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雞sh

2023-02-06 05:21:02 字數 4796 閱讀 4919

概論養雞是我國城鄉廣大人民群眾一項傳統的、具有投資少、規模小、見效快的飼養業。雞的品種按其經濟用途分為蛋用雞、肉用雞、蛋肉兼用雞和藥用或觀賞雞四種。一般來說,傳統養雞以自繁、自養為主。

但因近年來自繁自養已不能滿足社會需要,養雞戶不斷增多,飼養量大量增加,普通養殖戶依靠科技提公升養雞技術成了當務之急。

選種在雞場投產前,養殖戶應該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等結合市場因素挑選適合自己飼養的品種,蛋雞還是肉雞,快速性雞種還是慢速型雞種,是否考慮生態品種。

選雛挑選健壯的雛雞,主要通過一看、二摸、三聽、所謂「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勻,符合品種標準;羽毛是否清潔整齊,富有光澤。「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豐滿,有彈性。「三聽」則聽叫聲是否清脆響亮。

健壯的雛雞一般表現為:眼大有神,腿幹結實,絨毛整齊,活潑好動,腹部收縮良好,手摸柔軟富有彈性,臍部沒有出備點,握在手裡感覺飽滿溫暖,掙扎有力。反之,精神萎靡,絨毛雜亂,臍部有出血痕跡等均屬弱雛。

雌雄鑑別

雛雞的雌雄鑑別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1 **鑒別法

首先看**的張縮情況,一般雄雛的**括約肌比雌雛發達,攣縮能力強。因此,在出雛的當天,可將雛雞託在手中,看其**的張縮情況,如果閃動恰恰而有力,為雄雛;而閃動一陣、停一陣、再閃動一陣,張縮次數較少且慢,為雌雛。

2 羽毛鑒別法

主要根據翅、尾羽生長的快慢來鑑別,雛毛換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雛雞的胸部和肩尖處已有新毛長出的是雌雛;若在出殼後七天以後才見其胸部和肩尖處有新毛的,則是雄雛。

3 動作鑒別法

總的來說,動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潑,活動力強,悍勇好鬥;雌性的比較溫馴懦弱。因此,一般強雛多雄,弱雛多雌;眼暴有光為雄;柔弱溫文為雌;動作銳敏為雄,動作遲緩為雌;舉步大為雄,步調小為雌;鳴聲粗濁多為雄,鳴聲細悅多為雌。

4 外形鑒別法

雄雛一般頭較大,個子粗,眼圓形,眼睛突出,嘴長而尖,呈鈎狀;雌雛頭較小,體較輕,眼橢圓形,嘴短而圓,細小平直。來航雞發育較快,雌雄翅尾羽都出得早,較難識別,一般在15日齡左右,可根據冠子的發育狀況鑑別。

育雛小雞從出殼到60日齡左右叫雛雞,這段時間的培育亦稱育雛。人工育雛,就是根據雛雞的生長發生規律,應用科學方法進行餵養。

(一)調節適宜溫、濕度,提高雛雞成活率

育雛合適的溫度、濕度如下表:

週齡溫度 (白天) 溫度 (晚上) 相對濕度(%)

1-2 32-28 34-30 65-60

3-4 28-26 30-28 65-55

5-6 26-23 28-25 55

7-8 23-20 25-22 55

8週齡以上 20 22 55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週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濕度,是養好小雞,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

1 雛雞適宜的溫度

幼雛保持在30-32°c。以後,每5天降溫1-2°c,乙個月齡後,如外界氣溫在20°c以上時,可以自然給溫,否則應繼續保溫。溫度適宜與否,可觀察雛雞的形態表現:

如雛雞擠成一堆,不愛活動與吃食,不時發出「吱、吱」叫聲,音長而無力,是溫度過低的表現;如果雛雞兩翼下垂,張口喘氣,拍翅搶水喝,不時發出「啾、啾」聲音,叫聲尖而短,則是溫度過高,只有雛雞分布均勻,活動、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糞後糞便多呈現條狀,睡眠時頭頸伸直,安靜等說明溫度合適。 調節雛雞溫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雞可放於紙箱或木箱,箱內鋪墊乾草或棉絮,墊料下還可放置熱水袋,或用電燈照明取暖。大群雞可採取溫室保育。

2 育雛舍濕度調節

育雛舍(室或箱)內若太乾燥,雞體內水分散發量大,對雛雞生長不利;若濕度太大,空氣不流通,雛雞容易感染病。適時的相對濕度為55-65%。調節的方法,只要飲水器內不斷水即能達到要求;霉雨季節濕度偏大時,可加厚乾燥的墊料並及時清理潮濕墊料即可。

(二)及時供水開食、搞好日糧搭配

1 雛雞飲水

雛雞開食之前,先給飲用0.01-0.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呈淺紅色即可),以清除胎糞和消毒腸胃。

然後餵給8%的蔗糖水,可提高雛雞成活率。最後再餵料。然後,要經常供給飲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飲拉稀死亡。

飲水宜先用溫開水,以後可逐漸改用新鮮清潔涼水,同時防止雛雞弄濕羽毛。

2 幼雛餵料

幼雛階段餵料不宜受餐數限制,應任其自由採食,以後逐漸減少飼餵次數,到20日齡後日喂4次即可。餵料不宜過濕,以能鬆散為度。喂量應隨著雛雞日齡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飽(以八成飽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3 雛雞的飲料配合

根據其營養需要特點:要求較高的能量和較高的蛋白質。一般日糧中,谷實類(玉公尺、碎公尺等)為50-60%;糠麩類(公尺糠、麥麩等)為5-10%;油餅類(花生餅、豆餅、芝麻餅等)為20-25%;動物性飼料(魚粉、肉粉等)為7-20%;骨粉、貝殼粉4-5%;食鹽0.

3-0.5%。青飼料另外加喂,尤其沒有維生素新增劑時,不能斷喂青料,喂量約為精飼料的30-50%。

不同日齡雛雞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種、個體發育、飼餵方法不同而有差異,大致為:1-10日齡為8克,20日齡為15克,25日齡為16克,30日齡為30克,50日齡為40克。

(三)調控適宜光照,促進雛雞發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溫、增加食慾,利於消化,促進鈣磷代謝、維持正常生長發育,並能殺菌。但光照強而又時間長(包括人工充實光照),易使雛雞過量運動,得不到適當休息而影響雛雞正常發育。因此,應採取遮光的辦法使雛雞得到適當的休息,以利於消化、增重和換羽,同時還可以防啄肛、啄羽等噁癖。

適宜的光照和運動時間為:一周齡內的雛雞可全日24小時光照,並在每次餵飼前後各活動10-20分鐘。一周以後,若天氣晴朗,溫度許可的情況下,白天採用自然光照即可。

最好每天能曬一次太陽,頭

一、二天曬半小時左右,以後逐漸延長。20日齡前每天可使雛雞活動6-7小時,(包括採食時間),20日齡以後,晴天可整天活動,但中午炎熱時節應收回遮光休息2-3小時為宜。

育成該階段為飼養中雞,中雞,一般指八周齡以後能獨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籠育肥前階段的雞,也稱童雞、育成雞、青年雞、後備雞。其特點是:生長發育最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長最多的時期。

(一)飼養方式

1 平養

即在雞舍地面鋪有墊料(木糠、刨花、穀殼、短稻草、粗砂等),讓雞散放在墊料上飼養。平養在室外可設定一定運動場。此方法適用於中、小型養雞數量較多而勞力較充裕的養雞戶。

2 籠養

即把雞關在籠子內飼養。是現代化和工廠化養雞的一種主要飼養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鎮職工、居民養雞的一種主要方式。

3 放養

即白天讓雞在戶外自由活動和覓食,傍晚讓雞自行進籠,它是廣大鄉村比較常用的飼養方式。

(二)飼養管理

1 日糧的需求及合理搭配

隨著中雞消化機能的增強,採食量愈來愈大,日糧可在小雞料的基礎上逐漸減少蛋白質飼料的比例,適當加糠麩類粗料(一般右佔日糧15-20%)和青綠飼料(可佔日糧30%)。這一階段雞的營養需要一般為:粗蛋白質12-15%,粗纖維5%,鈣1%,磷0.

6%,食鹽0.3-0.5%。

作為種用的雞,飼料代謝能不宜過高,以免過於肥胖,不利生殖系統發育。 中雞活動能力強,含量大,可採用幹、溼結合的方法進行飼餵,即每天定時喂2-3次濕料,另設食槽經常保持有幹粉料,任雞自由啄食。此外,食槽和飲水器具要配置充足,以免雞群搶食出現捅擠和踐踏。

2 適宜的飼養密度和及早上棲架

為了促進雞骨骼、肌肉和內臟器官的發育,增強體質,應降低飼養密度,一般每平方公尺雞舍以5-10隻雞為宜。平養方式應擴大運動場地,並在場內設定砂池,以便雞進行砂浴和增加活動量。有條件的地方,盡可能進行放牧飼養。

因為,野外牧地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放牧的雞活動量大,同時還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籽、昆蟲、礦物質等飼料,有利於雞的生長發育。 隨著雞的生長和採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糞量也相應增加,雞舍內容易汙濁。因此,要注意雞舍內的環境衛生,開窗透氣,促使空氣流通。

另外,應及早訓練雞舍內的環境衛生,開窗透氣,促使空氣流通。另外,應及早訓練雞群上棲架,避免對外開放體與糞便接觸,從而減少球蟲病等疾病的發生。

3 分群飼養和及時去勢劣種公雞

為了保證雞群均衡生長,應及時進行大小、強弱分群飼養,尤其公母雞更要注意分群。因為公雞較強,吃料時常排擠母雞,而且公雞比母雞性成熟早,追逐母雞,使母雞終日不得安寧,影響母雞的正常發育。所以,一般能明顯地分出公母時就應分群飼養。

對於2-3月齡的小公雞,根據需要留作種雞外,其餘不符合種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雞**或去勢上籠飼養。小公雞經閹割去勢後發生性情溫馴,活動減少,增重快,易育肥,肉質好且飼料報酬高。公雞適宜的閹割時間,一般為45-90日齡。

產蛋雞和種雞的科學飼養飼養產蛋雞和種雞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蛋和***的種蛋。因此,兩者在飼養管理上基本相同。

(三)產蛋雞的日糧配合

飼料是保證母雞產蛋的物質基礎,而科學搭配飼料是保證母雞多產蛋的先決條件,根據產蛋雞對營養的需要,在日糧中應保持16-18%的粗蛋白質,代謝能2600-2900大卡/公斤。而能量飼料或稱澱粉料不宜過多,以免母雞身體積聚脂肪過多影響產蛋。同時搭配給1-1.

5%的鈣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滿足雞對維生素的需要。 此外,要保證新鮮清潔的飲水。

據了解,母雞在24小時內得不到飲水,會使產蛋下降30%左右,至少10天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四)適宜光照與溫度

自然光照(太陽光)和人工光照(燈光照)對雞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據介紹,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時,人工補充光照,可使產蛋量增加34-40%。適宜的光照時數,一般為:

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總時數,當年初產母雞為14-15小時,成年經產母雞為15-16小時。 雞是恆溫動物,成雞體溫調節機能健全,對環境有一定的適應性。但溫度超過其適應範圍(惟15-21°c為宜),也會影響產蛋率,試驗表明,當環境溫度公升高1°c,飼料的消耗下降1.

6%。雞沒有汗腺,當氣溫超過30°c時,就用增加呼吸次數來放散體熱,致使採食量減少20-25%,產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平衡膳食,科學養生」知識競賽題目附答案

1 秋季應少吃的蔬菜 a.菠菜 b.白蘿蔔 c.生薑 d.生菜 2.由於學習,工作壓力過大,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出現失眠的狀況,下列哪種食療能促進睡眠 a.生番茄汁拌雞蛋 b.酸棗仁 c.羅漢果,柿餅湯 d.蓮子加雞丁 3 著名中醫費開陽認為喝粥有利於養生,但是不同的季節,喝的粥也要隨之變化,下列屬...

申論 構建科學養老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孟子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禮記 禮運 中寫道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從幾千年前儒家學者為我們描述的理想社會開始,養老就成為中國社會的永恆話題。但目前,我國的養老體制建設還不能滿足未來人口老齡化高峰的需要。我國是在人口多 底子薄 人口增長過快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