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2021-03-03 21:19:51 字數 3671 閱讀 4880

目錄1.編制依據 1

2.工程地質概況 1

2.1隧道工程概況 1

2.2隧道出洞端地質概況 1

3.隧道正洞施工概述 2

4.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2

4.1隧道出洞施工方案的確定 2

4.2 隧道出洞施工工藝 4

4.3小導坑施工 5

4.4 成洞面施工 6

4.5 留核心土環向開挖 9

4.6 監控測量 10

4.7施工注意事項 11

5.質量保證措施 12

5.1質量保證體系 12

5.2質量保證措施 13

6.安全保證措施 14

7.環境保護措施 19

田家院子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重慶涪陵至豐都高速公路第a3標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第四冊)

《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範jtg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jtgtf60-2009》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gj f80/1-2004》

《路橋工程師計算手冊》

《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

田家院子隧道位於重慶市豐都縣三合鎮田家院子村,隧道穿越山脈為中低山地貌,隧道最大埋深約為60m。

隧道起止樁號左線zk44+630~zk45+515,長885m;右線yk44+630~yk45+575,長945m。隧道左右線進口均位於直線段,出口位於r-1800m的右偏曲線的圓曲線上。縱坡均為-2.

089%、-2.95%的單向坡。隧道涪陵端洞口為小間距,洞身為標準分離式,進口線間距約14m,出口線間距為22.

7m。隧道兩端均採用削竹式門洞。洞身設定兩處人行橫洞,出口端k45+630設一處洞口聯絡通道。

田家院子隧道出洞端為涪陵端洞口,位於斜坡中部,土層較薄,0.5~1.50m,斜坡現狀穩定。

由於隧洞開挖,將在洞口一帶形**工路塹邊坡,邊坡高0~2.3m。邊坡物質組成為粉砂質泥岩、砂岩。

形成的隧道頂仰坡為原地形斜坡,仰坡穩定。仰坡上部的第四系土層厚度較小,開挖後岩質邊坡整體穩定性較差,可能發生外傾斜結構面滑塌破壞。

田家院子隧道的圍岩級別為ⅳ級、ⅴ級,正洞採用上**階開挖法,嚴格遵循「少擾動、短進尺、嚴注漿、快封閉、弱爆破、勤量測、緊襯砌」的施工原則,充分保護和利用圍岩的自穩能力。

洞口段明洞採用明挖法,施工工藝為:開挖洞口段土石方,進行邊仰坡加固,施作超前支護,進洞開挖,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及早施作明洞。

綜合考慮以下因素,本隧道採用從隧道出口向進口單口掘進施工方案。

⑴ 隧道較短, 不是本標段的工期控制工程,在合同工期內能夠按時貫通;

⑵ 進出口同時掘進需配備兩套施工機械,且需要對洞口風、水、電、便道等臨時設施進行建設,增大了工程的投入。

⑶ 隧道進口端洞口因受徵地拆遷、地形限制、便道修築困難等因素影響,開闢工作面干擾大,運輸條件差,材料機具進場困難,制約著工程的正常施工。

⑷ 隧道進口端開闢工作面,臨時設施需占用大量農田、耕地,破壞了環境,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

⑸ 多開闢工作面,管理跨度大,質量不易控制。

綜合考慮以下因素確定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① 結合實際地形和《田家院子隧道工程地質詳細勘察報告》對田家院子隧道進口段邊仰坡穩定性分析如下:

隧道進洞口邊坡穩定性分析一覽表

② 田家院子隧道進口段橋隧相接,根據總體施工進度計畫,在施工時,只能考慮單向出洞的施工方案;

③ 田家院子隧道進口端有15m的明洞段和100m的小淨距隧道段。隧道測設線最小間距為14.792m,最大為20m,施工時需採取合理措施保證小淨距隧道的安全;

④ 隧道進口端臨近朱家溝,無道路相通,交通條件極差。朱家溝為深「u」型河谷,近隧道側河岸區域性呈陡坎狀,整體坡度大,河谷切割深度達68.50m,中心與高速路設計標高相差達29m。

綜合上述,根據隧道「早進洞、晚出洞」的施工原則,盡量不刷坡或少刷坡,保持山體的原始平衡狀態,避免洞口塌方,結合洞口的地形,我處擬採用「上台階小導坑貫通,貫通後由洞外向洞內預留核心土,環向逐步擴挖至設計斷面的出洞施工方案」。

由於小淨距隧道兩洞不能平行施工,超前洞開挖、初期支護、二次襯砌應超前30~50m。超前洞小導坑出洞後,在後續洞洞口開闢作業面,開挖明洞,按設計要求施作邊仰坡防護,而後採用預留核心土環向開挖進洞施工,直至貫通。

根據以往施工經驗,當隧道掌子面施工至貫通面的距離約為10m時,即認為進入隧道出洞施工段。當地質條件與設計相差甚遠時,則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出洞施工距離。

⑴ 小導坑施工準備

① 當掌子面施工至貫通面約為10m的距離時,暫停掌子面的施工,完善圍岩的初期支護,並將掌子面採用10cm厚的噴砼封閉;

② 根據監控測量反饋的資訊確定是否施作掌子面附近段的仰拱,以保證掌子面和圍岩的穩定。

⑵ 小導坑施工

① 小導坑位於上台階頂部,導坑頂部輪廓與隧道設計開挖斷面相同,以利用超前支護系統和初期支護系統,保證小導坑開挖時的穩定與安全。小導坑截面尺寸為3m(寬)×4m(高),以方便裝載機施工為宜,具體布置見小導坑示意圖(單位cm);

② 小導坑掘進施工按每迴圈0.5~1.0m控制,每迴圈按正洞施工時的方法預先做好超前支護,支護範圍略大於導坑頂部寬度即可。超前小導管施工見《隧道輔助施工措施施工技術方案》。

③ 每迴圈開挖完成後及時施作初期支護,注意導坑頂部與隧道設計開挖斷面相同,並適當預留變形量,保證在後期施工中,圍岩收斂、拱頂下沉後不侵入二襯砼。初期支護採用r25中空注漿錨桿+20×20cm的φ8鋼筋網+i18型鋼拱架@75cm+25cm厚c20噴砼。初期支護施工方法見《隧道洞身開挖及初期支護施工技術方案》。

④ 小導坑施工時,每迴圈鑽眼增加2~3個探眼,探眼深度5m,以探明具體的剩餘距離,便於安全出洞。

⑤ 小導坑施工主要以人工開挖為主,輔以微弱爆破。每迴圈開挖完畢、檢查淨空,符合要求後立即施作初期防護,盡快封閉圍岩。

⑥ 小導坑開挖過程中,加強對地表監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小導坑施工前對原有地面進行一次複測,準確掌握出洞時洞頂的覆蓋層厚度,確保施工安全。

⑦ 小導坑貫通後,將洞內的風、水、電引出洞外,並按要求布設整齊。

① 測量放樣

清理場地,測量放樣,定出邊仰坡開挖邊線。

② 地表處理及截水天溝

邊仰坡開挖施工前先進行測量放線定出截水天溝位置,及早組織施工,以利截排水。同時將洞口段開挖線以外10~15公尺範圍的漏斗、窪地、危石等進行處理,確保邊仰坡穩定。

③ 邊仰坡開挖

邊仰坡開挖是從邊、仰坡坡頂開挖線逐層向下進行,土方和風化巖採用挖掘機開挖,人工輔助修整,弱風化石可採用弱爆破,控制藥量,保證邊仰坡安全。開挖方法採用自上而下分層分台階進行,台階高度2~3公尺,挖掘機、裝載機裝碴,自卸汽車運碴。

④ 邊仰坡防護施工

邊仰坡刷坡自上而下分層進行,每層高度1.5m,隨開挖及時進行錨網噴防護施工。邊仰坡防護採用φ22藥捲錨桿+φ6鋼筋網+c20噴砼,施工工藝如下:

a 藥捲錨桿施工

a、 在坡面上定出錨桿位置,本工程中選用電動鑽機鑽孔,鑽孔直徑42~50mm(施工時根據選用的鑽機確定),孔深不應小於杆體有效長度且不應大於杆體有效長度30mm;

b、成孔後,清除孔內石粉等雜物,排盡孔內積水,並檢查孔徑、傾斜度、孔深等,合格後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c、本工程中選用快硬水泥卷或早強砂漿卷作為錨固劑。

採用快硬水泥卷的施工方法:

● 用直徑2~3mm,長150mm的錐子,在快硬水泥卷端頭紮上兩個排氣孔,然後將水泥卷豎立放入清潔的水中,保持水面高出水泥卷10cm;浸水時間以不冒氣泡為準,但不得超過水泥的初凝時間,可作浸水後的水灰比檢查;

隧道出洞方案

蘭新鐵路第二雙線 新疆段 lxtj4標 十三間房2號隧道 出洞施工方案 中鐵四局集團 蘭新鐵路第二雙線五工區二專案隊 二 一一年八月 十三間房2 隧道dk7473 305 dk1473 420段出洞方案 1 工程概況 1.1工程概況 十三間房2號隧道位於哈密地區大步車站西南側約5km處,全長370m...

甲山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中鐵二局湘桂鐵路擴改建工程 標指揮部第二專案部 甲山隧道的洞身穿過主要岩性為灰岩夾白雲質灰岩,厚 巨厚層夾中厚層狀,區域性夾薄層狀,質硬性較脆。目前該隧道掌子面施工至dk354 822,圍岩為v級復合加強,岩層產狀較穩定,出口處代表性岩層產狀 n70w 15sw,岩層圍岩較好,還剩8公尺隧道即可貫通...

XX隧道出洞方案

目錄1 工程概況 2 1.1工程概況 2 1.2地形地貌 2 1.3工程地質 水文地質 2 2 出洞開挖施工方案 3 2.1 洞外施工 3 2.2 洞內施工 4 3 施工步驟 4 3.1 洞口邊仰坡開挖及防護 5 3.1 小導洞施工 6 3 2小導管施工 8 4 監控量測 10 4.1 監控量測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