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高考各地試卷詩歌鑑賞試題解析

2021-03-04 09:59:50 字數 3584 閱讀 9048

2023年全國統一考試語文題(大綱版)詳解

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

落葉修睦注

雨過閒田地,重重落葉紅。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

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松自立,二不與君同。

[注]修睦:晚唐詩人。

(1)從寫落葉的角度看,第二聯與

一、三兩聯的不同是如何體現出來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1)(4分)第

一、三兩聯從旁觀者的角度描寫7秋雨之後落葉的情態,而第二聯中「思」與「信」的主體是落葉,使落葉人格化。第二聯插入

一、三兩聯之間,使得全詩富於變化,別具情致。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鑑賞詩歌的形象和表達技巧的能力。答出「思」、「信」兩字作用的.給2分;答出使全詩富於變化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詩最後一聯為什麼要寫松?請簡要分析。

答【答案】(2)(4分)以松「王」與葉「落」二者的不同構成鮮明對比,採表達作者對松樹不凋的讚嘆,強化了對落葉飄零的感慨。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鑑賞詩歌的形象和表達技巧的能力。答出構成對比的,給2分:能簡要分析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解答時要聯絡全詩,借助注釋,準確把握。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新課標試題解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思遠人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8.這首詞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麼作用?(5分)

答9.「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麼關係?「紅箋為無色」的原因是什麼?請簡要分析。(6分)

答8.【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表達技巧的賞析。

【解題思路】解答時要聯絡全詞詞句,聯絡題目、作者的情況,準確把握。從題目上——思遠人,可以看出這是一首思念懷人之作;在寫法上,借秋景、飛雲、歸鴻等意象來表現這一情感,從詞的每乙個意象上去思考,聯絡作者的思念之情去作答即可。

【易錯點撥】作用不能應從形式和內容量方面去做答,即不能從表達的情感上和描寫的畫面上入手。

【參***】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殊色調,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

9.【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

【解題思路】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各個意象之間的關係,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用什麼研墨——淚水也,以淚水研墨,和淚作書。情到至極,思念到深處,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以致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易錯點撥】不理解意象之間的關係,作者所選的意象,都是為了乙個目的,表達他的思念之情。

【參***】關係是:「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紅箋被淚水浸濕。由於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賞析】這首詞後人評為「痴人痴事」。相思情苦,以淚洗面,還算常事;以淚研墨,卻是痴態;以淚和墨潤筆作書,更屬痴絕。結語不說紅箋因淚褪色,反說情深使紅箋無色,語似無理,卻是慧心妙語,令人稱絕。

上片由寫景引出「千里念行客」這一中心。首句由物候點明季節,景物氛圍渲染出離別的悲涼氣氛,

三、四句旨在懷人。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書不得,思念之情無由寄託,故而彈淚。全詞用誇張的手法表情達意,寫出感情發展的歷程,在文筆上用筆甚曲,下字甚麗,宛轉入微,味深意厚。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北京卷)

三、本大題共有4個小題,共30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0、11題。

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樹聽啼鶯。十里籠睛苑,千條鎖故營。

雨香飛燕促,風暖落花輕。更欲勞攀折,年年還自生。

10、(7分)

①下列對本事的賞析,不正確的是(3分)

a.一二句點題,寫「春江」暗含江邊之「堤」,寫「密樹」點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題,「十里」承「春江」,寫堤長;「千條」承「密樹」,狀柳茂。

c.三四句寫柳堤晴日的靜景,五六句寫雨天的動景,以靜寫動,借靜襯動。

d.「啼鶯」「飛燕」「風暖」「落花」具體生動的描繪出暮春世界的美麗景色。

【答案】c

【解析】三四兩句並非純寫晴天景色,十里籠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條鎖故營則是暗指「細柳營」,這兩句主要目的是為了扣住「柳」這一詠寫重點。五六兩句也不僅是雨天景色,「風暖落花輕」應是晴天。更重要的問題是三四五**句的手法絕非以靜襯動,因為其中動景是飛燕落花,但本詩的核心書寫物件則是柳,如果說成是以靜襯動,則是以柳樹去襯托飛燕落花,主次完全顛倒了。

相反,此處應是以動襯靜。

②雨本無香味,但詩人在「雨香飛燕促」中卻說雨「香」,這是用嗅覺來變大觸覺和視覺的修辭方法。下列詩句中「香」子的運用和本詩類似的兩項是(4分)

a.花經宿雨香難拾,鶯在豪家語更嬌。(唐鄭谷《闕下春日》)

b.蒹葭影裡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宋楊樸《莎衣》)

c.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錯。(宋劉子翬《海棠花》)

d 映日暖雲流似水,浥塵香雨潤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答案】de

【解析】讀題幹可知,本題需要選出的是用「嗅覺」表達「觸覺」和「視覺」,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覺」的概念,也應該知道此「香」絕非嗅覺上的香味。選項abc寫的都是真實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11、這首詩運用了由景及理的寫法,這種寫法在王之渙《登鶴雀樓》(白日依山盡)、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等詩中也有體現。人選上述詩歌中的一首,也可選取其他詩作,具體說明期中景和理的內容,並分析景理之間的關係。(不少於)(10分)

答11、【答案】略

【解析】本題在題幹要求裡需要答出兩層次要點:1,任選上文一首詩或自選另一首詩,歸納概括出詩中的「景」和「理」分別是什麼內容;2,在此基礎上分析「景」與「理」之間的邏輯聯絡,為什麼從這部分內容可以過渡到下一層意思。考生須答全兩個層次,並且注意語言文字的流暢表述和層次感。

字數需要達到要求。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安徽卷解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最愛東山晴後雪①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只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

[注]①本詩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中的一首。

8.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4分)

答9.請賞析「軟紅光裡湧銀山」中「軟」、「湧」二字的妙處。(4分)

答8.【解析】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從詩句描寫上看詩人的性格,從詩歌的氛圍上品讀詩人的心境和情懷,詩人陶醉於東山晴後山上雪景,面對如此美麗的大自然,詩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懷!

答案示例:詩人只顧尋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夕陽中凝望東山,對東山雪景充滿喜愛之情。從這些動作與心理的描寫中,可以看到乙個心境悠閒、陶醉於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詩人形象。

9.【解析】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語言煉字,以及鑑賞詩歌的表現手法——修辭作用。解答這兩字,要立足詩歌,從修辭角度以及表達效果上回答。答案示例:

「軟」字以觸覺寫視覺,生動地寫出了夕陽餘暉可感可觸、柔和溫暖的獨特美感;「湧」字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形象的描繪出在夕陽紅光映照之下,白雪覆蓋的東山如銀濤湧出的奇麗景象。

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卷詩歌鑑賞彙總及解析

2011年高考語文試題詩歌解析 全國卷 適用範圍 貴州 雲南 甘肅 內蒙古 青海 河北 廣西 8省市區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關河令周邦彥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佇聽寒聲 雲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 周邦彥 1056 1121 字美...

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題古典詩歌鑑賞試題解析

全國卷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關河令周邦彥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佇聽寒聲 雲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 周邦彥 1056 1121 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 今浙江杭州 人。寒聲 指秋聲,如風聲 落葉聲 蟲鳴聲等。雁 古人認為雁能傳...

2023年高考全國各地試題之詩歌鑑賞試題全解析

全國卷 12 閱讀下面這詩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注 石湖 南宋詩人范成大 1126 1193 晚年去職歸隱石湖 在今江蘇蘇州 自號石湖居士。姜夔 1155 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陽 今江西波陽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