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階段的應對技巧

2021-05-06 11:45:35 字數 5240 閱讀 1522

一、開始階段

1、禮貌對待考務工作人員

考生前來參加面試,大都有一種忐忑不安心理。一是對考場和考官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怯意,有點高深莫測;另一方面擔心一旦面試不過關,前功盡棄。有經驗的考官非常理解報考人的這種心理,進行面試前會設法在最短時間內使報考人情緒獲得調整、緩和其緊張的心情,以便使他們的水平正常發揮出來。

為此,考官會安排一些考場工作人員負責對考生面試開始階段的應對措施的接待服務。

一般情況下,考務工作人員會熱情、自然地和應試者寒暄幾句,對考生前來參加面試表示歡迎,並把應試者引見給考官,並向考生介紹各位考官的姓名、職務等個人情況。對考務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考生應及時能予積極的反應,平等禮貌地表示誠摯的感謝。這樣不僅會獲得考務工作人員好感,而且你溫文爾雅、平等待人的君子風度會給考官留下美好的印象。

不過,你可能會遇到個別素質較低的考務工作人員,表情木然,神態冷漠,板著面孔推開考場的門就把你放進去了,或者遇到個別粗魯的考務工作人員,他大聲地點你的名字,不耐煩地掃你一眼,然後扭頭過去,一聲不響地走在你前面,把你「推」到考官的面前。這時你可能會很窩火,真想教訓他一番,但千萬不能這樣做,甚至不能表現出任何不滿,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愛屋及烏,因此你不能與他們計較雞毛蒜皮之類的小事,要表現出你海納百川的容人之量。你不但不能對他表現出厭煩憎恨的情緒,而且同樣要對他們的「服務」表示誠懇的感謝,這樣你不僅可以使他回味自己的所作所為,更重要的是向考官表現出你善於忍讓,不計較小事,顧全大局的高貴品質。

2、盡快適應面試環境

能否迅速適應面試環境,將直接影響考生在面試中正常水平的發揮,為此,考生有必要對可能面臨的面試環境有更加全面、準確的**。現實中,由於考官自身素質的差異,對面試的認識不同,所以造成面試環境千差萬別,有些面試環境創造得非常好,基本符合正規面試的要求,有些面試環境卻令人難以恭維。好的面試環境當然容易適應,這裡不再多言。

我們做事,最好遵循這樣乙個原則,既向最好處去努力又要考慮到最壞的情況。因此,考生對面試環境的預期一般不要太理想化,假如等待你的面試場所可能是一間狹小而雜亂的辦公室,主考官悠閒地叼著煙捲,品著茶,翻著檔案或報紙,**鈴聲不斷,有個辦公小姐一邊接**一邊與另乙個在列印檔案的先生聊天,李達老師提醒考生,如果看到這種情況,你可能很失望很厭煩,但是,你一定要平定自己的情緒,不能在表情和動作上表露出來。因為,這並不一定表明考官對應試者不重視,而可能是因為這是他一貫的工作作風或者是因為他經驗不足,根本不知道面試環境的作用。

作為考生時刻要知道,自己是來應試求職的,不是來挑毛病的。要改造現實,首先要適應現實,否則你自己連立足之地都沒有還怎樣來施展才華呢?只有你爭取到任職的機會,工作以後處理好人際關係,發揮出你的聰明才智,你才能一步步地達到自己預定的目標。

3、配合考官迅速建立和諧友好的面試氣氛

建立和諧友好的面試氣氛對主考官和考生雙方都有利。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考生對主考官有一種信任感和親切感,從而願意開誠布公,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且會輕鬆自然地發揮出正常的水平。一般說來,在正式提問開始之前,有經驗的考官會積極主動地去創造乙個和諧友好的氣氛,以消除應試者的緊張或警戒心理。

當工作人員將考生引入考場並介紹姓名後,考官中的主試人應迎上來與考生握手表示歡迎,然後請考生入座,面試即開始。在沒有工作人員引見的情況下,考生進入考場之前,應輕輕叩門,待得到考官應允後方可入室。入室後,背對考官,將房門輕輕帶上,然後轉向面對考官。

有禮貌地同面試人打招呼,如果你不知道對方各自的姓名和職銜,決不要自作聰明,隨意猜測後就稱呼對方×××。如果出現差錯,將十分難堪,對方會覺得你輕率無禮。你最好先自我介紹一下,再有禮貌地請教對方的姓名和身份。

例如,你可以這樣開始:「您好!我是***,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參加面試,非常感謝您給了我這個寶貴的機會。

可以請問一下您和其他幾位考官的姓名和身份嗎?」這時,主考官可能就會回答:「我姓劉,是人事局副局長,這位是王處長,這位是李博士。

」你這時要和考官一一打招呼,並稱其姓和職銜,再次對他們給予你面試的機會表示感謝。例如,「謝謝您!劉局長」,「您好,王處長,很高興見到您。

」「您好!李博士,非常高興認識您。」如果考官主動伸出手來,就報以堅定而溫和的握手。

如果考官不主動握手,應試者切勿伸手向前和對方握手,以免對方沒有思想準備而出現尷尬局面。若無主試人邀請,你切勿自行坐下。對方叫你坐下時,切勿噤若寒蟬或扭扭捏捏;而應馬上說「謝謝!

」坐下時要放鬆自己,但要坐得挺直,切勿彎腰弓背,不要雙腿交叉或疊膝,不要搖擺小腿。最好雙腿自然併攏或稍微分開一點兒。女士特別要注意,坐下後不要把腿向前伸直,也不要大大地叉開。

應試者要絕對避免伸懶腰、打呵欠、雙手抱在腦後、莫名其妙地跺腳等忌諱的小動作。已經安排好的應試者的座位,你不要隨意挪動。隨身攜帶的皮包、物品等或平時壓在或放在桌子上的東西應拿在手中,或放在膝蓋上面。

雙手保持安靜,不要搓弄衣服、紙片、筆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物品。

二、進行階段

面試進行階段是面試的核心階段,是面試的最主要環節,面試考官就廣泛的問題向考生徵詢、提問,並根據考生的回答和表現對其能力、素質、心理特點、求職動機等多方面內容進行評價。在主要問題談過之後,考官可能會提出一些比較敏感、尖銳的問題,以便深入、徹底的了解考生的情況,為錄用抉擇提供更加充足的資訊支援。

為了能在面試的核心階段獲得考官的認同和讚許,贏得關鍵階段的勝利,應試者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

1、正確有效的傾聽

面試過程中,「傾聽」對於考官和應試人都是十分必要的,雙方都力圖準確把握對方的真實意圖,獲取盡可能多的資訊。考生處於被試的地位,要時刻關注著考官的思維變化、談話內容的要點、主題的轉變,語音、語氣、語調、節奏的變化等各種訊號,準確進行分析判斷,然後才能採取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因此「聽」清楚考官的每句話,是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面試中的「聽」不是「聽聽」就算了,而是能夠設身處地去「傾聽」。

這種傾聽的要點是,先不要有什麼成見或決定,應密切注意講話的人所要表達的內容及其情緒。這樣才能使後者暢所欲言,無所顧忌。而後聽的人才能得到比較真實而完整的資訊,以供他作為判斷和行動的依據。

2、冷靜客觀地回答

面試的主要內容是「問」和「答」。在面試中,考官往往是千方百計「設卡」,以提高考試的難度,鑑別單位真正所欲求的人才。要應付這種局面,要應答得體,就一定要掌握應答中的基本要領。

對於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提出的問題,只有掌握了這些要領,才能夠臨陣不慌,應付自如。

例如,在面試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曾經熟悉竟忘了或根本不懂的問題。面臨這種情況,首先要保持鎮靜,不要表現得手足無措、抓耳撓腮、面紅耳赤。每個人都不是全才,不可能什麼都知道,考官也不會要求考生無所不知,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所以考生不必為自己的「無知」而懊惱,甚至感到無地自容。

事情沒那麼嚴重。其次不要不懂裝懂,牽強附會,答得驢辱不對馬嘴還不如坦率承認自己不懂為妙。

再比如,考官提出的問題可能過大,以至於不知從何答起,或對問題的意思不明白,是常有的事。若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可以隨便回答,但在面試這種鄭重的場合,「想當然」地去理解對方所提問題而貿然回答,可能被視為無知,甚至是傲慢無禮。對於不太明確的問題,一定要採取恰當的方式搞清楚,請求考官諒解並給予更加具體的提示。

3、禮貌得體的提問

面試中應試人的提問,包括向考官提問,以及小組面試中對同場競爭者的提問。面試過程是考官與應試人雙向資訊交流的過程,一般主要是考官提問,應試人回答。應試人除非感覺確有必要,盡量少提問或不提問,特別是不要提那些特別簡單、特別複雜或十分敏感的問題,因為大多數考官不習慣於回答應試人的提問。

這是基本原則,一般情況下都要遵循。

但是,並非說應試人不能提問題,禮貌得體的提問,往往能活躍面試氣氛,激發考官的興趣,顯示你的熱情、關注、自信和才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面試過程中,考生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有效的提問方式:

1)開放式提問。這種方式以「如何--」「什麼--」「為什麼」「哪個--」形式開頭,目的是獲取資訊,鼓勵回答,避免被動。例如:「這件事您怎麼看?」

2)清單式提問。目的是獲取資訊,鼓勵詢問物件陳述優先選擇,鼓勵詢問物件不只看一種選擇。例如:

「你認為貴單位管理上存在什麼問題?制度不健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是別的什麼問題?」

3)假設式提問。目的是鼓勵對方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例如:「如果你是我的話,你會怎樣處理這個問題?」

4)重覆式提問。目的是讓對方知道你聽見了他的資訊並很重視這一資訊,檢驗獲得資訊的準確性。例如:「你是說……」;「如果我理解正確的話,你說的是……」。

5)確認式提問。表達出你對資訊的關心和理解,鼓勵資訊發出人繼續與你交流。例如:「我明白了!」「這很有趣!」

6)封閉式提問。目的是得到明確具體的回答。例如:「你聽清我的回答了嗎?」

三、結束階段

面試臨近尾聲時,考官在談過主要問題之後,可能會提一兩個比較尖銳或敏感的問題,以便深入、徹底地了解應試人的情況。在此之後,話題的選擇可能會非常隨意,有一點聊天的味道,談話十分輕鬆,這就已經標誌著面試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

在收尾階段,考官的神情會更為自由放鬆,目光中審視的意味會明顯減少,談話語氣會顯得更加柔和等等。面試過程中,考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考官傳遞了大量資訊,但大部分資訊可能並不會引起考官的關注,難以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能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只是第一印象(首因效應)和最後的整體感覺(近因效應)。

由於近因效應的影響,考官對於考生最後給自己的感覺的記憶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考生努力在最後階段抓住時機,給考官留下美好的印象是至關重要的。

1、重申自己的任職資格

在面試的收尾階段,應試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創造時機、抓住時機,重申一下自己的任職資格。你能否勝任應聘職位的工作任務,是考官最為關注的事情,你應用自己的自信心來感染考官的情緒,使他更加相信你是乙個優秀的人選。

2、重申自己的求職意願

公務員甄選錄用一般遵循這樣乙個原則:工作能力相當的情況下,優先工作動機。因為大部分考官都認為,把工作交給乙個特別想得到它的人要比交給乙個認為該工作無所謂或厭惡該工作的人要好得多。

否則,既不利於個人的發展進步,又會給組織帶來損失。沒有強烈求職意願的應試人一旦被錄用以後,往往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想換換口味,因此很快就會流失掉。考生向考官表達自己的求職意願,態度要明朗、堅定、誠懇,語言要有感染力,身體語言要協調配合,堅持以誠動人,以情感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幸運女神總是垂青那些誠摯、執著的人們。

3、禮貌地向考官告辭

當考官暗示或明示可以結束面試時,應試人要禮貌地與考官告辭。告辭時一般要面帶微笑,並說些感謝對方給了自己這次面試機會之類的話。例如「非常感謝你們給了我這次寶貴的機會,我會為曾經參加過貴單位的面試而自豪!

真心地謝謝你們,再見!」告辭時考生還可以說一些向考官們虛心求教的話。例如「非常有幸能與你們談了這麼多,我感覺收穫很大,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向你們求教……」同時,你可以向考官詢問與其聯絡的方法,這時考官如果願意的話,他可能會送你一張名片。

另外,告辭前如果考官沒有明確告訴你什麼時候可以接到面試結果通知,你可以向他提出這個問題。辭別時應整理好隨身攜帶的物品,不要丟三落四,不要風風火火,而要從容穩重,有條不紊。出去推門或拉門時,要轉身正面面對考官,讓後者先出門,然後輕輕關上門。

公務員面試如何應對

第一章公務員面試要點解析 公務員面試雖然只是短短的十至二十分鐘,簡單的幾道題,但其涵蓋的考點卻甚多,考生若想在面試當中應對自如,脫穎而出,就必須先了解面試的一些要點。本章將從公務員面試評分標準著手透視考官的評分潛規則 面試前的準備工作 面試流程 複習及面試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等方面來詳細解析,以讓考生...

公務員面試技巧 如何應對情境應變題

例如考題 單位安排你組織老幹部重走紅色之路主題旅遊活動,出發前突然遇到大暴雨,車輛拋錨,但此時老幹部已經全部到齊,這時你怎麼辦?這種情況的處理確實棘手,可以針對不同的假設提出有效對策 若短時間內大雨能夠停,車輛可以修好或者可以增派車輛,可以先讓老幹部休息一會,消除大家的倦怠情緒 若時間較長的話,為了...

公務員面試技巧 如何應對情境應變題

公務員面試中的情境應變題目,主要考查考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考試題型複雜多變,作答難度比較大,考生應給予充分重視。很多同學都會覺得此類題目非常容易陷入思維誤區,常常覺得無話可說,面對比較棘手的問題不知道從何解決,下面中公教育就跟大家分享情境應變題目的作答方法。一 置身於題,入情入境 情境應變題目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