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教師資格面試高中語文《促織》說課稿

2021-05-22 06:55:14 字數 3206 閱讀 1083

中公吉林教育資訊網:

【教材分析】

《促織》是《聊齋志異》中的一篇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它以明代皇室尚鬥促織,並徵之於民間,給百姓帶來深重苦難為背景,通過描寫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納促織而備受摧殘、幾乎家破人亡的命運,反映了皇帝荒淫無道,巡撫縣令胥吏橫徵暴斂的罪惡現實,寄託了對受盡欺凌和**的下層群眾的深切同情,曲折地表現了對清代黑暗現實的強烈憤慨。

《促織》揭露社會的黑暗,鋒芒所向,從皇帝直到里胥,譴責了整個統治階級和各級行政**。是一篇血淚的控訴,卻編寫成一出悲喜劇,以喜寫悲,叫人開心不起來,反而更讓人覺得沉痛。至於藝術成就方面有三大特點:

第一,情節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第二,描寫細膩生動,情態畢現;第三,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文學常識,了解本文借古諷今的特點。(知識目標的設定有利於幫助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培養對作家作品的興趣。)

能力目標:歸納文言現象,掌握學習規律。(能力教學目標的設定正是體現了語文學科性質的「科學性」。)

情感目標:揭露封建社會的罪惡,寄託對受盡欺凌和**的下層群眾的深切同情。(這個教學目標體現了「人文性」,使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情感觀。)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的情節線索,把握作品主題。(**此教學重點,有利於提高學生組織概括語言的能力和鑑賞名篇名著的方法。)

教學難點:鑑賞細膩生動、真實感人的心理描寫。(掌握了此心理描寫方法對學生作文的提高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教學方法】

講解法(重點放在引領學生把握課文的特點與基礎知識上)

疏通法(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對文言詞句的疏通上)

討論分析法(重點放在對課文的情節線索整理上)

總結歸納法(重點放在對具體段落的分析歸納上)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1、導語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增加他們對古代文學人物的了解,從而提高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

清代鄒弢的《三借廬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乙個「怪人」:此人家裡窮得叮噹響,他典當了所有破舊衣物,置辦茶水擺在路邊,供過往行人歇腳、解渴,但他不收一分錢,只要求每個歇腳的人給他講個新奇的故事。原來此人是在蒐集寫作素材。

他遵照一位駝背老人說的「甜、酸、苦、辣」四個字去做。「甜」就是嘴巴要甜,對人和氣,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腸酸,故事裡的人傷心,他就跟著落淚;「苦」指寫作吃苦,不管條件多麼艱難,都要堅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鋒芒,尖銳潑辣,能警世醒人。他白天聽,晚上伏案寫作。

這個「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

2、解題(遵循「回到原著去」的原則,讓學有餘力的同學課後能閱讀《聊齋志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身文學的修養。也正是完成教學目標中的知識目標。)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家,出身於沒落地主家庭。

天資聰明,學問深厚,十九歲時連中縣、府、道三個第一,但此後屢應省試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補上歲貢生,一生憂鬱自傷,窮愁潦倒。從二十歲左右開始寫作,歷時二十餘年,創作了文言短篇**集《聊齋志異》。另有詩、文集《聊齋詩集》、《聊齋文集》。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傾力創作的文言短篇**集。「聊齋」是作者的書齋名。「誌異」就是記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誕不經的奇聞軼事。

作者巧妙地通過這些離經虛幻的故事,大膽地揭露社會多方面的黑暗現實,讚美了青年男女敢於衝破封建禮教樊籬的精神,抒發了作者自己滿腔的「孤憤」。郭沫若曾題蒲松齡故居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題聯:「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簡明而生動地道出了《聊齋志異》的文學特點。

《促織》是《聊齋志異》中的名篇,作者通過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納蟋蟀,以致傾家蕩產,但又終於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殘酷,辛辣地諷刺了「一人飛公升,仙及雞犬」的醜劇,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3、疏通文章重點詞句(是對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的體現。)

假此科斂丁口假:借,利用

成然之然之:以之為然, 然:是

靡計不施,迄無濟靡:沒有迄:最終,終究

兩股間膿血流離離:通「漓」 流淌的樣子。

展玩不可曉展:展轉,翻來覆去。 玩:玩味,細細體會。

循陵而走走:行走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而:通「爾」

如披冰雪披:蓋上,披著

思試之鬥以覘之之:代蟋蟀之:角鬥的本領。

徑造廬訪成徑:徑直造:到

蟲躍去尺有咫有:通「又」

蟲盡靡靡:失敗

撫軍亦厚賚成賚:賞賜,賜予

天子一跬步跬:跨出一大步的距離,兩跬為一步,這指「一舉一動」的意思。

信夫信:確實,的確

4、理清故事的情節線索(完成此課教學的重點,體現第一課時的高潮。)

指導學生根據課內注釋通讀全文,編寫情節結構。

[明確] 《促織》一文以「促織」為線索,情節概括如下:徵蟲——覓蟲——求蟲——得蟲——失蟲——化蟲——鬥蟲——獻蟲。

其中,「徵蟲——覓蟲」是故事的開端;「求蟲——得蟲」是故事的發展;「失蟲——化蟲——鬥蟲」是故事的高潮;「獻蟲」是故事的結局。最後一段是一段評述性的文字,這也是筆記體**常用的一種形式,通過評語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態度。類似於司馬遷的《史記》裡每篇文章後有一段:

「太史公曰」。

5、圍繞主線,情節經歷了幾次波折?作者這樣安排的妙處是什麼?(此環節的設定有利於提高學生鑑賞名著的能力與分析文章的能力。)

[明確] 情節發展經歷了三次大的轉折:第一次:歲徵促織,成名破產受刑,無計可施,走投無路時得到神巫指點,成名得蟲。

第二次:節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織,投井自殺,成家陷入絕境。第三次:

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織,成家因禍得富。

這樣的安排避免了一覽無餘,正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豐滿了故事,深化了主題,贏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而情節的變化曲折,再現了生活的需要,因為生活本來就是豐富多彩,充滿波瀾的。

6、閱讀重點段落「未幾,成歸……」從文中選出成名的心理變化的單音節詞語,填入括號內。(以此練習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賞析本文人物心理的細膩,指導完成教學難點。)

成名聽說他兒子誤斃促織則(怒),得兒子屍則轉為(悲)。見兒子氣息惙然,則轉而為(喜),但顧蟋蟀籠虛則又轉為(愁)。忽聞門外蟲鳴則既(驚)且(喜),然見促織短小則認為它(劣);視之,意似良,又轉而為(喜)。

將獻公堂,不只能否符合官老爺之意,心中又(恐)。

可見,乙隻小小的蟋蟀竟然牽動著主人公的心,主宰著主人公的命運,這細緻入微,曲折變化的心理描寫與動作描寫熔於一爐,有力地揭示了皇帝的荒淫,官貪吏虐致使百姓的罪惡現實。

7、作業布置(鍛鍊學生的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想象力。)

思考:如果讓你來安排故事的結局,你會安排這樣的結尾嗎?為什麼?

2019吉林省教師資格面試 面試技巧之教學方案編寫

4.編寫教案的要求應因人而異 因科而異,區別對待 從形式上看,教案又可分為詳細教案,簡明教案和微型教案三種。對於新教師,最好先寫乙份詳案,然後從中縮寫出乙份提綱式的簡案,供上課時作提示和參考用 經驗豐富 教材熟悉,學生了解的老教師可寫簡寒 大多數教師可寫介於詳簡之間的實用教案。對有些內容較多 難度較...

2023年吉林省教師資格面試禮儀之教師的站姿要求

站姿是教師在課堂中最重要的舉止之一。在課堂上,教師不同的站立姿勢,對學生的心理有不同的影響,同樣,參加面試的人員一定要學會基本的站姿。立姿,又叫站姿 站相,指的是人在站立時所呈現出來的具體姿態。立姿是人的最基本的姿勢,同時也是其他一切姿勢的基礎。通常,它是一種靜態姿勢。教師在站立之時,應當顯得挺拔而...

2023年吉林省教師資格證面試 說課稿彙總

2016年吉林教師資 公告已出,於1月13日8 00 1月19日16 00報名,1月22日前繳費,3月7日 12日列印准考證,3月12日筆試,吉林中公教師考試整理了吉林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大全供考生備考學習。需要更多指導,請選擇 諮詢一對一解答。基於學員大多反映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說課稿的書寫較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