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2021-03-03 21:07:04 字數 4202 閱讀 9842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錄一、「十一五」發展成就

二、「十二五」發展環境分析

(一)發展機遇

(二)面臨挑戰

三、指導思想、原則、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發展目標

(四)主要任務

四、產業發展重點

(一)做大做強支柱產業

家電產業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裝備製造業

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

(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

新能源產業

新材料產業

公共安全產業

節能環保產業

生物產業

(三)改造提公升傳統產業

輕工紡織產業

冶金產業

化工產業

建材產業

五、產業空間布局

(一)總體布局

(二)縣區產業發展定位

六、保障措施

「十二五」時期是合肥工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推進結構調整公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根據《合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合肥市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十二五」時期的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作為我市未來五年工業發展的行動綱領。

一、「十一五」發展成就

「十一五」時期,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擴大內需和國內外產業轉移等重大機遇,積極推進工業立市、創新推動、縣域突破戰略,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精力向工業集中,資源向工業匯集,政策向工業傾斜,工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為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工業規模不斷壯大。「十一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均實現翻兩番,總產值由「十五」末的843.1億元增至「十一五」末的3768.

9億元,增加值由263.7億元增至1052.7億元。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668戶增至2091戶,產值超億元的由102戶增至481戶,超10億元的由19戶增至45戶,超百億元的由1戶增至5戶。全部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5年的50.7%提高到2010年的59.

2%,工業化率由36%提高到41.5%,工業成為推動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動力。

有效投入持續擴大。「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工業投資2826.7億元,是「十五」時期的11.

2倍,工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十五」末的18.1%上公升到「十一五」末的32.9%。

全市共實施億元以上工業專案1100多項,其中投資超10億元工業專案60多項。京東方六代線、熔安重工、友達、格力、美的、日立、大陸輪胎等一批重點工業專案的陸續建成投產,帶動了全市工業投資的快速增長。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十一五」期間,工業主導地位日益突出,以工業為主的二產佔gdp比重上公升了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十五」末的31.1%提高到「十一五」末的3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50%,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14.

5%提高到23%,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於領先水平,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家電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裝備製造業產值突破500億元,新型平板顯示、光伏、節能環保、新材料、公共安全等產業迅速成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全國產生了先發效應。

企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十一五」時期,我市工業堅持創新推動戰略,形成了一批在國內乃至國際具有領先水平的優勢產業技術,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科技型企業和研發機構相繼落戶合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設立研發機構,439家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誕生了第一台直寫式光刻機、第一台4g基帶晶元原型機和世界首個規模化全通型量子通訊試驗示範網等。

建成了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5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8個、中國名牌產品10個。

縣域工業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深入實施縣域突破戰略,縣域工業化水平快速提公升。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171戶增至960戶,總產值由「十五」末的150億元增至「十一五」末的1101億元,增加值由45.

1億元增至291.8億元。三縣工業主要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

4%,形成了機械製造、輕工、農產品加工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工業成為三縣全部進入中部百強、肥西躋身全國百強的主要支撐力量。

園區承載力顯著提公升。經過「十一五」發展,開發園區已成為全市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最高、現代製造業相對集中、創新創業優勢突出、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的經濟區域。全市開發園區共引進企業數突破10000家,其中包括52家世界500強企業;開發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的71%,工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的69%。

通過工業立市戰略的5年聚焦推進,我市產業體系日趨健全,工業結構加快調整,工業裝備水平明顯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十一五」時期形成的工業綜合實力為「十二五」工業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十二五」發展環境分析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基本實現工業化的關鍵時期。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發生深度調整,國內外產業梯度轉移方興未艾,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深入推進,內需拉動不斷增強。同時,區域發展競爭日趨激烈,資源和環境剛性約束加大,影響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合肥工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既面臨著新機遇,也面臨著新挑戰。

(一)發展機遇

——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國家繼續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積極構建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將為我市汽車及零部件、家電、冶金、建材等主導產業的繼續擴張和提公升帶來契機。

——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機遇。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的深入實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全面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輻射帶動,合肥經濟圈內區域聯動發展而形成的要素支撐優勢,為我市在更高層次上推動工業發展提供了疊加機遇。

——產業梯度轉移的歷史機遇。隨著製造業由發達國家和我國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的大規模轉移,合肥作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綜合發展優勢更加凸顯,必將迎來承接產業轉移的**期。

——城市化快速推進的時代機遇。我國已進入城市化快速推高階段,為實現工業化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經過多年發展,合肥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承載力大幅增強,城市品位顯著提公升,特別是建設區域性特大城市為工業「十二五」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優越的發展環境。

(二)面臨挑戰

——從巨集觀形勢看,「十二五」時期,發達國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將重新重視發展實體經濟,以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制高點,「再工業化」形成的國際競爭壓力加大。為有效應對產業發展的複雜國際環境,「調結構、促轉型」已成為我國科學應對的戰略選擇。

——從區域競爭看,隨著國家區域性規劃的密集出台,在新一輪區域統籌發展的背景下,「十二五」區域產業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在產業高階領域方面,各地競相加大規劃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力圖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我市工業發展面臨的區域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從發展條件看,「十二五」時期,隨著總量的擴大和速度的加快,工業對土地、資金以及水、電、氣等生產要素的供給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加上資源、環境等剛性約束,破解要素供求矛盾、應對資源和環境剛性約束面臨著諸多難題。

——從發展水平看,傳統支柱產業總量還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效應還不明顯,產業集聚度還不高,產業配套能力還不強,企業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公升,我市加快工業發展、實現轉型公升級任務艱鉅。

三、指導思想、原則、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工業立市戰略,以加快跨越趕超步伐為目標,以「做大總量、優化結構、創新發展、全面轉型」為主題,以「先進製造、兩化融合、品牌引領、綠色發展」為主線,著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水平,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基地,為加快區域性特大城市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力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投資為本。牢固樹立「發展為上、投資為本」的理念,堅持增量引進為主、存量提公升為輔,以有效招商擴大有效投入,以大投入構建大產業,以大產業促進大發展,推動產業結構提公升和產業集**展。

——堅持創新發展。以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為平台,深入實施創新推動戰略,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使科技進步和創新成為合肥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堅持融合發展。加快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相互促進、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相互適應、現代產業和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實現產業發展形態與城市空間形態互動互融。

——堅持轉型公升級。把結構調整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依靠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採用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和先進工藝,改造提公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培育打造新興產業,實現工業發展速度、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

合肥市現代農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合肥市現代農業 十二五 發展規劃 2011 2015年 發布時間 2011年03月30日 目錄第一章 十一五 發展回顧.1 一 發展成就.1 二 發展經驗.5 三 發展環境.7 第二章 十二五 面臨的形勢.8 一 發展機遇.9 二 面臨挑戰.10 第三章總體思路.12 一 指導思想.12 二 發展定...

寶雞市「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

第一章 十一五 工業發展情況 十一五 時期,在市委 市 的領導下,我市工業發展速度 執行質量 經濟效益和技術水平顯著提高,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41.54億元和1316.12億元,年均增長24.6 和26.5 在支撐全市經濟發展 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和解決城鄉居民就業等方面做出了...

合肥市工業產業布局規劃

目錄導言 1 0.1 專案背景與規劃目標 1 0.1.1 專案背景 1 0.1.2 規劃目標 1 0.2 編制工業布局規劃的現實意義 20.3 編制規劃的基本思路 3 第1章工業布局相關理論研究 4 1.1 工業布局相關理論 4 1.1.1 地域生產綜合體理論 4 1.1.2 點軸理論 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