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重點知識筆記

2021-03-04 09:17:13 字數 4996 閱讀 8935

第一單元組織、細胞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考試內容

1.組織的適應

●(1)萎縮的概念

●(2)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

2.組織的損傷

●(1)脂肪沉積的概念、**及發病機制

●(2)玻璃樣變性的概念、型別和病理變化

●●(3)壞死的概念、型別、病理變化和結局

3.損傷的修復

●(1)再生的概念

●(2)各種細胞的再生能力

●●(3)肉芽組織的結構和功能

第一節組織的適應性改變

當環境改變時,細胞、組織或器官可通過改變自身的代謝、功能和結構以避免環境改變所引起的損傷,這個過程稱為適應。

一、萎縮的概念

發育正常的器官、組織或細胞體積縮小稱為萎縮,通常是由該組織器官的實質細胞的體積變小和數量減少造成的。

萎縮可分為生理性萎縮和病理性萎縮兩種。常見的病理性萎縮的型別有:

1.營養不良性萎縮全身營養不良性萎縮見於消化道梗阻、不能進食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區域性營養不良性萎縮,見於區域性缺血,如腦動脈硬化時的大腦萎縮。

2.壓迫性萎縮指組織、器官長期受壓後引起的萎縮。如尿路阻塞形成腎盂積水,壓迫腎實質使腎皮質萎縮變薄。

3.神經性萎縮由神經元或神經幹損傷引起。如脊髓灰質炎時,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壞死,它所支配的肌肉萎縮。

4.廢用性萎縮肢體、器官或組織長期不活動、功能減退引起的萎縮。如骨折後的肢體肌肉萎縮。

二、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

1.肥大組織、細胞體積增大稱為肥大。實質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實質細胞體積增大或同時數量增多引起。肥大的組織或器官的功能常有相應的增強,具有代償意義。

2.增生器官、組織內細胞數目增多稱為增生。增生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細胞有絲**增強的結果。一股來說增生過程對機體起積極作用。肥大與增生兩者常同時出現。

3.化生一種分化成熟的細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轉化為另一種分化成熟細胞的過程稱為化生。化生並非由已分化的細胞直接轉化為另一種細胞,而是由該處具有多方向分化功能的未分化細胞分化而成。

化生通常只發生於同源性細胞之間,即上皮細胞之間和間葉細胞之問.最常為柱狀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為鱗狀上皮,稱為鱗狀上皮化生。化生的上皮可以惡變,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發生鱗狀細胞癌。

重要知識點:

1.適應是內、外環境變化時,機體能夠耐受,細胞、組織、器官的代謝、功能、結構改變的過程;如內、外環境變化較大時,超過機體耐受能力,後果是造成組織的損傷。適應包括:萎縮、增生、肥大和化生。

2.萎縮時,實質細胞體積變小,數量減少,間質不減少。萎縮分生理性萎縮和病理性萎縮。

3.化生是機體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結果,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強化了區域性抗禦環境因子刺激的能力,另一方面減弱了區域性的自淨機制,化生的上皮可以惡變.如支氣管粘膜可發生鱗狀細胞癌。

例題:1.下列哪項不屬於組織的適應性改變:

a.萎縮   b.變性(答案)

c.增生   d.肥大   e.化生

2.骨折後患肢的萎縮,下列哪項描述是正確的:

a.是營養不良性萎縮

b.是廢用性萎縮(答案)

c.是壓迫性萎縮

d.是生理性萎縮

e.是神經性萎縮

3.下列哪種腫瘤與化生有關:

a.卵巢甲狀腺腫

b.肺鱗狀細胞癌(答案)

c.**橫紋肌肉瘤

d.直腸黑色素瘤

e.子宮頸腺癌

第二節組織的損傷

一、變性

變性是指組織、細胞代謝障礙所引起的形態改變,表現為細胞或細胞間質內出現某種異常物質或原有正常物質的數量顯著增多。

1. 脂肪變性的概念、**及發病機制正常情況下,除脂肪細胞外,其他細胞內一般不見或僅見少量脂滴。如這些細胞中出現脂滴或脂滴明顯增多,則稱為脂肪變性或脂肪沉積。

肝細胞脂肪變性的機制主要是由於感染、缺氧、酒精中毒、營養不良等因素干擾或破壞了細胞脂肪代謝的結果。作用的主要途徑為:①中性脂肪合成過多;②脂蛋白合成障礙:③脂肪酸氧化受損

2.玻璃樣變性的概念、型別和病理變化在組織或細胞內出現均勻一致、半透明狀伊紅染色物質,稱為玻璃樣變性。常見的玻璃樣變性有三類:

(1) 結締組織玻璃樣變性:常見於瘢痕組織、動脈粥樣硬化的纖維斑塊、纖維化的腎小球等。膠原纖維腫脹、融合,形成均勻一致的玻璃樣物質,肉眼觀:病變處呈灰白色、半透明、質堅韌。

(2) 血管壁玻璃樣變性:常發生於高血壓病的腎、腦、脾及視網膜的細動脈。主要是由於細動脈持續性痙攣、缺氧,血管內膜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透過內膜沉積於管壁所致。

病變使血管壁增厚,彈性降低,管腔狹窄甚至閉塞。

(3) 細胞內玻璃樣變性:細胞質內出現圓形均質無結構紅染物質。如腎炎或其他疾病伴有大量蛋白尿時,蛋白質被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吞飲,在細胞質內融合成玻璃樣小滴。

二、壞死的概念、型別、病理變化和結局

1.概念區域性組織、細胞的死亡稱為壞死.壞死組織、細胞的代謝停止,功能喪失,是不可恢復的病變。

2.病理變化

(1) 細胞核的變化:是細胞壞死在組織學上的主要標誌,表現為:①核濃縮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 細胞質的變化:胞質微細結構破壞,嗜酸性染色增強,呈紅染細顆粒狀或均質狀,最後細胞膜破裂,細胞輪廓消失。

(3) 間質的變化:表現為纖維腫脹、崩解,並與基質共同液化.,壞死組織最後變為一片無結構、紅染的顆粒狀凝固物或液化物。

3.型別

(1) 凝固性壞死:壞死組織由於失水變乾,蛋白質凝固而變成灰白或黃白色比較堅實的凝固體,故稱為凝固性壞死。常見於脾、腎的貧血性梗死,鏡下特點為壞死組織的細胞結構消失,但組織結構的輪廓依然儲存。

凝固性壞死的特殊型別:

1) 乾酪樣壞死:主要見於結核桿菌引起的壞死,由於結核桿菌成分的影響,壞死組織徹底崩解,鏡下不見組織輪廓,只見一些無定形的顆粒狀物質略帶黃色,形成狀如乾酪樣的物質,因而得名。

2) 壞疽:壞疽為組織壞死後又發生了繼發性改變的結果。當大塊組織環死後,由於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菌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呈現黑色、汙綠色等特殊形態改變,即稱為壞疽。

壞疽可分為:

a 乾性壞疽:多發生於四肢,壞疽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分界清楚,由於壞疽組織乾燥,不利於***菌繁殖,故病變進展緩慢,

b.濕性壞疽:多發生於內臟,如肺、子宮、闌尾等,由於壞疽組織含水分較多,適合***菌生長繁殖,故病變進展快.與正常組織分界不清,全身中毒症狀重。

c.氣性壞疽:為濕性壞疽的一種特殊型別,主要見於嚴重的深達肌肉的開放性創傷合併產氣莢膜桿菌、惡性水腫桿菌及***弧菌等厭氧菌感染。由於細菌分解壞死組織產生大量氣體,使壞死區呈蜂窩狀,按之有捻發音,病變進展迅速,中毒症狀重。

(2) 液化性壞死:組織起初腫脹.隨即發生酶性溶解,形成軟化灶,因此,腦組織壞死常被稱為腦軟化;化膿性炎症時,病灶中的中性粒細胞破壞後釋放出大量蛋白溶解酶,將壞死組織溶解、液化,形成膿液,所以膿液是液化性壞死物。

(3) 纖維素樣壞死:發生於結締組織與血管壁.是**反應性結締組織病和急進性高血壓病的特徵性病變,鏡下:壞死組織呈細絲、顆粒狀紅染的纖維素樣,聚集成團。

4.結局

(1) 溶解吸收:壞死範圍小時,可被壞死細胞或中性粒細胞的蛋白溶解酶溶解液化,再由淋巴管和小血管吸收,碎片由巨噬細胞吞噬消化。

(2) 分離排出: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分離,並通過各種途徑排出。**、黏膜的壞死組織脫落後,留下較深的缺損,稱為潰瘍;內臟的壞死組織液化後經自然管道排出所留下的空腔,稱為空洞。

(3) 機化:肉芽組織取代壞死組織或其他異物的過程稱為機化。

(4) 包裹、鈣化:壞死灶較大,不能完全機化時,可由周圍的纖維組織增生將其包繞;陳舊的壞死組織中可有鈣鹽沉積。

重要知識點:

1.所謂變性是細胞、組織代謝障礙引起的形態學改變。可概括為兩大類:①細胞含水量異常;②細胞內物質的異常沉積。脂肪變性大多見於代謝旺盛耗氧多的器官,如肝、腎、心等,尤以肝最常見。

2.玻璃樣變性又稱透明變性.是十分常見的變性,主要見於結締組織、血管壁和細胞內,常見於瘢痕、動脈粥樣硬化、腎小球腎炎等疾病。

3.壞死是生活機體的區域性組織細胞的死亡,主要形態學標誌是細胞核的變化,即:核濃縮、核碎裂、核溶解。壞死的組織、細胞是不可恢復的病變。

壞死的型別有:①凝固性壞死,包括乾酪樣壞死、壞疽;②液性壞死;③纖維素樣壞死。壞死的結局為:

溶解吸收、分離排出、機化、包裹鈣化。

例題:1.由於物質代謝障礙,在細胞內或間質中出現了異常物質或正常物質數量顯著增多稱為

a.壞死 b.增生 c.變性(答案)  d.變質 e.化生

2.脂肪變性主要發生於何種器官:

a.肝(答案) b.腦 c.肺   d.脾 e.腎

3.關於玻璃樣變性,下述哪項是錯誤的:

a.可發生於結締組織 b.可發生於血管壁

c.可發生於漿細胞 d.可發生於肝細胞

e.可發生於腎遠曲小管上皮細胞(答案)

4.長期慢性高血壓病,細動脈發生:

a.鈣化 b.壞死

c.粥樣硬化  d.玻璃樣變性(答案)

e.炎症

5.軟化灶是指區域性腦組織的

a.萎縮 b.變性 c.壞死(答案)  d.水腫 e.膿腫

6.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引起的趾壞死、變黑屬於:

a.乾性壞疽(答案) b.濕性壞疽

c.氣性壞疽  d.乾酪樣壞死

e.液化性壞死

第三節組織的修復

修復是指組織、細胞損傷後由鄰近健康細胞的再生來修補恢復的過程。

一、再生的概念

組織、細胞損傷後,鄰近健康細胞**增生以完成修復的過程稱為再生。再生是修復的基礎,修復是再生的目的。

1.生理性再生生命過程中,機體經常有某些細胞死亡,又被同類細胞增生代替,這種生理情況下的再生稱為生理性再生。

2.病理性再生又分為 ①完全再生:由同類細胞完成,再生後完全恢復了原組織的結構和功能。②不完全再生:

缺損的組織不能由結構和功能完全相同的組織來修補,而主要由肉芽組織代替,最後形成瘢痕。

二、各種細胞的再生能力

1.不穩定細胞這類細胞在生理情況下不斷的衰老和再生,當損傷後也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如表皮細胞、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被覆細胞及男、女性***官管腔被覆細胞等。

2.穩定細胞此類細胞具有潛在的再生能力,在正常情況下很少增殖,但在損傷破壞時,則表現較強的再生能力。如肝、胰、內分泌腺、腎小管上皮細胞等。

3.永久性細胞此類細胞損傷後一般不能再生:如神經細胞、心肌細胞等。

三、肉芽組織的結構和功能

病理學 筆記 重點

病理學病理學 pathology 研究疾病發生 發展和轉歸的規律。第一章細胞和組織的適應與損傷 適應和損傷性變化都是疾病發生的基礎性病理改變 表現為 萎縮,肥大,增生,化生。一.萎縮 atrophy 發育正常的實質細胞 組織和器官體積縮小。其本質是該組織 器官的實質細胞體積縮小或 和數量減少。分類 ...

病理學重點

病理學 pathology 研究疾病發生 發展和轉歸的規律。萎縮 atrophy 發育正常的細胞 組織和器官體積縮小。其本質是該組織 器官的實質細胞體積縮小或 和數量減少。肥大 hypertrophy 細胞 組織和器官的體積增大 增生 hyperplasia 實質細胞的數量增多。化生 metapla...

菸草病理學重點

1 植物病理學 是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 發生 發展以及防治的一門應用學科 2 病原 引致病害的原因。是外因,即有害生物或不良環境條件。3 病程 存在生理和組織結構病變的過程。4 症狀 患病植物外表呈現的不正常現象。顯症是植物生病的徵兆。5 損失 必須造成經濟損失,包括產量降低 品質變劣或生態損失。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