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及其特點教案

2021-03-04 09:50:02 字數 4828 閱讀 4313

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

第一框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一、實踐及其特點

1、實踐的含義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物件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的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在把握實踐的含義這一知識點時,應以注意以下幾點。

1、實踐以人為主體,這意味著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不同於動物本能活動。

2、改造客觀世界是發生在人與自然界、社會之間的活動。而停留在人的頭腦或口頭上的活動——如思考、辯論等不是實踐。實踐不是純粹的思維活動、認識活動。

3、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的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2、實踐的特點

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實踐的基本要素包括實踐的主體(人)、實踐的物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物件)和實踐的手段(主要指生產工具),它們都是客觀的。

其次,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也受到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的制約,如「巧婦難為無公尺之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具有客觀性。

承認實踐的客觀物質性,就在實踐問題上堅持了唯物論。

2、實踐具有能動性。

時間使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表現在:第一,在改造自然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中,人創造出自然中原來沒有的新物質生活資料;第二,在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人創造出新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

總之,實踐給客觀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動的烙印。

注意任何實踐都是人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沒有意識參與的實踐是不存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盲目的實踐不存在。因為我們講的盲目的實踐是指這種實踐沒有以正確的意識為指導,導致失敗。

實踐的這個特點體現了意識對物質能動的反作用。因此,堅持實踐的這一特點,也就在實踐問題上堅持了辯證法,

注意不能認為實踐既是一種客觀活動,又是一種主觀活動

這種看法好像是既看到了實踐的客觀性,又看到了實踐的主觀性,其實,它割裂了實踐的客觀物質性和能動性的統一,因而是錯誤的。

實踐的主體、物件、手段諸要素都是客觀的,因而由實踐諸要素有機結合而形成的實踐活動,是客觀的物質性活動。但實踐是人的活動,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因而實踐不是純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能動性。實踐是能動性和客觀物質性相統一的活動,我們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

3、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社會性:實踐不是單個人的孤立的活動,而是處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的活動。

任何實踐都是在一定社會關係中進行的,實踐具有社會性,孤立的活動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活動並不等於單個人的活動。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既可以採取集體行動的方式,也可以表現為單個人的活動,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是社會性的活動。實踐的社會性,否定的只是孤立的活動,並不否認個人活動的存在。

同時,個人的活動也不排斥實踐的社會性。

歷史性: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上,實踐活動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3、實踐活動的三種基本形式

一是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二是改革社會的實踐;三是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

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認識是主體(即人)對客體(即客觀事物)的能動的反映,這種反映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實踐活動中,人們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觀物質物件發生關心,從而獲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注意不能把認識的**和獲得認識的途徑等同起來

實踐是認識的唯一**,而獲得認識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直接經驗,二是間接經驗。無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最終都**於實踐。可見,認識的**和獲得認識的途徑是不同的。

2、時間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1.實踐不斷產生新問題、提出新要求,推動人們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這些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進人類認識的發展。

3.實踐鍛鍊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因為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提高自己判斷和推理的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不斷深化。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1.一種認識是否是真理,不能由這一認識本身來回答。要檢驗一種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就必須超出認識的範圍,從認識之外尋找判斷認識是否與客觀事物相符合的標準。

2.客觀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它。真理標準問題回答的是以什麼手段來檢驗、判斷某一認識是否與它反映的客觀實際相符合。

判斷某一認識是否與客觀實際相符合,客觀事物自身無法回答,因而必須且只能用主觀和客觀聯絡起來的實踐來判斷認識是否與它反映的物件相符合,即只有實踐才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3.主觀認識和客觀事物自身都不能作為判斷真理的標準,只有把主觀和客觀聯絡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的東西,才能檢驗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夠滿足這一要求的,就是處在主觀和客觀交匯點上的實踐。

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要把握「唯一」二字。任何主觀標準,如個人的認識、權威的觀點、多數人的意見、科學理論等,都不能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當然,客觀事物也不能「主動」去完成這件事。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2.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

3.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4.如果有了正確的認識、卻脫離實際,不為實踐服務,那麼這種認識就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所謂學以致用,也正是強調這一道理。

注意 「實踐是認識的**」強調的是認識獲得的根源是實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強調的是認識的動態發展是由實踐推動的;「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強調的是實踐能夠把主觀和客觀聯絡起來加以對照;「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強調的是認識要回到實踐、服務於實踐。

正確把握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

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二是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1.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表現在四個方面。即實踐是認識的**,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這種反作用具有兩重性。錯誤的認識對實踐有阻礙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3.實踐的決定作用和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是兩種不同的作用,二者不能等量齊觀。其中決定作用是前提和基礎,反作用受決定作用的制約。

堅持實踐第一,實踐決定認識就堅持了唯物主義,堅持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就堅持了辯證法。

4.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要求我們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踐只有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才能避免盲目性,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論也只有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得到檢驗和發展,實現認識世界的目的。

又與客觀實際是千差萬別的,又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因此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必須做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第二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觀的

1、真理的含義

真理是標誌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理解真理的概念,需要注意如下兩點:第一,真理是一種認識。

也就是說真理是屬於思想意識領域的東西。第二,真理是正確的認識。認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真理是正確認識。

2、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1.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

真理的客觀性有兩層含義:第

一、是指真理內容的客觀性,即真理作為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本身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第二,是指真理檢驗標準的客觀性,即真理並不是某位天才人物的決斷,而是實踐檢驗的結果,而實踐本身是一種客觀的物質性活動。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於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乙個確定的物件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只有乙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注意把真理規定為一切有用的、有效果的、能給人帶來有利益的東西,提出「有用即真理」,這是一種典型的主觀真理論,是唯心主義哲學中頗具代表性的真理觀。其根本錯誤在於否認真理的客觀性。

3、真理與謬誤

1.真理與謬誤相互對立,二者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真理是同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相符合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正確反映。

謬誤則是同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相違背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正確反映。謬誤則是同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相違背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歪曲反映。

2.真理與謬誤相互統一,二者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真理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超出了真理適用的條件和範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1.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範圍,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邁出的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例:17世紀,牛頓完成了創立經典力學的工作。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學家發現經典力學無法解釋兩類問題:

一是怎樣認識高速運動的物體,二是怎樣認識微觀粒子。經典力學對這兩個問題無法解釋,這表明經典力學有其特定的適用條件和範圍,那就是低速運動的巨集觀物體。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正確處理了巨集觀物體的高速運動問題,人類獲得了新的認識,科學家提出用量子力學來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的規律性,並得到證實,人類有獲得了新的認識。

2.真理都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於特定的過程來說,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如果我們不顧過程的推移,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過去的認識,或者超越歷史條件,把適用於一定條件的科學認識不切實際地運用與另一條件之中,真理就會轉化為謬誤。如,如果我們再用過去那種急風暴雨、你死我活的方式對待目前人在一定範圍內存在的階級鬥爭,就會犯「左」的錯誤。

3.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們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和改正錯誤。

拓展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

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只有乙個,在一定的條件下,真理是確定不移的,這可以看出真理具有絕對性;但真理又是有條件的、具體的,並不斷向前發展和逐步深化,真理又具有相對性。

舞蹈演員的體能特點及其訓練實踐

作者 古麗巴斯坦 阿不力公尺提 北方 2017年第08期 摘要 舞蹈演員是表演舞蹈的人員,其需要同時具備修長的身形 良好的體能 較強的耐力與力量,才能夠完美地進行舞蹈表演,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在舞蹈演員日常訓練中要注重力量 柔韌性與耐力的訓練,以便保證舞蹈演員能夠在舞台上有更好的表現。現文章主要針對...

EPP發泡材料及其特點

可發性聚丙烯泡沫塑料 英文名 expanded polypropylene,簡稱 epp 是一種經發泡後的聚丙烯,由固體和氣體兩個相組成,呈黑色 灰色或白色的顆粒狀,直徑大小一般在 2 7 mm之間。epp顆粒的外壁是閉合的,內部充滿了氣體。通常,其固相成分只佔總重量的2 10 其餘部分均為氣體。該...

機械密封的種類及其特點分析

1 推壓型機械密封和非推壓型機械密封 推壓型機械密封指輔助密封沿軸或軸套機械推壓來補償密封面磨損的機械密封,通常就是指彈簧壓緊式機械密封。非推壓型機械密封用於輔助密封固定在軸上的機械密封,通常為波紋管機械密封。推壓型機械密封和非推壓型機械密封特點的比較見下表。表推壓型密封和非推壓型密封特點的比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