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名詞解釋

2021-04-04 13:00:23 字數 4781 閱讀 3089

三、名詞解釋

1、管理會計:是指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物件,通過對財務等資訊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乙個會計分支。

2、成本性態:又稱成本習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成本總額與特定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係。

3、相關範圍:是指不會改變或破壞特定成本專案固有特徵的時間和業務量的變動範圍。

4、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關範圍內,其總額不隨業務量發生任何數額變化的那部分成本。

5、變動成本:是指在一定相關範圍內,其總額隨業務量成正比例變化的那部分成本。

6、混合成本:是指介於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其總額既隨業務量變動又不成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7、成本性態分析:是指在明確各總成本的性態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程式和方法,最終將全部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大類,並建立相應成本函式模型的過程。

8、高低點法:是根據一定時期內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業務量的相應成本關係,來推算固定成本總額(或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a和單位變動成(或混合成本中變動部分的單位額)b的一種成本性態分析方法。

9、期間成本:是指那些不隨產品實體的流動而流動而是隨企業生產經營持續期間的長短而增減,其效益隨期間的推移而消逝,不能遞延到下期去的成本,它的歸屬只有乙個,既在發生的當期全額列入當期利潤表,作為當期收入的抵減專案,而不列入存貨成本。

10、變動成本法:變動成本計算的簡稱,是指在組織常規的成本計算過程中,以成本性態分析為前提條件,只將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成本及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並按貢獻式損益確定程式計量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11、變動成本率:是指變動成本佔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12、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業務量——利潤三者依存關係的簡稱,也稱cvp分析,它是在變動成本法的基礎上,以數量化的會計模型與圖形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銷售單價、銷售收入、利潤等變數之間的內在規律性聯絡,為會計**、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財務資訊的一種技術方法。

13、貢獻邊際:是指產品的銷售收入與相應的變動成本之間的差額(tcm),也稱邊際工線、貢獻毛利、邊際利潤。

14、安全邊際:是根據或預計的銷售量(包括銷售量和銷售額兩種形式,分別記作x1和y1)與保本業務量(包括保本量和保本額兩種形式)的差量的定量指標。

15、保本作業率:又叫危險率,是指保本點業務量佔實際或預計銷售業務量的百分比(dr)。

16、保本點:是指能使企業達到保本狀態時的業務量的總稱。(bep)在我國,保本點又稱作盈虧臨界點、盈虧平衡點、損益兩平點、夠本點等。

17、保利點:是指在單價和成本水平確定的情況下,為確保預先確定的目標利潤(tp)能夠實現,而應達到的銷售量和銷售額的統稱。

18、目標利潤:是指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經過努力應該達到的最優化利潤控制目標,它是企業未來經營必須考慮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

19、經營槓桿係數:是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變動率的倍數,其理**式為:dol=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

20、相關業務量:是指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認真考慮的、於特定決策方案相聯絡的產量或銷量。

21、相關收入:是指與特定決策方案相聯絡的、能對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收入。又稱有關收入。

22、相關成本:是指與特定決策方案相聯絡的、能對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成本。又稱有關成本。

23、增量成本:又稱狹義的減量成本,是指單一決策方案由於生產能量利用程度的不同而表現在成本方面的差額。

24、機會成本:原是經濟術語。他以經濟資源的稀缺性和多種選擇機會的存在為前提,是指在經濟決策中應由中選的最優方案負擔的、按所放棄的次優方案潛在收益計算的那部分資源損失,又叫機會損失。

25、專屬成本:是指那些能夠歸屬與特定決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

26、沉沒成本:又叫沉入成本或旁置成本,是指由於過去決策結果而引起並已經實際支付過款項的成本。

27、共同成本:是與專屬成本相對立的成本,是指應當有多個方案共同負擔的注定要發生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

28、聯合成本:十餘克分成本相對立的成本,是指在未分離的聯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應由所有聯產品共同負擔的成本。

29、現金流量:又被稱為現金流動或先進流動量。在專案投資決策中,它是指投資專案在期計算期內因資本迴圈而可能或應該發生的各項現金流入量與現金流出量的統稱,它是計算專案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主要根據和關鍵的價值資訊之一。

30、現金流入量:是指能夠使投資方案的現實貨幣資金增加的專案,簡稱為現金流入。

31、現金流出量:是指能夠使投資方案的現實貨幣資金減少或需要動用現金的專案,簡稱為現金流出。

32、淨現金流量:又稱現金淨流量,是指在專案計算期內由每年現金流入量與同年現金流出量之間的差額所形成的序列指標,它是指計算專案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重要依據。

33、貨幣時間價值:又稱資金的時間價值,簡稱為時間價值,它是指作為資本(或資金)使用的貨幣在其被運用的過程中隨時間推移而帶來的一部分增值價值,其實質是處於社會生產總周轉過程中的資金在使用中由勞動者創造的,因資金所有者讓渡資金使用權而參與社會財富分配的一種形式。

34、一次性收付款項:在某一特定時點上發生的某項一次性付款(或收款)業務,經過一段時間後再發生與此相關的一次性收款(或付款)業務稱為一次性收付款項。

35、年金:如果在一定時期內每隔相同時間(如一年)就發生相同數額的收款(或付款),則該等額收付的系列款項稱為年金。

36、普通年金:從第一期開始,凡在每期期末發生的年金為普通年金,又叫後付年金,用a表示。

37、遞延年金: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如n期),從0期開始隔s期(s≥1)以後才發生系列等額收付款的一種年金形式,記作a〞。

38、經營成本是指在經營期內為滿足正常生產經營而動用現實貨幣資金支付的成本費用,又被稱為付現的營運成本(或簡稱付現成本),它是生產經營階段上最主要的現金流出量專案。

39、投資利潤率:(記作r0i)是指達產期正常年度利潤或年均利潤佔投資總額的百分比,又稱投資報酬率。

40、靜態投資**期:是指以投資專案經營淨現金流量抵償原始總投資所需要的全部時間。

41、淨現值:是指在專案計算期內,按行業基準折現率或其他設定折現率計算的各年淨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記作npv。

42、淨現值率:是指投資專案的淨現值佔原始投資現值總和的百分比指標(記作npvr)

43、內部收益率:是指專案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報酬率,既能使投資專案的淨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記作irr),又叫內含報酬率或內部報酬率。

44、全面預算:是指在**與決策的基礎上,按照企業既定的經營目標和程式,規劃與反映企業未來的銷售、生產、成本、現金收支等各方面活動,以便對企業特定計畫內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有效地做出具體組織與協調,最終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一系列預計的財務報表及附表展示其資源配置情況的有關企業總體計畫的數量說明。

45、財務預算:是指反映企業預算期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各項預算。主要包括現金預算、預算利潤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

46、銷售預算:是指在銷售**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年度目標利潤確定的預計銷售量、銷售**和銷售額等引數編制的,用於規劃預算期銷售活動的一種業務預算。

47、現金預算:是指用於規劃預算期現金收入、現金支出和資本融通的一種財務預算。

48、固定預算:又稱靜態預算,是指根據預算期內正常的、可實現的某一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水平為惟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方法。

49、彈性預算:是固定預算的對稱,又稱變動預算,是指在成本按其形態分類的基礎上,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係為依據,按照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編制能夠適應業務量預算的方法。

50、滾動預算:又稱連續預算或永續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將預算期與會計年度脫離開,隨著預算的執行不斷延伸補充預算,逐期向後滾動,使預算期永遠保持為12個月的一種方法。

51、零基預算:全稱為「以零為基礎的編制計畫和預算的方法」,是指在編制成本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專案或費用數額,以所有的預算支出均為零為出發點,一切從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進而規劃預算期內的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的一種方法。

52、成本控制:狹義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對生產階段產品成本的控制,即使用一定的方法對生產過程構成產品成本的一切耗費,進行科學嚴格的計算、限制和監督,將各項實際耗費中預先確定在預算、計畫或標準的範圍內,並通過分析造成實際脫離計畫或標準的原因,積極採取對策,以實現全面降低成本目標的一種會計管理行為或工作。狹義的成本控制比較看重對日常生產階段產品的控制 。

53、標準成本:作為與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對立概念的標準成本,是指按照成本專案實現制定的,在已經達到的生產技術水平和有效經營管理條件下應達到的單位產品成本目標。

54、成本差異:是指在一定時期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與標準成本總額之間的總額差。

55、材料採購經濟批量:是指在保證生產經營需要的前提下,能使全年材料相關總成本最低的採購批量。(記作q〞)

56、訂貨成本:是指一定期間內(一般為一年)企業為訂購有關材料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57、儲存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間內(一般為一年)企業為儲存有關材料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58、最優生產批量控制:是指成批生產的企業全年應分幾批組織生產,每批應生產多少件產品才最為經濟合理的控制問題。

59、調整準備成本:是指每批產品投資前為做好準備工作而發生的成本。

60、責任會計:是指以企業內部建立的各級責任中心為主體,以責、權、利的協調統一為目標,利用責任預算為控制的依據,通過編制責任報告進行業績考核評價的一種內部會計制度。

61、責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許可權,並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的企業內部責任單位。

62、成本中心:是指只對成本負責的責任中心。

63、利潤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的責任中心,它是處於成本中心高一層次的責任中心。

64、投資中心:是指既要對成本、利潤負責,又要對投資效果負責的責任中心,它是比利潤中心更高層次的責任中心。

65、剩餘收益:剩餘收益是指投資中心獲得的利潤扣減其投資額按預期最低投資報酬率計算的投資報酬後的餘額。

管理會計名詞解釋

成本要素 在sap系統中主要有初級成本要素和次級成本要素這兩大類成本要素,初級成本要素源於會計科目表。初級成本要素 每乙個初級成本要素都對應乙個總帳損益類帳戶 輸入源自於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 所有損益類帳戶的財務資料都要通過初級成本要素輸入到成本中心.次級成本要素是會計科目表中所沒有的,只會在管理會計...

長沙理工管理會計名詞解釋

1 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是指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 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物件,通過對財務等資訊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 決策 規劃 控制 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乙個會計分支。2 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 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是指為實現管理會...

管理會計關鍵詞名詞解釋

管理會計 關鍵術語 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的會計資訊處理系統。它運用一系列專門的方式方法,通過確認 計量 歸集 分析 編制與解釋 傳遞等一系列工作,為管理和決策提供資訊,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成本性態 成本性態也稱成本習性,是指成本的總額對業務總量 產量或銷售量 的依存關係。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