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學習的建議和片段

2021-03-05 09:14:34 字數 4380 閱讀 3194

「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

——蔡邕《筆論》

書法的基本功可以說就是掌握「中鋒」的基本功。

中鋒的練習就是武功內功的修習,是招式和套路的基礎。

雖然書法中,也還有別的筆法,但是這些筆法都基本建立在中鋒的基礎上。當其他的筆法出現問題時,往往都能在中鋒上找到原因。這可能和運動員基本功訓練之後的競技發揮,持續產生影響類似。

中鋒的穩定練習,通常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你可以選擇篆書(《嶧山碑》)來讓線條的質量過關,練習藏鋒和訓練基本用筆的穩定性。當中鋒掌握之後可以選擇乙個隸書(比如《張遷碑》)加強提按和方筆的練習。隨後可以選擇乙個魏碑(《張猛龍碑》)作為和楷書之間的過度,加強用筆力量。

最後可以專注臨寫乙個唐代楷書(顏真卿或其他楷書名家作品),或是更古樸的小楷(鍾繇小楷)。如果對自己要求更高些,也可以選擇魏晉二王風格行書作為深入學習的路徑。(《蘭亭序》或其他王羲之墨跡摹本)

用這個思路練習,前後的次序過程非常重要。一些書法愛好者,可能埋頭練習了多年,還是沒有度過中鋒這一關口。寫出來的筆畫仍然單薄缺乏質感。

中鋒的練習最初可能很枯燥,但是狠狠心堅持一下,出手的筆畫質量就會事半功倍地進步。

古人說,「用筆生結構,結構生用筆」,有時就是基本的技術筆法有問題,如何用功都和字帖上的字有巨大差距。

關於中鋒線條的描述,大家可以去讀一些古人的書論著作。我就不一一枚舉了。

邱振中老師在《愉快的書法》中這樣解釋中鋒:「毛筆線條有一定的寬度,線條兩側各形成一條邊緣線,書寫時,筆尖就在兩側的邊緣線之間移動。如果書寫時筆尖一直處於線條中線的位置,這時的書寫方式,就被稱為『中鋒』;這樣寫出的線條,兩條邊緣線具有同樣的特徵,線條因此而顯得圓渾、凝重、厚實。

中鋒是書法中最基本的一種筆法。」

古人說是中鋒如「錐劃沙」。你用乙個尖銳物體劃過沙的表面,從剖面上會看到乙個底尖上寬的三角。這說明筆畫的力量始終**的中心。

你還可以細心觀察下雨時的車窗,當雨點往下滑落時,是隨力積點成線地墜落,那也是中鋒的表現。水滴的每個點都能停住。在寫字時,墨水隨著筆頭中最長而尖的「鋒」流注,均勻滲開,四面俱到,通體飽滿。

中鋒到後來是一種手上的感覺,萬毫齊力,無論如何提按轉筆,筆畫仍圓潤立體。沈尹默先生說:字必須能夠寫到不是平躺在紙上,而呈現出飛動的其實,才有藝術的價值。

能夠寫出不是平躺,而是站起來的字,飽滿的密度是由中鋒的力量決定的。

除了中鋒的力度,筆畫還講究「送到」,在各個筆畫的端點末梢,用筆一定「停住」。書寫時,不要刻意描畫「藏鋒」(這是最常見的寫字弊病)。其實,筆只要能停住,筆鋒就會自然收藏。

當你欣賞一些古代書家的字,尤其是經典之作,比如張旭、王羲之、王獻之、懷素……他們即使是在書寫得最龍飛鳳舞的時刻,一筆的末端,放大到十倍以上,仍像一量穩穩踩實剎車的跑車,力量飽滿且富有控制。

最後,就是如何細膩也不過分地注意觀察字的「接筆處」和字中間的「空白處」。

接筆就是乙個筆畫和另乙個筆畫發生連線的地方,往往是乙個字結構和細節的關鍵。

空白是氣韻流動的地方,當乙個字如何都與帖有很大差距時,琢磨一下空白處,往往會獲得答案。

關於書法初學的基本問題可能就在中鋒、停住、接筆、看空白這四個簡單的詞彙裡面。我自己仍在學習非常粗淺的階段,只能奉上些心得,為求拋磚引玉。

掌握一門手藝的路徑都是相似的,起點方法正確,加上持續的努力,就能在不斷的成就感和驚喜中獲得享受和激勵。如果方法不對,很容易就耗盡熱情,無法堅持而最終放棄。

希望大家享受習字的過程。每天堅持至少半小時的練習時間,安定情緒,有益身心。字為心畫,當你讓一條線條飽滿、有力、潤澤時,你必定有了均勻的呼吸和安靜的心靈。

學習書法不是要讓你成為乙個字比別人寫得好看的人,而是在一遍一遍的古人最直接的揣摩交流中,學到教養、風骨、耐心和趣味,最珍貴的是,學會欣賞萬千筆墨,欣賞這功利世界裡難得的抽象之美。

糊糊微博中關於書法學習的片段:(有同學告訴我說很有用,就原文摘錄,分享於下)

書法,古代叫做「法書」,依法而書,法度是最基本的遊戲規則,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但是你會發現每一位後世名家都是從乙個祖宗那裡學出來的,只是加上了自己的性情。

有個好老師當然好。如果沒有,那麼王羲之或者顏真卿你隨便拜師。關鍵是方法對,依法不依人。這就是古代很多中醫秘方被搞得很神秘,實際上書上都寫啦,只是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歡讀古書。

其實除了最初的中鋒掌握和高階的筆法掌握之外,每練乙個帖都是解決乙個問題的。所以目的明確,進步就明顯。比如楷書中顏真卿解決氣勢和厚度,歐陽詢解決結構不要那麼俗。

褚遂良解決仙氣和細節。要再氣息更好,就往晉人追,想寫得帥點,就往下找蘇東坡、黃庭堅和公尺芾。

行氣要好看,那麼《韭花帖》和《伯遠帖》很解決問題,包括《蘭亭序》。看空白處比看字要重要。《祭侄稿》相對來說難一些,疏要比密容易好看。

中鋒基礎練習的最佳教材當然是《嶧山刻石》,掌握中鋒的同時還能兼顧造型能力。如果沒問題,那麼接下來可以選擇乙個隸書來解決提按的變化。任務由簡單到複雜,再就可以選擇乙個楷書,或是行書長期練習。

建議不要選擇宋以後的字臨摹,但是可以多看,我喜歡楊維幀,他和徐靈胎還挺像的,哈哈,扯遠啦。

說說臨摹的具體問題。臨和摹其實是分開的,臨通常是對臨,就是看著帖,對著寫。摹是更準確、更基礎的工作,也就是所謂的雙鉤描紅。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做這項工作了,但是真的很管用。雖然方法比較笨和累,但收穫是豐盛的。

跟書法最像的藝術我想是**和舞蹈,有學樂器經驗的朋友很容易理解,音準和節奏的準確是一切的唯一基礎,一套體操或舞蹈裡,五分鐘可能包括了1000個規定的動作和細節。在可以做到形似了之後,才有神似的可能。所以,書法的臨帖工作是一樣的道理。

只有一招一式的準確之後,生熟巧妙,才能一步一步把書法的法度變為自然。古人掌握書法比較容易的原因是他們的日常書寫都是毛筆。我們就必須要加大書寫的量才能有氣的連貫。

經常看見現在習慣用電腦人寫的字,一排字裡面大小不一,好像剛學寫字的小朋友寫的,很可愛。

如果對臨,那麼開始的時候,乙個字至少寫三遍:

第一遍,一絲不苟地用分析的態度把字的結構用筆寫下來,寫一筆看一筆;

第二遍,把剛剛分析完的字試圖較連貫地寫下來,通常這一遍最像;

第三遍,不看字帖,憑記憶把之前記下來的每一筆的要點一次性地寫出來。最後檢查漏掉了什麼,或是再來一遍。

書法是國畫的筆法母體,但是就書法本身的訓練和要求來說,要比畫畫嚴格很多,也難一些。你可以想想京劇或崑曲唱段的審美,是在乙個集體的審美記憶裡面,重現並且自然流露的性情。所謂的當代書法不能有大眾的共鳴,就是因為他們所試圖打破的,恰恰是中國藝術都有的程式。

沒有了難度,那麼就缺乏趣味。

讀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曾經有位老師跟我說,他的老師非常狠,一天只准他寫十個字。導致他常常要看一天帖之後才敢下筆寫。只有十個字的機會,卻讓他在讀帖時心裡寫上一千遍。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乙個很好的方法,黃賓虹說,畫奪造化。「奪」字最難,要得神才能奪。要把帖上的神奪下來,全靠眼睛。

大家可以去看看《紀昌學箭》的故事,這個故事和臨帖有很大的關係,什麼時候你能看見字中黑白變化的玄機,擠讓間如武林高手在桌上過招,出桌者敗且死,那麼出手必不會差太多了。所以,手上功夫容易掌握,古人說,寫字不費百日功。眼睛裡的功夫練起來比較難。

就練字而言,用羊毫開始比較好,筆要比較大。先難後易是捷徑。要盡量站著,懸腕和手臂練習。別偷懶坐著把胳膊放桌上。

氈子是必備的,有一種黑色的氈子很好用,不會覺得被墨染得很黑。然後是毛邊紙,手工的比機制的好。墨汁不用很講究,但是不要兌水多,寫出的字才精神。

去宜家買個能公升高腿的桌子,高度起碼比一般書桌高出10到15公分,桌子太矮很快就駝背啦。要練的帖一定要去影印十頁以上,放在所有能看到的地方,床頭、沙發、包裡、桌上……你跟它的視覺接觸次數越多,思考越多,寫的時候才不會慌亂。

此時才發現,原來我跟他不是很熟。

如果是碑,建議ps乙個白底黑字的版本,黑底白字容易有視覺上的誤差。(這種不傳之密,都被我說出來啦,呵呵)在熟練掌握中鋒和提按之後,盡量選墨跡研究,資訊量比較大。碑的損減太多,不容易學到精妙細節。

臨二王時,可以用熟宣(書法的紙和畫畫的紙很不一樣)甚至是列印紙,容易寫出細節。

關於練習的時間,首先要做乙個計畫,比如每天乙個多小時,三個月是約100個小時。如果你把這100個小時,分攤到一年中完成的話,成績是小於三個月的。因為成果始終無法積累。

同樣地,如果這100小時,你用乙個月完成了,那麼成績很容易大於三個月。寫寫停停也可以,但是要有一定的量作底。

寫到快要想罵人和摔筆的時候(這只是形容遇到了瓶頸),再熬一步,就是進步和突破,很多人都是在非常接近質變的時候放棄的。所以,方法正確,足夠的時間積累,你就可以讓書法在你的體內長出來。如同練瑜伽的時候,你是讓姿勢長在你的身體裡一樣。

我的經驗是,欲速則不達,不要覺得自己是個聰明人,做好花別人3倍的時間解決乙個問題的時候,能夠發現最火速的高速路。往往都是在怕麻煩,或是覺得我是否可以繞一下的時候,繞到坑里去的。另外,「我」要小一點,不要上來就想到個性,個性的另乙個名字,叫做侷限。

但是,侷限是必然的,建議大家看石濤的《一畫論》。學習和表達是兩個不太一樣的過程,就學習階段而言,徹底放空,打通關節是最重要的。就表達而言,哈哈,也是徹底放空,出來什麼就是什麼。

刻意的,預謀的,都不見得是自己的那一畫。

林曦書法學習的建議和片段

聽林曦老師講書法 林曦老師與兒子 最近看到年輕貌美的書畫家林曦老師 83年出生,不到30歲 講書法的系列 講座 我從頭至尾仔細地聆聽了好幾遍,覺得講得蠻好有深度,比起上回的范曾老師,年輕貌美的林曦老師不卑不亢 溫文爾雅。一雙水靈靈的會說話的大眼睛透著智慧型和真誠。林老師對書法 對藝術的理解與詮釋入木...

書法學習創作心得

這乙個學期的書法與上個學期不同,主要學習的是行書,而且不僅僅是行書的臨摹,更是在臨了一段時間的帖子後,在其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創作,包括作品的形式與內容。書法,經過歷代先民或書家的摸索研究 學習實踐,終於確認了表現漢字之美的不外五大書體,篆書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而且總結了一整套的 法 筆法 而這...

書法學習心得

13小教文2 闞雲 13159070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 琴棋書畫 一說,其中 書 自然指的就是書法。書法在現代分為三種 毛筆 鋼筆 粉筆。當然,自古流傳下來的毛筆是書法的基礎。我最早接觸到書法是在剛上小學時,那時候還不懂何為書法,只知道按照老師的要求,美其名曰 練字。雖然堅持下來把字寫得還算可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