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必修1教學反思

2021-03-04 09:48:04 字數 3762 閱讀 3169

專題一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

第一單元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教學反思: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學反應,知道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型別和物質轉化的一些例項,但初中化學中沒有系統學習和研究有關酸、鹼、鹽、氧化物等物質之間的轉化規律,沒有對這些物質的轉化反應進行整理總結。本單元中關於物質的分類和轉化內容正好可對初中化學中學習過的化學反應進行總結和歸納,並進行適當的拓展和提高,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化學物質。

按物質的組成進行分類教學時,大部分學生對混合物和純淨物區分較清楚,但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的概念模糊,無法正確進行分類,對單質、氧化物、酸、鹼、鹽之間的轉化的掌握較有難度,在書寫鈣及鈣的化合物的轉化的化學方程式時不過關。有部分學生對元素的化合價不清楚,所以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判斷也有失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不斷在複習這方面的知識,加深學生對這方面的印象。

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反應型別學生掌握較好。總體本節課因與初中的知識有銜接,課堂還比較活躍,部分學生基礎較好的學得較輕鬆。

物質的分類―――教學中應注意以下3點:

(1)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或標準對物質進行歸類,掌握化學物質的分類方法。

(2)氧化物進一步可以分為非金屬氧化物與金屬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與鹼性氧化物並非所有學生都已知曉,為了後續兩性氧化物的教學,在此應對這兩個概念做拓展延伸。

(3)酸、鹼、鹽的概念在初中並沒有完整明確提出,因此在此部分也應做適當補充說明。

物質的轉化―――教學中應注意這3點:

(1)此處可以出八圈圖,但注意對物質之間的反應做適當取捨,不必全部羅列;

(2)對各類反應條件應做整理歸納,鞏固強化。

(3)教學時建議補充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鹼鹽的概念、復分解反應條件等內容。

氧化還原反應―――教學中注意2點:

(1)本知識點不要一步到位,嚴格按教材要求進行:能夠從化合價變化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即可;

(2)補充四類基本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係。

物質的量教學反思:物質的量是整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也是學生步入高

中初次接觸到的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在理解它時較有難度,學生經常把物質的量與物質的

質量混為一談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應按教學內容的要求,深入淺出地講清物質的量的概念,

不要希望一節課就能解決概念的全部問題,也不要認為講明白了學生就應該會了。實際上,

學生在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或計算中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在本章教學和後續的各章教學

中,要不斷在幫助學生反覆理解概念、運用概念,不斷地糾正出現的錯誤,才能使學生較

深刻地理解,較靈活地運用這一概念。在這兩課時最常出現的問題是有關物質的量、物質

的粒子數、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之間的關係之間關係的換算及物質的質量與物質的量的

關係的推導。這往往是由於初中學習時,學生對相對原子質量的涵義不甚明了所致。因此,

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先複習有關相對原子質量的知識。另外,在計算時學生往往容易忽

略摩爾質量的單位。

物質的聚集狀態教學反思:本課題立足於師生共同**和討論,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

性和主動性。在影響固體、液體、氣體物質的體積的主要因素的教學中,個別學生較難理

解,如有課件輔助教學會更好,在講授氣體摩爾體積時,學生對有關條件特別容易忽略,

因此要注重強調外界條件對氣體的影響。根據化學方程式,用物質的量和氣體摩爾體積計

算時,學生對這部分的計算格式常常出錯,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初中根據物質的質量代入化

學方程式的計算很孰練,有先入為主動,主要有上下單位、左右單位不一致,對反應物和

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係不清楚,無法熟練應用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與氣體體積的關係

換算。物質的分散系教學反思: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接觸過氣體物質、固體沉澱、溶

液、濁液等具體例項,本單元中有關「物質的聚集狀態」、「物質的分散系」等內容就是在

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理解化學物質的存在狀態,在原有基礎上提公升對化學物質

的認識,同時為後續內容的學習準備重要的基礎。在本課時的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從本質

上區分溶液、濁液、膠體外,還要讓學生學會通過實驗來鑑別這三種分散系。在講解電解

質和非解質這兩個概念時,要注意強調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化合物這幾個字眼,在書

寫電離方程式的教學中,要注意強調電荷守恆、微粒數目守恆,學生常出現的錯誤有如:

h2so4=== h2+ + so42- 、 h2so4 === h+ + so42- 、 h2so4 === h+ + so4-

h2so4 ***** h+ + so42-, h2so4=== h2+ + s2- + o42- ,寫錯原因主要是學生初中階段化

學用語(離子、化合價、原子團、元素符號周圍的數字表示的含義等)不過關。

第二單元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

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教學反思:化學實驗也是高中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讓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法,舉出過濾、結晶、等多種分離的實驗方法。通過實驗,以「觀察與思考」的方式呈現,依次引出了萃取、分液、蒸餾等重要的物質分離和提純方法,在「拓展視野」中介紹了層析法的發展與應用。

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的適用條件、操作目的、操作所需儀器、操作注意事項、應用舉例進行比較、分析、歸納成一比較表,這樣使學生一目了然,更好地掌握該節的知識。學生較活躍,積極參與教學中,師生互動較好。但在教材中交流與討論1 中粗食鹽提純氯化鈉的實驗方案的設計時,難度較大,最好分成三個小問題來引導學生:

(1)已知氫氧化鎂難溶於水,現有含有氯化鎂的粗食鹽,請設計實驗方案,由粗食鹽提純氯化鈉;(2)已知硫酸鋇既難溶於水也難溶於酸,現有含有硫酸鈉的粗食鹽,請設計實驗方案,由粗食鹽提純氯化鈉;(3)已知氫氧化鎂難溶於水,硫酸鋇既難溶於水也難溶於酸,碳酸鋇難溶水但可溶於稀鹽酸中,現有含有硫酸鈉、氯化鎂、泥沙的粗食鹽,請設計實驗方案,由粗食鹽提純氯化鈉。通過這三個小問題的設定,把該題的難度降低。絕大多數學生對過濾和蒸發結晶掌握較好,對冷卻結晶掌握較差。

本節課在一課時完成較有難度,建議用兩節課完成。

常見物質的檢驗教學反思: 通過實驗及實驗的結果,創設情境,促使學生主動**、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通過該課時的學習讓學生懂得物質的檢驗必須要抓住特徵離子或原子團的性質.

溶液的配製及分析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創設情景,通過學生的主動**,得出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通過舊知識的延伸,使學生處於積極的自主狀態。

(第二課時) 本節重在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通過讓學生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規範學生的操作技能,學生參與教學的氣氛活躍,對實驗的誤差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體驗到實驗的科學方法。

第三單元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教學反思: 原子結構理論教學歷來都是化學學科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使學生理解微觀粒子與巨集觀物體在特性和運動規律方面的不同,一直是化學教師們努力探索的課題。

本課採用多**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師多**演示充分發揮多**計算機輔助教學(mcai)在模擬微觀世界方面的優勢來幫助學生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特點及運動規律,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在短期內獲得有關原子結構的全部知識。通過學生親自查詢資料、小組交流等過程,學生對原子結構理論的發展歷程有了清楚的了解,也加深了對原子結構理論的理解,其次這也是對學生滲透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乙個好機會,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體會到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科學家為人為科學的態度。最後學生也得到了獲取知識途徑方法的最直接鍛鍊、團隊合作能力與表達能力等得到很好鍛鍊。

多**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展,對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利於提高未來建設者的科學文化素質、能力和科技意識。

專題2 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

第一單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氯氣的生產原理教學反思:

化學必修1教學計畫

第三章第一節金屬的性質 班級姓名 一 學習目標 1 了解金屬鈉在不同條件下與氧氣的反應和鋁箔在空氣中加熱的現象及其原因。2 掌握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及解釋 了解na mg al 鐵與酸和水的反應 了解活潑金屬與酸 鹼 鹽反應的本質。3 認識鋁的特性 掌握物質的量 物質的量濃度 氣體摩爾體積應用於化學方程...

化學必修1第2章第2節教學反思

吸取了三年前的經驗,今年我在第一課時就安排了離子反應的概念和初步接觸離子方程式,但這樣一來,對電解質的講解時間就會相應減少了很多。在教研活動的研討中,中心組的老師多次強調了本章的中心是分類的方法,而且要注意與初中知識銜接,這給了我乙個啟示 為什麼不能直接利用初中所學的酸 鹼 鹽的概念引入本節的教學呢...

高中化學必修一教學反思

要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是決定因素之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方法不勝列舉,且各有所長,各顯神通。其中,教學反思便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從高中化學教學的實際出發,對高中化學教學反思的意義 方法進行簡要闡述。一 教學反思的定義和意義 1 教學反思的定義 反思,即人們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