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識字教學反思

2021-04-04 03:00:28 字數 944 閱讀 6133

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所以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家看電視時多看看字幕,試著讀一讀那些句子,認一認你見過或學過的字;看到家人看報,也在一旁讀一讀;週末去街上時留心觀察商店的招牌、商品的名稱等,認出自己學過的字,加以鞏固,對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同伴或親人,也可以記下字形,回家去問家長或老師,還可以自己查字典;過年過節,親人發簡訊過來了,也去讀一讀,再試著寫一寫;過年時家家貼上的對聯,認一認,抄一抄,記一記……這樣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處處留神,讓識字與生活同步。

二、課堂中遵循規律識字

1、比較聯絡識字

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在學習時把相近的字一併出現,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絡中區別。這種方法有利於學生區分形(音)近字。如:

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太陽只有乙個,所以「日」裡只有一橫,「目」眼睛有兩隻,所以 「目」裡有兩橫。又如學習「她」字時,可與同音字「他」「它」相聯絡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後,讓他們總結出:這三個字讀音相同,但男性他是亻,女性她是女,「它」是指事物。

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又如學習學「青」字的時候,我就把「清」「情」「晴」「睛」這幾個字放在一起學,讓學生學會對比觀察,能自己區分形近字的細微差別。他們會比較出「清」字是三點水,和水有關。

「情」字是豎心旁,和心情有關。「晴」字是日字旁,和太陽有關。「睛」字是目字旁,和眼睛有關。

通過比較部首,學生區分出這幾個字的區別。在學這一類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少講,多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區別,並把觀察的結果告訴大家。出於一種強烈的表現慾,大部分學生會很投入,效果也會比較好。

2、歸類識字

教學時,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既有助於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有助於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例如在學完「樹、棵、松、桃、林、梅」後,我就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得出結論「這些生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係」。同時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識哪些字帶有『木』的字,然後進行了交流。

一年級識字教學反思

識字是寫作和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開啟課本就是大量的 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本次備課黃老師指導我們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採取各種有效...

一年級識字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要經過乙個適應期,雖然已經有了乙個學期的學習,但還有很多小朋友對於學習不太適應,有些學生是對這種正規的教學不太感興趣。而我們老師也都在不斷反思,不斷創新。特別是識字教學對於一年紀的小朋友來說有些枯燥,我在教學課件中插入會認與會寫的漢字,剛開始還有點興趣,慢慢就沒什麼感覺了,...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

三 倡導合作學習,實現優勢互補 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借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小組裡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節裡,小組成員就可以實現異質互補,會的教不會的,達到互相幫助 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後,可以讓小組裡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並告訴他們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