還要收集系統的說明書、布置圖、結構圖、環境條件等技術檔案;

(2)收集與系統有關的國家標準,法規及公認的安全要求,為安全檢查表的編制提供依據;

(3)按系統的功能、結構或因素方法,逐一列出可能影響部件、零件及整機系統安全性的因素,並列出清單;

(4) 危險因素清單,從有關法規、標準等安全技術檔案中,逐一找出對應安全要求及應達到的安全指標和應採取的安全措施,形成一一對應的系統安全檢查表;

(5)有關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檢查,可列入安全檢查表中。對於安全檢查表的格式,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採用的格式是:

(1)序號;

(2)檢查內容(專案);

(3)檢查方法;

(4)結果確認(是/否,或打分);

(5)其他。

2.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對於一種工藝或產品,在其生產過程中某些部分可能會沒有像所期望的那樣運轉,而這種偏離正常的運轉將對過程的其他部分帶來嚴重後果。即這種偏離使系統中產生了危險源。

用於研究這種偏離現象,能夠辨識由於偏離而產生危險源的技術是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 。

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是應用正規系統標準檢查方法檢查工藝過程和裝置工程的意圖,以評價工藝和裝置個別專案的誤操作或故障的潛在危險和其對整個裝置的影響後果。

這種正規的、系統的、標準的檢查方法的步驟是,對生產過程給予全面描述,對每一部分進行系統提問,以發現那些偏離設計意圖的現象是如何發生的,並且確定這些偏離是否上公升成危險源。下面的術語,對理解和使用hazop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1)意圖

是生產過程的某一部分希望如何運轉。

(2)偏離

與意圖相背離,它是在系統使用指導語句時發現的。

(3)原因

是發生偏離的原因。一旦顯示出一種偏離,一定有其可信的或實際的原因,必須作為很有意義的問題來對待。

(4)後果

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工作程式

檔案編號 qp 05 00 制訂審核 批准生效日期 一 目的 持續對全管理處範圍內所有危險源進行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為消除事故隱患奠定基礎。二 範圍 適用於全管理處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工作。三 定義 無四 職責 4.1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管理處危險源的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

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程式

xx合同段 危險源管理體系 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措施 管理程式 編制 審核 審批 x有限責任公司 xx合同段專案經理部 x年x月 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措施管理程式 一 目的 識別本專案執行中影響職業健康安全的危險源,評價危險源,確定和更新重大危險源,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二 範圍 ...

03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

編號 ciexy8 0021 新鋼公司8 燒結機工程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表 批准 王自然 審核 徐長雄 編制 肖大旭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新餘專案經理部 二 一一年二月八日 新鋼公司8 燒結機工程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表 b13 f1 編號 ciexy8 0021 注 風險等級 1 可忽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