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稿

2021-03-04 09:48:47 字數 4973 閱讀 3819

心理健康輔導課講座稿(一)

時間:2008.9.12

地點:學校大操場

主講人:林冬鳳

主題: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內容過程:

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有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蛹破繭而出,必須經過苦苦掙扎才會有彩蝶的翅膀美麗如畫。21世紀的小學生,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未來社會也日益要求個人在社會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動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且這種競爭也被移植到學校。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生活裡,你們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下,你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

一、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習和公升學競爭導致的過度焦慮。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成了一些家長的願望。一些孩子剛剛入學,其家長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雙百」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就連嚇帶逼、連罵帶損,給你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學生視學習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衝突。現在的小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許多人從小養成了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依賴性強、不容他人等不良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況也很嚴重,這使他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

小學生因為人際關係衝突苦惱的比例相當大,由於同學關係緊張和衝突而患病,比如學校恐懼症,或出走、自殺的情況也屢有發生。

(3)與父母、師長缺乏理解和溝通導致的心理矛盾和衝突。

與父母、師長難以溝通,相互間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們心理問題的乙個重要因素。這種衝突隨著你們年齡的增長,使你們普遍感到壓抑、苦悶、無助和煩躁。一方面你們特別希望父母、老師理解你們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經常遇到因與家長和教師難以溝通而苦惱的學生前來尋求幫助,一些學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見其心理上壓力之大。

我們現在許多學生在情緒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問題有:抑鬱、焦慮、易怒、羞怯、嫉妒、恐懼等心理問題。在行為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般是:

過失行為、說謊行為、偷竊行為、攻擊行為、破壞行為、逃學行為等等。

心理健康輔導課講座稿(二)

時間:2008.11.12

地點:學校大操場

主講人:林冬鳳

主題:如何培養自我培養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

內容過程:

據有關資料表明,近兩年來青少年犯罪比例越來越大,追溯原因,他們的心理不夠健康。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最新定義:「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從一定意義來看,健康的內涵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它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和完善的人格呢?可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深入了解學生,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學生易形成的不良心理。

在學校裡,有的學生學習優秀或者家庭條件優越,因而很受老師賞識。於是,他們在讚揚聲中成長,在榮譽堆裡泡大。不知不覺中形成虛榮、驕傲、嫉妒的心理。

他們聽到別人的誇獎就沾沾自喜,要是有誰敢指出他們的缺點,他們就會變得敏感、焦慮,甚至暴跳如雷。他們經常把自己凌駕於集體之上,好在別人面前賣弄自己,甚至會對教師傲慢無禮。他們認為自己是班級中最好的,一切榮譽非他莫屬,一旦有誰在某方面超過自己,他們就不能正確對待,就會遷怒於超過自己的人,對其加以誹謗中傷。

有的學生成績一般或不好,生活邋裡邋遢,還有愛調皮的學生,他們受盡了老師的冷眼和訓斥,成了教師的「出氣筒」。在生理方面,有的有明顯的缺陷,引起自慚形穢的心理。在智慧型方面,他們的智慧型水平低於常人,在學習與集體活動中經常處於落後地位,在家庭方面,他們的家庭有的社會地位低下,經濟狀況困窘或殘缺,容易引起低人一等的心理。

在教育方面,教師對優等生產生明顯的偏愛心理,對於多數處於中間狀態的學生來說,普遍滋長了嚴重的自卑心理。

二、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

1、淡化差生觀念,尊重學生人格。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首先不要傷害他的人格,因此教師應淡化差生這一概念,從人格上尊重所有學生。

2、強化情感教育,親近全體學生.我們都知道,教育的最高原則是愛,要對學生實行「愛的教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情感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

教師辦事要公正,要平等對待學生。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觀、人才觀;學習辯證唯物主義,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對優等生,多看缺點,對後進生多看優點。

不可感情用事,要認識到只有一視同仁對待學生,學生才會從情感深處,萌發對老師的尊敬和信任。

3、創設情境,取長補短。這要求我們教師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特長,優等生愛展現自己,有強烈的表現慾,他們的優點易於顯露。而中等生和後進生的優點需要教師去發現去挖掘。

這就要求教師細緻的觀察了解,並使他們的長處得以充分發揮。

心理健康輔導課講座稿(三)

時間:2009.3.10

地點:學校大操場

主講人:林冬鳳

主題: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內容過程: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學校、家庭、社會的重視。據調查表明,約有32%的小學生存在心理異常現象。這些心理異常的學生多表現為厭學、考試緊張、意志薄弱、人際關係恐懼等輕度的心理障礙。

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使他們健康成長,這是歷史賦予我們每乙個教育工作者神聖的歷史使命。那麼,如何開展適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呢?現就這個問題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科學了解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1、家庭方面。學生心理健康的形成發展,離不開家長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觀念、方式方法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弗洛伊德、羅傑斯等心理學家非常強調家庭經歷,尤其是童年期家庭經歷的作用。他們認為這一時期的家庭影響,是「精神衛生和精神疾病」的關鍵。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比學校、教師的影響還要深遠、持久。

現實生活中,不少家庭不懂得孩子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不能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幫助、關心、教育孩子,甚至連平等對待孩子也做不到。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期望值過高,限制其學習生活中的自由,扼殺了孩子的個性發展。還有的家長不能接受孩子在學習中的失敗,不注意方式地指責、羞辱孩子,給孩子加大了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

2、學校方面。對於小學生來說,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也許是最大的。 不少學校"應試教育"主宰,教師仍在抓所謂的教學質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少數教師歧視、羞辱後進生,給孩子心靈造成嚴重的傷害,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嚴重的形成心理障礙。除此以外,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同齡群體的人際關係及師生關係等,都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

3、社會方面。個人是社會的一員,家庭與學校是社會整體中的一部分。因此,社會變化必然影響家庭、學校以及個人。

如父母下崗了,家庭失去了經濟**,孩子的心理就會受到影響,變得自卑、鬱鬱寡歡。

二、結合課堂教學,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佔學校生活大部分時間的課堂教學的狀況。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在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中有所作為,幫助學生開發自身的潛能,促進其健康成長發展。為此,課堂教學中,首先要營造積極的課堂心理環境,即:

師生和諧,互尊互愛;積極**,主動參與;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互幫互學,相互鼓勵的良好氛圍。其次,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心理教育因素,善於抓住各種教育契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在教學中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嘗試成功,幫助學生成功,逐步達到學生自己爭取成功。

教師還要幫助學生調整各種不良心態,增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三、加強教師心理學知識培養,使之成為高水準心理輔導員,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關健。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成長。

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求教師自身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同時還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使知識傳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它不僅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更有助於學生良好的品質的培養和學習潛能的發展。

四.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發展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

要進行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必不可少的。

1、有利於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識才"。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都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接受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特點,以便取長補短,並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予以啟發、化解或引導訓練,提高教育和教學的效率。

2、有利於學生的主動參與。教育是雙向的,需要學與教兩方面的積極性。心理檔案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自覺地協調自己的學習行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塑造乙個被社會歡迎又適合自我需要的人,並及時化解自己在發展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3、有利於形成學校、家庭教育合力。通過學生的心理檔案,讓家長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特點,改善家庭氣氛,開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家庭與學校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及特點取得共識,是家庭、學校教育力量一致的前提,使學生有乙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4、有利於防治心理疾患,服務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利於早期發現學生心理異常,及時轉介到各級心理保健醫療機構,有利於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填蟻穴於堤潰前。

五、創造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保證。

人的心理健康發展,除受制於先天生理因素外,主要決定於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只有創造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才能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這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社會的通力協作。

古人云:"從小看大,三歲到老",它說明了幼兒期性格心理的形成對終身的重大影響。抓住幼兒時期這個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他時期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個重任只能落在每一位家長身上。所以,開辦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

學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需要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使兩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同時還要展開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如開班會、團隊會、心理專欄、心理講座、勞動等,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中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礙,消除已有的心理疾病,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稿

東華鄉中心小學2012學年度小學生 同學們 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有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 蛹破繭而出,必須經過苦苦掙扎才會有彩蝶的翅膀美麗如畫。21世紀的小學生,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 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剛結束一天...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稿

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見到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 蛹破繭而出,必須經過苦苦掙扎才會有彩蝶的翅膀美麗如畫。21世紀的我們,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 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未來社會也日益要求個人在社會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動發展...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經典講座

二 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1 學會建立理性的價值觀念 1 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2 增加對價值的察覺 理解價值如何影響人的抉擇和行為。3 學習多側面 多角度地看待學習和生活。2.學會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 1 增進自我體察 自我觀察並認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 學習描述自我感受 認識思想 感受與反應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