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修復親子關係的裂痕

2021-03-04 04:38:14 字數 2493 閱讀 5502

鄭日昌案例一母女間的衝突

一天晚上,讀小學的女兒把作業寫完,興致勃勃的看電視裡的動畫片。媽媽的聲音再次響起:「孩子,該洗澡了,明天一早還要上學呢!

」孩子沒有搭理,仍然再看。媽媽索性把電視關了,孩子也沒什麼好脾氣,哭著鬧著。

星期天下午,女兒正在院子裡和小朋友跳皮筋,媽媽要帶她去學鋼琴。孩子沒玩夠,媽媽拉起就走。女兒撅著嘴,一把將書包扔在地上。

案例二兒子把媽媽當作仇人

18年來,王女士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兒子身上,但兒子上高中後,就沒有好好學習過。他雖然每天去學校,但在課堂上根本就沒聽老師講課。在家更別提學習了,除了看電視就是上網。

小彭常說:「我不想學習,覺得沒意思。」

己的兒子上初中時,王女士和丈夫因忙於工作,就把她送回奶奶家。在老家,兒子很得姥姥的寵愛,三年後王女士才把他接回來。但這時,王女士發現兒子有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於是就強迫他改掉。

「只是跟同學玩玩而已,以後你就不要管我了。」現在兒子在家搞起了冷戰,從來都不主動跟媽媽講一句話,見了面連理都不理。

不良親子關係的成因

更為極端的例子也時常被**披露。初中的學生因為不滿父母屢次過問考試成績,將母親擊倒在血泊中,簡單的處理現場就坦然的去上學;對老人不盡贍養義務,拳腳相加,在庭審現場仍然百般抵賴。這些事件無一不是有點點滴滴的小事慢慢的積累而引發的。

看似生活的小事,可正是由於家長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習慣於和孩子講條件,按照自己心中的模子去掉可他們,忽視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從而影響了他們的成長。家長也許工作很忙,但把教養孩子的任務交給祖輩的做法,很容易埋下親子關係不良的潛在危險。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處理矛盾的態度,都無時不刻的影響著孩子未來的表現。

從對孩子的調查中發現,孩子對家長的某些行為表現厭惡。這些行為包括:增加作業量而不允許娛樂,對成績的期望過高;搜查書包壓制自由;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父母打罵孩子等。

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親子關係的不和諧最直接影響到人的幸福感,同時給家庭成員帶來的痛苦也是極大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的和諧依賴於每個家庭的正常運轉。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序的加劇,中老年人對兒女的情感需求也日益凸顯,他們渴望起其樂融融的天倫之樂,但如果親子關係緊張,勢必會增加中老年人的孤獨感。

包容、尊重、理解、互愛使我們處理家庭關係的法寶,每乙個家庭都要用智慧型處理好親子關係,建立和諧的家庭生活。親子關係存在裂痕的家庭,父母更要作出積極的努力,緩和矛盾,重建幸福的生活。

修復親子關係二重奏

1. 保證關係不惡化

我們都知道,改變乙個人是很困難的。因此,為了緩和進而改善親子關係,只能從改變自己開始——少說多做,少抱怨多思考。

首先要做的事是,必須開始面對存在的問題,尋找問題發生的根源。家庭出現一系列問題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動改善的,所以從即刻起,要有意識地阻止問題的進一步擴大。家長可以思考下面的我問題:

你為孩子的那種行為擔心?當你煩惱時,你的態度會變成什麼樣子?與孩子發生衝突的原因中,哪些是可以改變妥協的?

孩子的一切你必須都要過問嗎?

家長可能講,孩子實在太令人生氣了,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如何能夠冷靜下來。事實上,多數情況下,使我們煩惱的不是客觀的事情,而是對事情的看法,比如家長期望孩子完美的想法,認為存在缺陷就意味著沒有價值,因為小缺點就將孩子說的一文不值,期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完美,結果只能適得其反。了解自己的思維方式後,就做出改變的承諾,使你和孩子的關係開始變得不一樣。

這是乙個很困難的過程,畢竟這些習慣已經養成了數十年,而改變則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因此要做出乙個自我改變的承諾,可以寫出一些話語,比如沉著、冷靜,貼在家裡醒目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渴望改變親子關係,努力去做一些改變。如果你能做到上面的那些,應該說有了乙個良好的開始。

這當然還不夠,你還需要不斷的學會與孩子溝通。

2. 學會溝通

尊重和信任是溝通的前提,交流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進行。

(1) 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允許孩子發脾氣。父母儘管要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但在心裡上需求是平等的,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各項權利,讓其充分發表意見,坦誠相見。假如孩子正在為某事生氣,家長要允許他發洩出來。

父母不妨先坐好,停下手邊的工作,安靜的看著孩子,不要打斷他的話,這等於告訴孩子:我們在認真的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和問題。

(2) 真誠的作出反應,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敷衍或者訓導。談話時,更多的講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強迫孩子去接受——這是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我們可以嘗試以vip客戶一樣的語調來同孩子說話。

同樣的「身體語言」也不能忽視,美國人類學家得出結論:在所有影響力中,語言佔7%,音調佔23%,表情和肢體動作各佔35%,可見其作為溝通工具的重要作用。

(3) 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不要選擇孩子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時,因為忙碌了一天後的疲勞使人難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不要選擇睡覺前,這容易影響孩子的睡眠。

晚飯過後,心情逐漸開朗,這是比較好的談話時機。

(4) 對一時不能達到共識的問題,可以用微笑現將其保留。我們應該尊重事情的發展規律,而不是急於求成,一下子做出改變。我們要有耐心等待事情慢慢的解決,這對父母來說是最難的一點,需要父母做出最大的努力。

這也是給孩子做的最好的榜樣。

家長該如何建立正面親子關係

在孩子的叛逆期裡,很多過去看上去不錯的 親子關係 好像一下子出了問題。此時千萬不要用物質獎勵去激發孩子做某件事的動力,這是交易而不是愛,在這種條件下,你無論做什麼,孩子都不會感受到你的愛,他不會感激你,他認為這是有條件的交換。為了改變孩子,父母從批評 斥責 吵鬧到無可奈何 焦慮不安。其實,正確的做法...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所謂 親子關係 是指父母親和子女之間的關係。親子關係,不僅僅是乙個簡單的 養 字,更重要的在於 培 即不光使其長大,還要使之成材。在子女教育中,孩子的 逆反心理 是乙個很大的障礙。許多父母都有一樣的苦惱。當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與子女之間卻越來越難以溝通。做父母的往往並不知道問題出在 在絕大多數家庭裡...

家長課程學習後親子關係得到改善

對母親 做好父子 母婿關係的潤滑劑。善於挖掘孩子的亮點,學會欣賞孩子。用書面交流代替訓斥打罵,用鼓勵讚賞代替諷刺挖苦。當好輔導員,因材施教,引導孩子攻克學習上的疑難問題,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定期打 或走訪學校,主動向學校老師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 表現等情況,與學校教育同步進行。對外婆 明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