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和記承天寺夜遊的試題

2021-03-03 20:53:24 字數 4085 閱讀 1549

答謝中書書試題

9.解釋加點詞的詞義。?

①曉霧將歇: )

②月色入戶: )

③庭下如積水空明: ) (

④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 (

10.詞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

b.是:實是欲界之仙都問今是何世

c.與:念無與為樂者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d.尋:尋張懷民尋病終

1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②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2.簡答。

①從表達方式看,兩文都有緊扣景物特徵的也都有堪稱點睛之筆的

②從思想感情看,兩文都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但作者的心緒並不同。 《記承天寺夜遊》 的蘇軾是受到貶謫的人, 《答謝中書書》中的陶弘景則堪稱隱居的 「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乙個字) 。

9、①消散(或「消歇」 「散去」 ②門 ③ ) 院子(或「庭院」 ④只是(或「只」 分, ) ,2 每對一處給 0.5 分)? 10、b(2 分) 11、①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表達與此相近即可) ②水中藻、 荇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表達與此相近即可, 「蓋」是發語詞,可譯為「原來是」 ,也可以不譯出,直接翻譯出「也」 字判斷句也可,2 分,每對一小題給 1 分) 12、①描寫、議論(答「抒情」也可) 分, (1 每對一處給 0.5 分)②閒、仙(1 分,每對一處給 0.5 分)?

以上共 8 分 2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 分) ⑴自康樂以來,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 ⑵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答案:19.

b2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 分)⑴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⑵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20. ⑴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⑵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連忘返。評分標準:4 分。

每小題 2 分。整句意思正確,語言通順即可。21.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評分標準:2 分。只要答對其中兩處, 即可得滿分。

若多答「千百成峰」 ,不扣分; 多答其他短語,扣分。 22. 答案要點:

熱愛自然,娛情山水;避世退隱,鄙棄名利。 開放**試比較下面兩段文字在寫景抒情上的異同。

27 課

1、為下列字注音頹( ) 鱗( ) 遂( ) 荇 ( )

2、填空

1. 《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號________。題目中的第二個「書」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 《記承天寺夜遊》選自《 》 ,作者是字子瞻, 號是________ 朝的________家。他與父親________、弟弟 ________合稱為都被列入 ,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 根據課文內容, 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詞, 並在橫線上解釋該詞

1.兩岸石壁,五色

2.曉霧將

3.( )競躍其奇者:

4.未復有能

4、閱讀

(1)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下列詞語。

念遂蓋但:

2.上文貫穿全文的線索是________,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3.上文共分三層:第一層,記事,交代了第二層,寫景,寫了第三層, 抒情,抒發了

4.本文結尾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怎樣理解作者這種心情? 【參***】

一、tuí lín suì xìng

二、1.陶弘景;華陽隱居;信 2.東坡志林;蘇軾;東坡居士;宋;文學;蘇洵;蘇轍;三蘇

三、1.交輝:交相輝映。 2.歇:消散。 3.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4.與:參與, 這裡指欣賞。

四、 (一)1.想,考慮;於是,就;原來是; 只。 2.月色(或月光) 「庭下如積水空 ; 明, 水中藻、 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3. 」 賞月散步的時間、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對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觸。

4.既有欣喜愉悅, 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這是因為蘇軾政治上失意,內心苦悶,才縱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託自己的苦悶;另一方面大自然給了作者無窮的愉悅,令作者陶醉,遠離人間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難以得到的滿足和**。

1.《記承天寺夜遊》選自作 .《記承天寺夜遊》選自作記承天寺夜遊者字型大小北宋家 _____家和父親_____、弟弟同 ____家,_____家。和父親_____、弟弟同列於「唐宋八大家」 合稱列於「唐宋八大家」,合稱

2.下列加粗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 下列加粗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五色交輝(交相輝映) 五色交輝(交相輝映)

b.夕日欲頹(墜落) 夕日欲頹(墜落)

c.月夜入戶(窗戶) 月夜入戶(窗戶) (和)

d.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3.翻譯句子。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曉霧將歇(消散) 曉霧將歇(消散) 沉鱗競躍(爭相跳) 沉鱗競躍(爭相跳)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但少閒人(只是) 但少閒人(只是)

(3)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4)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閱讀下列文段,完成 4~8 題。 閱讀下列文段,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 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能與其奇者。

4.「書」的意思是__信______,「答謝中書書」的意的意思是__信______, 答謝中書書」 __ 思是給謝中書的信思是給謝中書的信給謝中書的信5.找出統領全文的句子。 找出統領全文的句子。 全文的句子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6.下邊兩個句子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下邊兩個句子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 1)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答:對偶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對偶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7.本文分__3_____層,寫出各層大意。 本文分__3_____層寫出各層大意。 __3_____

8.寫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寫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寫人間奇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通過寫人間奇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閱讀下列文段,完成 9~12 題。

閱讀下列文段,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 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反問句。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反問句。 比喻:

庭下如積水空明。 比喻:庭下如積水空明。

擬人:月色入戶, 擬人: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10.把全文劃為三層,並寫出各層大意。

10.把全文劃為三層,並寫出各層大意。 點明夜遊的起因、 時間、 同遊的人及遊覽的地點。 ( 1) 點明夜遊的起因、 時間、 同遊的人及遊覽的地點。

(2)運用比喻描繪庭院月色 (3)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情感。 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情感。 11.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

11.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蘇軾寫竹柏的用意是什麼? 用意是什麼?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表達和張懷民的深厚友情 12.找出文中的議論句。

12.找出文中的議論句。這些句子表現了蘇軾怎樣的心境(結合蘇軾被貶的情況)? 結合蘇軾被貶的情況)?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被貶時的失落,悲傷,沮喪~~~~~~~ 被貶時的失落,悲傷,沮喪~~~~~~~

答謝中書書和記承天寺夜遊複習材料

答謝中書書 課文和譯文 山川 之美,古來 共談高峰 入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嘆的啊。巍峨的山峰聳入 清流 見底兩岸 石壁,五色 交輝青林 翠竹,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四時 俱備。曉霧 將歇猿鳥 亂鳴 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

《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

再,最後。二 11.月色美,觸景生情。12.庭下如積水空明 發揮奇特想像,用了新奇的比喻。13.月色皎潔。空靈。14.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15.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閒 種種微妙複雜的感情盡在其中。16.敘事 描寫議論。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答謝中書書》與《記承天寺夜遊》比較閱讀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 乙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