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區教研室2023年教研工作計畫

2021-03-04 09:43:21 字數 4648 閱讀 5083

2023年教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圍繞全域性工作中心任務,認真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大力提倡求真、務實、發展和創新的工作作風,以規範精細管理為重點,以推進課程改革為抓手,積極探索有效教研、有效教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創新落實常規教學,促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對整體推進的重點工作任務計畫如下:

一、推動教師讀寫活動,加強骨幹教師及青年教師的學習培訓工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堅持教師業務學習制度,開展教師讀教育理論及專業書籍活動,主動積極參加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活動,堅持寫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寫教育教學工作隨筆,不斷提公升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鄉鎮、學校對理論學習內容要有針對性的規劃設計,嚴格落實管理制度,繼續開展讀好書、寫教育隨筆活動,並組織好有關評優獎勵活動。區教研室將出台教師讀書活動實施方案,制定詳細的教師讀書計畫,確立教師讀書目錄,建立讀書交流匯報制度,舉辦讀書報告會、交流會、演講比賽等活動,落實評價辦法,增強教師讀書的積極性、主動性。

學校要開放圖書室,提供讀書時間,購置新圖書,讓教師有書讀,有時間讀,讓讀書成為教師的一種生活常態。

以各種培訓為載體,加大教育幹部和教研骨幹人員的業務培訓學習工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走出去」積極組織參加各級各類教研學術會議;「請進來」通過邀請名家名師舉辦集體講座、舉辦教學管理人員論壇、開闢網路教研園地等方式,提高各級教研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建立健全骨幹教師考核機制,完善崗位目標考核,引導教學業務骨幹在業務提高上下功夫,在教學研究上做文章,在工作創新上出成果。通過課堂示範、課題帶動等形式,輻射帶動全區教師健康成長。

繼續實施青藍工程,要把年輕教師尤其是近四年招考的新教師作為培養培訓的重中之重。制訂青年教師培養方案。實施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帶徒計畫,開展青年教師拜師活動,搞好監督和考核,落實培養措施,實行師徒成長**式評價,紮實開展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的培訓和比武活動,促使青年教師特別是近四年新招考教師的迅速成長,讓他們盡快成為教學的中堅力量。

二、規範學校的課程行為,開展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估

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方案(試行)》和《日照市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導意見》,進一步規範學校課程設定、課程實施工作,重點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做好校本課程開設的管理工作。

牢固樹立全面發展的課程質量意識,加強課程開設、課程評價等薄弱環節的督查工作,認真落實《日照市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意見》,加大監控和考評力度,確保必修地方課程、音美課程的開課質量,不斷提公升課程實施水平。在2023年省教育廳驗收評估的基礎上,本年度市區兩級教研室將進一步細化評估標準,完善評估程式、改革評估方法,加大評估力度。市教研室將開展對高中學校的預評估、初中學校的終評估,區教研室將開展對初中學校的預評估、各小學的終評估,以評促改,促進全區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的整體提公升。

對三至九年級國家課程計畫規定的必修課程,提倡以科技創新作為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突破口,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課水平。落實「三個開放」(圖書室開放、實驗室開放、功能用室開放),提供設施裝置保障,實現「三個結合」:與課外作業的設定相結合、與學生興趣特長相結合、與學生思想教育、技能培訓相結合,拓寬實施途徑,體現綜合實踐課程的全員性、開放性、綜合性。

三、積極構建城鄉教研工作共同體

根據《日照市教研室關於開展義務教育城鄉教研共同體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在市教研室的指導下,採取結對聯合、城鄉互動等方式,運用跟進式指導、集體備課、送課助教、同課異構、專題研討等靈活多樣的教研形式,開展城鄉校際間的教研交流活動,及時推廣先進教學模式和優秀教學方法,整合優質資源,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實現城鄉教育教學的均衡發展和共同進步。

一是學習市直先進學校的教學管理經驗:通過結對幫扶、選派骨幹教師頂崗學習、開展學科交流等進行面對面的學習;通過登入日照網路教研平台,共享其覆蓋全部教學內容的資源庫,按學段、分學科組織實施,開展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課例的學習使用。

二是搭建區內城鄉教研平台,促進全區教育均衡發展。根據學校布局與優勢,實行學校結對、雙向交流的優勢互補,以鄉鎮中心小學為依託,建立校本教研跨鄉連片制度。

具體結對單位安排如下:嵐山一中-日照三中、虎山-巨峰、碑廓-安東衛、嵐山頭-黃墩、高興-後村。區教研室分學期集中安排時間,教研人員分組包鄉鎮、學校,全程參與活動。

各學科選派骨幹教師、青年優秀教師到對方中心小學進行課堂教學、備課交流活動。積極搭建區域內高中教研平台,加強兩校學科教研同步交流活動。

加強鎮域內不同學段教學交流活動,通過組織全區小學骨幹教師到村辦小學開展「送課助教」活動,組織初中語文、數學教師到小學觀摩高年級教學,組織小學語文、數學骨幹教師到初中就六年級教學進行「獻課」示範,組織高中教師參與初中畢業班教學聽課活動,加強基礎年級的教學研究,做好小初高不同學段的教學銜接的研究工作。

三是積極開展網路教研工作。積極貫徹落實《嵐山區中小學教學資訊化三年發展規劃》檔案要求,探索網路環境下的教師備課、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組織相關培訓工作,開展網路環境下的教研活動。積極建設名師部落格,通過電子信箱、學校**通訊等,開闢網上論壇,開展網上教研,組織**聽課評課活動,擴大教研的時空範圍。

充分利用「農遠工程」的教育資源和山東省網路教研平台,積極參與省級網路教研,充分利用市級網路教研平台和教學資源庫,初步建立區縣平台和學校網路平台,提高教研效率,不斷提公升網路教研水平。暑期集中組織各級教研人員通過舉辦現場培訓講座、示範指導等形式對開展網路教研培訓,通過布置任務,檢查落實,考核評優等推動網路教研的整體發展。

四、細化常規教學管理,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繼續組織和深化對 「有效教學」的研究,進行「有效管理、有效教學、有效學習、有效教研」的探索,建立課堂教學優化機制,打造高效課堂。各中小學要不斷修訂完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學習培訓制度、集體備課制度、聽評課制度等教研管理制度,規範教師教學行為。不斷深化校本教研工作,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評價機制,把校本教研與教育科研相結合,與網路教研相結合,與教學管理相結合,積極營造校本教研的良好環境與氛圍,努力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方法。

結合教育教學的的實際,深化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針對不同課型的特點,形成不同課型的基本教學模式,**提高不同課型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注重自主學習研究,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學習。把學生課外的拓展、延伸作為學校教學、學科教學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

加強分類指導研究,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確定不同的教學和學習要求,實行分層、分類教學,確保優生優培、抓弱補偏工作的落實。

逐步完善教學質量檢測分析的區級評價體系。通過課程實施質量抽測,中小學期中、期末試題抽測,不同年級的學業水平綜合分析,小學、初中公升學前的學業水平統一測試等工作,繼續實行教學質量監測,完善區、學校、學科**教學質量管理體系,落實教學質量分級管理,實現質量檢測工作常態化。

繼續抓好單元知識檢測工作,提供中學的期中(末)、小學期末考試的參考試卷,抓好過程性質量監管。適時召開初中、高中畢業年級學科複習教學研討會,通過開展教學視導活動、教學質量調研考試等活動,抓好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應考指導,全面提高學生的合格率,提公升優秀率。

五、繼續加強實驗教學和資訊化教學的使用管理工作。

1、積極落實《日照市中小學實驗室和教育資訊化工作專項督導評估標準》、《嵐山區中小學推進實驗教學和網路教學分布實施方案》(嵐教發〔2011〕59號)檔案要求,加強監控措施,適時舉行初中實驗教學觀摩會,年內組織一次專項評估活動。加強實驗教學研究,制定實驗教學計畫和進度,確保實驗課程的正常開設。建立和完善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促進特長生發展。

區教研室將匯集有關學科的優秀實驗教學教案、心得,整理成冊,推廣使用。通過組織開展實驗教學自編教程、評選優秀實驗報告和案例等活動,切實推進實驗教學工作。

2、加強多**手段運用的管理,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網路環境下的教學監控管理工作,制定相關制度和評價標準,納入教學管理內容體系,要充分而恰當地發揮好多**服務於教學的功能,切忌出現該用而不用、不該用而亂用、濫用的現象,要本著提高課堂效益的原則,根據學校實際、教學實際合理安排使用多**資源。

六、深入開展新教育實驗工作

1.加強對教科研理論的學習,及時了解教改前沿的最新動態,提公升科研理念。繼續擴大新教育理論學習,深化教師專業閱讀,不斷促進教師涵養性情,增強底蘊;組織實驗學校參加各級培訓和實驗學校開放周活動,加強交流與協作,不斷推進新教育實驗向縱深發展。

2.側重實驗過程指導,完善調控激勵機制。通過評選優秀兒童課程,開展教師、學生、家長隨筆大賽,親子誦讀大賽,舉辦晨誦、讀寫繪及整本書閱讀優質課評選等,豐富實驗內容活動,引領新教育共同體的發展,助推新教育實驗健康發展。

充分利用網路教研平台,管理教育**的主題貼,規範教師隨筆、親子共讀、完美教室等專貼及每個專案組的主題帖,加強新教育的內部交流和外部宣傳工作。評選優秀實驗學校、優秀實驗教師,培養一批新教育榜樣學校和榜樣教師,

3.擴大新教育實驗範圍,爭取更多的學校加入到新教育的實驗中來。

七、開展小課題研究,壯大教育科研隊伍

1、積極圍繞全域性中心工作,開展教育區域均衡發展、教師成長發展戰略、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等相關課題的專題研究,發揮教研為教育決策服務的作用。在初中學段廣泛開展「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與實施策略研究」,實現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小學段繼續進行「小學自主學習」的研究,教會學生自主學習。

2、積極探索校本科研、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校本管理「多位一體」的校本研究新模式,在積極做好已立項的各級規劃課題的同時,引導廣大教師紮實開展小課題(或草根式課題)研究。按照「小步子、低台階、快節奏、重實效」的原則,緊密結合新課程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和困惑,例如,加強作業分類設定、分類指導的研究;優化作業批改的監控指導措施;探索作業「凡做必批、有批必講」的制度落實;明確作文批閱規範;教師教學反思、讀書隨筆、教學隨筆的管理與評選活動等等,從教育教學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切實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將研究成果應用到課堂中去。

嵐山區教研室2023年工作總結

2 大力開展各類活動,積極營造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為全面展示我區中小學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從4月份開始,由區宣傳部牽頭 區教育局和區文聯共同主辦嵐山區第二屆少兒藝術大賽和國學經典誦讀大賽活動,吸引了全區近800名中小學生參加,活動歷經1個月的時間,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家長的廣泛關...

教研室2023年教研工作計畫

附件1一 指導思想 走內涵發展之路,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課題帶動為抓手,以教研活動為載體,推進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深入開展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二 工作重點和方法措施 一 突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強化專業引領。充分發揮縣內學科帶頭人 骨幹教師的作用,通過專題研討會...

教研室教研計畫

石台中學教研室工作計畫 2010 2012學年第一學期 一 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省示範高中的要求,以七一講話精神為指標,認真學習和貫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進一步加強課題研究,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本校教師的素養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