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心得

2021-03-04 09:38:41 字數 3088 閱讀 9136

從沒有讀過這樣的**,真實而又平淡。

看完《許三觀賣血記》後,我的心裡像五味瓶一樣,各種各樣的感覺全都湧了出來,尤其是當看到許三觀想為自己賣一次血的時候,結果血管頭卻說,他的血現在只能當成油漆了,可憐這個許三觀竟然在自己想為自己賣血的時候,卻已經沒有了這個機會。

這也許就是許三觀的命,他一共賣了11次血,有好幾次都差一點把他自己的命給丟了,但他每一次賣血都是為了別人,有一次是為了林芬芳,有時是為了他自己的兒子,有時是為了他的妻子,還有時是為了他的鄰居。我覺得他這樣也挺好,因為不管怎麼說,許三觀也是經過了文革,大災荒的人,雖然他的妻子許玉蘭曾讓許三觀覺得很頭疼,但是他還是健康的活了下來,我認為這樣的日子在舊社會的中國還是很好的,而且余華的作品通過許三觀有利的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現象。

首先賣血以前要和血管頭搞好關係,並卻要送血管頭一些好東西,這樣血管頭才可以讓你的血合格,即使不合格也沒有關係,誰交給他送禮了呢?所以到了後來,換了乙個新的血管頭,許三觀的血就不合格了。而且,在許三觀的兒子一樂和二樂去農村插隊落戶,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們受苦,許三觀和妻子許玉蘭把一樂、二樂的集體戶長請到了家裡,但因為家庭貧困,許三觀又賣了一次血,這兩位戶長吃得很好,所以許三觀家對此也放了心。

再說說文革的時候吧!文革的時候許三管家並沒有逃出劫難,許三觀的妻子許玉蘭也不知道得罪了誰,被上了大字報,整日被攪得不得安寧,不但白天不能在家裡幹活,而且不是被成群成群的人批鬥,就是得在胸前掛個牌子在大馬路上站著被人嘲笑。 許玉蘭被他們帶走後、到了下午才回來。

回來時左邊的頭髮沒有了,右邊的頭髮倒是一根沒少。他們給她剃了乙個陰陽頭,從腦袋中間分開來,剃得很整齊,就像收割了一半的稻田。但最慘的並不是許三觀家,而是縣長家,因為在文革的時候,所有當官的人和有知識、有文化的都將受到批鬥。

縣長,那個大胖子山東人,從前可是城裡最神氣的人,從前見到他時,他手裡都端著乙個茶杯,如今他手裡提著個破臉盆,邊敲邊罵自己,罵自己的頭是狗頭,罵自己的腿是狗腿……」這就是文革呀!好人反倒成了壞人,而壞人到變成了好人,以前誰得罪了你,現在你就可以整他。高考的了狀元,反被人們厭惡,高考交白卷,反而成了人們心中的偶像。

那些莘莘才子們被淪為知青,文學家們被打進了牛棚。我想在文革時候,許三觀家的情況其實並不差,反倒可以說算較好,因為既為家破人亡也為有生死離別。

在新社會的家庭中,日子應該越過越好,可許三觀家卻越過越壞,一樂得了肝炎,家裡花了很多錢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和經濟條件下自然不夠,剛剛因為二樂的事情賣血不到1個月的許三觀,不得不打破規矩,本來賣血要等到三個月以後才能繼續賣,但為了一樂,許三觀只好有去賣血,但李管頭說什麼也不讓他賣,於是他只好到別的血管頭那裡去賣血,但賣血的錢肯定不夠支付昂貴的醫藥費的。所以他只好四處借錢,鄰居、朋友能借的他都借了,一天上午,他借了11戶人家,但有8戶人家都借給了他。後來許三觀也老了,血在管頭的眼裡,已不再是血,而是當油漆都不夠格了。

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情況也不是沒有的,比如為了求別人辦事,總會有一些人走後門,不通過正當渠道辦事情,但更可惡的有一些部門是明知對方求自己是違法的行為,甚至違法的事情,但他們仍然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拋開人們百姓的利益去做,現在這種所謂的「人民官」已經越來越少,中國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幾乎沒有什麼的明顯的高潮,但是又有一波接一波的感覺。人物性格似乎簡單,但是又如此的矛盾,有些情節可以說是很可笑,但是又覺得也許那是屬於那個時代的人性和劣根性。許三觀和徐玉蘭的糊塗婚姻僅僅是因為可笑的八角三分錢,但僅僅因為如此何小勇就曝露了自身的無情與自私;當許三觀知道徐玉蘭的不貞時氣急敗壞,一反常態,不再唯妻子命是從,看著方鐵匠搬自己家東西幫忙不說還更賣力氣,對於養了九年的一樂,心情十分複雜,愛也不是,恨也不是,始終走不出他是別人兒子的陰影。

而徐玉蘭的心情呢?到底他已成為這一家的女主人,她可以在不為婦之前,痛快的花掉八角三分錢,但是在嫁給許三觀後,她比誰都會過日子,大聲的對菜販砍價還肆無忌憚的挑選每一顆菜,未雨綢繆平日攢公尺,以備不時之需,很大程度上是乙個很賢惠的女人,但是也許她的遺憾就是她經常說的那句話,不知她到底造了什麼孽,讓她承受如此之多,她犯了女人的禁忌,也許當初她有把握嫁給何小勇的,並不知道會有乙個許三觀出現,於是她接受了來自何小勇的引誘,不貞成為她生命中揮之不去的烙印,愧疚,罪名,批鬥,一樂的怨恨,她承受了太多,接受了太多的懲戒。但她卻保守了乙個秘密,一輩子都沒有說出真相,她一口咬定是在婚後出軌,甚至都已經承認一樂不是許三觀的兒子,去不肯交代自己的第一次送給了何小勇,也許考慮到許三觀,自己的丈夫最大的承受力就是此種程度吧!

說說他們的兒子吧!我是最喜歡一樂的,是長子的原因吧,他特別的懂事,對於二樂三樂,他很有當哥哥的擔當,三樂被打,找二樂幫忙,後來又拉來了一樂,一樂贏得很睿智。一樂是許三觀的得力助手,許三觀對一樂說:

如果你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最喜歡的就是你。看了讓人心酸的一句話,一樂從九歲就開始承受著這種本不應由他承受的壓力,當許三觀說他不是親生兒子時,當一家人都去勝利飯店吃麵條,而一樂只能吃乙個沒有手掌大的地瓜時,他的心有多疼。當找何小勇做親爹時,何小勇打他,罵他,他只能一路向西,他傷心難過,沒有人是他親爹,最終他回到了許三觀的身邊,許三觀對於乙個養育了十幾年的孩子,還是動了惻隱之心,也許真正的親情並不**於血緣關係,而是熟悉,習慣而已,一樂很孝順,除了許三觀的話誰的話都不會聽,許三觀不計前嫌讓一樂為慘遭橫禍的何小勇叫魂,那一幕,一樂和許三觀乙個屋上,乙個屋下,他們的對話感染了我,那才是父子之情。

再說二樂,個人認為二樂是很八卦的,呵呵。**有事兒他**到,也許是那種年齡,他專門打聽一些沒用的事兒,無意間又跟別人說,訊息多半是很可靠的。三樂呢,有點兒傻,但是是最幸福的乙個吧,小時候是狗都閒的年齡是,大家都對他說:

三樂走開。長大一點還沒有脫離傻氣,總是傻傻的笑,沒有什麼主見。

最後我還是要說許三觀的,許三觀一次次的賣血,每次都可以賺35元錢。有兩三次我是很感動的。第一次是為了一樂還方鐵匠錢,第二次是為了請二樂的生產隊隊長吃飯,還有就是為了給一樂治病,連續買下賣血的情節。

最後一次賣血是很有深意,很有餘韻的,還透著一種悲哀。沈血頭嘲笑許三觀的血只能賣給木匠當油漆,許三觀久久不能釋懷,他頓時認為自己已經太無用了,他用賣血的錢熬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災荒,而此時已沒人要他的血,如果再有饑荒他要怎麼辦呢?最後的鏡頭是這樣的徐玉蘭帶許三觀來到了勝利飯店,吃了三次同樣的黃酒和炒豬肝兒,兩人相濡以沫,夫妻情深,沒有了年輕時的吵吵鬧鬧,也許他們並沒有存在過什麼愛情,但是此情更珍貴。

實際上通過《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可以發現,余華的所描寫的主角都是他的父輩一代的人。而我的父親的經歷是多麼好的一部**呢。余華的世界都是在農村,是他熟悉這樣的環境呢?

還是他個人的一種風格呢?我是不是也應該想好這個問題,然後才可以開始寫**啦。

觀《三毛救孤記》有感

三毛救孤記 講述的是三毛兒的故事。三毛是個流浪兒。他出生在舊社會,從小失去了父母。天天在街上流浪。三毛做了很多好事,其中一件事令我非常感動,一天,三毛在大街上流浪,忽然看見一位穿得很時髦的婦人正在毒打乙個小女孩。三毛跑上前去,把小女孩救了過來,才得知,小女孩也是乙個沒有父母的孤兒,又被人販子賣去做苦...

讀《三毛流浪記》後感

六 2 班沈逾東 在我的書架中,夾著一本 三毛流浪記 這是一本漫畫書,記載了三毛的流浪生活。其中有淚也有笑,既有社會的冷酷,又有人性的同情。三毛在人們的印象裡,永遠是乙個瘦骨如柴 天天以天為蓋,以地為廬地流浪的小孩。在我很小的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歡,只知道他是乙個頭上有三根頭髮的小男孩,...

讀三毛流浪記的心得

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儘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下面是關於讀三毛流浪記的心得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最近,我讀了 三毛流浪記 這本書,裡面有許多故事使我深有感觸。三毛是乙個淒苦無依,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流浪兒,但他很有個性,善良,有愛心。有一次,大街上一位老人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