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與產業結構演變互動關係的歷史軌跡

2021-03-04 05:32:40 字數 4769 閱讀 7025

2011-7-14

產業結構的有序演變是加速城市化及提高城市化質量的基礎,同時,產業布局的調整和優化又離不開城市化的支撐[1]。隨著產業結構的歷史演變,東北地區的城市化呈現出不同的特徵。

1 漁獵採集與聚落形成階段

東北地區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化源地之一。據考古資料,在舊石器時代中期,東北地區已有古人類居住。本溪的廟後山和營口的金牛山文化在時間和型別上基本和北京周口店型別一致,並有一定的承襲關係,喀左的鴿子洞是距今15萬年左右舊石器時期偏晚的洞穴遺址。

至於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的遺跡則幾乎遍及東北各地,如吉林的榆樹人、安圖人;黑龍江的呼瑪人和內蒙古的札賚諾爾人等[2]。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極度低下,還處於「穴居野處」、「構木為巢」的階段,靠採集野生果實和植物根莖度日,沒有固定的住所。直到新石器時代,由於弓箭的發明,使得東北地區原始人能獲取更多的野獸作為生活資料,同時也具備了馴養牲畜、種植農作物,出現了「以佃以漁」的原始農業和畜牧業,並隨著農業和畜牧業的不斷進步,使東北地區原始人居住形式經歷了由原始群—氏族公社—原始村落的演替。

這一階段的原始聚落完全由天然條件決定其生存方式—漁獵採集。

2 種植業發展與早期城鎮形成階段

2.1 自然經濟為主導,城鎮發展水平低

根據現有的文獻史料和考古發掘,東北地區早期城市萌芽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自出現城鎮的早期形態起,先後出現眾多少數民族政權,曾相繼建立了許多城市,但存留時間較短,至明代,幾乎所有在東北歷史上有名的城鎮均蕩然無存。清代長期厲行「封禁」政策,東北地區的資源開發幾近停滯,仍以自然經濟為主導,主導產業是農業,商品生產和交換活動微弱,城鎮發展水平與古代中原地區的長安、開封、洛陽、安陽無法相比。

2.2 城市職能單一,城市規模小

東北地區是中國的邊陲地域,城市形成與建設主要以軍事防禦為主,造成東北地區古代城市職能較單一,即以政治職能為主。瀋陽、吉林、齊齊哈爾、璦琿、錦州等都是軍事要塞建成後逐漸演化為城鎮的。

東北地區古代城市發展規模小,至2023年東北地區主要城市有14個,大於5萬人的也僅有瀋陽、吉林兩座城市。按城鎮等級規模中人口標準,均未達到中等城市的人口底線。

3 近代工業結構形成與城市發展時期

3.1 資源開發為主的產業與城市化的快速發展

2023年東北「釋禁」及沙俄中東鐵路的興建,加速了東北地區區煤炭、鐵礦、石油等礦產資源的開發,東北地區迅速出現了鞍山、撫順、本溪等近代城市,礦產資源的開發奠定了東北地區近現代城市體系形成的良好開端。2023年,東北地區城市人口為470萬人,城市化水平為13.5%。

(是年東北總人口為3426.7萬人)。到了2023年,東北城市人口已上公升到1085萬人,城市化水平為23.

8%,遠遠高於10.6%的全國平均水平(1949),8年的時間內東北地區城市化水平以每年平均1.3個百分點增長。

3.2 工業化初期與城鎮職能結構的轉變

在日本殖民化過程中,形成一批偽滿政治中心:長春(偽都新京)、吉林(偽吉林省會)、齊齊哈爾(偽龍江省會)、佳木斯(偽三江省會)、牡丹江(偽牡丹江省會)、哈爾濱(偽濱江省會)、瀋陽市(偽奉天省會)等。在近代東北高度工業化過程中,這些政治中心發展為區域經濟中心。

同時,煤鐵等資源的開採與加工,出現了撫順、鞍山、本溪、阜新、安東等新興工礦城市。近代東北城市職能已開始向經濟職能轉化。

3.3 區域開發與城市空間擴充套件顯著

工業區、商埠區的開發,使各城市原來的大片城郊和農村地帶迅速轉換為城市地域。2023年,東北的區域中心城市的空間規模為20-40平方公里,而像四平、遼陽、錦州等地方性城市的規模則在10-15平方公里,主要城市均分布於東北中部和北部的鐵路沿線上,而東西部沿邊地帶很少有城市分布。到了偽滿時期東北城市的空間規模普遍增長了1-5倍,同時新增城市大都在邊疆地區,使東北地區城市空間布局得到優化[3]。

3.4 工礦小城市與正金字塔形城市等級規模

近代東北新興工礦小城市的蓬勃發展,數量增加至23個,佔城市總數的71.87%。特大和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之間比例結構大體為1∶1.

3∶5.7,似呈正金字塔形的等級規模分布特徵。大城市發達,首位度高,特大城市瀋陽的人口規模達130多萬,長春、大連、哈爾濱人口超過50萬,若與第二級城市總人口比,其城市體系的首位度很高(約0.

668)。

4 新中國重工業基地建設與城鎮體系形成發展階段

新中國建立後,東北作為國家重大專案布局的重點建設地區之一,形成以鋼鐵、石油、化工、****等資本密集型為主導產業,導致產業在空間集聚範圍上迅速擴大,促進了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及城鎮體系的構建。

4.1 國家重大工業建設專案布局與自上而下城市化發展模式

「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的156個專案有54個布局在東北地區。其中,遼寧省24項,黑龍江省22項,吉林省8項。「二五」以後,國家又相繼在東北地區布局了石油開發(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吉林油田)、化工(遼陽)、建材(吉林、本溪)等重大建設專案,還建設了航空、電子工業、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內燃機等新興工業部門。

六、七十年代又加速了原有工業基地的改擴建、能源基地建設和森林資源開發。

國家重大工業建設在東北地區的布局,使工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人口驟增,新興工業城市的誕生,專案所在地的老城市得到擴建,對農民開放的環境吸引農民進城或進工礦企業就業,大大推進了東北地區城市化程序,形成自上而下城市化發展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從「一五」至改革開放前,東北地區城市化在全國始終保持較高水平,2023年東北地區城市化為34.3%,明顯高於15.

4%的全國平均水平,是全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

4.2 資源開發與新興的資源型城市

隨著新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農業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與建設,東北地區又新興起一批大中城市。如新興的石油基地城市大慶,煤城雞西、雙鴨山、鶴崗、七台河,林業基地城市伊春,商品糧基地城市昌圖、鐵嶺、榆樹、農安、德惠、巴彥、海倫、訥河、綏化等。資源型城市所佔比例大,佔1949-2023年新設城市的67%,使得東北地區呈現出不同資源型別並存的資源型城鎮體系格局。

4.3 大規模的重工業建設與城市等級結構的缺陷

一方面,東北地區以資本密集的重工業為主導,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工業大規模的建設,不僅帶動了原有城市的發展,促進了新城市的形成,更使原來的大城市發展成為特大城市,中等城市發展成為大城市,小城市發展成為大中城市,小城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瀋陽、鞍山、長春、大連、撫順、哈爾濱均一躍成為特大城市。本溪、錦州、吉林、齊齊哈爾等由小城市發展成為大城市。

丹東、鐵嶺、四平、牡丹江等由小城市、小城鎮躍公升為中等城市。五大連池、北票、安達、黑河等由小城鎮發展成為小城市。

另一方面,東北地區不少城市是依託國家建設的大企業而形成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往往與本地的經濟聯絡不多,形成了不少經濟孤島,城市間的產業聯絡密切程度差。長期依賴國有投資也使東北地區缺少「自下而上」形成的中小城市,城市等級結構有缺陷,影響了大城市的擴散功能。

4.4 重化工業集聚與城市集群現象的出現

考慮到礦產資源的稟賦優勢、產業間的分工與協作以及交通便利等因素,國家重點專案布局集中在遼中地區與哈大鐵路沿線。在哈大線及兩側100公里左右,集中了哈爾濱、瀋陽、長春、大連4個特大城市,大城市4個(吉林、撫順、鞍山、營口),中等城市近10個。遼中地區形成了以瀋陽為核心,包括鋼都鞍山、煤城撫順、煤鐵城本溪、化纖城市遼陽、新興能源基地鐵嶺等六城市組成的遼中城市群。

城市密度為1.2個/萬平方公里,經濟基礎雄厚,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城市職能體系的發育程度及功能在全國居重要地位,和滬寧杭、京津唐並稱中國三大城市群。

4.5 新興產業的出現與城市職能各異

建國後,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旅遊等新興產業的出現,東北地區城鎮型別齊全,從職能性質上看,有加工工業城市、礦業城市、林業城市、化工城市、旅遊城市、綜合性城市等,職能各異的城市構成了東北地區完整的城鎮體系。特別是由於大型礦產資源的開發、國家產業政策向東北地區布局重工業等因素的影響,形成工礦和重加工工業、機械和化工工業二種型別的東北地區城市職能結構地域組合型別。

5 改革開放以來產業結構與城鎮體系調整時期

5.1 「東北現象」與城鎮化程序速度緩慢

改革開放以來,東北地區的人口城市化與非農產業發展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2023年後,「東北現象」日漸顯現,大量國有企業破產倒閉,國有企業員工大量下崗,城鎮就業困難,自上而下的城鎮化動力減弱。與此同時,民營和鄉鎮經濟發展緩慢,非農產業發展與轉換的不力,自下而上的城鎮化動力不足,東北地區城鎮化程序步履緩慢,1995-2023年年均城鎮化水平增長幅度只有不到0.

5個百分點,遠遠落後於同期全國的城鎮化增長速度。

5.2 產業結構調整與城鎮職能多樣性

「東北現象」的出現,使許多重化工業城市出現了城市化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東北地區許多重化工業城市為實現城市的持續發展,對城市產業結構進行調整。2023年東北地區三次產業結構比例是12.

9∶51.3∶35.9,與全國產業結構水平基本一致。

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綜合性第三產業結構體系初具規模。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東北地區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服務職能的增強及城市產業結構技術含量、層次化水平的提高。

隨著旅遊、邊境**、物流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綏芬河、滿洲里、黑河、琿春五大連池、阿爾山、興城等一批新型職能城市的形成與發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進一步完善東北地區城市職能結構的作用,

5.3 第三產業的發展質量不高與城市化的繁榮泡沫

近年,東北地區第三產業總體發展較快,產值比重和就業比重都有所上公升。但整體而言受「東北現象」和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失業嚴重的影響,東北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質量不高,第三產業的高就業比更多是通過低層次的密集服務業來實現的,它反映了城市化的繁榮泡沫。從東北三省來看,在1980~2023年間,東北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從21.

4%下降到12.5%,而就業比重僅從43.7%下降到4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從62.

5%下降到49.7%,就業比重從36.1%下降到24.

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從16.1%上公升到37.8%,就業比重從20.

2%上公升到32.5%。總體來看,增加值最高的產業部門容納了最低的就業人口比例,而增加值最低的產業部門中的就業人口最多,這一結構失衡正是影響東北城市化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原因。

產業結構與職業教育互動關係研究

勞動 就業 合作經濟與科技 口文 董志尚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鄭州 提要 產業結構的發展對人才需求與職業教育對人才供給之間存在矛盾,要分析兩者關係以促進產業結構及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從產業結構對職業教育的影響以及職 業教育對產業結構的反作用兩個方面來分析兩者的互動關係。關鍵詞 產業...

中國產業結構的演變

第一,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主要實現了兩個轉折 第乙個轉折是由第一產業佔優勢比重變為第二產業佔優勢比重,這在20世紀60年代末 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個轉折是由第一產業比重高於第三產業。逐步轉變為第三產業的比重高於第一產業,這是在80年代後期實現的。這兩個轉折的實現,使我國的產業結構由20世紀...

產業結構公升級與行業收入差距互動關係的實證研究

產業結構公升級與行業收入差距互動關係的實證研究作者 李婷修文泉 中國集體經濟 2014年第04期 摘要 本文利用我國1980 2008年的相關資料,運用格蘭傑因果檢驗 脈衝響應分析等方法實證分析了我國產業結構公升級與行業收入差距的相互影響。格蘭傑 granger 因果檢驗結果表明 產業結構公升級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