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二複習剖析

2023-01-26 03:51:05 字數 5064 閱讀 4616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筆記

第五篇宋代文學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風與詩風

名詞解釋

西昆體1. 以楊億等人為代表的西昆體,是宋初影響極大的重要文學流派。

2. 「西昆」因創始人唱和的詩集稱《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 代表作家以楊億、錢惟演、劉筠為魁首。

4. 作詩宗主李義山,講究辭采,以偶麗為工,好用事,以表現才學和工力。

昆體功夫

昆體功夫是西昆體在藝術上的表現。

一. 以楊億為代表的西昆體作家在藝術上講究藻飾、多用故事。

二. 作詩注意修辭,重格律和借代,頗具李商隱的「沉愽絕麗」之風。

三. 大量用典

第二章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

簡答:1.簡述歐陽修散文「六一風神」的美學風格

1.歐陽修的散文措辭平易,用詞造句精練而有變化,自然地敘事、自然地抒懷。這標誌著他的散文創作從崇尚骨力到傾心於風神姿態、從陽剛到陰柔的轉變。

2.本質是散文的詩化和情感的外顯。

3.文章結構層次清楚而轉折,語言層次平易自然。這些都是「六一風神」的構成要素,這種特點偏於陰柔之美。

2.簡述王安石的「王荊公體」詩有何特點

1. 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中的「奇崛」,似瘦勁剛健為特徵,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種藝術境界,但進入老年後,卻視奇崛為平常了。

即寓悲壯於閒淡,既有清新閒適,又有沉鬱悲壯,被稱為「半山詩」。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寧居住的地方,他這個時期的詩歌被編諚為《半山集》亦稱「半山詩」,主要體裁是絕句。

2. 「王荊公體」即「半山詩」或「半山絕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詩歌創作而言。特點是重煉意,如《登飛來峰》通過寫登臨山塔遠眺,反映出詩人**遠矚、不畏艱險的胸襟氣魄。又重修辭,如《泊船瓜州》,還有用事、造語、煉字等。

主要載體是其晚年雅麗精絕的絕句。「王荊公體」的長處是下字工、用事切、對偶精,既有深婉不迫處,也有生硬奇崛處,為江西派的先驅。

第三章蘇軾

論述:1.試述蘇軾散文的藝術成就

宋代古文家蘇軾各體散文眾多,大致可分為議**、記敘文和小品文等,這些散文的出現標誌著宋代古文運動的最高成就和完全勝利。

一.議**,以政論、史論為突出。他的議**多雄辯滔滔氣勢縱橫,議論與文采交融,感情與理智並注,語言明快暢達,長於形象的說理,頗具文學價值。

二.記敘文包括碑傳文、記體文及文賦等,而以其中的山水遊記和亭台樓閣記為代表。憑藉議論為文章闢出新的境界,善於表現對自然景物的賞會與人生哲理領悟之間的融合。山水遊記,如前、後《赤壁賦》,表現出借景立論的特點。

亭台記,如《喜雨亭記》先敘為亭作序之由,次則記雨,再渲染人之喜樂,文章如水波層層蕩開去,文理自然。記敘文多數是文學性散文,將敘述、描寫、抒情錯雜並用,隨意揮灑。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寫作隨意的書札、題跋、雜記和隨筆為主要文體樣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雜記和隨筆、記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見聞和感受,如《記承天寺夜遊》。這類小品文,不拘格套,獨抒性靈,寫作特點是信手拈來,漫筆寫成。

2.蘇軾散文總的藝術特色是:

一.「辭達」、「通脫」,有圓活流轉、錯綜變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於用比喻,多形象思維。如《前赤壁賦》

三.有詩化傾向,以情感和才氣為文,富於想象。

3.蘇軾詩歌的內容:

按題材內容,蘇詩大體可分為:

1.社會政事詩:反映民生疾苦和時政得失的詩篇,如《荔枝嘆》。

2.山水景物詩:將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寫景中的抒懷遣興之作,寫流動景色的《江上看山》;寫奇幻煙雲的《登州海市》;寫景寄懷昇華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濃厚的身世之感,如《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

3.和陶詩:寄情山水,以自適為趣的意味更濃,如《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平淺而有深味,在藝術上把握了陶詩豪華落盡見真淳的特色,能夠將親身經歷的生活場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寫,達到了「神似」陶詩的地步。

4.題畫詩:把畫景轉化為詩境,善於寫出畫面的動態,並就畫意進行藝術聯想,揭示畫外之韻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4.試敘蘇軾詩歌的藝術特色

1.「以文為詩」是蘇詩的顯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氣格貫穿,如《石鼓歌》。「以文為詩」實際上靠以才氣為詩而獲得成功。

2.豐富的比喻,也稱「博喻」,如《百步洪》。

3.敏銳細緻的觀察力與出色的文字表現力,平凡事物,一經其手寫出,給人以觸處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4.以才學為詩,體現為好議論、善於使事用典。有意識地以議論入詩,將對事物的形象感受與哲理思考結合起來。如《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蘇詩兼備各體而以七言為擅長,而且風格多樣,七絕清麗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6.蘇詩的基本風格有二,一剛健的清麗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曠閒逸。高風絕塵才是其詩風的主導傾向,即一種超越世俗的審美境界。

5.試敘蘇軾詞在宋詞發展變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

一.簡述蘇軾詞對詞境的開拓

1.蘇軾以前的詞為應歌之曲子詞,多寫男女相思,寫花間酒下的傷別。蘇軾詞抒發磊落縱橫豪放之襟懷,擺脫花間詞婉轉之態,為激越、豪放充分表現作者的人格個性。如《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2.蘇軾把詞的題材取向從應歌回歸到表現自我,並從現實生活中擷取創作題材,故蘇詞多為感事之作,有的還採用詞題小序的形式確定表現的內容,交代創作動機。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定風波》。用記實手法寫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詞的抒情貼近現實生活,詞中的抒情人物形象與創作主題也由分離走向統一對應。

使詞的創作走向正視現實、面向社會和真實人生的大道,極大地拓寬了詞的取材範圍。

3.蘇軾用詞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擴大了詞境,把詞家「緣情」與詩人「言志」結合起來,詞品與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統一和融合。

二.簡述蘇軾的「以詩為詞」

1.首先指的是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的擴大,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體制,向「士大夫化」發展。

2.在蘇軾之前的「曲子詞」的曲子,基本上是「輕**」「軟性文學」。到蘇軾將詞題小序發展起來,做詞寓以詩人句法、引議論入詞、大量用經、子典故,突破**對詞體的約束,如《臨江仙》。蘇詞充分體現了文人的審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詞。

蘇軾以詩為詞的積極意義,在於改變了詞的舊傳統,增加了詞的內容,豐富了詞的體式,促使詞發展成為獨立的抒情詩樣式。

三.簡述蘇軾詞的風格

蘇詞的風格是豪放,蘇軾乃宋詞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許多極清空幽秀的作品,風格是多樣化的。

1.豪放,如《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2.婉約,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此詞為悼亡之作,對亡妻的思念之情,置於生死兩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嘆喟中。

3.清曠,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第四章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名詞解釋:

江西詩派

1.江西詩派是宋代影響最大的乙個詩歌流派,江西詩派有一祖三宗之說,一祖為杜甫,三宗是黃庭堅、陳師道和陳與義。

2.得名於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

3.領袖是黃庭堅,其它主要人物有: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韓駒等。

4.江西詩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詩派為觀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風格和師承為判斷的根據,非地域之劃分,入詩派的並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詩派是元佑學術的一部分,是作為「紹述」政治的對立物而發展起來的,其盛衰與政局有密切的聯絡。

5.創作主張及特色有:重視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為新、變俗為雅;風格生新瘦硬,但兼有瀏亮芊綿。

簡答:1.簡述黃庭堅「山谷體」的藝術特點

黃庭堅的山谷體詩歌是元佑時期宋詩發展到高峰期的產物,嚴羽在《滄浪詩話》將黃庭堅的詩列為「山谷體」,其主要藝術特點有:

1.喜歡用拗句,所謂「拗句」,主要是將律詩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變,有意造成一種打破平衡和諧的效果,給人以奇峭倔強的感覺。這種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語的做法,是形成山谷體生新瘦硬風格的重要因素。

2.「用典」也是山谷體求創新的重要方面,是「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落實於具體的詩歌創作。所謂「奪胎換骨」,是「點鐵成金」的具體化,是一種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語產生質的變化、化平凡為奇趣的語言煉金術,對前人用典法的乙個發展,目的在於「以故為新」——援用前人之語而另立新意。如,《登快閣》「朱弦」、「青眼「一聯,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歷史典故。

2.簡述黃庭堅「山谷體」的風格特徵

黃庭堅「山谷體」的總風格特徵是「生新瘦硬」

1.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種陌生感,追求詩境的生新美、詩語的峭拔美和詩韻的兀拗美。「生新」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語,「用典」也是山谷體求創新的重要方面。「瘦」洗淨鉛華;「硬」剛健挺拔。

工於煉字是山谷體的特徵之一,以善用動詞、形容詞和語助虛詞的煉字法著稱。

2.也有瀏亮芊綿的自然曉暢之作,如《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表現作者晚年歷經磨難而不屈服的堅強性格,雖不乏勁峭氣格,但運筆自然流暢,語句淺易。

第五章北宋詞與南渡詞

簡答:1.宋詞繁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宋詞的繁榮與宋代特殊的時代背景和詞的文體特點有密切的關係。詞產生於民間,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娛樂色彩。

宋代由於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優厚。宋太祖在「杯酒釋兵權」時,就公開鼓勵大臣們「多買歌兒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整個社會形成了競相追求享樂的風氣。

又由於宋代(特別是北宋)社會相對安定,政局相對穩定。詞這種帶著濃厚的娛樂色彩,幾乎沒有傳統的政治、道德負荷的文學形式,在宋代終於找到了最為適宜的生長環境,所以便以異乎尋常的速度發展起來了。 參***:

宋詞的繁榮與宋代特殊的時代背景和詞的文體特點有密切的關係。詞產生於民間,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娛樂色彩。宋代由於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優厚。

宋太祖在「杯酒釋兵權」時,就公開鼓勵大臣們「多買歌兒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整個社會形成了競相追求享樂的風氣。又由於宋代(特別是北宋)社會相對安定,政局相對穩定。

詞這種帶著濃厚的娛樂色彩,幾乎沒有傳統的政治、道德負荷的文學形式,在宋代終於找到了最為適宜的生長環境,所以便以異乎尋常的速度發展起來了。

2.宋詞發展的大致過程是怎樣的?

答:宋詞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北宋與南宋兩個時期。北宋初中期的詞沿襲了唐五代詞的特點,在形式上以小令為主,內容多寫男女愛情、離愁別恨,藝術上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詞人主要有柳永、張先、歐陽修、晏殊、晏幾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後期的詞,最大的特色是詞的詩化,主要詞人有蘇軾、秦觀、周邦彥、賀鑄等。南宋前期的詞強烈地表現了愛國主義精神,主要詞人有李清照、張孝祥、張元幹等。

南宋後期的詞分為兩派:一派以辛棄疾及其追隨者為代表,多表現愛國精神;一派以姜夔、吳文英等為代表,主要在藝術上精雕細刻。

中國古代文學史

全國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古代文學史 一 試題 課程 00538 一 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乙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 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 多選或未選均無分。l.今夫舉大木者,前呼 邪許 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出...

中國古代文學史整理

一 名詞解釋 1.台閣體p60 自明永樂至成化年間,指以當時館閣名臣楊士奇 楊榮 楊溥等為代表的一種文學創作風格。台閣體詩文內容大多比較貧乏,多為應制 題贈 酬應而作,題材常是 頌聖德,歌太平 藝術上追求平正典麗。2.茶陵派p60 從成化到弘治年間,以李東陽為主,提出詩學漢唐的復古主張,強調對聲調節...

中國古代文學史題庫

第一章上古神話 一 熟讀 精衛填海 夸父逐日 鯀禹治水 黃帝擒蚩尤 女媧補天 后羿射日 共工怒觸不周山 二 解釋 1 神話 2 神話的歷史化 1 我國古代儲存神話最多的著作是 2 神話的主要內容包括 3 中國著名的四大神話是和 它儲存在中。四 簡答 1 神話所蘊涵的民族精神是什麼?2 神話的主要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