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哲理的古詩

2021-03-04 00:57:29 字數 1406 閱讀 3946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萬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

要問這池塘怎麼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進步。

)3、樂遊原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4、望嶽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

在齊魯大地上聯綿不斷看不盡它的青色。大自然把山岳的奇異景象全都賦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層層雲公升騰,跳盪心胸,飛鳥歸山,映入眼簾。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眺望,四周重重山巒定會看起來顯得渺小。)

5、浪淘沙唐劉禹錫

莫道饞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沙狂始到金。(常被用來表示不畏艱難。)

6、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表達了作者**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

7、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8、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萬事萬物總在不斷更新,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要富有激情,不斷努力,敢於競爭。)

9、遊山西村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不要訕笑農人自釀的臘酒渾濁味薄,豐收的年景(山民)待客有充足的雞豚佳餚供人享用。山嶺重迭,水流宛轉依人,似乎讓人懷疑前無路徑,柳蔭叢中簇簇花放,村舍驀然映入眼中。樂聲伴隨著人們方知春社節日將至,村民衣飾簡樸猶有古老民風。

從今若能容許我清閒無事,乘月漫遊;我會杖藜而行,不分時間深夜扣門請宿,乘興而行。

10、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九州內生機勃勃要有風

雷激盪,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面實在可哀。我勸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規戒律去選用人才。)

11、琴詩宋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琴聲既不在「琴上」,又不在「指上」,那麼發自何處呢?

詩人設問奇詭而並不作答(也無須作答),詩中充滿了「禪意」,其間之雅趣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也。)

古詩詞中蘊含的哲理

諺語 俗語 詩句中的哲理歸類總結 董金峰一 哲學基礎部分 1 陰陽二氣充滿太慮,此外便無他物,亦無間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範圍也 王夫之 氣者,理之依也 氣 是變化日新的物質實體 理 精神 不能脫離 氣 而存在。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2 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說明人的肉體與精...

俗語古詩諺語中的哲理456課

格言名句成語典故蘊涵的哲學道理 一 唯物論部分 第4 5課 一 世界的本質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主觀的,能動的。2.氣者,理之所依也 子不語怪 力 亂 神 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唯物主義觀點。3 心外無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觀念的集合 違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唯...

含有蛇的成語

檢視蛇開頭的成語 杯弓蛇影筆走龍蛇撥草尋蛇春蚓秋蛇打草驚蛇打蛇打七寸斗折蛇行飛鳥驚蛇封豕長蛇佛口蛇心蝮蛇螫手,不變其文蛇口蜂針蛇蠍為心蛇欲吞象貪蛇忘尾為虺弗摧,為蛇若何握蛇騎虎 將映在酒杯裡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