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詩歌鑑賞題的答題方法

2021-03-04 09:30:32 字數 3245 閱讀 7929

一:托物(人)言志型、詠史型鑑賞題要答出「表層」及「深層」兩方面。

表面上看,是對某物及某個歷史人物的感嘆,而實際上往往表達自身的某種情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既要答出表層意思,也要答出深層意思。

示例: 題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於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後兩句表達怎樣的感情?

【解析】從表層(榴花)及深層(自身)組織答案。

答案:表達了作者對美麗的榴花無人觀賞的慨嘆,並藉此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無限感嘆。

二:煉字型的鑑賞題要答三步。

常見到這樣的部題:「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或者:「某字歷來為人所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對這類題,作答時,不要孤立地唯讀該字,要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來分析。

具體說,要答三步:(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麼?

【解析】按三個步驟組織答案。

答案: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

(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

(步驟三)

三:意境類鑑賞題要答三步。

問題:「這首詩歌營造了乙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或者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

」有時也這樣問:「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解答這類問題時,要從三個部分作答:(1)描詩歌圖景。(2)概括意境特點。(3)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考生應該用自大己的語言把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這裡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圖景後,用一句簡練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幽靜、或蕭瑟、或生機勃勃、或孤清冷寂。

第三部分,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

考生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常風的失誤有三點:一是描摹景物時採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二是考生往往著重於「思與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襯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詩歌的通過景物來反襯思想感情,造成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錯誤。

在這種情況下,應多從詩人的生平、抱負或標題注釋等來思考,避免出錯。三是硬套某些術語,不結合詩句本身的內容分析。

示例: 山居秋瞑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者在這首詩刊中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這種意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解析】按三步組織答案。

答案:山雨初霽,萬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淨,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蓮,是空山秋天恬靜幽美的景象(第一步)。

作者通過塑造這樣一種幽靜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詩人對安靜淳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汙濁官場的厭惡(第二步)。詩中以物芳而明志潔,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青蓮,可以說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也是對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第三步)。

四:語言鑑賞題要答三步

常有這樣的問題:「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或者讓考生分析該詩的語言風格或語言藝術。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這類題要分三步答:(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解析】按上述三步組織答案。

答案: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第一步)。「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丈夫的美夢(第二步)。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步)。

五:關健字詞賞析題要分兩步答

有這樣的問題:「某詞是全詩關鍵,為什麼?」針對這類題,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那:

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乙個字或乙個詞不達意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信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具體而言,要從以下幾步來回答:(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解析】從主旨與結構兩方面作答。

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第一步)。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第二步)。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六:表現手法類鑑賞題要分三步作答

常常見到這樣的題目:「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表現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或者直接問:「該詩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要準確解答這類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比如: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間接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烘托、渲染(有時用「側面描寫」)、對比(對照)、虛實結合(聯想和想象)、反語(正意反說)、反襯(有時與「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共用)、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聲襯靜)、借古諷今、直抒胸臆、抑揚法(先揚後抑、先抑後揚)、比喻、擬人、雙關、反覆、誇張、互文、設問

要分三步來答:(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使用這種手法。(3)此種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示例: 早行

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駝褐」指獸毛製成的衣服。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解析】按「什麼手法」、「如何運用」、「效果如何」三步組織答案。

答案:主要用了反襯手法(第一步)。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第二步)。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第三步)。

中考語文詩歌鑑賞題型的答題技巧和方法

2015 江蘇宿遷市 六 詩歌鑑賞 5分 19 閱讀古詩,回答問題。5分 寒夜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 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 有梅花便不同。注釋 竹爐 指用竹篾套子套著的火爐。才 僅。1 請展開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 一 二句的情景。2分 2 試從 梅花 這個意象來分析作者在...

詩歌鑑賞煉字題答題模式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問 頷聯與頸聯中的 和 兩字用得精妙,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一下。答案 直 和 圓 精當而形象地寫出了孤煙與落日的形狀,兩相對應,極富立體感 並把它們置於乙個廣袤的邊塞空間中,營造了一種闊大 雄渾而又蒼涼的意...

古代詩歌鑑賞題答題技巧

一 近年高考情況 1 考點全面,題材豐富.涉及的題材 寫景 田園 詠史 邊塞 送別 詠物 即景抒懷等多個方面。2 體裁集中,作家熟悉.熟悉的作家 主要有辛棄疾 蘇軾 王維 王安石 白居易 韋莊 劉禹錫等。二 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現狀分析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儲備少,對詩歌鑑賞考點不明,分類及術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