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住持和方丈的區別

2021-03-04 05:14:16 字數 1483 閱讀 3349

佛教寺院中的住持就是寺院的最高負責人。

「住持」之語義為「安住之、維持之」。原意指代佛傳法、續佛慧命之人,後乃被用來指稱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長老。此詞用在寺職稱謂時,又稱寺主或院主。

由於住持之住處稱為「方丈」,故「方丈」一詞亦被引申為住持之意。

相傳住持一職為唐代百丈山懷海所創。《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住持章〉雲(大正48·1119a):「佛教入中國四百年而達磨至。

又八傳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巖居穴處,或寄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禪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風問道,有徒實蕃,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嚴。

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如天竺之稱舍利弗、須菩提,以齒德俱尊也。」

關於住持的意義,依《禪苑清規》所述,是各處一方續佛慧命;契嵩的《廣原教》謂,藉人持其法,使法永住不泯滅,故云住持。此外,又有住持三寶或如《淨土論》所謂「法王善住持」等義。住持有三種職務,即說法、安眾、修造等。

《禪林寶訓》卷四引用密庵禪師之語云(大正48·1037c):「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辨。住持人達此三事,則不被外物所惑矣。

」又,禪宗由於住在寺內的徒眾甚多,故各寺均設住持一人,其下另置若干職位。至後世,此住持之稱也通用於其他諸宗。

另外說明一點,寺院中的住持經過陞座儀式後,才能稱為方丈。

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禪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稱函丈、正堂、堂頭。

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為製,維摩禪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說;轉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轉申為禪林住持,或對**之尊稱。俗稱「方丈」或「方丈和尚」。

「住持」之語義為「安住之、維持之」。原意指代佛傳法、續佛慧命之人,後乃被用來指稱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長老。此詞用在寺職稱謂時,又稱寺主或院主。

日本佛教界稱之為住職。由於住持之住處稱為「方丈」,故「方丈」一詞亦被引申為住持之意。

相傳住持一職為唐代百丈山懷海所創。《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住持章〉雲:「佛教入中國四百年而達磨至。

又八傳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巖居穴處,或寄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禪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風問道,有徒實蕃,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嚴。

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如天竺之稱舍利弗、須菩提,以齒德俱尊也。」

關於住持的意義,依《禪苑清規》所述,是各處一方續佛慧命;契嵩的《廣原教》謂,藉人持其法,使法永住不泯滅,故云住持。此外,又有住持三寶或如《淨土論》所謂『法王善住持』等義。住持有三種職務,即說法、安眾、修造等。

《禪林寶訓》卷四引用密庵禪師之語云:「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辨。住持人達此三事,則不被外物所惑矣。

」又,禪宗由於住在寺內的徒眾甚多,故各寺均設住持一人,其下另置若干職位。至後世,此住持之稱也通用於其他諸宗。

其實方丈、住持的區別可以簡單區別如下:

(1)方丈一般是接受傳法的和尚 ,有法卷可證明其傳承,住持則可以不必;

(2)有方丈的叢林必須制度健全,人員、規模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有住持的寺院則未必;

(3)方丈往往具有一定影響力,如現在的方丈需要經省佛教協會批准、中國佛教協會備案,住持則不需要。

佛教與納粹標誌的區別

佛教中標誌 卐 與德國納粹標誌的區分 佛教中的標誌 卍 德國納粹標誌 佛教卐 wan,萬 字是srivatsalakslana的意譯,意為吉祥海雲,吉祥喜旋。鳩摩羅什 玄奘等曾譯為 德 字,菩提流支譯為 萬 字,寓以 萬德莊嚴 功德圓滿 之意。卐字之音,起初在佛經中似無定論。從武則天長壽二年 693...

http中get和post的區別

1.get從伺服器上獲取資料,post是向伺服器傳送資料 2.在客戶端,get方式在通過url提交資料,資料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方式,資料放置在html header內提交 3.get方法提交的資料長度受瀏覽器upl的限制,一般不能大於2k,而post沒有限制 4.對於get方式,伺服器端用...

英語外教和中教的區別

做個比喻 去學開車,中教老師更像是教交規,教汽車常識的老師。英語外教更像是教練,甚至是汽車。學語言和學開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學開車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水平,開車的好壞,是和每個人的駕車的時間成正比,當然和每個人的悟性也有關係。接下來還是說英語外教和中教的區別,如果你和教練學習,學習半年後開車肯定沒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