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中醫藥知識講座

2021-03-09 11:55:31 字數 1859 閱讀 2227

同學們!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距今約100萬年前的「原始群」時代,人類為了同疾病作鬥爭,在採集野果、種子和植物根莖的過程中,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逐漸認識到哪些植物可以治病,初步積累了一些關於植物藥的知識。

進入氏族公社以後,狩獵和捕魚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又發現一些動物具有**疾病的作用。這樣,又使人類認識了一些動物藥。到了氏族公社後期,原始農業有了較大發展。

人類定居下來後,在栽培植物的過程中,有條件對農作物和周圍植物進行長期細緻的觀察和嘗試,認識了更多的植物藥。古人所說:「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藥食同源」就是中醫藥早期產生的概括。

夏代有了酒,商代發明了湯液,開始了中藥的應用

周代,出現了食醫、疾醫、瘍醫、獸醫的分工,又把中藥的應用推進了一步。春秋戰國時期,已有記載藥物研究的早期文獻,中醫藥理論體系開始形成。秦漢時期,產生了藥物學專著,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初步建立。

東漢末年的著名醫藥學家華佗,創制了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開創了***用於外科手術的先河。兩晉、南北朝出現了成藥和總結藥材加工炮製技術的專著,構成了中藥的三大部分(藥材、飲片和成藥)的雛型。

唐、宋、元時期,國家組織編訂了具有藥典性質的藥學專著,向全國頒行。到了明清時期,中醫藥經過幾千年的積累,不斷得到豐富,產生了《本草綱目》這樣的藥學專著,使中醫藥學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醫對日常養生之重視由此可見一斑,十分重視平時的調理與保養。這對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廣大人民的身體保健從中也深得裨益。

可見「食補」、「養神」與「運動鍛鍊」是中醫日常保健的三大基點,並力求三者的融合與協調。

同學們是祖的未來,我們要從自身做起,首先要有乙個健康的身體才能為祖國和社會做出貢獻。我們要先養成乙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未病先防。

1.春天是同學們長個的好季節,長高主要是骨骼發育的結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鈣,因此,春季應有充足的鈣。

同學們每天需要的鈣量是700-800毫克,適宜的供給量是每日不少於1000毫克。補鈣一般有兩個辦法:乙個是藥補,另乙個是食補。

最好採用食補法,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芝麻、黃花菜、蘿蔔、胡蘿蔔、海帶、芥菜、田螺、蝦皮等。再就是排骨湯或骨頭湯,這些湯不僅含鈣豐富,而且有助於身體對鈣的吸收。不能讓同學們多吃糖、巧克力、糕點,因為裡面含有較多的磷酸鹽,能阻礙鈣在體內代謝。

2.多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作用是提高腦神經的靈敏程度,使腦對刺激的反應靈活,還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對同學們的腦和身體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春季多風,氣候乾燥,易引發出血症,維生素c對防止出血有很好的作用,必須及時供給。

補充維生素c的方式也有兩種:其一是服用維生素c片,其二是盡量多吃些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蘋果、西紅柿、蘿蔔、大棗等。

3.粗糧、雜糧有好處粗糧、雜糧首先是能給人體補充礦物質,保證微量元素的**,如鐵、鋅、錳、銅、鈣、磷等,其次是纖維素和各種維生素,再次是具有特殊結構的有機化合物,如芳香物質、氨基酸等。而且食物的多樣化對促進食慾、引發同學們胃口和增強同學們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很有幫助。

常可食用的粗、雜糧有玉公尺、小公尺、糯公尺、綠豆、黃豆等。

4.多吃含自然糖分的食物春季由於氣候轉暖和晝長夜短,使同學們的代謝機能旺盛,戶外活動時間也大為加長,熱量和營養物質的消耗就會相對加大,使同學們經常感到飢餓。因此,春季可以用加餐的方式給同學們補充熱量和營養物質。

適宜的加餐時間為上午10-11時,下午3-5時,加餐食品可選花生公尺、紅薯幹、栗子、葡萄乾、果脯、蜂蜜水等含有自然糖分的食品。

5.富含植物性脂肪的食品要常吃脂肪既可以滋潤整個身體,使人面色光潤,又能在代謝過程中轉化成熱量,供給同學們活動中使用,還能經代謝轉化為腦的結構物質,擴大腦容量。因為人腦的50-80%是脂肪,而且主要是由植物脂肪構成的不飽和脂肪,因此,給同學們提供足量的植物脂肪是非常必要的。

提供植物脂肪的途徑:一是菜中多加些植物油,但注意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二是吃些富含植物脂肪的小食品,如花生公尺、核桃仁、松子、葵花子等。

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

隨著季節轉換,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在這樣的季節裡易患感冒,尤其是老年人 兒童。為使我轄區居民正確掌握中醫藥預防感冒知識,我中心計畫於2012年11月12日下午在xx村居委會舉辦一期 中醫藥預防感冒 健康知識講座。初步確定由中醫科醫生 同志主講,計畫參加人數70人左右,參加人員為我轄區居民。xx社群衛...

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

自遠古至五四運動的漫長歷史長河中,我國人民在同疾病的鬥爭中不斷實踐 探索,由經驗上公升為理論,並不斷發展提高,建立了燦爛的祖國醫學,同時也建立和發展了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的發展史,大體經歷了萌芽階段 奠基階段 充實階段和成形階段。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在生產鬥爭的同時便開始了原始的醫藥活動,當此之時,...

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

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 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胃所受納的水谷精微,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時脾胃又是人體氣機公升降的樞紐,只有公升清降濁,方能氣化正常,健康長壽。按揉腹部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症。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