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路發展概況

2023-02-06 03:09:01 字數 3501 閱讀 1045

姓名:尹明

學號:20142110010322

班級:2014軟工三班

摘要: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目前約有8.7萬座水庫,年供水能力達2400億立方公尺,佔全國年供水能力的37%。水庫在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效益。

但是,在這些水庫中,約有1/3是病險水庫。「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系統建設。中國水路發展的歷程經歷過什麼?

在中華五千年以前就有大禹治水的神話,也有李冰治水的傳奇。縱觀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黃河於長江顯得尤為重要,是他們孕育了華夏兒女,他們獻出了他們的寶貴財富。正因為這樣水路運輸的發展使不得不談的。

關鍵字:水路運輸,水路發展

早在隋朝時期,隋煬帝楊廣就開始開鑿京杭大運河,連線南北兩地的運輸。交通運輸的演變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有著極密切的關係。作為人和物位移手段的運輸方式,從手提肩扛、利用牲畜馱運發展到現代化的鐵路、公路、水上、航空和管道五種主要運輸方式,這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由此而出現的人類社會的多次分工逐步演變而來的。

同時它又反過來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   根據考古的發現與證明,我國祖先早在2023年前已開始使用船隻,4600多年前已有了舟車,2023年前也曾設過掌管道路的「司空官」。古代人們大都沿河而居。

隨著火和石斧的應用,為適應捕魚和渡河的需要,便創造出最早的水上運輸工具——獨木舟。人類在利用天然的河、湖、海航運的同時。很早就挖掘人工運河,接通天然河道,擴大航運範圍。

我國早在西元前486年的春秋時期就開鑿了邗溝運河;秦朝時挖掘的靈渠把湘江和珠江水系連線起來;隋朝時完成了貫穿南北的大運河工程,這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運河。唐代以後逐漸開始了海上**。宋代已把帆船作為海上交通的重要工具,從廣州、泉州等地出航東南亞、印度洋以至波斯灣。

明代大航海家鄭和,從1405—2023年先後7次渡洋遠航,溝通了我國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和文化關係。   值得重視的是,大約在11世紀,我國將指南針應用到海船上,大大提高了航海技術。這種技術,不久經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這是我國科學技術對航海事業的巨大貢獻。   一、水路運輸業的發展變化

(一)、 奴隸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後,交通多恃水道,並始用木板造船。夏、商、周各代的國都,為便於諸侯朝貢和人員往來,均務求舟楫之至。另據史載,當時長江、黃河與淮河都已通船。

如在黃河流域,船隻可溯航至禹門口一帶,並經汾水可通至山西曲沃,經渭水可通達秦都雍(今陝西鳳朔、寶雞間);在長江流域,船隻西可通達四川的宜賓和成都(溯岷江),北經漢水轉唐白河可抵河南的南陽,南分別經湘水及其支流來水可通到廣西全州和湖南郴縣。通過海上,同附近的日本和越南也時有往來。

(二)、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南方,仍主要發展水運,先後開鑿有溝通江、淮兩大流域的邗溝運河(今蘇北裡運河的前身),和溝通黃、淮兩大水系的鴻溝運河等,使我國東部形成有黃、淮、江三大水系相互連線的水運交通網,進而也推動了原經濟文化較落後的吳、越等地的開拓與發展。

(三)、秦漢時期秦漢時期,在河運方面,此時最著名的建設工程有:秦時開鑿的溝通長江、珠江水系的靈渠,以及東漢末年曹操在河北修建直通冀東北灤河下游的白溝、利漕渠、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等一系列運河。從而到3世紀初,在我國東部廣大南北方之間,便出現有灤、海、黃、淮、江、珠六大水系相連通的偉大水運壯舉。

在海運方面也有了明顯的發展,航船已利用舵來操縱航向,並出現有碣石(樂亭)、轉附(芝芣半島)、琅琊(膠南)、吳(蘇州)和番禺(廣州)等有名港口。同日本、朝鮮的海上往來更多了,並開闢有通往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的航線。

(四)、隋唐時期到了隋唐,我國造橋技藝已達到很高水平,隋代所建河北省趙州安濟橋(亦稱趙州橋),跨徑長達37.37公尺,氣勢雄偉,結構合理,在當時世界上是十分先進的,該橋至今仍相當完好,比歐洲同類橋型的出現要早千餘年。此外,在沿海,除廣州港外,揚州、華亭(松江)、杭州、明州、溫州、福州、泉州、潮州、密州、登州、楚州(掖縣)、平州(盧龍)、都裡鎮(旅順口附近)等港口與城鎮,也都發展到一定或相當的規模。

我國同海外通商的地域範圍逐漸在擴大。內河水運已建成有以洛陽為中心的,東北至涿郡,東南到餘杭,總長達2700餘公里的南北大運河。

(五)、宋元明清時至宋元明清,我國交通運輸業又有了十分顯著的進步與發展。如內河水運,通過濟州河、會通河和通惠河等等的開發,也將舉世聞名的,北起北京,南達杭州的京杭大運河建成通航。再如海上交通,隨著我國指南針的發明和海圖的出現及其應用,為發展我國遠洋國際航行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因而便出現有明代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遠及非洲東海岸的索馬利亞和肯亞等地,遍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大促進了我國同這些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技術的交流,從而也成為世界航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舉。

由於海運事業的輝煌成就,早在宋、元時期,我國廣州、泉州和明州等港,都已成為國際上著名的海港,特別是泉州港,還曾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與最著名的海港。   正是由於宋、元時代倡導的開放政策和鼓勵海外**的做法,加上設定管理機構市舶司實行有效管理,使得泉州港等成為國際性**大港,中國對海外的**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在南宋年間,市舶司的收入一度佔國家總財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

明代的海禁和清代的「遷界」政策,尤其是順治十八年(公元2023年)的大規模強迫沿海民眾內遷,嚴重阻礙了海外交通和海外**的發展。其後果則造成私商**漫延,並形成內地向東南亞大規模移民。還有一些新型的水路運輸方式在變革與發展。

1. 運輸功能拓展與運輸方式變革現代運輸強調物流的系統觀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發揮港口集疏運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為物流中心,由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優化組合的聯運系統,使由原材料**、產品生產、儲存、運輸到商業銷售的整個物流過程更暢通,從而使貨方、運輸方、銷售方和購買方在合理的方式聯運中全面受益,體現運輸服務於社會經濟的宗旨。物流的系統觀念改變船方、港方、貨方在運輸中過分顧及各自利益的傳統做法,而樹立了全新的物流流通全系統利益的觀念,使運輸服務於社會經濟的觀念得到昇華,這是運輸的時代新特徵。

2. 航運經營觀念的新變革在航運市場激烈的競爭形式下,航運公司經營觀念從單純追求利益轉變為追求低運輸成本和服務高質量,以使自己獲得新的生存和發展機會。

3. 船專業化與運輸全球化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運輸全球化成為必然的趨勢,長距離的海上運輸促進了船舶大型化和專業化。從船型構成看,油輪和散貨船舶等專業化船舶占有極大的比例,作為新運輸方式的貨櫃租船發展迅速。

4. 泊位深水化,碼頭專用化,裝卸機械自動化船舶大型化的趨勢對港口航道水域和泊位前沿的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隨著第

四、第五代貨櫃船舶和大型油輪、散貨船的出現,要求港口航道和貨櫃泊位前沿水域的水深不斷加深。對於流量大而穩定的貨物,如散貨、石油及其成品油類和貨櫃的運輸,專用碼頭泊位的產生,加上專用裝卸機械自動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港口通過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港口地裝卸效益。因此,泊位專用化和裝卸高效益已成為現代化港口地發展趨勢。

5. 港航企業經營管理改革近幾年來,世界航運業實現了「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在港口方面,實行「政企分開」和「港口經營民營化」。

我國港口對外開放以來,吸收了大量外資,沿海各大城市港公的貨櫃碼頭的中外合資經營屢見不鮮,以「政企業分開」建立港口現代企業制度已經成為我國港口體制改革的核心任務,港口組合經營、港航聯合經營、港方和貨方合作經營正成為港口一種新的經營機制。

2:《水路運輸現代化》 金文

3:《交通運輸概論》 楊浩

4:《水路運輸》

5:《水路工程》

中國立體光柵材料的發展概況

立體光柵影象,也稱光柵3d影象 全景影象等,由於其具有強烈的空間真實表現力和生產者可以獲得較豐厚的利潤,成為時下創業選擇不可或缺的專案之一,在我國也越來越多的人雲起風湧加入這個行列,致使本立體畫製作基本發展成我國目前乙個有力的輕工後繼產業。該產業如此蓬勃的發展,跟光柵材料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打個比方說...

中國水資源概況

我國採取切實措施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 時間 2002 05 14 10 06 評論 0條 從今年5月1日起,凡是直接從江河 湖泊或地下取水的新建 改建 擴建的建設專案,如需申請取水許可證,必須按規定進行水資源論證。這是水利部和國家計委近日聯合頒布的 建設專案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 中透露出的重要資訊。水法...

中國礦產資源概況

截止 2000 年底,中國已經發現礦產 171 種,其中探明有儲量的礦產 157 種,礦產地 2 萬多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 礦種比較齊全 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 45 種主要礦產中有 25 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 石膏 釩 鈦 鉭 鎢 膨潤土 石墨 芒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