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考核規定

2021-03-04 01:41:38 字數 1929 閱讀 5706

第一條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考核規定是對企業安全生產先進評比的依據,總分100分。達90分以上為優,80分以上為達標,低於80分為不達標。

第二條組織機構及管理(共10分,每項1分)

1.直屬企業應有主管領導承諾制;二級單位應有主管領導分工負責;基層單位應有領導分工或安全員。

2.應有職業衛生組織機構網路圖。

3.企業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設有職業衛生專職(兼職)管理崗位,定期進行職業衛生檢查。

4.相關職能部門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工作責任制。

5.提供職業衛生開展工作必要的經費。

6.應有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實施細則和預防職業病危害專項管理制度。

7.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預案。

8.制訂職業病防治工作年度計畫和長遠規劃。

9.每年底應向職防中心報送職業病防治工作年度總結。

10.勞動合同管理符合職業衛生管理規定。

第三條職業衛生監督(共10分,每項2分)

1.按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及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2.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對建設專案職業衛生「三同時」全過程監督。

3.職業衛生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應監督整改。

4.建立職業衛生「三同時」設計審查、驗收檔案。

5.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裝置、設施、材料等的進入或轉出,應符合職業衛生要求。

第四條職業衛生防護(共10分,每項2.5分)

1.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傷害的工作場所,應配備符合職業衛生要求的防護設施或用品。

2.防護用品定期維護校驗,並有維護校驗記錄。

3.建立員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檔案,保證員工能正確、熟練使用防護用品。

4.從事放射工作個人劑量監測率應達100%。

第五條作業環境檢測(共20分,每項2分)

1.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應按規定設檢測點,並編制檢測平面圖。

2.在嚴重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建立公告欄,設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3.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週期符合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

4.檢測、分析有記錄。

5.檢測分析評價報告按時反饋被檢測單位。

6.檢測覆蓋率95%(油田企業、銷售企業和施工企業為75%)。

7.檢測點合格率95%。

8.作業環境檢測檔案內容齊全。

9.每季度按時上報檢測統計季報表,並附文字分析。

10.開展應急檢測、事故檢測、進入有可能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受限空間裝置前檢測及隱患點檢測。

第六條職業健康檢查(共20分,每項4分)

1.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上崗前體檢率100%;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在崗期間受檢率100%;離崗前受檢率100%。

2.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工體檢週期及檢查專案達到規範要求。

3.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內容齊全,符合要求。

4.對患有職業禁忌證、疑似職業病和職業病的病人應按有關規定處理。

5.體檢總結分析評價報告,於每年底報職防中心。

第七條職業衛生檔案(共10分,每項5分)

1.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設立專人(或兼職)管理,每年複核1次。

2.職業衛生檔案計算機管理。

第八條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共10分,每項2分)

1.制訂年度職業衛生教育培訓計畫並建立檔案。

2.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衛生教育,有教材有考核有記錄。

3.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上崗前職業衛生知識教育率達100%。

4.有害作業現場自救互救技能培訓率100%。

5.班組每季度開展一次職業衛生學習,本崗位職業衛生知識掌握率100%。

第九條職業病管理(共10分,每項2分)

1.無急性中毒事故。

2.嚴格執行職業病診斷管理辦法。

3.職業健康檢查發現的疑似職業病患者,及時申請診斷,職業禁忌證患者及時脫離原職業病有害作業崗位。

4.慢性職業病年發病率控制為在崗職工總數的萬分之一以下。

5.嚴格執行職業病報告制度。急性中毒事故24小時內上報安全環保局和職防中心,職業病季報表按時上報職防中心。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體會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職業人群總數居世界之首,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各種新材料 新工藝 新技術的運用,導致新的有毒有害物質也急劇增加。尤其是近幾年來,各種形式的職業危害日趨嚴重。作為一名企業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現結合本公司的日常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從組織機構 教育培...

計量管理工作規定

1 目的 加強計量管理工作,使監視和測量裝置達到合格的使用狀態,保證產品質量檢驗資料的可靠性和準確性。2 崗位責任 2.1 總經理 新購監測裝置申請的批准。2.2 質保部 2.2.1 負責公司內 計量法 的宣傳貫徹,公司計量工作狀況匯報。2.2.2 建立健全公司計量管理制度。2.2.3 計量技術業務...

安全管理工作規定

1 擺正安全與生產的關係,堅持安全為了生產 生產必須安全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2 實行安全責任制,明確安全責任。公司總經理對安全工作負第一責任,分管安全工作的副總經理負第二責任,其他領導負綜合治理的責任。3 對安全工作要進行全員 全方位 全過程管理 黨 政 工 團都要把安全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