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名師終身受益》浙江培訓心得

2021-03-09 14:11:33 字數 5229 閱讀 7840

朗教授還告訴我們,如何體現自己的價值觀:以興趣為前提,哪怕學生的分數不高,只要學生願意參與你的課堂來學習,你就成功,分數低只是暫時現象。他還告訴我們如何體現自己的教學觀:

以研究的方式工作,如一節課上下來,利用幾分鐘時間,三言兩語將得失記在本子上,這就是研究,教育不能蠻幹,是要研究的,為自己的後續工作準備。〖實際上就是平時我們寫的反思:(好或存在的)原因→(何或改變)方式→效果。

〗如何處理作業問題也是影響我們幸福原因之一,常說「熟能生巧」,錯也,對優等生來說是「熟能生厭」,朗教授提倡分層練習,多給能幹的學生留點空餘時間。基礎不太好的你就布置一些簡單的作業,這樣他能完成,你又可不為他不能完成作業而煩惱,何樂而不為!他還教我們如何面對上課不聽課的學生的招數,一招關注(用眼經常看他),二招臨近控制(走到他座位),三招給予訊號(用手摸摸他的頭或臉),四招布置任務或請他回答問題,切記不管用哪招,都不能打斷你的講課,這就是專業老師!

現社會上流行一句評價老師的一句話,「拿著專業技術的證書,以專業的身份,用不專業的方式或手段去從事不太專業的工作」其一:是對我們老師拷問。老師能這樣工作嗎,那是誤人子弟的啊,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道德的傳承者。

其二:確實做一名小學老師太難了,思想壓力大,工作任務重,亂七八糟繁雜事務多,福利低。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就應該自己尋找開心、快樂。

多多想想開心的事,擺正心態;其實幸福就是人的心靈感應,人的心態好了,做工作順心,課就能上好,學生高興,老師開心,這就是幸福!

二、聆聽精彩講座感受名師風采

10月30日聽了曹培英教授的講座《小學數學教師本體性知識的缺失與對策》後,我更是無地自容。我一直認為自己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迴圈教學下來,對小學知識瞭如指掌。聽了講座後才發現,我只是在用自己的「專業經驗」來進行著教學,卻從沒認真的停下來思考一下我為什麼要這樣教,更沒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經驗」其實並不專業。

一道「54.4÷2.6的商是20,餘數是( )。

」正確率是59.2%。「乙個因數擴大到它的3倍,另乙個因數縮小到它的( ),積不變正確率30.

7%。無地自容呀,這叫我們情何以堪,難道我們就要用這樣的「經驗」來教育我們的學生?當學生問出「老師,除數為什麼不能為0?

」「三角形內角和為什麼要是180度?」時,我們往往用「書上就是這麼說的」來回答,難道我們就不可以從數學的推理,數學的淵源文化去給出合理的解釋嗎?……如此種種,邊聽心靈裡卻無形地產生了強烈的撞擊,學習呀,快快學習呀!

再如教學拋硬幣實驗:「想說愛你不容易」,一線老師感嘆,上這節課只能憑運氣!何出此言?

新課伊始,老師們都喜歡將學生們分組邊拋硬幣邊記錄,但學生怎麼拋也很難得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此時老師就說,拋的次數越多,誤差大的可能性越小。看著學生那恍惚的表情,他信嗎?

通過這次培訓,我才恍然大悟,其實這一知識點是古典概率的等可能性,一般不是通過實驗驗證的,往往是根據人們長期形成的對稱性經驗作出的。你叫我們的學生怎能丟擲這樣的結論?這就是我們教師的本體性知識的缺失呀。

如何改進,曹教授告訴我們,教學像這類知識,先思考,確認出現正、反或1—6的等可能性,再實驗(體驗隨機性)。此時,再對誤差大進行解釋:動作不穩定,質地不均勻……此時的解釋學生才會心服口服。

又如教學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區別,「越辯越糊塗」,有些資料適合平均數、有些資料適合中位數或眾數?

取決於需要,而不是取決於資料!怎麼說呢例子說明一切吧。例如:

聰聰和明明是三(1)班的兩位跳遠高手,班主任老師準備選其中一位參加全校跳遠比賽。如圖這是兩位同學近期的跳遠記錄。

聰聰:1.80公尺、1.81公尺、1.81公尺、1.82公尺、1.81公尺、1.81公尺

明明:1.75公尺、1.85公尺、1.70公尺、1.90公尺、1.80公尺、1.80公尺

你猜猜老師會怎麼選?正當學生激烈討論時,一學生舉手問老師:「比賽是跳一次,還是跳幾次?」一語道出真言,妙哉!

對於同樣的資料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

還要進一步統計計算時用平均數;欲知中上、中下水平時中位數。

難怪顧冷沅先生說「 迄今為止的課堂,大多以學科教學為載體,去『學科』的課堂改進至少是一種缺失,不了解;曲解學科本意的改進甚至是一種危險。」

今天讓我真正領悟到,「基礎教育的發展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加強學段間的研究,要更為瞻前顧後,要更多地考慮後繼學習的需要。也就是說我們的數學絕不僅僅是教會孩子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是傳遞給孩子的一種思維方法,要為孩子創生智慧型,要為孩子以後的學習負責,要為孩子一生負責!」的真諦。

我們要想在課堂上做到游刃有餘,就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本體性知識。

10月31日聽特級教師俞正強的講座,卻是讓我們時而開懷大笑,時而低頭沉思,時而親身體驗,時而角色互換,他的理論研究讓我們耳目一新,從他的講座中我們領略了浙江人的風趣與智慧型,他的講座引導我們將數學課堂教學聚焦於人的教育!俞老師用15÷3開課,想讓學員展示如何教,可惜我們的學員不敢登台。後來俞老師又讓學員展示語文科的「保」字的教法,然後俞老師親自為我們展示了「保」字的教學過程的兩個版本,通過俞老師展示的兩個版本教法,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教學應該以學生的基本經驗為出發點,讓學生自己體會……接著俞老師講了的教學過程,讓我體會了在教學節點課時要還學生乙個明白,不能用「規定」、「約定俗成」之類的搪塞學生,使學生在糊里糊塗中學習數學。

課聽到到此「種子課」的含義我有了初步的理解了。

接著俞老師用《生活中的負數》進一步闡述「種子課」魅力。俞老師用「溫度」作為教學《生活中的負數》的第乙份材料,讓學生自主**學生熟悉的「體溫、水溫、氣溫」從中理解負數的含義、讀法、寫法,以及「0」的特殊含義。每個知識點的落實都是水到渠成的,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講解。

反思自己上的這節課內容,感到那麼的膚淺。至此,「種子課」的內在含義我已深有體會,也感覺到了選好種子課、上好種子課的重要性。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研讀《種子課》一書,深入研究教材,找好種子課,上好種子課,使自己的數學課越來越有味,讓種子課生根發芽,使非種子課輕鬆、有效。用俞教授所說的做有智慧型的老師:即教得省力,效果又好。

11月1日,汪曉勤教授講的《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讓我明白:數學史與數學教學最直接的結合是在課堂上,這種結合方式的最大優勢在於教師的引導,教師自己對數學史的理解和感悟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教師高屋建瓴的數學理解、數學觀點必將給學生醍醐灌頂之感。如在小學數學課堂,用數學史作為引入背景。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情景的創設對整堂課的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課堂情景的創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史知識為課堂情景的創設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乙個古算術題,一段科學家的故事,都可能創造出充滿趣味,引人入勝的課堂。

11月2日聽了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國榮老師關於《「基本活動經驗」的教與評》,又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領略到名師的精彩,欣賞到名師的教學和獨到的見解。朱老師首先以與朋友的小孩對話引入:問3大還是4大?

答「4大」;又問3頭大象大還是4只螞蟻大,想想後答,「3頭大象大」…同樣的話題與另一位小孩交流,後一問題這位小孩是這樣回答,「有時3大有時4大,要想知道3大還是4大,要麼3只螞蟻和4只螞蟻比,同類動物才能比的」……這說明後一位孩子的抽象能力比前一位的強,這就是基本思想。教學中我們常用的基本思想有:一一對應、轉化、抽象、推理等。

朱老師著重講解何為「基本活動經驗」,所謂基本活動經驗就是學習主體通過親身經歷數學活動過程所獲得的具有個性特徵的策略和方法,也就是「親身經歷」、「個性化思考」、「策略和方法」三位一體。深奧吧!朱老師還是以解釋經驗切入話題,引出大家耳熟能詳的「小馬過河」故事,向我們強調學與教方式的變革,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嘗試去解決問題的過程。

還特別強調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的重要性,不能教形式,而要教過程,讓學生通過學習學會學習,使之能夠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動學生去觀察,去感受,去實驗,去猜測,去交流,去概括,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來,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牢固的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情感,形成穩定的,積極的情感態度。

再次強調數學課程內容不僅包括數學結果,也包括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

一天時間轉眼即逝,朱老師處處顯露著一位特級教師的風采。讓我感悟頗多,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不斷的提公升,努力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真期待著下次能再有這樣的機會!

斯苗兒老師,是這次給我們講學的唯一一位女專家。她從三個課例講解《「經典」課的改進與教師成長例談》,聽完後更讓我眼前一亮,想想我縣正在實施的參與式教學與斯專家所講的內容不謀而合,別人的課改已經成功,我們還猶豫什麼?她說數學研究課的立足點:

1.基於對教材的精心研讀,力求完善教材。2.

基於對學生學習困難和障礙的研究。3.力求點上研究,面上推廣。

4.基於對教師教學常態的了解。參與式教學更突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所有參與者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要做到這點要求老師寫好導學案!前提是首先進行教材解讀,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然後確定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難點;關鍵是學習事項精細化設計。課堂上究竟怎麼教?

遵循「三講三不講」原則(三不講包括:①已會的②自己能學會的③講了也不會的;三講包括①講易混、易錯、易漏點②講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③講解決不了的),這也是參與式教學中學習事項精細化設計的精華!更新教師的觀念(教材觀,教學觀、學生觀),改變教師的思維方式勢在必行!

1節好的數學課,一定兼顧了生動與深刻!

「如何自我診斷」又是一新詞,也是從思老師那學來的,我定會用於我的的工作中。今後我會時時反省自己:我敢聽自己的課嗎?

我敢看自己的課嗎?我敢讓別人聽自己的課嗎?我在進步嗎?

教學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我們要用研究的心態和方式研究一節課。面對教學方式,我們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科學的方法去研究學生,積累經驗!

三、把數學課上成輕輕鬆鬆的課。

專家們給我們學員講闡了教育教學理念,指出的課程改革的誤區和斷層,指明了教小學數學方向。如:教育理論曹教授的講座現在的教學從「雙基」變「四基」,意味著從理解+記憶,鋪墊+變式回歸到「結果」與「過程」並重,要徹底改變以前「但求曾經擁有,不求天長地久」,俞正強教授的知識課和種子課理論,汪曉勤特級教師的小學教師深入閱讀數學史理論等等,使學員們懂得了小學數學老師教數學課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這兩基學生是容易掌握的,而基本思想和基本經驗不是通過教和訓出來的,而是要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出來的。

只有經過學生體驗出來的知識,學生才真正領悟。少一點說「規定」,多一點運用數學知識「說理」,多多讓學生明白原來數學是一門講道理好玩的課程,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興趣。

通過這些天學習培訓,我深深懂得了新課標課堂的理念,仔細回味專家們精彩的引領:教學的整個過程,都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順應學生的學習天性,尊重學生的人格、生命和獨特的內部自然規律。在這些天裡,我想在這裡的許多收穫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也深知自己的教學能力還需要不斷地磨練與提高。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單靠這些天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這裡面蘊含的知識內涵與理念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並運用於課堂教學,專家們超棒的教學設計也深深震撼了我,值得我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

學無止境,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充實自己,超越自我!

終身受益的技巧

現在是講效率的年代,我們怎樣才能夠在word中 快 起來呢?下面是小編覺得word中最實用10個應用技巧。1 快速定位到上次編輯位置 開啟word檔案後,按下shift f5鍵您就會發現游標已經快速定位到你上一次編輯的位置了。小提示 其實shift f5的作用是定位到word最後三次編輯的位置。2 ...

大全 終身受益的格言

知識改變命運勤奮塑造成功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終身受益的格言 1 給孩子食物讓孩子長大,給孩子觀念讓孩子偉大。2 身教勝過言教 道理不是講給孩子聽的,道理更多是做給孩子看的。3 家庭是講愛的地方,法院是講理的地方,夫妻間有愛就不要講道理。4 男人要捧,女人要哄。5 夫妻一條心黃...

終身受益的求職面試技巧

1 請你自我介紹一下你自己?回答提示 一般人回答這個問題過於平常,只說姓名 年齡 愛好 工作經驗,這些在簡歷上都有。其實,企業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職者能否勝任工作,包括 最強的技能 最深入研究的知識領域 個性中最積極的部分 做過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這些都可以和學習無關,也可以和學習有關,但要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