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

2021-03-04 08:12:08 字數 5070 閱讀 4217

《三峽》複習要點

一、文學常識:

《三峽》選自《水經注疏》。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作者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范陽涿(zhuō)縣(現在屬河北)人,北魏地理學家。

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其書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二、背誦課文:

1、側面寫山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運用誇張來體現夏天水急的句子是: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引用漁人的民歌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表現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5、表現春冬水清流緩的句子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6、表現秋季淒清蕭瑟的句子是: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三、句讀停頓: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四、字詞解釋:

1、通假字

「闕」通「缺」,空缺。

2、一詞多義:

①絕:沿溯阻絕(斷,斷絕)

絕巘多生怪柏(極)

哀轉久絕(停止;消失)

②自:自三峽七百里中(從)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假如)

3、詞類活用:

①乘奔御風:奔,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

②素湍綠潭:湍,形容詞作名詞,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形容詞作名詞,清波。

五、翻譯課文: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4、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5、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6、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8、常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六、內容理解:

1、整體把握:《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激發人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餘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悽」「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洶湧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2、結構提綱:總特點:山高嶺連,中間狹窄。(側重寫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分特點:(1)夏:水漲流速,交通斷絕。(2)春冬:水退潭清,風景秀麗。(3)秋:水枯氣寒,猿鳴淒涼。(側重寫水:四季不同,風景各異。)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點撥: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4、第一段總寫了三峽怎樣的特點?

點撥:(1)峽長(七百里)嶺連(連山,略無缺處)(2)山高峽窄(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5、第一段中三峽的山具有怎樣的特點?

點撥:山高嶺連,岸偉峽險(或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6、「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特定環境下的情景綜合表現了三峽怎樣的特點?

點撥:山的「連」「高」「窄」。

7、第一段作者採用了什麼寫法表現三峽的特點?

點撥: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8、三峽的夏水有何特點?

點撥:(1)水漲(襄陵,沿溯阻絕)(2)流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9、寫「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麼?這是什麼寫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詩?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漲流急,也突出了三峽夾江對峙、狹窄險要的特點。寫法:側面描寫。想到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10、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峽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寫的?表現了三峽怎樣的季節特點?

點撥:抓住了碧水、怪柏、飛瀑來寫的。表現了春冬三峽的風光秀麗。

11、總括春冬之景的四個字是什麼?

點撥:清榮峻茂。

12、「良多趣味」表現在何處?

點撥: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13、第四段寫什麼季節的景色?作者是從哪一角度寫景的?表現了景物什麼特點?

點撥:秋季。聽覺。表現了幽靜、寂寥、悽異的特點。

14、「漁者歌」有什麼作用?

點撥:說明猿聲淒涼、悲哀,從側面渲染了秋天蕭瑟、肅殺的氣氛。也暗含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15、作者為什麼先寫夏水?又為什麼先寫山,後寫水?

點撥: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先寫「夏水」。為寫水勢,先寫山勢,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嶺相互映襯,能形成一幅險峻壯奇的圖畫。

16、分別概括三峽夏、春冬、秋三段時間三峽景物的美點。

點撥: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淒婉美

17、第一段和後三段是什麼關係?

點撥:總分關係。

18、本文在語言運用方面有怎樣的特點和作用?試作簡析。

點撥: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放有致,很有節奏感。語言精練,表現力強,充滿生氣。

七、課外拓展:

1、關於長江或三峽的詩句:

①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②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③李白《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④李白《峨嵋山月歌》: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⑤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答謝中書書》複習要點

一、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字通明,號華陽隱居,南朝梁時丹陽秣(mò)陵(今江蘇南京)人,著有《陶隱居集》。他曾經擔任諸王的侍讀,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後隱居句曲山,可是「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謝中書即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人,曾作中書鴻臚,所以稱之為謝中書。陶弘景給謝徵的這封回信,稱道江南山水之美,筆籠山川,紙納四時,文辭清麗,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可具有文學性。

二、背誦課文:

1、文中描繪早晚景色變化的句子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2、表明作者自豪心情的句子是: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三、句讀停頓: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四、字詞解釋:

1、一詞多義:

①欲:夕日欲頹(將要)

實是欲界之仙都(慾望)

2、古今異義:

①四時俱備:時,季節(古);時間,時候(今)。

五、翻譯課文: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2、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3、實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六、內容理解:

1、整體把握:文章以感慨發端,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接下來的十句,作者便以具體描繪秀美的山川景色。

仰視俯視、平遠高遠的視角,動靜結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最後,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本文寫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2、作者描寫景物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點撥:觀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顯而微;景物狀態:由靜而動;時間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諧、完整、統一。

3、「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內含作者什麼感情?

點撥:有高雅情懷的自豪感以及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4、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是什麼?

點撥:「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5、講究色彩搭配,表現一年之美,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什麼?

點撥: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6、將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一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什麼?

點撥: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7、「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點撥: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8、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麼?

點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9、分析「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點撥:「歇」「頹」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為,有過程,激發人的想像,充滿生命氣息。「鱗」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語言表現力,文學色彩濃厚。

10、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試分析美在何處。

點撥:(1)意境美。風光綺麗,融入感情,形成優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變化之美。④動靜相襯之美。

(2)結構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以「美」點明全文中心。

中間部分具體敘寫山川之美。最後以感嘆總括前文,首尾呼應,議敘結合,使文章主體部分更為鮮明突出。文中的寫景部分,仰視再俯瞰,復平看,最後又分「曉」與「夕來寫,次第井然。

三峽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

三峽1 三峽 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 清幽秀麗的景色。2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 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3 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餘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 素 綠 清 影 數字 寫秋...

11八上三峽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複習

中考複習十一 八年級上冊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

《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

再,最後。二 11.月色美,觸景生情。12.庭下如積水空明 發揮奇特想像,用了新奇的比喻。13.月色皎潔。空靈。14.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15.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閒 種種微妙複雜的感情盡在其中。16.敘事 描寫議論。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