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分析與規劃筆記

2021-03-04 09:31:17 字數 4632 閱讀 3374

1、區域:是乙個空間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間的、以不同的物質客體為物件的地域結構形式。其基本屬性:

(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並占有一定的空間;(2)具有一定的範圍和界線;(3)具有一定的體系結構形式;(4)區域是客觀存在的。

2、區域的高度相關性:一是區域內部間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並以這種一致性或相似性區別於其他區域,稱為勻質區域;二是結節區,或稱功能區、樞紐區,它是由區域內的核心以及與其功能上緊密相連,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圍地區所組成。

3、區域的本質特性:一是整體性,使區域內部某一區域性的變化會導致整個區域的變化。二是結構性:區域的構成單元,按一定的聯絡產生結構。具有層次性、自組織性、穩定性。

4、區域科學:是用各種近代計量分析和傳統區位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由區域或空間的諸要素及其組合所形成的差異和變化的分析入手,對不同等級和型別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研究的一門應用學科,是一門有關區域或空間系統的治理、開發、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學科。研究物件:

區域是乙個能動的機體或區域系統。

5、區域科學研究的內容和任務:(1)對影響區域發展的各種要素及其綜合效益進行分析,從而研究各種社會經濟現象的時空規律;(2)研究區位、聚落、城市化地區和全球性區域系統以及人類居住方式、經濟活動、資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環境背景下所有活動的地域差異;(3)對存在於區域內的各種行為單位利益及價值觀念的矛盾和衝突以及區域的社會、政治、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間的相互影響進行分析,並系統地**解決區域發展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的方法,提出區域發展的優化模式。

6、區域發展的新變化和區域研究的新動向:(1)改變區域資源的觀念:資訊資源和人才觀念;(2)擴大區域研究範圍:

從參與市場競爭的角度和運用新國際勞動分工的理論,強化區域的基礎設施和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區外、國外的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建立起內外結合的經濟運轉系統,促進區域的發展;(3)確立可持續發展思想:成為區域研究的主題,其基本原則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區域發展的主要目的。

7、區域規劃: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土地利用的總體部署。區域規劃的發展過程:

(1)資源開發;(2)加快落後地區發展,加強地方城市建設、解決區域之間平衡問題;(3)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

8、區域分析:對區域發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背景特徵及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區域內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間和區域間相互聯絡的規律。主要內容包括:

(1)區域發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分析;(2)區域經濟分析;(3)區域發展分析。

9、區域分析方法:(1)地理學的比較法:常用實際考察法、統計圖表法、地圖和遙感技術法等;(2)經濟學的分析法:

均衡分析、動態分析、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投入產出分析、邊際分析、實物分析、價值分析、結構分析等;(3)數學的模擬法:數理統計(回歸分析、趨勢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隨機過程分析)、運籌學(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圖論)。

10、區域發展的條件分析:自然資源、人口與勞動力、技術條件。

11、自然資源:存在於自然界,能被人類利用並能產生經濟或社會價值的自然條件。其特性如下:

(1)有限性:自然資源的數量**與人類不斷增長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經濟學觀點看自然資源存在希缺性;(2)區域性:任何一種資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都有明顯的地域差異;(3)整體性:

每乙個區域的各種自然資源要素彼此有生態上的聯絡,形成乙個整體,即自然資源生態系統。

12、自然資源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1)自然資源的數量多寡影響區域生產發展的規模大小;(2)自然資源的質量及開發利用條件影響生產活動的經濟效益;(3)自然資源的地域組合影響區域產業結構。

13、區域自然資源評價原則:(1)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生產布局的要求出發才能避免盲目性;(2)綜合分析與主導因素重點分析相結合;(3)必須在現代技術可能性的基礎上論證經濟的合理性。(4)從保護自然資源、保持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評價自然資源。

14、區域自然資源評價的方法:(1)量的評價:服務年限和遠景需求量;(2)質的評價:

技術上的可能性、經濟上的合理性、需求上的迫切性;(3)關於自然資源的地理分布特徵與地域組合特徵的評價:地理分布影響到其被開發利用的先後次序和開發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地域組合評價有利於揭示自然資源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關係;(4)關於自然資源的可能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經濟前提;(5)關於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效應的評價。

15、人是具有多種自然、社會屬性的綜合體,其集生產、消費於一體,是進行社會活動,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主體。作為生產者的人口即勞動人口,必須具有一定的體力和技能與經驗結合而形成的勞動能力。

16、作為生產者,人口對區域發展的作用:(1)區域勞動人口的數量影響區域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規模——生產規模的大小;(2)區域人口的素質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區域產業的構成狀況;(3)人口的遷移與分布影響區域生產的布局。

17、作為消費者,人口對區域發展的作用:(1)人口的數量及其增長影響區域市場的規模、勞動力資源的供給及擴大再生產的投資的供給。(2)人口的素質影響區域消費結構,進而影響區域生產結構。

(3)人口的遷移及分布影響消費市場的分布。

18、區域人口與勞動力分析:(1)區域人口數量分析:性別構成、年齡構成、職業構成、民族構成(2)人口增長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長: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3)人口質量分析:

人口的身體素質、人口文化技術構成、人口的思想素質;(4)勞動力**分析:適齡就業人口、未成年就業者、老年就業者、求業人口、就學人口、家務人口、軍隊服役人口、其它人口。(5)人口的分布分析:

人口密度、人口比重。

19、適度人口指與一定時期內工業生產活力所可能達到的最高水平(即最高人均收入)相適應的人口。

20、人口承載力:乙個國家或地區資源承載力是指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能源和其它自然資源以及智力、技術等,在保證與其社會文化準則相符的物質生活水平下能夠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1、人口適度和人口承載力問題的出發點:人口發展必須與區域物質資料的生產和資源的供給水平相適應,必須與生態系統的載荷能力及其動態平衡相適應,人口數量的增長還必須與質量的提高相適應。

22、研究適度人口應注意:(1)因地而異;(2)因人口的消費標準而異;(3)因經濟生產力的技術水平而異;(4)因時間而異。

23、技術:是人類改變或控制客觀環境的手段或活動。

24、技術條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技術改變自然資源的經濟意義:技術先進,利用範圍越廣,經濟價值越能充分體現;(2)技術的進步有利於減少區域發展對非地產資源的依賴程度;(3)技術的進步推動了區域經濟結構多樣化;(4)技術進步還為區域勞動就業開闢了廣闊的出路。

25、技術引進:關於製造產品、應用生產方式、提供服務的系統知識的轉讓,但不包括貨物的單純買賣或租賃。它是從國家的角度看技術轉讓。技術轉移:從地區的角度來看技術轉讓。

26、技術轉讓或轉移的優點:(1)可以避免漫長的探索過程,為發展羸得時間;(2)可以節約大量的科學研究和試製費用;(3)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4)有助於培養科技人才。

27、技術轉移或轉讓分類:(1)按方式與途徑:無償轉讓(不需付出報酬)、有償轉讓(需要支付轉讓費用)。(2)類別:簡單的技術轉移、吸收型、垂直、水平。

28、影響技術轉讓和轉移的因素:需求障礙、資本障礙、自然資源障礙、勞動就業障礙、技術人力資源障礙、規模障礙、基礎設施障礙、文化障礙、時序障礙。

29、技術選擇標準:高產出、社會極限生產、高積累、時間系列。

30、中間技術:發展中國家宜採用易推廣、消化的,比那些最新和最先進的資本密集型技術更簡單、更廉價、更易於維修,同時比初級原始技術更優越的適用技術(符合引進國或區域的特殊條件而且能取得最大效果的技術)。

31、衡量技術是否為適用技術的目標:環境目標、社會目標、經濟目標。

32、技術選擇的原則:(1)有利於提高當地的技術水平;(2)有利於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3)新技術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趨勢並同時考慮市場容量問題;(4)應滿足保護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的要求。

33、國民生產總值:乙個區域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規模。國內生產總值:

乙個區域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民生產總值是乙個收入概念,國內生產總值是乙個生產概念。

34、聯合國規定不發達國家的三項標準:(1)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低於250美元;(2)製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低於10%;(3)識字人數佔全國人數的比重低於20%。

35、以國民生產總值為指標進行區域分析時,既要考慮總量指標,也要考慮相對量(人均)指標,總量指標反映了乙個區域的整體實力,相對量指標則反映了乙個區域的個體平均水平。

36、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unrisd的指標體系:(1)出生時的預期壽命;(2)人口中在2萬人以上居民點居住的人口所佔的比例;(3)人均每天動物蛋白質消費;(4)中小學入學人數總和;(5)職業教育入學人數;(6)每千人報紙發行份數;(7)每一居室平均居住人數;(8)職業人口中有電、水、煤氣的人的比例;(9)工薪收入者在整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中所佔的比例;(10)每個男性農業勞動者的農業產量;(11)人均電力消費;(12)人均鋼材消費;(13)人均能源消費;(14)製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15)人均外貿額。

前九項是社會指標,後六項是經濟指標。

37、物質生活質量指數pqli的指標體系:由一些容易獲得並能夠反映大多數人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標組成的較為簡便的綜合指數,包括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識字率等。主要用來衡量居民的生活狀況和大多數人的基本需要的滿足程度,不能充分地反映居民生活質量的好壞。

38、劉再興的9項指標體系:區域經濟總規模、經濟增長活力、區域自我發展能力、工業化結構比重數、結構轉換條件、人口文化素質、技術水平指數、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質量。指標覆蓋面較大,但經濟指標、生活質量指標份量不足。

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思考

1 怎樣理解自然資源的兩面性和相對性?自然資源具有兩重性,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又是環境要素,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利用和開發自然資源,但是自然資源又是環境要素,反過來制約和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例如,煤炭作為能源資源,煤炭的過度使用導致了溫室氣體的過度排放,最終導致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公升,...

區域分析與規劃課程複習

第一章1 區域型別劃分 2 區域分析的概念及核心原則 第二章3 自然資源概念 型別及特徵 4 資源承載力的概念 5 環境汙染外在成本的內部化各種手段中最有效,而且執行上更靈活的手段第三章7 主導產業對區域發展的3個效應的內涵。9 下列屬於我國第三產業的部門有交通運輸 10 菸草屬勞動密集型產業 11...

2019區域分析與規劃實驗

區域分析與規劃課程實驗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2015年11月 實驗一 一 題目 河南省區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和分割槽規劃 二 目的 運用教材所學的區域發展的指數評價的方法 參照教材37 40頁,156 158頁 對河南省2006和2011年區域發展綜合水平進行評價,學習並掌握綜合指標體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