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農業發展比較

2023-01-25 21:48:03 字數 3453 閱讀 9766

1.規模競爭力

從各省市農業規模競爭力排名情況來看,得分居前的幾個省份依次是山東、廣東、江蘇、河南、四川等省,其競爭力得分均超過80分;得分較低的省份是上海、天津、寧夏、青海和**等省(自治區),其得分均低於20。可見31個省、直轄市之間的農業規模競爭力存在較大的差距。由於這部分指標均為總量價值指標,排名相對靠前的幾個省份是理所當然的「農業大省」,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農業大省」之中也有諸如河南、四川、安徽等省份均屬第二梯隊地區,其綜合競爭力水平只處於中游水平,稱不上農業強省。

而北京、天津在規模競爭力上得分卻很低,其綜合競爭力得分卻較高,是處於第一梯隊中的「農業強省」。

從表2(表略)所列出了前述三類地區在規模競爭力諸具體指標上來看,三類地區在規模競爭力上存在明顯的梯度差異:第一梯隊的八省市規模競爭力得分為64.67分,遠遠高出第

二、三梯隊的平均得分(47.4、30.85)。

這說明雖然「農業大省」不能等同於「農業強省」,但是,整體上來看,多數「農業強省」有著較強的規模競爭力,農業經濟總量大是「農業強省」的乙個基本特徵。

2.基礎競爭力

就各省市的農業基礎競爭力排名情況而言,黑龍江、內蒙古、新疆三省(自治區)得分居前,這些省份的乙個共同特點就是均為北方的邊疆省份,由於地域遼闊,機械化生產運作效率高,使得人均耕地面積、每百戶年底擁有拖拉機數等指標得分較高,從而體現了較強的基礎競爭力水平。基礎競爭力得分靠後的省份有湖南、江西、福建、重慶、上海、貴州等省市,這些省份均為南方省份,其自然條件的約束使得基礎競爭力成為其農業的乙個明顯的競爭劣勢。

表3列出了前述三類地區在基礎競爭力諸具體指標上的差異。從表中可以看出,三類地區在基礎競爭力上差異不是很明顯,和綜合競爭力得分的相關性很小(相關係數只有-0.037429016,可以視為無統計相關性)。

除了在勞動力要素方面(非文盲率)第一梯隊地區顯示出一定的競爭力優勢之外,在資本、土地等基礎生產要素方面,三類地區沒有體現出梯度差異,顯示基礎競爭力對於各省市的綜合競爭力得分的貢獻率較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總體競爭力得分居前的省份(如福建)在基礎競爭力上卻處於明顯劣勢,而與之形成對照的有些總體競爭力得分居前的省份(如吉林)在基礎競爭力上卻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3.效益競爭力

農業效益競爭力狀況很大程度取決了乙個區域農業競爭力的發展後勁和潛力。這一點在各省市農業效益競爭力的排名特徵上可以看出。通過計算效益競爭力子要素得分和整體競爭力得分的相關性係數(0.

783),可以看到兩者之間存在高度的相關性。有較強的農業綜合競爭力水平的省份往往在效益競爭力上得分也較高,如浙江省作為全國農業競爭力的龍頭,在效益競爭力得分上也是最高的,而效益競爭力得分最低的幾個省份如甘肅、寧夏、山西等均屬於第三梯隊。結合表4所列出了前述三類地區效益競爭力上的具體指標得分進行分析,第一梯隊地區效益競爭力優勢又主要體現在有較高的土地、勞動生產率上,其平均得分均是第三梯隊地區的三倍之多;而在增加值率上差異並不明顯。

高土地、勞動生產率需要較高的農業科技水平作為支撐,第一梯隊地區在效益競爭力上的優勢也顯示了其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較高,這又導致了其農業效益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水平的提高。

4.結構競爭力

農業經濟結構合理與否是農業區域比較優勢和農村經濟素質的重要體現,結構競爭力的高低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其綜合競爭力的高低。從31個省、直轄市農業的結構競爭力排名來看,上海、浙江、北京、廣東等得分居前,新疆、貴州、甘肅、雲南、吉林等省得分較低。從三類地區的農業結構競爭力得分來看,從第一梯隊地區到第三梯隊地區,其得分也呈現遞減之勢。

結合表5中具體指標得分分析,三類地區的差異又主要體現在第一產業佔gdp比例和農村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兩個指標上。對於第三梯隊地區而言,普遍有較高的第一產業佔gdp比例和農村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而這兩個指標較高說明其經濟對農業的依賴度太大,第

二、三產業不發達說明對於農業產業產出的工業加工存在著產業價值鏈的斷檔,它反過來會制約農業的發展,這顯示其農村工業化程序緩慢,農村經濟結構仍然雷同單一,農產品產業化程度較為低下。對第三梯隊地區而言,這些都是其農業經濟結構急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

5.現代化競爭力

從各省市的農業現代化競爭力情況來看(見表6),有幾個值得引起注意的特點:其一,從得分居前的省份來看,北京、天津、上海三個直轄市佔據了現代化競爭力得分的前三甲,這說明北京、天津、上海實施發展都市型農業戰略,使得其農業的科技含量、現代化程度大大提高;而得分較低的省市如四川、雲南、重慶、黑龍江、貴州等,均屬於邊遠的西部省區,社會經濟的落後制約了其農業的現代化過程。其二,從現代化競爭力子要素得分和整體競爭力得分的相關性來看,其相關係數高達0.

84,顯示了農業的現代化程度已經成為決定乙個地區整體競爭力高低的主導因素。其三,從三類地區的農業結構競爭力得分來看,從第一梯隊地區到第三梯隊地區得分遞減,而且在四個具體指標得分上,都存在著這種明顯的梯度差異,表明了這種差距是全面的,第三梯隊地區需要從其農業的機械化、電力化、化學化和水利化四個方面全面提公升其現代化競爭力。

6.成長競爭力

成長競爭力從動態角度觀察上述不同競爭力子要素的變化特徵,其得分的高低預示著各地區綜合競爭力的可能走向。從各省市的農業成長競爭力得分排名情況來看,海南、天津、江蘇、北京、甘肅等省市得分居前,這些在成長性方面的「領頭羊」中,既有綜合競爭力也居前的省份,如浙江、北京,也有第三梯隊的省份,如甘肅省,雖然綜合競爭力排名倒數第5名,但其成長競爭力卻排名前5名。而一些第一梯隊中的省份,如綜合競爭力排名第6名的廣東省,在近幾年的農業發展速度上不盡如人意,成長競爭力得分只有31.

66分,為倒數第5名。這表明,一些目前的落後者的後發優勢正越來越得以顯露,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發展後勁,而目前的一些領先者,則在發展態勢上偏弱,有被後來者迎頭趕上的危險。不過從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農業競爭力這一地區格局還不會有大的改變,根據表7所示三類地區的農業成長競爭力得分,三類地區的梯度差異在成長競爭力方面也同樣存在,這表明,目前我國多數農業競爭力的領先者還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而對於落後者,其後發優勢並未見明顯的體現,這預示,總體而言,如果在未來幾年之內,各省市農業的成長競爭力還保持目前這種梯度差異的格局,我國各地區農業綜合競爭力的未來可能走向會體現出較強的「馬太效應」,也就是強者將更強,而弱者將更弱。

四、主要結論

1.依據綜合指標體系選擇和建立應遵循的科學性、系統性、動態性、可操作性等原則,本文從6個方面選擇了26個指標來對31個省市農業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地區農業綜合競爭力指標體系的建立,為我們全面理解、評價農業競爭力的現狀和發展、找出自己競爭優勢、劣勢提供了乙個有現實操作性的框架,為**進行相關科學決策提供客觀依據。

2.中國31省市農業競爭力排名以及分類結果的顯示,各省市之間農業競爭力水平之間存在明顯的梯度差異。這種差距是全面而非區域性的差距,是數量上的差距,更是素質上的差距。

尤其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這種差距目前並沒有減少,還在擴大。對第三梯隊地區而言,如何遏制這種差距擴大化的不利發展勢頭而迎頭趕上,切實提高其農業競爭力的水平和素質,已經成為乙個迫切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3.由於不同地區農業競爭力水平和發展狀況差異較大,因此,對於不同水平及發展階段上的地區來說,農業的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也不應完全一致,應立足各個地區的區情和資源特色及優勢,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發展狀況,採取分類指導的原則,對症下藥,制訂切實可行的重點發展產業和行業,通過發展具有地區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具體農業門類,促進各個區域農業競爭力水平的可持續提高。(完)

發展特色農業

發展特色農業,壯大農村旅遊經濟 關於城關鎮西河村發展的調研報告 劉紅星城關鎮西河村位於縣城西邊溝底,距離縣城僅1.5公里,過去因交通不便,地理環境不好,農村經濟發展困難。近年隨著縣城人群體到西河鍛鍊休閒的增多,加之西河水利風景區建設初步完成,為西河村發展村級旅遊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奠定了基礎。在群眾路...

各省市工業發展經驗彙總

1 關於新舊動能轉換工作 山東省正在全力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2018年1月,原則同意並批覆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2月,山東召開全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公布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 二 關於培育產業集群工作 1.重慶。2017年,重慶市工業園區...

加強農業技術培訓促進農業快速發展

摘要 農業技術培訓在兩者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農業技術培訓存在一定問題,完善培訓體系,建立高素質的培訓隊伍,深化農業科研改革,加大經費投入勢在必行。關鍵詞 農業技術體系隊伍科研經費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914x 2013 07 0143 01 當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