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彙總

2021-03-03 20:57:25 字數 5171 閱讀 8772

1.質點:乙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關鍵在於把這個物體看成質點後對所研究的問題有沒有影響。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沒有就可以。

不是物體大就不能當成質點,物體小就可以。例:公轉的地球可以當成質點,子彈穿過紙牌的時間、火車過橋不能當成質點

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這裡都是指「瞬時」,一般「瞬時」兩個字都省略掉)。

這裡注意的是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別: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單向直線運動)

以上知識點很有助於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有可能出選擇題。

3.加速度: a,v同向加速、反向減速 (理解該點很有助於對加速度概念的掌握,但一般不會作為考題出現,也很少會在題目中用到,但這是加速度的定義,只有了解定義才能更好的應用)

其中是速度的變化量(向量),速度變化多少(標量)就是指的大小;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是速度變化率,就是,即。(理論上講向量對時間的變化率也是向量,所以說速度的變化率就是加速度,不過我們現在一般不說變化率的方向,只是談大小:速度變化率大,速度變化得快,加速度大)

位移變化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變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4.勻變速直線運動最常用的3個公式(括號中為初速度的演變)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課本推論

以上三個公式牢記,只要是關於運動的問題一定能用上

以上的每個公式中,都含有4個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只要物體是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上面三個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斷物體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常見的有剎車問題,一般前一段時間勻減速,後來就剎車停止了。所以經常要求剎車時間和剎車位移。(這點也是經典例題,可以說是乙個小的陷阱題,就是忽略了這個條件才算錯)至於具體用哪個公式就看題目的具體情況了,找出已知量,列方程。

有時候得聯立方程組進行求解。在解決運動學問題中,物理過程很重要,只有知道了過程,才知道要用哪個公式,過程清楚了,問題基本上就解決了一半。

注:勻變速直線運動還有一些推**式,如果能夠靈活運用,會給計算帶來很大的方便。

(4)平均速度:(這個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才可以用)

還有乙個公式(位移/時間),這個是定義式。對於一切的運動的平均速度都以這麼求,不單單是直線運動,曲線運動也可以(例:跑操場一圈,平均速度為0)。

(5)位移:

5.勻變速直線運動有用的推論(一般用於選擇、填空)

(1)中間時刻的速度:。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求某點的速度(或類似的題型)。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2)中間位置的速度

(3)逐差相等:

這個就是打點計時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相等時間內相鄰位移差為乙個定值。如果看到勻變速直線運動有相等的時間,以及通過的位移,就要想到這個關係式:

可以求出加速度,一般還可以用公式(1)求出中間時刻的速度。

(4)對於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以上推論在課本或者輔導資料上基本上都有,雖然不要求一定要記住,但個人強烈推薦能記住,當然前提是理解,這樣會大大提高做題效率)

6.對於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分析

如果一開始,規定了正方向,把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寫成負值,那麼公式就跟之前的所有公式一模一樣。但有時候,題目告訴我們的是減速運動加速度的大小。如:

汽車以a=5m/s2的加速度進行剎車。這時候也可以不把加速度寫成負值,但是在代公式時得進行適當的變化。(a用大小

速度:位移:

推論:(就是大的減去小的)

特別是求剎車位移:直接,算起來很快。以及求剎車時間:

這裡加速度只取大小,其實只要記住加速用「+」,減速用「-」就可以了。牛頓第二定律經常這麼用。

7.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

實驗步驟:

關鍵的乙個就是記住:先接通電源,再放小車。

常見計算:

一般就是求加速度,及某點的速度。

t為每一段相等的時間間隔,一般是0.1s。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6組資料,則

如果有4組資料,則

如果是奇陣列資料,則撤去第一組或最後一組就可以。

(2)求某一點的速度,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速度等於平均速度即

比如求a點的速度,則

以上知識點很容易出題,至少是填空題,也有可能是大題,重點。

(3)利用v-t圖象求加速度

這個必須先求出每一點的速度,再做v-t圖。值得注意的就是作圖問題,根據描繪的這些點做一條直線,讓直線通過盡量多的點,同時讓沒有在直線上的點均勻的分布在直線兩側,畫完後適當向兩邊延長交於y軸。那麼這條直線的斜率就是加速度,求斜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線上(一定是直線上的點,不要取原來的資料點。

因為這條直線就是對所有資料的平均,比較準確。直接取資料點雖然算出結果差不多,但是明顯不合規範)取兩個比較遠的點,則。

上述內容容易出選擇題,其實大題中也能用到,只是步驟不太好描述,但只要能用上能使問題大大簡化。

8.自由落體運動

只要說明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就知道了兩個已知量:,,也就是我常說的那句話,自由落體運動就是初速度為0,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也就是一種特殊的勻變速運動。

(1)最基本的三個公式

(2)自由落體運動的一些比例關係

(3)一些題型

a.關於第幾秒內的位移:如乙個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在最後1秒內的位移是,求自由落體高度h。

設總時間為t,則有,求出t,再用求得h。

也可以設最後1秒初的初速度為,則有(這裡為1s),可以求出,則

b.經過乙個高度差為的窗戶,花了時間。求物體自由落體的位置距窗戶上簷的高度差h。

與題型a的解題思路類似。

c.水龍頭滴水問題

這種題型的關鍵在於找出滴水間隔。弄清楚什麼時候計時,什麼時候停止計時。如果從第一滴水滴出開始計時,到第n滴水滴出停止計時,所花的時間為t,則滴水間隔。

(因為第一滴水沒有算在t時間內,滴出第二滴才有乙個時間間隔,滴出3滴有2。)這個不要死記硬背,題目一般都是會變的。可能是上面滴出第一滴計時,下面有n滴落下停止計時;滴出一滴後,數「0」,然後逐漸增加,數到「n」的時候,停止計時;等等

建議:一滴一滴地去數,然後遞推到n。

求完時間間隔後,一般是用在求重力加速度上。水龍頭與地面的高度,如果只有乙個時間間隔則;(用t、n表示即可)

如果有兩個時間間隔則以此類推

以上內容屬於小重點,很有可能出個選擇填空之類的,不太容易出大題,因為大題考點知識點都比較寬,不會單獨考乙個知識點,而這部分很難和其他部分知識聯合起來出題,所以不太容易出大題。但是,一旦出了大題勢必會很難(題外話,當前我參加我們河南省物理奧賽的時候就有水龍頭問題,哈哈,那時是高二,剛學完,不會做)。

9.追及相遇問題

(1)物理思路

有兩個物理,前面在跑,後面在追。如果前面跑的快,則二者的距離越來越大;如果後面追的快,則二者距離越來越小。所以速度相等是乙個臨界狀態,一般都要想把速度相等拿來討論分析。

例:前面由零開始勻加速,後面的勻速。則速度相等時,能追上就追上;如果追不上就追不上,這時有個最小距離。

例:前面勻減速,後面勻速。則肯定追的上,這時候速度相等時有個最大距離。

相遇滿足條件:(後面走的位移等於前面走的位移加上原來的間距l,即後面比前面多走l,就趕上了)

總之,把草圖畫出來分析,就清楚很多。這裡注意的是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前面剎車,後面勻速的。不能直接套公式,得判斷到底是在剎車停止之前追上,還是在剎車停止之後才追上。

上面的知識點在我上學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但現在出現的頻率似乎不太高,但個人認為這還是道很經典的題,幾乎在任何一本輔導書中都會總結,當成準重點吧。

例題:一輛公共汽車以12m/s的速度經過某一站台時,司機發現一名乘客在車後l=8m處揮手追趕,司機立即以2m/s2的加速度剎車,而乘客以v1的速度追趕汽車, 當

(1)v1=5m/s(8.8s)

(2)v1=10m/s(4s

則該乘客分別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汽車

(2)數學公式求解

數學公式就是由,列出表示式,代入數值,解乙個關於時間t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據進行判斷:如果》0,則有解,可以相遇二次; =0,剛好相遇一次; <0,說明不能相遇。

求出t即求出相應的相遇時間。

也可以將方程進行配方。(>0)

1/2a,說明無法相遇,在時刻,有最小值。

1/2a,說明在時刻,二者距離有最大值,求出方程等零的解t即可得到相遇時間(剎車問題這裡經常會出錯)。

1/2a,說明在時刻剛好相遇一次。

數學方法相對來講可以解決一大部分問題,但是物理思想比較少,如果一味的套用就容易出錯。就比如上面的那道例題。推薦使用物理思想解題,別一味的套公式。

把草圖畫出來,就簡潔很多了。數學的公式自然就列出來了。

1.「追及」、「相遇」的特徵

「追及」的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

兩物體恰能「相遇」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兩物體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問題的思路

(1)根據對兩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析,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

(2)根據兩物體的運動性質,分別列出兩個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將兩物體的運動時間的關係反映在方程中

(3)由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位移間的關聯方程

(4)聯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1) 抓住乙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兩個關係:是時間關係和位移關係。

(2) 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注意在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停止運動

4. 解決「追及」、「相遇」問題的方法

(1) 數學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式求極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過對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然後列出方程求解

10.彈力

產生條件:1。接觸 2。相互擠壓(彈性形變)

方向:垂直於接觸面。點點接觸,垂直於切面,即彈力過圓心,或其延長線過圓心。

繩子對別人的拉力沿著繩子收縮的方向。

彈簧的彈力拉伸的情況下與繩子一樣,但還可以被壓縮。彈簧的彈力滿足胡克定律:,這裡的x是指彈簧的形變數,不是彈簧的長度。拉伸,壓縮。(即x為大的減去小的)彈力方向的判斷

彈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指向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並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 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指向被壓的物體(受力物體)。

(2) 支援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指向被支援的物體(受力物體)。

(3) 繩的拉力是繩對所拉物體的彈力,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沿繩背離受力物體)。

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

第二章運動的描述 第一節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 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運動的特性 普遍性,永恆性,多樣性 參考係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係。2.參考係的選取是自由的。1 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係。2 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

高中物理必修2知識點彙總

第一節質點 參考係和座標系 1 質點 不考慮物體的和把物體看成具有物體全部的點。2 把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為 質點是乙個理想化實際上並不能不能看成質點由研究問題的決定,與物體的大小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體才能看成質點研究地球公轉時,地球看成質點,研究地球自轉時,地球看成質點。3 參考係 描述乙個物體的運動...

高中物理必修2知識點彙總

第一章曲線運動 1 曲線運動的特點 物體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線上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變速運動,大小和方向都有可能改變,一定有加速度。2 曲線運動的條件 有一定的初速度,受到與速度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合外力。3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已知分運動求合運動叫運動的合成 已知合運動求分運動叫運動的分解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