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賓諾莎用數學公式證明倫理學

2021-05-06 05:31:08 字數 1327 閱讀 9568

斯賓諾莎的形上學體系:

定義:(1)自因:它的本質包含著存在或只能被設想為存在著。

(2)凡是可以為同性質的另一事物所限制的東西,叫作在本類中有限。乙個物體被成為有限,是因為除了這個物體之外,可以設想另乙個更大的物體。同樣,乙個思想可以被另乙個思想限制。

但形體不能限制思想,思想也不能限制形體。

(3)實體:在自身內並通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即,形成實體的概念無須借助於別的事物的概念。

(4)屬性:在理智看來,構成實體本質的東西。

(5)樣式:實體的特殊形態,即在別的事物內通過他物而被認識的東西。

(6)神:絕對無限的存在。即具有無限多屬性的實體,其中每一屬性都各自表現無限永恆的本質。

公則:(1)一切事物,如果不是在自身內,就必定是在別的事物內。

(2)一切事物,如果不能通過別的事物而被認識,就必定通過自身而被認識。

(3)如果有確定的原因,則必定有結果相隨,反之,如果無確定的原因,則絕無結果相隨。

(4)認識結果有賴於認識原因,並且也包含了認識原因。

(5)兩物間如果沒有相互共同之點,則一件事物不能借另一件事物而被理解,換言,就是一件事物的概念不包含另一件事物的概念。

(6)真觀念必定符合它的物件。

(7)凡是可以被設想為不存在的東西,它的本質就不包含存在。

命題命題一:實體按它的本性說必定先於它的特殊狀態。

證明如下:

實體是在自身內並通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樣式是實體的特殊狀態。而樣式是在別的事物內並通過他物而被認識的東西。實體在自身中並通過自身而被認識,而實體的特殊狀態在他物中並通過他物而被認識。

從邏輯上將,先有自身後又自身的特殊狀態。先有自身而後有他物。

命題二:具有不同屬性的兩個實體,彼此之間沒有共同之點。

證明如下:根據定義(3),實體在自身中並通過自身而得到認識,因此這一實體的概念不包含另一實體的概念。

命題三:凡是彼此之間沒有共同之點的事物,這一事物不能是另一事物的原因。

證明如下:如果兩件事物沒有共同之點,根據公則(5),則一件事物不鞥年借另一事物而被理解,即,一件事物的概念不包含另一事物的概念。所以,根據公則(4)--即認識結果有賴於認識原因,並且也包含認識原因--一件事物不能是另一事物的原因。

命題四:兩個或多數不同的事物,區別的所在不是由於實體的屬性不同,就是由於實體的特殊狀態各異。

證明如下:

一切存在的事物不是在自身內,就是在別的事物內(公則1),而根據實體和樣式的概念,這就是說在理智的外面,除了實體和它的特殊狀態之外,沒有別的東西。所以在理智的外面,除了實體之外,或者說,(根據定義4)除了實體的屬性和特殊狀態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用來區別重大事物之間的異同。

命題六:乙個實體不能為另乙個實體所產生。

數學公式概念

三角形的面積 底 高 2。公式 s a h 2 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 邊長公式 s a a 長方形的面積 長 寬公式 s a 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 高公式 s a h 梯形的面積 上底 下底 高 2 公式 s a b h 2 內角和 三角形的內角和 180度。長方體的體積 長 寬 高公式 v ab...

小學數學公式

幾何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 長 寬 2 c a b 2 長方形的面積 長 寬 s ab 正方形的周長 邊長 4 c 4a 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 邊長 s 三角形的面積 底 高 2 s ah 2 三角形的內角和 180度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 高 s ah 梯形的面積 上底 下底 高 2 s a b h 2...

小學數學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 邊長 4 c 4a 面積 邊長 邊長 s a a 2 正方體 v 體積 a 稜長 表面積 稜長 稜長 6 s表 a a 6 體積 稜長 稜長 稜長 v a a 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 長 寬 2 c 2 a b 面積 長 寬 s 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