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軒嶺鎮規劃說明書

2021-03-04 09:32:17 字數 4688 閱讀 3306

長軒嶺鎮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瀕臨灄水河,南距黃陂區22km,距武漢市40km。長軒嶺鎮是黃陂區北部「武漢後花園」木蘭生態旅遊區的中心鎮。該鎮東臨木蘭山、木蘭鄉,西接李集鎮和孝感市,南鄰羅漢街及研子鎮,北與姚家集、蔡店鄉接壤,處於黃陂北部片區的中心地帶。

省道黃土路南北向貫通全鎮,北至河口,南至黃陂。長軒嶺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條件優越。

長軒嶺鎮在明代起設驛鋪,自木蘭山佛、道教聞名後,朝山進香者絡繹不絕,商業日漸繁盛。

抗日戰爭前,長軒嶺鎮為黃陂縣北部商業重鎮。每年農曆八月至次年四月,前往木蘭山朝山進香者從川、湘、浙、贛、豫、皖諸省及湖北各地雲集於此。解放後,長軒嶺鎮為區、社、鎮黨政機關駐地,省道黃土公路由此經過。

因木蘭山佛教活動減少,長軒嶺鎮商業不如昔日繁盛,但仍為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23年代末與石門鄉合併,成為面積廣闊、人口較多的中心城鎮。

1.地貌

長軒嶺鎮地處武漢北郊,是鄂東北低山丘陵地區,屬背斜性斷層;北部多低山,為大別山南麓餘脈,主要有木蘭山、礦山、羊角山、石門山、魏家寨等山脈,海拔高程50—150m,地質構造屬淮陽山字形前弧西翼的內弧部位,基底構造的特徵是褶皺開闊。總的地貌起伏不大,溝墊寬淺,谷地平坦。

2.氣候

長軒嶺鎮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濕潤的**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而且雨熱同季。

光、熱、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有較大差異。長軒嶺鎮年平均氣溫15.6—16.0c°;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800—19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44—250天;年平均降水量1150一1175mm,4~9月為85~900mm,年暴雨3.

9—4.2次。常年風向以北北東向風最多,頻率為17%;北風次之,頻率為15%;偏西風最少,頻率為2%。

春季多寒潮、大風,偶有龍捲風;夏季多雷雨、大風。長軒嶺鎮主要自然災害為乾旱和水災。解放前,旱災平均4年1遇。

解放後至2023年,旱災16次,多發生於夏、秋兩季。

1. 耕地資源

全鎮擁有耕地面積3.56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1.23%。

其中,水田3.18萬畝,佔耕地面積的89.33%;旱地0.

38萬畝,佔耕地面積的10.67%。主要種植的品種有:

水稻、油菜、小麥、花生、蔬菜瓜果、芝麻、蠶豌豆、甘蔗等。

2. 水資源

全鎮有水域面積30km2(佔總面積的14.19%),主要為灄水河,以及太陽湖、月亮湖、星光湖三大湖區和16座大小水庫。其中,全鎮實際可養殖水面為6499畝,主要生產蝦蟹魚類及蓮藕。

3. 林地資源

全鎮林地面積為20.71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65.30%。

2023年造林面積10703畝(按主要林種用途分為用材林5131畝,經濟林5572畝),主要品種有板栗、甜柿、茶葉、花卉苗木等。

4.旅遊資源

長軒嶺鎮境內有太陽湖、月光湖、星星湖、素山寺森林公園、木蘭天池等重要的旅遊資源,以及作為木蘭風景旅遊區中心服務鎮的旅遊區位優勢。

⑴木蘭生態旅遊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的木蘭生態旅遊區,總面積947 km2,距武漢市區中心約50km。區域內名勝景點眾多,獨具木蘭人文特色。

2023年黃陂區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旅遊區,木蘭生態旅遊區被列為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優先發展專案。優美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動植物群落,極具持續發展潛力。

其基本格局為三大主題遊覽區、二大功能服務區、十三個景群區、八條旅遊線路。三大主題遊覽區即:北部石景地貌風光區、西部森林峽谷景觀區、東部歷史人文景觀區;兩大功能區即:

長軒嶺鎮中心服務區、木蘭湖會務服務區;十三大景群即:木蘭山景群、木蘭湖景群、木蘭川景群、竹林寺景群、天池景群、素山寺景群、鐵寨景群、木蘭故居景群、通天湖景群、姚家山景群、太陽湖景群、月亮湖景群、星星湖景群;八條旅遊線路即:木蘭山宗教名勝遊、木蘭湖水域風光遊、木蘭川民俗風情遊、素山寺森林越野遊、竹林寺--天池山林風光遊、鐵寨山石地貌風光遊、青少年素質教育特色遊、木蘭山湖川迴圈遊。

⑵素山寺森林公園:位於木蘭生態旅遊區西區的長軒嶺鎮境內,是整個木蘭生態旅遊區中森林景觀的精華。公園面積1600 hm2,距武漢市中心城區82km。

境內群峰競秀,溝壑縱橫,擁有大片的松、杉、櫟、竹、楓林,還有山楂、核桃及有「活化石」之稱的銀杏、水松等珍貴林木,森林覆蓋率98%。這裡樹木參天,濃蔭庇日,被喻為武漢的「神龍架」。

公園內動、植物種類繁多,植物類達1560多種,動物類達120多種。其中成片的楓樹林、古木林、竹林都是武漢地區獨之僅有的,被譽為「武漢的自然植物寶庫」。

⑶木蘭天池:位於黃陂區北部的石門山,距武漢市中心僅55km,距天河機場僅45km。整個景區占地面積4800畝,分為風景遊覽區和休閒度假區。

其主峰海拔520.6m,屬大別山南麓一峰脈,這裡溝壑縱橫,林木茂盛,一年四季流水不斷,呈現一種山水交融的濕地生態。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

8℃,年降水量2000mm左右。

木蘭天池主要遊覽景區有:小天池、大峽谷、龍馬石、野馬溝、道士衝、大天池、王家寨、天梯。景區娛樂專案有:

天池滑道、滑草場、水上飛索、遊船、垂釣、露營、篝火晚會、攀岩、自娛自樂、舞廳。

⑷太陽湖生態景區、月亮湖生態景區等正在開發中。

5.人口及勞動力資源

(1)現狀人口:2023年末全鎮在籍人口為54000人,其中城鎮人口13000人,城鎮化率為24%。

(2)人口分布狀況:鎮域內人口分布不均,呈現出中部密度較高、邊緣地區密度較低的格局。

(3)人口發展狀況:自2023年起,由於實行計畫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迅速下降,目前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左右。

(4)人口構成:人口民族構成中,基本為漢族;2023年從業人員為23104人,從事農林牧漁業的勞動力居多。

(5)人口特點

①文化程度較低,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人口素質和人才的需要;

②非農產業人口比例偏低,因此城鎮化水平較低;

③具有較多的流動人口;

④第三產業程序加快,外來務工人員較多,人口機械增長較快。

長軒嶺鎮緊緊圍繞「武漢市旅遊大鎮、武漢市小城鎮建設明星鎮、黃陂區北部文化經濟重鎮」這一目標,近年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大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加速科技進步,經濟和社會呈現欣欣向榮的勢頭。202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為2.4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

01億元、農業產值1.45萬元,人均純收入2240元。鎮域已形成採礦業為主導產業、農林特產業為基礎產業、旅遊產業為後發產業的良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格局。

1.第一產業概況

長軒嶺鎮近年來在鞏固傳統種植業和保護糧食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果林業和養殖業,推進農業綜合開發。

長軒嶺鎮山饒水肥土多,光、熱、水資源充足,農業生產悠久,農產品主要有糧、油、林、果、茶等。同時全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基地,至2023年底全鎮已開發油茶示範基地15000畝,栽植、播種油茶5000畝和8000畝、板栗面積35000畝、花卉苗木基地4500畝、栽育花卉苗木1800多萬株、茶葉2000畝、葛根3200畝。

2.第二產業概況

長軒嶺鎮辦工業位於竹屋和大崗村一帶,主要為礦石開採業和河沙開採業等。

3.第三產業概況

全鎮已形成以商貿、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長軒嶺鎮旅遊資源豐富,素山寺森林公園是省級森林公園,再加上近年來成功開發的木蘭天池生態旅遊區,已形成較好的旅遊基礎。同時,該鎮還在積極開發太陽湖、月亮湖、星光湖等三大湖區生態旅遊業。

作為木蘭生態風景區的中心鎮,長軒嶺鎮的旅遊服務業發展迅速、蒸蒸日上。

鎮內商貿歷史悠久、經濟較繁榮,中心鎮區及石門等地商業**已形成規模,成為輻射與服務周邊地區的商貿中心和旅遊服務中心。

1.交通運輸設施

鎮域對外交通有省道二級公路黃土路,從鎮域中部南北向貫穿而過,是本鎮與武漢市、黃陂區及其它鄉鎮聯絡的主要道路,另有長塔路、鄢竹路、石張路形成了長軒嶺鎮域內、外聯絡的道路網路,對外交通條件較為便利,交通優勢明顯。

2.電力電訊設施

長軒嶺鎮2023年農村用電量356萬度。鎮區有1個變電站,即長軒嶺鎮110kv變電站,鎮域電力主要由此變電站**,石門村及其它部分村由姚集變電站供電。

鎮域村村通**,交換機容量1.5萬門,實際裝機8000部,移動**覆蓋全鎮,郵政支局和電信支局設在鎮區橫馬路附近。

3.供水設施

全鎮自來水普及率較低,通自來水的村只有4個(即鎮區的東風村、獅子山村、長軒嶺村、短嶺村),其餘村莊居民依靠自掘井取水。鎮區有一座水廠,以灄水河為水源,在灄水河中設有兩口沉井,日產量為2000噸。

4.文教衛科研設施

(1)教育:長軒嶺鎮現有中小學24所,其中中學4所、小學17所、初小及教學點3個。在校學生6764人。

現有小學預計合併並保留10所即長軒嶺中心小學、石門小學、塘上小學、中分小學、紅根小學楊河小學、短嶺小學,另外設立三個片中心小學即新生小學、十松片中心小學、仙河片中心小學。

(2)文化娛樂設施:鎮區有文化站乙個。

(3)廣播電視:鎮區有有線廣播站一所。

(4)醫療、福利院:長軒嶺鎮有衛生院一所和福利院一所,為近年新修,建築質量較好,石門有衛生分院一所。

5.旅遊服務設施

長軒嶺鎮旅遊飲食服務業主要圍繞木蘭山風景區、木蘭天池、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等生態旅遊區的開發建設展開。目前長軒嶺鎮已建成長1km的明清建築風格餐飲一條街,有餐飲業二十多家,另有六十多家餐飲分布於各景區周邊,其中石門村、木蘭天池農家飯別具特色、遠近聞名,深受遊客歡迎。

6.消防、防洪工程設施

鎮域暫無消防站,靠黃陂區救援。長軒嶺鎮灄水河為季節型河流,故無防洪設施。

1.遵照國家提出的「實施三大戰略和完成兩個轉變」(即科教興鎮、開放帶動、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完成經濟體制由計畫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方針。

2.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為根本出發點。

關嶺縣縣城總體規劃說明書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城總體規劃 修編 2004 2020 說明書貴州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二oo四年六月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城總體規劃 修編 2004 2020 文字貴州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二oo四年六月 目錄第一部分規劃總則 1 第一章縣域概況 1 第一節區位與自然地理條件 1 一 區域地...

楓涇鎮總體規劃說明書

上海金山楓涇鎮總體規劃說明書 1 目錄 1 上海金山楓涇鎮總體規劃說明書 1 第一章規劃背景與總則 1 1.1規劃背景 1 1.1.1 上海的新一輪發展 1 1.1.2 金山區發展目標與規劃的確立 21.1.3 楓涇地區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21.2規劃依據 2 1.3規劃期限 2 1.4規劃區範圍 2...

鄉規劃說明書

第一部分村鎮體系規劃說明書 一 鄉域概況 黃道鄉位於郟縣西北部,距縣城12公里。北臨大劉山,現轄13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全鄉總人口1864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10人,佔總人口的3.81 人口密度388.3人 平方公里。黃道鄉地勢北高南底,三面環山,中部 南部為崗地。耕地多為礓石地,土地貧瘠。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