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接地施工小結

2021-04-12 20:03:43 字數 2927 閱讀 9406

中鐵十一局集團二公司石武專案部

石武客專現澆簡支箱梁

部門: 第三管理組

姓名: 黃萬初

日期:2010 年 10 月25日

石武現澆梁綜合接地施工小結

一、工程概況

現澆簡支箱梁綜合接地在底板、頂板均設定有接地端子,底板接地端子與橋墩接地系統連線,底板接地與頂板接地通過φ16「l」筋及梁體鋼筋連線,頂板接地端子通過貫通地線與路基或隧道接地系統連線。底板接地端子設定在每孔梁的小里程端,端子數量為2個,縱向距離樑端85cm,橫向為梁體中心線兩側各100cm;每座橋梁末跨底板大、小里程端均設定有接地端子,端子數量每端2個。頂板接地端子設定在小里程端防護牆、電力電纜槽、豎牆a上,端子數量每側3個,左右側共6個。

在設有接觸網及下錨拉線基礎處,接觸網及下錨拉線基礎下鋼板與頂板接地系統相連線。頂板接地系統通過φ16圓鋼及「l」筋形成閉合的短路系統,其中「l」筋採用電弧焊滿焊,單面焊長度不小於20cm,雙面焊長度不小於10cm。」l」筋在防護牆腳下每2m設定一處焊點,頂板大、小里程端在縱向距離樑端85cm、橫向為梁體中心線兩側各40cm分別設定一處焊點。

預埋接地端子套筒最終表面與最外層混凝土面平齊,突出高度控制在2mm以下。

二、施工存在問題

1、「l」形筋焊接問題:φ16「l」形鋼筋施工中採用單面焊接,焊接實際長度僅有17cm~18cm,甚至僅有15cm,與設計要求單面焊不小於20cm偏差較大。另外,頂板大、小里程端在縱向距離樑端85cm、橫向為梁體中心線兩側各40cm處的焊點存在漏焊、交錯焊現象,梁兩端焊點不在同一根鋼筋上,造成頂板接地系統不能形成閉合迴路。

防護牆下的「l「形接地鋼筋在施工中只與梁體縱向鋼筋焊接,未與防護牆預埋筋焊接,用於接地系統的梁體結構筋在搭接處漏焊、少焊現象明顯。

2、接地端子埋設問題:底板接地端子、電力電纜槽中的接地端子在梁體混凝土澆注完成後,端子往往被埋在混凝土面以下,同時,由於端子埋設位置與設計偏離較大,給被埋入混凝土面以下的接地端子在後期清理過程中造成了難度。防護牆及豎牆a處的接地端子預留外露長度不足或過長,在後期防護牆、a牆施工中端子與模板發生牴觸或被埋入混凝土中,並且防護牆處接地端子埋設高度不足,在防護牆砂漿倒角施工及橋面防水聚料噴塗中,端子被埋在砂漿及聚料下面。

電力電纜槽處的接地端子預留外露長度不足且與豎牆b預埋鋼筋距離過小,在後期b牆施工中端子與b牆模板發生牴觸,同時,在後期電纜槽砂漿倒角及4cm厚纖維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端子被埋入混凝土面以下。

3、防護牆上φ16「l」形鋼筋埋設位置問題:在布置焊點焊接「l「形鋼筋時,焊點與後期防護牆分隔縫重合或距離過小,在後期防護牆分隔縫施工中焊點處的「l」形鋼筋被燒斷。另外,「l」形接地鋼筋與防護牆處排水孔距離過小,在後期防護牆排水孔設定中與「l」形接地鋼筋發生衝突。

4、下錨拉線基礎及接觸網基礎處接地鋼筋問題:下錨拉線基礎及接觸網基礎下鋼板通過φ16「l」形鋼筋、梁體結構筋與防護牆接地鋼筋連線,實際施工中由於基礎處鋼筋密集不易進行電焊操作,將「l」形鋼筋與下鋼板焊接改為「l」形鋼筋與基礎腳螺栓焊接,而腳螺栓與下鋼板連線在施工中滿焊質量差。

三、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

1、φ16「l」形鋼筋下料長度不夠或下料時未考慮彎角長度,造成「l」筋兩直角邊直線段長度不足20cm,導致滿焊長度與設計偏差較大。「l」筋下料長度改為≥45cm,保證兩直角邊的直線段長度不小於20cm,同時,對單面焊不足20cm的焊點改為雙面焊。「l」形接地鋼筋一邊與縱向接地鋼筋焊接,另一邊與防護牆預埋筋焊接。

施工中要注重過程控制、細節檢查,對接地系統施工不到位處及時糾正,嚴格按照設計規範要求進行作業,避免出現少焊、漏焊、滿焊質量不合格等現象發生。

2、底板接地端子在焊接安裝過程中,端子未與模板面密貼,在混凝土澆注後端子被埋入混凝土中。同時,由於底板靠近樑端處鋼筋密集,甚至梁體鋼筋與設計接地端子位置發生衝突,在端子安裝過程中對端子位置進行了適當調整,導致端子埋設位置與設計存在一定偏差。防護牆預埋筋綁紮過程中未進行放樣掛線施工,預埋筋線形歪曲嚴重,與設計偏離較大,而在施工中,接地端子的預留外露長度是以防護牆預埋筋做為參照物,導致端子外露長度不足或過長。

在底板鋼筋綁紮過程中要及時安裝焊接接地端子,並且保證端子頭部與模板密貼無縫隙;也可在對應接地端子位置處的模板上開直徑為2cm的孔,安裝時端子頭部控制在模板面以下3mm,端子安裝完成後用雙面膠對孔周圍縫隙進行閉合。防護牆及豎牆a處的接地端子在梁體施工時可不進行安裝,只需焊接端子處的接地鋼筋,待後期防護牆及a牆施工時再根據最終測量放樣的混凝土面安裝端子,同時,防護牆處的接地端子預埋筋埋設高度由設計的15cm改為25cm,避免後期砂漿倒角施工及橋面聚料噴塗時將端子埋入其中。電力電纜槽處的接地端子橫向位置設計為距離豎牆b混凝土面5cm改為10cm,保證端子與豎牆b間有足夠的空間安裝b牆模板,並且端子的預埋高度以梁體鋼筋做為基準點安裝時,必須考慮到鋼筋保護層厚度及後期纖維混凝土保護層的施工厚度,將端子預埋高度以梁體鋼筋作為基準點安裝的高度設定為15cm,避免端子被埋入纖維混凝土中。

3、不明確後期防護牆1cm寬分隔縫的施工要求,防護牆腳下的接地鋼筋在布置過程中未及時進行調整,導致後期防護牆分隔縫與接地鋼筋發生衝突。在防護牆施工中,靠近樑端處第一節防護牆的長度為2.3m,其餘每節長度為2.

0m,並且防護牆上排水孔的設計位置與分隔縫重合,因此,在防護牆φ16「l」形接地鋼筋施工中可將第乙個焊點設定在距離樑端1.5m處,往後焊點間距為2.0m,這樣既可保證接地鋼筋在防護牆中部,又可與防護牆排水孔的位置錯開。

4、在下錨拉線基礎及接觸網基礎鋼筋綁紮過程中,未及時焊接接地鋼筋,待基礎鋼筋綁紮完成後施工空間狹小,給接地鋼筋的焊接作業造成了難度,同時,在接觸網基礎腳螺栓與下鋼板連線不滿焊的情況下,將焊點由下鋼板移至腳螺栓上,給接地質量留下隱患。接觸網基礎底層鋼筋綁紮完成後及時焊接接地鋼筋,接地鋼筋焊接完成後再綁紮上層鋼筋,對於基礎上層鋼筋已完成綁紮,接地鋼筋無法焊接的情況,在接觸網基礎腳螺栓與下鋼板滿焊質量合格的前提下,可將焊點由下鋼板移至腳螺栓上。

四、經驗教訓

施工前必須熟悉施工圖紙,明確設計意圖,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把質量關,對下嚴格要求,注重過程控制、細節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場問題。加強責任心,提高超前意識,戒驕戒躁,把工程質量提高上去!

黃萬初2023年10月25日

綜合接地施工方案

綜合接地系統是將沿著鐵路線路兩側不同用途和不同電壓的電氣化 電力 通訊 訊號裝置及其他金屬構築物的地線有機 合理的結合起來進入貫通地線,以保證客運專線各系統 各裝置之間實現等電位連線,減少不同裝置 不同系統之間存在的電位差及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裝置的安全隱患 尤其是訊號和接觸網專業 為規範客專綜合接地工...

綜合接地施工方案

一 編制說明 1 編制依據 1 地鐵設計規範 gb50157 2003 2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 dl t621 1997 3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標準 gb50169 2006 4 接地裝置工頻特性引數的色量導則 dl475 2006 5 五根松站主體圍護結構圖 主體結構圖 綜合接地圖...

地鐵綜合接地施工方案

目錄目錄1 工程概況2 編制依據2 接地裝置的製作選擇和要求2 製作前的準備工作3 施工敷設方案3 測試和保證措施5 附件5 工程概況 濱和路綜合接地網,置於杭州地鐵一號線濱和路站基坑底板混凝土下 600mm處。該綜合接地網由水平接地體 垂直接地體 接地引出裝置 和接地母排等組成,其水平接地體平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