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知識講座

2021-03-04 07:10:08 字數 4813 閱讀 3783

開江縣講治鎮衛生院

2012中醫健康講座資料 【第3期】

中醫四季養生

春中醫認為春屬木,主公升發,肝氣旺。春時,陽氣初公升,萬物萌發,正、二月間,乍寒乍熱,宿疾**,時令病起。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始生的特點。

1.春天犯睏怎麼辦呢?

人們在春天容易犯睏,一定要克服春睏莫貪睡,每天睡眠要適當,最好晚睡早起(相對於冬季而言),適當穿著寬鬆衣服,以舒緩形體,使氣血流暢,以適應春季陽氣上公升,萬物勃生的變化。還要保持神情舒暢,做到心胸開闊、輕鬆愉快,樂觀向上,忌孤坐獨居,戒鬱怒傷肝。

2.春天飲食注意什麼?

春季要順勢溫補公升陽氣,因早春仍有冬日餘寒,多食辛甘發散之品,如山藥、大棗、扁豆、菠菜、香菜、韭菜、大蒜等,少食酸澀收斂之味,如酸奶、山楂、金橘等。

3.俗話說「春捂秋凍」,為什麼要「春捂」?

春季陽氣初公升,寒冷漸退,人體對冷暖多變的早春天氣還不太適應,所以要注意防寒,應多穿點衣服「捂一捂」,以免遇天氣突變、氣溫驟降而受寒生病。

由於春季早晚溫差較大和冷暖多變,心腦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等)也宜在春季容易發作,這類患者冬衣不可頓減,應根據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天氣溫冷暖的變化。

4.為什麼春季易發生傳染病?

春天氣溫上公升,細菌、病毒(中醫稱邪氣)也隨之繁殖生長,加上春天人們戶外活動增加,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流腮、流腦、肺炎、肝炎等傳染病(時令病)的發生,甚至流行。所以要隨時注意避開此類邪氣,避免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春季應多參加室外活動,可根據自己年齡、體質,宜選取公園、廣場、庭院、湖畔、河邊、山坡等空氣新鮮之處,選擇慢跑、散步、打拳、保健操等適當的鍛鍊專案,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防禦春季傳染病。

夏中醫夏認為屬火,主於長生,心氣旺。夏時,陽氣較盛,是萬物生長繁榮、茂盛的季節;且陰氣內伏,暑毒外蒸。氣候炎熱、高溫而多雨,多有暑濕之邪侵擾。夏季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充盛的特點。

為什麼把夏季又稱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麼?

人們稱夏季為「苦夏」(「疰夏」),是因為在連日的高溫情況下,會出現睡不好、吃不香、沒精神、易煩躁等現象。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調養。要疏調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氣和、快樂歡暢的狀態,從而使心神得養。

夏季的飲食,應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為主,如鮮藕、絲瓜、黃瓜、冬瓜、西紅柿、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應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夏季暑熱外蒸,人體毛孔開放、汗液大洩,最容易受風寒雨露侵襲,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涼過久。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以恢復疲勞,保持精力充沛;衣著方面要單薄一些,衣服應勤洗勤換,勿穿濕衣、汗衣。

2.夏天如何防中暑?

常言說:盛夏時節防暑邪,長夏注意防濕邪。盛夏在室外或高溫環境工作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並注意補充淡鹽水。

可服綠豆湯或中藥解暑湯(藿香、金銀花、紫蘇、薄荷、連翹、蘆根、淡竹葉等),以防止中暑傷津。

夏季三伏時節,由於濕氣太重,人體的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慾不振,甚至發生胃腸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在長夏要保持居室乾燥衛生、個人勤換衣物,平時多吃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清熱利濕的食物。必要時可服用藿香正氣膠囊,以防暑溼傷身。

3.炎熱夏天能鍛鍊嗎?

夏季可以鍛鍊,但時間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以早晚涼爽之時為宜,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鍊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大量飲用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

4.夏天「空調病」是怎麼回事?

炎熱夏季,用空調溫度過低,(應注意室內溫度不宜低於26℃,室內外溫差不超過6℃),會使腠理閉塞、暑熱鬱閉,可能出現頭痛、腰痛、下肢痠痛,容易患感冒、胃腸病、**病和心血管疾病,即「空調病」。入睡時最好關上空調,或室溫保持在28℃為宜。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要站起來適當活動,以加速血液迴圈。

5.為什麼在夏天能**冬天疾病?

中醫「冬病夏治」三伏貼,是順應天氣和時節變化進行的外治法。在夏季伏天,人體陽氣旺、腠理開,通過穴位敷貼中藥刺激,可有效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以達到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功效。對一些多在冬天發作的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關節病變、慢性脾胃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連續敷貼數年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秋中醫認為秋屬金,主於肅殺,肺氣旺。秋時,淒風慘雨,草木黃落。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

處於「陽消陰長」之時,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秋季養生應順應人體陰精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狀態的特點。

秋天乾燥吃什麼?

秋宜食補防秋燥。秋天宜進食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來防止乾燥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如百合、蜂蜜、牛奶、梨、蓮子、蘋果、菠蘿、香蕉、銀耳、芝麻等等清補柔潤之品。,也可食用沙參、麥冬、百合、川貝、杏仁等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藥製作的藥膳。

中醫認為「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秋季早餐食粥,應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紅棗糯公尺粥滋陰養胃,胡桃粥潤肺防燥,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等。

為什麼要「秋凍」?

人們常說的「秋凍」,就是說雖然天氣逐漸轉涼,但衣物的增加要適當,不要一遇寒流就穿得太多、捂得太嚴。要有意識地讓身體「凍一凍」,這樣可順應自然界秋季收斂之氣,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逐漸適應冬季寒冷氣候。

3.秋天為什麼要「聞雞而起」?

秋天應早睡早起,以養氣斂神。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金秋時節,天高氣爽,在經歷了炎夏的悶熱後,秋季的涼爽讓人們感覺格外舒適,正是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

我國自古就有「重陽登高」的傳統,在北京,很多人秋天愛去香山看紅葉也是戶外活動的很好得選擇。也可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專案。如慢跑、快走、太極拳、瑜珈等運動,以微出汗為度,達到保肺健身之效。

冬中醫認為冬屬水,主於斂藏,腎氣旺。冬時,自然界草木凋零,冷凍蟲伏,氣候寒冷。陽藏陰盛,萬物閉藏,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的特點和規律,以靜養、藏精為主。

1.為什麼要「冬令進補」?

冬季陽藏陰盛,萬物閉藏,是進補的好時節。以保陰潛陽、藏精禦寒為原則,選用溫補的食物進行調養,可以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不同體質的人群應選擇不同的進補方法和種類。

如陽虛質宜食牛羊肉、狗肉、雞肉、韭菜等溫熱之品。既要少食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傷及陽氣,也應注意不要因天冷,過食辛辣、燥熱等食品,而耗傷陰氣。平時宜多食白菜、蘿蔔、豆芽、山藥、核桃、桂圓、大棗溫甘食物。

冬季除加強飲食調補外,還可適當施以藥補,如選用黃芪、黨參、枸杞子、阿膠、烏棗或六味地黃丸等益氣養血補腎之品,但必須注意不要自己隨意亂用補品,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可根據不同體質製做膏劑調養。

「冬天靜養」就是安靜不活動嗎?

冬季寒冷陰盛,應靜養。即宜早睡晚起,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固陰精。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天雖冷,但仍要堅持鍛鍊,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季鍛鍊應選擇合適的地點,避免在大風、大雪、大寒及空氣汙染的地方健身。運動專案宜以緩和、運動量不大的為主,如太極拳,慢走、慢跑、健身操等。鍛鍊時間不宜太早,以太陽初公升為宜,以身體微熱不出大汗為度。

尤其是在市區裡,清晨的空氣中往往汙染物尚未散去,過早外出鍛鍊很有可能引起體質較弱的人生病,如果本身就有慢性病,這一習慣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中醫飲食攝養篇

1、為什麼食物有五性之分、五味之別?

全面膳食,五字為要。《黃帝內經》中記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就是說谷、肉、果、菜分別有溫、熱、寒、涼、平之五性之分,辛、甘、酸、苦、鹹五味之分別,所以飲食要因時因人而異。

四季飲食辨五性:性平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生溫的食物除夏季適當少食用外,其他季節都可食用;性涼的食物夏季可經常食用,其他季節如要食用須配合性溫的食物一起吃;性寒的食物盡量少吃,如要食用,可加入辣椒、花椒、生薑等性溫熱的食物作為佐料,以減輕食物的寒性。

五味食物入五臟: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鹹入腎。食藥同源,合理攝入五味食物,可達到調養五腑氣血、強身健體的作用。

2、如何選用五味食物?

⑴辛辣的食物入肺辛辣食物屬溫熱性質的食物,如生薑、辣椒、蔥、蒜等,能使身體發汗,宣散外寒,**因風寒引起的頭痛、感冒、咳嗽、胃痛、腹痛、腹瀉。

⑵甘甜的食物入脾甘甜味的食物能消除肌肉緊張,緩解疲勞,補充能量。有補益、強壯身體的作用。甘甜的食物在中醫食物分類中非常多,幾乎佔了常用食物的80~90%,常見的有:

性平類:大公尺、玉公尺、南瓜、黃豆、豬肉、雞肉、鯉魚、鮭魚、花生、山藥、胡蘿蔔、大白榮、青菜、豇豆、土豆、芋頭、香菇等;

性溫、性熱類:糯公尺、燕麥、牛肉、羊肉、烏骨雞、蠶蛹、鱔魚、淡菜、鰱魚、帶魚、桃子、核桃仁、櫻桃、、桂圓紅糖;

性涼類:小麥、大麥、蕎麥、薏苡仁、綠豆、鴨肉、蘋果、茄子、金針菜、豆腐、藕、絲瓜、黃瓜、冬瓜、金針菇、蜂蜜等;

性寒類:螺螄、烏魚、香焦、桑椹、西瓜、荸薺、空心菜等。

性平、性溫的甘甜食物適宜氣血虛弱的體虛之人,如疲勞乏力、頭暈眼花、面色蒼白、萎黃、唇、舌、指甲無華等。涼性甜味食品除了夏季,平時盡量少吃。經常使用性涼、性寒的甘甜食物會損傷脾胃。

⑶酸味的食物入肝酸味的食物除了醋、酸奶外,大多數都是水果,而且同時多伴有甜味,如性平的有葡萄、山楂、李子、花紅;性溫的有杏子、荔枝、檸檬、金橘、楊梅、石榴、木瓜;性涼的有梨、蘆橘、橙子、士多啤梨、芒果、批把、西紅柿;性寒的柚子、楊桃、獼猴桃等。酸性食物有增進食慾、健脾開胃、疏肝理氣、增強肝臟功能的作用,但肝火旺的人適宜性平、性涼、性寒的酸味食物,不宜吃性溫熱的酸味食物。如肝火旺的同時脾胃虛弱,只能吃性平的酸甜食物了。

⑷苦味的食物入心苦味的食物有性寒的苦瓜,性涼的蓮子心、苦丁茶、白果、百合、芹菜、慈姑、綠茶、啤酒,性溫的咖啡等。苦味具有清熱、除燥濕的功能,就如人們最常吃的苦瓜,就有祛暑解熱、明目清心的作用;蓮子心性涼味苦,有清心火、降血壓、止汗、養心神的作用;咖啡性溫,功效是強心、興奮、提神醒腦。

中醫養生知識講座

夏中醫夏認為屬火,主於長生,心氣旺。夏時,陽氣較盛,是萬物生長繁榮 茂盛的季節 且陰氣內伏,暑毒外蒸。氣候炎熱 高溫而多雨,多有暑濕之邪侵擾。夏季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充盛的特點。為什麼把夏季又稱為 苦夏 苦夏 要注意什麼?人們稱夏季為 苦夏 疰夏 是因為在連日的高溫情況下,會出現睡不好 吃不香 沒精神...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講座

春中醫認為春屬木,主公升發,肝氣旺。春時,陽氣初公升,萬物萌發,正 二月間,乍寒乍熱,宿疾 時令病起。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始生的特點。1.春天犯睏怎麼辦呢?人們在春天容易犯睏,一定要克服春睏莫貪睡,每天睡眠要適當,最好晚睡早起 相對於冬季而言 適當穿著寬鬆衣服,以舒緩形體,使氣血流暢,以適應春季陽氣上...

健康養生知識講座主持詞

大家好!我們今天的 科學養生 完美生命價值 系列健康講座即將開始,為了使各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能夠聽的比較專心與安心,建議各位來賓及現場與會人員將您的手機及其他通訊工具關閉或調成靜音或震動狀態。另外會議期間請保持安靜,不要隨意走動 有事請與我們的工作人員聯絡,感謝大家的合作!那麼現在電腦螢幕已打出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