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詩歌鑑賞題彙編與作品賞析

2021-03-03 22:03:19 字數 5594 閱讀 1752

一、全國新課標卷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雲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裡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陝西省中部,古屬秦國。縈紆:旋繞曲折。

8.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答: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經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於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係的?(6分)

答:①觸景生情;②寓情於景; ③寫哀景抒哀情。

【簡析】

這是一首懷古詩,首句統攝全篇點明作者的情感極其哀愁,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涇水彎彎曲曲靠在遙遠的村子旁邊;因為過多的放牧牛馬,春天的草已經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沒有人耕種,只有秦朝時的古碑還在,還能證明這裡曾經的興盛;天色已晚,雲彩與積雪一道圍繞在蒼山上,幾縷炊煙伴著殘陽,綠樹顯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盡是黃沙。看到這荒涼的景色,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於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詩歌用了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的手法,借涇水、春草、古碑、蒼山、殘陽、綠樹、黃沙等淒涼敗落的景物,表達了自己的懷古傷今之情。在情景處理上,用極富特徵的荒涼景物抒發了對唐王朝國勢日衰的悲嘆。頸聯採用擬人,寫景細緻入微。

【今譯】

春日裡荒蕪的郊外一眼望去讓人心生哀愁。當年寬廣的傳說直通龍宮涇水如今只能像小溪一樣纏繞著遠方的村莊。放牧的牛馬多了野火不能燒盡的春草也被吃光了。

山原和田地也被過度的耕種變得破敗不堪,只餘下古老的碑文記錄這裡曾經是多麼的豐饒。積雪茫茫的山巒,在黃昏中變得更加蒼茫;雲煙伴著殘陽,讓樹林變得更加昏暗。古老的供行客走的道路變成了數里的黃沙鋪地(沙漠化很嚴重嘛),當年秦原如此的豐饒(供給秦國征戰天下)和現在如此荒蕪的對比讓人不堪回首啊。

二、全國大綱卷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關河令周邦彥①

秋陰時作漸向暝。變一庭淒冷。佇聽寒聲②,雲深無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1) 從上、下兩闕的首句看,這首詞是以什麼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答案:是以時間推移為線索寫的。上闋寫的情景發生在日間「漸向暝」時;下闋寫作者難以入眠的情景已經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靜時。

解析:答出以時間為線索的給1分,能簡要說明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2) 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表現的心情。

答案:作者在詞中表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闋寫作者站在庭院等候親人的訊息,但盼來的只是「無雁影」;下闋寫作者本想借酒澆愁,酒醒之後,卻愁上加愁,於是感嘆不已,使孤棲之愁更深一層。

解析:答出心情的,給2分;能簡析表現的,給3分。

【賞析1】

此詞以時光的轉換為線索,表現了深秋蕭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淒切孤獨感。作者意寫心境、寫情,但主要筆墨卻是寫環境,而白日蕭瑟清寒的環境浸透了主人公的淒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環境更浸潤了主人公的孤獨感。

詞一開篇就推出了乙個陰雨連綿,偶爾放晴,卻已薄暮昏暝的淒清的秋景,這其實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難得有片刻的晴朗。這樣的環境中,孤獨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著一庭淒冷的浸潤,思念著親朋。忽然,一聲長鳴隱約地從雲際傳來,似乎是鴻雁聲聲;然而,四望蒼穹,暮雲璧合,並無大雁的蹤影。

過片「更深人去寂靜」把上下片很自然的銜接起來,而且將詞境更推進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寫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無常,也就愈能襯托出遠離親人的淒苦。同時「人去」二字也呼應了下文孤燈、酒醒。

臨時的聚會酒闌人散了,只有一盞孤燈搖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時此刻,人多麼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難熬過漫漫長夜的,旅思鄉愁一併襲來,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這首詞全無作者貫有的艷麗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淒冷之色。

這首詞本名《清商怨》,源於古樂府,曲調哀婉。歐陽修曾以此曲填寫思鄉之作,首句是「關河愁思望處滿」。周邦彥遂取「關河」二字,命名為《關河令》,隱寓著羈旅思家之意。

自此,調名、樂曲跟曲詞切合一致了。這首詞不僅切合音律,而且精於鑄詞造句。「秋陰時晴」,乙個「時」字表明了天陰了很久,暫晴難得而可貴。

「佇聽寒聲」兩句寫得特別含蓄生動。寒聲者,秋聲也。深秋之時,萬物在蕭瑟寒風中發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聲。

此詞中孤旅佇立空庭、凝神靜聽的寒聲,原來是雲外旅雁的悲鳴。鳴聲由隱約到明晰,待到飛臨頭頂,分辨出是長空雁叫,勾引起無限歸思時,雁影卻被濃密的陰雲遮去了。連南飛的雁都因濃雲的阻隔而不能一面,那是何等淒苦的情景。

整首詞中幾乎無一字一句不是經過刻意的琢磨。可以說通篇雖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蘊含的深摯情思卻有千鈞之力。這也是周邦彥詞的一大妙處。

此詞自然渾成主要表現在語言平易無雕琢,而意象鮮明,人與物、情與境,渾然融為一氣。故戈載評曰:「其意淡遠,其氣渾厚。」(《宋七家詞選序》)。

【賞析2】

周邦彥是「負一代詞名」之人,其詞自然渾成。善寫羈旅情懷,此詞就是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寫黃昏時的羈愁。開頭「秋陰時作漸向暝」一句點明了羈旅在外的季節──秋季,時間──傍晚,天氣特點──時晴時陰。蕭殺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落、傷時、懷人、思鄉情感的觸**。

或雲「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或雲: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或雲:「秋月顏色水,老客志氣單」(孟郊《秋懷》),故劉禹錫曰: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詞》)。詞人一生仕途不暢,浮沉州縣,漂零不偶,無怪《清真詞》中多羈旅、離別之詞,多傷秋感時之作。或雲:

「楓林凋晚葉,關河迥,楚客慘將歸」(《風流子·秋景》)或雲「綠蕪凋盡台城路,殊鄉又逢秋晚」(《齊天樂·秋思》)。在他筆下的秋,常是「哀柳」、「亂葉」、「啼鴉」、「孤角」等意象,而本詞卻以簡敘之筆開章道:「秋陰時作漸向暝」,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時陰時晴、陰冷、黯淡的特點,這似乎是客觀事物的直敘,然而一句「變一庭淒冷」,就將詞人的感情突現出來。

「一庭」即滿庭。著一「變」字,將「淒冷」與上句聯絡起來,揭示了「淒冷」之因。同時將自然與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現了景中情。

在這「淒冷」的庭院中,詞人「佇聽寒聲」。這久久的佇立,靜聽寒聲,可見出人之心寒、孤寂。這寒聲是秋風颯颯,秋葉瑟瑟,秋雁哀鳴,這寒聲加濃了羈旅「淒冷」的況味。

歇拍「雲深無雁影」一句,提示讀者,詞人不僅在滿庭淒冷的環境中佇立,靜聽秋聲,而且還在寒聲中追尋那捎書的鴻雁,然而望盡雲霄,只聽哀鴻長泣,不見孤鴻形影。這無影的雁聲更觸發了詞人思鄉念親之情。詞人善於以雁來表達思鄉之親,如「亂葉翻鴉,驚風破雁,天角孤雲縹緲」(《氐州第一·秋景》)「望一川暝靄,雁聲哀怨」(風流子·秋怨》)「此恨音驛難通,待憑徵雁歸時,帶將愁去。

」(《解蹀躞》)不管是哀雁、徵雁、雁聲、雁形都起了很好的表情作用,因此「雁」這一意象,實是因情設景也。

下片寫深夜的羈愁。過片「更深人去寂靜」點明旅居時間的推移。地點已由庭院轉入室內,然而人還是那淒冷孤寂之人。

傍晚,一人佇立庭院,聽寒聲陣陣,雁鳴淒厲;夜深,隻身獨處室內,見孤燈熠熠,形影相弔。在這難耐的羈愁中,他只能以酒消愁,然而「酒已都醒」而愁未醒,又如何消磨這漫漫長夜呢?

本詞自然渾成主要表現在語言平易無雕琢,而意象鮮明,人與物、情與境,渾然融為一氣。故戈載評曰:「其意淡遠,其氣渾厚。」(《宋七家詞選序》)

三、北京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13題

示秬秸①

張耒北鄰賣餅兒,每五鼓未旦,即繞街呼賣,雖大寒烈風不廢,而時略不少差也。因為作詩,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 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 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閒。

注釋:①秬秸:張耒二子張秬、張秸。張耒,北宋著名文學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1.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前小序交代了本詩寫作的起因和目的,凸顯了詩作內容的真實性。

b.「歌一聲」,是說賣餅兒沿街呼賣時有腔有調,生動形象並富於童趣。

c. 賣餅兒衣著單薄,凜冽的寒風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擔憂餅冷難賣。

d. 作者在詩的最後,對兩個兒子提出了諄諄告誡,點明了本詩的題旨。

【參***】b

【試題分析】應為突出賣餅兒起得早。

2.這首詩的寫景敘事,平實而富有韻味,請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參***】要點一:平實,沒有華麗詞藻,明白如話,通俗淺顯。如「捧盤出戶」「市樓東西」等。

要點二:有韻味,寫景、敘事,蘊含豐富。如,開篇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寫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對賣餅兒生活際遇的同情和關懷。

【試題分析】審准題是解答這道題的關鍵,這道題隱含了兩個要求,平實和有韻味,答題時不可偏廢。

13.這首詩是張耒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請對其中的教育內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並聯絡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不少於)(10分)

【參***】第一問:教育內容:要點一: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意志堅定,不畏艱辛。要點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恆,勤勉而不懈怠。

第二問:要點一,藝術性,以詩誡子,而不是枯燥說教。要點二,形象性,以賣餅兒為榜樣,激勵自己的孩子。

【試題分析】要解合文字並有自己的感受。

【作者簡介】

張耒(2023年-2023年),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今江蘇清江)。北宋詩人。神宗熙寧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

哲宗紹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後被指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

他與黃庭堅、秦觀、晁補之三人一同被時人譽為「蘇門四學士」。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捲、《宛邱集》、詞有《柯山詩餘》。

【詩歌創作】

張耒詩學理想倡導的「肆口而成」、「不待雕琢而麗」的自然美學思想,是道家哲學所倡導的「自然無為」觀念在詩學中的體現。宋代的自然美學思想強調心靈的自然,主張思想感情的自由表達,在藝術創作上,「平淡自然」風格作為一種理想風格得到確立並形成了理論上的自覺。這影響著張耒詩學理想體現出淡泊平易、至誠純心的「自然」特點。

此觀念分布和滲透在張耒詩學思想的各層面。張耒「自然」詩學理想對南宋的詩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在實踐和理論兩方面都得到了發展。

張耒的詩歌創作成就卓著,汪藻稱其詩「體制敷腴,音節疏亮,則後之學公者,皆莫能彷彿」(《柯山張文潛集書後》)。《宋史》本傳也說他至晚年,詩風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樂府效張籍。詩歌取材廣泛,在很多詩篇中反映了當時下層百姓的生活,像《倉前村民輸麥行》、《勞歌》、《和晁應之憫農》諸篇,無論是題材,還是表現風格,都與唐代新樂府詩極為相近。

張耒詩以平易流麗明快見長,很少使用硬語僻典,蘇軾稱讚他「氣韻雄拔,疏通秀明」(《曲洧舊聞》卷五引),晁補之亦謂「君詩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風花自開」(《題文潛詩冊後》)。他作詩喜歡學習唐人,在集中有很多模仿杜甫、李白、韋應物的篇章,開北宋詩人學習唐調風氣之先。他注重鍊句,呂本中《童蒙詩訓》雲:

「文潛詩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如『秋明樹外天』,『客燈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淺山塞帶水,旱日白吹風』,『川塢半夜雨,臥冷五更秋』之類,迥出時流」(《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一)。此類佳句可謂俯拾皆是。

2023年高考詩歌鑑賞題

全國新課標卷 二 古代詩歌閱讀 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 9題。春日秦國懷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 涇水縈紆傍遠村。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雲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 周朴 878 字太樸,吳興 今屬浙江 人。消魂 這裡形容極其哀愁。涇水 渭水...

2023年高考詩歌鑑賞題

全國一捲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望江南超然臺 作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 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注 超然臺 在密州 今山東諸城 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

2023年高考詩歌鑑賞題

10年全國卷 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詠素蝶詩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 劉孝綽 481 539 南朝梁文學家,彭城 今江蘇徐州 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 這首詠物詩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