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2021-04-02 13:54:46 字數 5585 閱讀 8175

目錄一、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 2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什麼區別? 3

三、我眼中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3

四、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6

我眼中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摘要——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只有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真貌。

關鍵字:傳統文化、精髓、愛國主義精神、和為貴。

文化對於每乙個存在的民族是尤為重要的部分,也可作為民族信仰。然而我們的文化歷經多少朝代的興衰更替,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世代傳承的民族文化。然而關於文化的解釋,眾說紛紜。

根據「文化」一詞在中文裡最初的含義是指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文」的本義是指各色交錯的紋理,「化」的本意是指變化、生成、造化。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文」與「化」字均有了更多的引申意義。

最初,「文」與「化」一直是分開使用的,到西漢以後,「文」與「化」才被經常連在一起使用,隨後便逐漸凝固成乙個詞。但此時並未出現現代意義上人們常用的「文化」一詞。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

到了近代人們開始借用中國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詞,並賦予其新義,從而產生了我們今天通常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一詞。不過中國的「文化」一詞更側重於精神領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詞則相容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

「文」與「化」結合在一起構成「文化」一詞意味著人以其所創造的各種器具、制度、道德、知識、科學技藝、習俗、宗教信仰、語言文字和思想觀念等非自然的產物和手段來對整個世界進行合目的性的改造,從而使「人」區別於物,並使世界在一定的層次和意義上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在此意義上,文化也就是指人類對自然和世界的改造及其結果,即世界的「人化」。對於「文化」概念,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於2023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作了較為系統的闡釋,他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的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

」(注:泰勒強調了文化作為乙個精神文化的綜合整體的基本含義,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從文化的廣義上理解,文化是指與人及活動有關的所有人類活動及其結果,文化在此獲得了文明一詞的所有內涵。

這樣來理解文化,我們就可以把文化劃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大類。而本文所說的文化精髓,只是從傳統文化中選取的精髓作為論述。)

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之前,我們必須先聊聊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也被理解為狹義的所有中國公民的文化,是指華人社會繼承自中國文化後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特有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從上述中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包羅永珍,也令我們中華兒女引以為為傲。正是因為它鮮明的特徵以及獨特的魅力,使我們深愛著它。

從本質上講傳統文化不是已逝的過去,而是連線過去的現在和奔向未來的今天。從時間上來說,「傳統」一般與「現代」或「當代」相對應,就是說,「傳統文化」是與「現代文化」或「當代文化」相對應的。傳統文化的精髓。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精髓」被解釋為「比喻精華」,所謂「精華」則被解釋為「(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最輝煌的部分;(書)光華;光輝。」從「精髓」本身的內涵可以看出,傳統文化的精髓問題既是乙個事實判斷,又是乙個價值判斷,是二者的結合,但價值判斷歸根到底取決於傳統文化本身的內在價值及其生命力。因此,對於何為傳統文化精髓的問題,我們既要看傳統文化本身內容的內在張力,又要看其對現實生活與實踐的影響而產生的當代價值。

然而,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問題,學術界也存在諸多爭議,尤其是有些論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只取其一而不取其二,忽視了傳統文化是一與多的統一,這就難免陷入以偏概全、掛一漏萬的境地。這種情況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由於對何為「精髓」存在理解上的歧義,二是因為有些論者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則各自對傳統文化的精髓加以巨集論。如果我們在理論上對傳統文化的精髓把握不准不全,勢必影響到現實生活實踐中對傳統文化的吸收、繼承、弘揚與發展。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學術界也沒有統一的定義,以下的8個方面只是從乙個角度去談其精髓。

1、大道至簡。

複雜的事情要簡單去做,簡單的事情要重複去做,重複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堅持下去,這樣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2、大智若愚。

「愚」是表面糊塗,心裡明白,小事糊塗,大事精明。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3、有容乃大。

海納百川,永不乾涸。空杯能容至真至純之美酒,白紙能畫最美最好的圖畫。量小非君子,妒忌生禍心。做人大度,方能大氣;胸懷博大,可容世界。

4、上善若水。

做人的至高境界。「水利萬物而不爭」。最高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5、厚德載物。

德積夠了,便可「載物」,便是達到人生最高境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6、大愛無疆。

愛是美好的源泉,愛是最美的語言,大愛到無疆的境地,讓所有人生活在愛的海洋裡。

7、天道酬勤。

業精於勤,熟能生巧,意思不外乎成事以勤為貴,上天也只眷顧勤勞和勤奮的人。

8、共贏精神。

私慾利一時,共贏傳千秋。共贏精神是中華傳統智慧型的結晶,是世界上最傳統也是最先進的精神,是全球社會最主流的思想,是人類信仰的核心。

而站在國家、政治、社會、人、精神、事業、理想、矛盾等方面去分析,體現出來的文化精髓又是另一種說辭:

1、國家民族立場上的統一意識。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國內諸民族經歷了戰和更替、聚散分合、遷徙融匯,卻始終不曾割斷共同的文化傳統,文明認同始終如一。而能夠達到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國家統一的理念滲透於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人們一致的價值取向與理想追求。

2、為政治國理念上的民本要求。

民本思想萌生於西周初年,當時的統治者在政治思想領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題。春秋時期,「重民輕神」、「恤民為德」成為較為普遍的思潮。儒家繼承這些寶貴的思想資源,形成了「以民為本」的政治主張。

秦漢以降,「重民愛民」成為歷代王朝宣稱的基本政治原則之一。這對於緩和社會矛盾、維繫社會相對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社會秩序建設上的和諧意願。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命題,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闡發。比如,儒家提倡「中和」,強調「禮之用,和為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動,因勢利導,合乎自然,海涵寬容,從而建立起自然和諧的治國秩序;墨家倡導「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實現個體與社會的有序一體、道德與功利的和諧一致。

4、倫理關係處理上的仁義主張。

仁義是中國古代處理人際關係、治理國家的基本理念,並以此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倫理價值觀念。這些觀念可以用「仁、義、禮、智、信」五個字來概括。以此為基礎,確立了一系列解決和處理各種複雜社會關係、滿足封建社會倫理基本需求、完成個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規範。

5、事業追求態度上的自強精神。

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事業追求上的奮鬥精神。孔子主張「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提倡捨生取義,推崇大丈夫精神,這些都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普遍心理認同。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塑造了無數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礪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強精神。

6、解決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選擇。

「中庸」就是合宜的分寸、合宜的「度」,恰到好處,收放恰宜。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在孔子看來,凡事都必須做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不走極端。

孔子把這種「中庸」之德定位為極高的道德境界與政治智慧型,以之為人們處世接物的高明藝術。

7、個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齊治平」。

《禮記·大學》:「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儒家認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當以修身為本。

正心誠意的修養,個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國、穩固天下的根本。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影響了中國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它也是古代讀書人為之奮鬥一生的理想追求。

8、社會理想上追求「小康大同」。

小康,最早源出《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而作為一種社會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漢《禮記·禮運》中得到系統闡述,成為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

它相對於「大道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的理想社會的初級階段。「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對理想社會的描述和追求。

還有學者認為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澱,而其精髓可以基本概括為這樣:

(1)鋼健有為;

(2)和與中;

(3)崇德利用;

(4)天人協調。

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髓之所在。

中國的民族精髓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髓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

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髓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絡的方面:

1、理性精髓。

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髓的根本。

2、自由精髓。

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髓。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鬥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鬥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

3、求實精髓。

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髓的表現。

4、應變精髓。

應遵循「八端八法」。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使得德行的體現。八法是指:中醫在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的八種基本****的總稱。

它包括: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溫法、清法、消法、補法。是天人協調的體現。

孔子之後,《中庸》作者從理論上進一步將智、仁、勇概括成「三達德」。是剛健有為的表現。五常之德:

仁、義、禮、智、信。是「和與中」的中庸道德體現。墨家崇尚「尚勤、非攻」。

法家、道家等各學派都有大量的傳統文化精髓的理念。

21世紀的世界,當今的時代主題已然不是「革命與戰爭」,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我們的傳統文化精髓逐漸變得淡薄。反而外來文化的侵略卻是硝煙四起,在我眼中傳統文化的魅力,我無法用語言去形容。單單是我們所使用的方塊字,就能發掘深刻的東西。

例如:思,心田裡的人或者是物,往往是我們所四年的東西。我個人認為,教育的根本就是修身養性,而在修身的同時,我們也要跟著時代發展要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而這些往往被我們所忽視,反而我們重視的只是試卷上的紅色字型。這樣的狀況值得我們深思。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就是傳承文明,開拓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摘抄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脫穎而出進入了現代化建設的階段,但是日本在現代化的程序中始終沒有拋棄自己的傳統文化。例如日本的三五七儀式規定,日本小孩在三歲 五歲 七歲的這一天必須穿上和服去神社拜祭,日本的國民無一例外,反覆進行,這樣在日本人心裡深深地留下他們民族的印跡。南韓的很多文化也 於中國,如南韓的端午祭和各...

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之忠

行 忠 之事需要經受沉痛考驗。春秋時候,齊國有個權臣叫崔杼,他殺掉齊國國君莊公立景公為國君,這件事給史官知道了,史官就如實記載 崔杼殺莊公立景公 於是崔杼把史官殺了,史官的弟弟來階梯哥哥的工作 在春秋時期史官的官位是世襲的 史官的弟弟也如實記載 崔杼殺莊公 於是崔杼又把史官的弟弟殺了。史官最小的又來...

中國傳統文化

周易 與中國傳統文化 周易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古老 最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國傳統觀念文化之源,它影響著古代各家各派思想文化的發展與精神方向,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清代學人編撰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評價說 易 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其天文 地理 樂律 兵法 韻學 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 易 以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