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貼城市與柯林羅簡介

2021-03-04 00:56:04 字數 5390 閱讀 9231

強推一下《拼貼城市》這本書,這是本很有趣的書.還是一本很瑣碎,很無味,很無謂,很無畏的書.

說它瑣碎,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不管主題是拼貼,連寫書的手法也很有可能是的,因為我還沒看完,估計也看不完,也不想看完...

說它無味,其實一本有趣的書也可以是無味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麼矛盾的,對吧?

很無謂的話,就象有點無厘頭,本來拼貼這個手法就很無厘頭了嘛

很無畏,是因為它把自己拔到乙個很高的高度,俯視眾生的無畏嘲諷著,很過癮

這本書就象乙個劇場,很多有名的人都來客串,有哲人,有宗教界人士,有建築大師...他們都是跑龍套的,作者以他的孤傲清高一一審視了他們,然後迴避了他們,我的態度是,我並不想說你們,一杯清茶也欠奉,我想說的東西是啥?連我也不知道,你們怎麼會知道?

拼貼是一種態度,是被搶劫...或者說被**後的一種自我愉悅,在藐視一切中的自娛自樂,在所謂思考或實踐無濟於事後對真實的懷疑,既而帶有自嘲的嘲諷...

規則不規則有什麼關係?我不管,我在信手拈來的拼貼中,就達到了快樂

冥冥中掌握規則的人其實並不可怕,那些被幾句話撩撥起來的廣大群眾才是中間力量.幾句話就夠了,越簡單越有人信,理想只需要三個字,烏托邦.

或許,那些被革命的火燃燒著的人才不可怕,自以為掌握了真理的自戀的人才真的可怕,可這世上有誰不自戀?一旦失去了原本的狀態,就會執著於對更美好未來的追求而不自醒.所以,所有人都是可怕的.

不說了,我繼續看書...

《拼貼城市》是一部對現代城市規劃和設計理論進行哲學式批判的著作。在書中所及的時代,工業化國家正在經歷著「現代城市」的煎熬,城市規劃師和設計師試圖找回失去了的世界。《拼貼城市》引入「拼貼城市」(collage city)這樣一種城市設計方法,試圖把割斷的歷史重新連線起來。

誰說我們已經建成了「現代城市」?按照作者的觀點,「現代城市」還沒有誕生。儘管它有美好的願景,但是,現代城市還是乙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或者乾脆說,柯布西埃的「現代城市」只是乙個「流產兒」。

「讓駱駝穿過針眼比把富人送到天堂還要容易一些」。但是,柯布西埃的現代主義卻選擇了後者,他們也因此在20世紀受到了無盡的批判。但在作者看來,現代城市無非是福音書中的「好訊息」——當它頭上的光環散盡,我們很難看到它是技術革命或它所宣稱的那些原則的產物,只不過標誌著乙個他們認為較好的、合理的但卻是割斷歷史聯絡的社會,展示了貧窮使徒時代的道德。

事實上,城市規劃從來就不是在一張白紙上進行的,而是在歷史的記憶和漸進的城市積澱中所產生出來的城市背景上進行。所以,我們的城市是不同時代的、地方的、功能的、生物的東西疊加起來的。如果我們的建築師和規劃師是在已有城市結構背景下做設計,那麼,作者認為,我們都是在「拼貼」城市,如同電影中的蒙太奇。

當然,「拼貼」是一種城市設計方法,它尋求把過去與未來統一在現時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講,《拼貼城市》成為後現代派城市設計的重要理論著作。

烏托邦真的衰落和消亡了嗎?這是作者提出的第乙個問題。作者把歷史上有關城市的烏托邦分為兩種:

一種是經典的烏托邦;另一種是主張普遍道德和社會公正的批判的烏托邦,也叫行動的烏托邦。經典的烏托邦起始於柏拉圖而衰落在中世紀,在文藝復興時期演變成為形體上可見的「理想城市」。這兩種烏托邦加上「理想城市」,使塞利奧(serlio)用「喜劇場景」替換了「悲劇場景」。

但是,直到今天,它的核心成分仍然沒有展開。

主張普遍道德和社會公正的批判的烏托邦是以牛頓的合理主義為基礎的,興起於啟蒙時代後期。這種烏托邦認為,牛頓的科學可以把思維中的「理想城市」變成現實。但是,牛頓的理論僅僅是關於自然的,因此,我們必須把人孤立出來,還原為乙個「自然的人」。

這種把人與其社會和文化分開的想法經過了聖西門(saint-simon)、孔德(auguste ***te)、傅利葉(charles fourier)、伯克(burke)、德拉克洛瓦(delacroix)、伊利亞(sant』elia)等幾代人的論證,最終在伊利亞—基亞托尼(mario chiattone)的城市中被揚棄了,他們重新把人和他們的社會文化統一起來。這樣,作者並不認為烏托邦真的衰落和消亡了,「現代城市」仍然在實現著普遍道德和社會公正批判的烏托邦的理想。「現代城市」在技術上是進步了,但是在整體上是乙個退步。

作者提醒讀者,烏托邦沒有因為現代主義的出現而斷了香火,與柯布西埃的「現代城市」同時存在的還有「城鎮景觀」(townscape)和「科學幻想」兩個方向。在「城鎮景觀」這一支上,英國村莊、義大利山城和北非要塞都成了發展現代城市的模式,如奧尚方(ozenfant)、西蒂(camillo sitte)、卡倫(gordon cullen)、雅各布(jane jacobs)、林奇(kevin lynch)的工作,其經典案例有「拉斯維加斯」和「迪斯尼世界」。在「科學幻想」這一支上,儘管建築是現代的,卻遵循著傳統的風格,由古代城市模式來支撐,它的尺度是大都市的,反映了現代交通的需要,在設計上使用了計算機技術。

當然,它也面臨批判,因為它忽略了城市結構,割斷了社會的連續性,使用了抽象的符號來表達其烏托邦的思想,假定現在的城市沒有存在的可能。它的經典案例有,archigram的「插進去的城市」,term x的一系列工作。作者在這一章的結尾,給讀者留下了三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應該為了未來而不是為了過去而懷舊?我們思維中的城市模式真的不允許我們詔示它的心理淵源嗎?這個理想的城市真的不能同時既是預言又是記憶嗎?

在第三章中,作者認為,現代建築湧進現存的城市導致了這些城市的蒸發,即只有建築而沒有城市。那麼,我們應當怎樣不會因為設計的單體而破壞了城市結構呢?他們建議,首先找到與周圍建築相適應的比例,確定合理的材料,同時消除與周邊建築的明顯差異,以保證空間的連續性,然後確定什麼是空間發展的傾向。

如果空間是如此重要,那麼,無限的自然空間一定比任何抽向的和結構的空間要重要的多。最後,作者認為,時間比空間更重要,要保持時間太困難了,我們的城市會失去它的特徵,而變成「普遍的社會」。

衝突的城市和『什麼都可以』的政治學」主張了一種當時流行的科學思維模式,即只要能夠解決問題,什麼都可以使用。如果我們承認邏輯思維與模擬思維是相等的話,直覺與科學並存對未來也許是有用的。事實上,作者真正希望表達的是,在設計城市時,新的和舊的、現代的和傳統的、地方的和世界的、私人的和公眾的總會發生衝突,我們應當使我們對城市的思維具有包容精神,為什麼不允許對話,為什麼不允許實踐呢?

如同k·波普講的那樣,為什麼不允許這個遊戲繼續下去,為什麼不去試試?作者以羅馬城市建築中的衝突來證明,拼貼而形成衝突並非不可行。羅馬城中有許多看似不相容的東西,但是,它們在帝國城市結構中拼貼在一起,形成了遠比巴洛克式城市要多的衝突。

羅馬就是乙個拼貼起來的城市。

為了解釋「拼貼」的設計方法,他們以畢卡索的「牛頭自行車把」為例:記住原先的功能和價值,改變結構,試圖混合,拓展和**原有的意義,放棄原先整體的功能,記憶,預期,記憶與智慧型相結合。面對「牛頭自行車把」,我們無法回答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是過去的,什麼是現在的。

按照這種畢卡索式的拼貼方式,我們也可以在思維中形成「城市」。當我們拼貼起乙個城市,我們無法恰當地回答在我們的城市裡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是過去的,什麼是現在的,所以,最好用拼貼來解釋我們的問題。拼貼、建築師的意識,作為技術的拼貼,作為思維狀態的拼貼,都是一種中斷的或間歇的方式,它不過是「什麼都可以」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當我們思考乙個拼貼的城市,我們從美學的思維轉到了形上學思維,這樣,看上去真實的,其實是假的,而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思議的,卻是真的,因為,拼貼的城市有很少的複製成份。

作者認為,把物件從它原先依存的結構中抽取出來的拼貼方式,是現在處理烏托邦和傳統問題的唯一辦法,不僅僅是建築、城市設計,社會問題也可以通過「社會拼貼」的方式來解決,只是它與品味和習慣相關。「拼貼的城市」肯定比「現代城市」更具有包容性,但是,這並非意味著它可以無選擇地包容一切。拼貼城市理想的「開放城市」與k·波普理想的「開放社會」一樣,都是想象的,因為,科學已經把歷史論和心理學放逐得太久遠了。

儘管現實的城市有不勝列舉的弊端,但是,人們還是寧願選擇它,而不去選擇抽象的完美無缺,因為抽象的完美無缺無法商品化。

拼貼城市設計方法的核心是和諧。按照結構主義大師列維·斯特勞思的說法,和諧存在於結構和事件之間,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間,以及內部和外部之間。所以,拿什麼來拼貼城市並非隨心所欲,而是受到整個城市結構的控制。

這樣,作者又回到了第一章的論點,烏托邦真的衰落和消亡了嗎?在他們看來,烏托邦沒有衰落和消亡,因為烏托邦是集中和保護觀念的「曼陀羅」,同樣,傳統不能離開烏托邦。拼貼是一種「取其精華」的方法,它使用這些「精華」,同時又懷疑它;它也是一種戰略,它把烏托邦變成了可以想象的,它允許我們接受烏托邦中的一些成份而不必接受烏托邦的整體;它通過烏托邦中那些不變的和永恆的幻想,來推進變化、發展、行動和歷史。

《拼貼城市》強調了這樣乙個事實,「自然的人」不同於「社會的人」的地方恰恰在於「自然的人」。更確切地講,猩猩與它千年前的祖輩沒有兩樣,每個生命從頭開始,每天對於它總是新的,因為它沒有足夠的記憶;而社會的人可以用他的記憶、建築、文字等等回到過去;人是歷史的,而不是「自然的」。人類的歷史不同於「自然的歷史」,因為,人類的歷史不會回到它的開端。

我們也不可能把人還原成乙個「自然的人」,讓他僅僅服從牛頓力學。如果我們割斷歷史,就等於把人降低到動物。「不要割斷歷史」正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也是我們做城市規劃與設計時要遵循的原則。

柯林·羅 (colin rowe), 世界著名建築和城市歷史學家、批評家和理論家。2023年出生於英國rotherham,2023年11月5日卒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

在2023年後柯林·羅陸續發表了一系列精彩的有影響力的理**章,對現代建築和城市規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通過對建築歷史和實踐的分析發掘出「現代」和「傳統」之間一些新的概念關係,特別在古典主義的詮釋上以及被稱作「白色建築」的現代運動中,柯林·羅提出了很多獨特深遠的觀點。

儘管柯林·羅聲稱自己是20世紀20年代現代主義運動的追隨者,但他卻公開宣稱基於現代主義思想的城市規劃是一場失敗。因為他認為現代城市規劃所造成的城市解構影響了歷史城市的延續性。事實上他的大多數重要著作和**更多關注於城市形態,而不是建築語言。

在20世紀70年代任教於康奈爾大學期間,他集中關注於一種全新的基於卡公尺羅·西特的著作思想上的一種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的城市設計方法。

柯林·羅是一名傑出的學者、教師和理論家,他的有關於城市和建築的著作深遠影響了現代建築思想。他的最著名的書籍《拼貼城市》(collage city,和fred koetter合著),提出了一種新的分析城市形態的方法,認為不連續的、斷裂破碎的每一次建築嘗試或者城市區段更新改造實際上都自發地最後形成了有邏輯的組織性。在建築上他懷念建築折衷主義,主張現代建築應改摒棄那些純粹的抽象,而應自然地隨歷史的演進而自然演化,在自身留下歷史的記憶和註腳。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很多建築設計師,其中著名的就有他曾經在利物浦教授過的學生詹姆斯·斯特林,在上世紀60到80年代還有很多建築系的學生、教育家和設計師被他的思想所感染和啟發。

柯林·羅在去世之前才加入美國國籍,之前一直擁有美國綠卡身份。

主要作品

the architecture of good intentions (1994)

as i was saying: recollections and miscellaneous essay (1996)

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 (1976)

collage city (1978) - collaboration with alfred koetter (國內已經引進,中譯名《拼貼城市》)

錢學森VS 柯布西耶 山水城市和塔型城市 一

錢學森vs.柯布西耶 山水城市和塔型城市 一 柯布西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錢學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分別獨立提出,要緩解交通和人口密集壓力必須建設 園林城市 的概念。兩位大師都想到城鎮化是未來的大勢所趨,但大量人口湧入城市會給城市的功能性和美學意義造成損失,垃圾治理和交通疏導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將空前高...

讀懂青山細謀劃,獻身林改無怨言 柯科先進事蹟

讀懂青山細謀劃,獻身林改無怨言 蘿崗區永和街林改辦柯科同志先進事蹟 一身洗白了的舊軍裝,一頂破舊的鴨舌帽,蘿崗區永和街道辦事處林改辦的柯科同志總是來去匆匆,林改工作開始後就很難見到他的身影,有時他一扎身進蒼莽林海就是一整天,同志們都說,忙得沒有時間考慮婚姻大事的柯科同志,把這嫵媚青山當做了新娘,把這...

生態城市與生態城市規劃

生態城並不是乙個不可企及 盡善盡美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種可望可及的持續發展過程,一場破舊立新的生態革命。1 1 生態城市概念與標準 1.1 概念 生態城市 eco city 最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 人與生物圈 mab 計畫中提出。隨後,生態城市的理念迅速發展,成為一種城市發展的新概念。它的內涵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