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讀 《朝花夕拾》導學案

2023-01-23 05:45:04 字數 4670 閱讀 1199

《朝花夕拾》名著導讀教學案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感知《朝花夕拾》名篇章的主要內容及主體思想,培養學生的理解、欣賞能力和閱讀興趣,使學生初步掌握名著閱讀方法。

2.運用精讀、略讀、感悟、**、賞析等學習方式,了解作品精髓及作者的生命歷程和思想感情。

3.通過品讀精美的語言,感悟魯迅先生高尚的人格與偉大的一生。

【學習重、難點】

1.深刻理解《朝花夕拾》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作者對往事的溫馨回憶以及對現實的理性批判

2.感悟作者的偉大人格與崇高的精神品質

3.指導學生初步掌握名著的閱讀方法。

【教具準備】

蒐集資料,製作課件。

【課時安排】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自主閱讀,蒐集資料

學習過程:

一、自主閱讀,蒐集資料:

二、作業:

歸納整理並做好分配,準備下節課展示交流。

第二課時

學習要點:小組合作,展示交流

學習過程:

一、興趣匯入:

1.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的讀書方法和讀書的感受。

2.教師點撥: 讀書三功:「誦」 「疑」 「評」。

3.掌握一些有關閱讀散文的方法。

二、走進魯迅,了解創作風格: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21世紀教育網

作者簡介: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和新文**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

三、深入文字,了解背景: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上。

一九二七年七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改名《朝花夕拾》。

2023年11月2日,北洋軍閥**教育部部務會議決定,小學生要讀經,自初小四年級起,每週一小時,直至高小畢業。北洋軍閥竭力鼓吹那些所謂「以正人心而厚風俗」的讀物。上海出版了《男女百孝圖全傳》作為「家庭教育的好模範」的必讀本。

《朝花夕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其用意,正如許廣平在講到關於魯迅對待兒子海嬰的態度時所指出的那樣:「他自己生長於大家庭中,一切戕賊兒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記得最真,絕不肯讓第二代的孩子再嚐到他所受的一切。

尤其是普通的所謂禮儀,把小孩子教成木頭人一樣,見了人都不敢聲響的拘拘為仁」。魯迅希望兒童「敢說、敢笑、敢罵、敢打。」(《欣慰的記念》第183頁)因而,《朝花夕拾》中的許多作品,是對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長制的無情鞭撻。

魯迅在評論向培良的**時曾說:「作者向我們敘述著他的心靈所聽到的時間的足音,有些是借了兒童時代的天真的愛和憎,有些是藉著羈旅時候的寂寞的聞和見,------只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使我們在不甚操心的傾聽中,感到一種生活的色相。但是,作者的內`心是熱烈的,倘不熱烈,也就不能這麼平靜的娓娓而談了」(《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二集序》。

魯迅自己寫《朝花夕拾》其實也是這樣。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閒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四、合作交流,概括內容:

1.閱讀文字,把握整體內容。

讀書方法介紹:

讀書「三功」

大凡好文章都追求一種含蓄美──借物以抒情,即事以明理;情不顯出,理不直指。我們在閱讀時如果只是一般地「看」一下,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作品的內蘊。要想窮通作品內蘊,必須下得三種功夫。

一曰「誦」。文字是意象符號,單用眼看難以「意象全出」。誦把死文字變成活音調,創造出一種進入佳境的氛圍和契機。

誦把眼、口、耳、腦諸感官都調動起來,其感受自然比「看一下」更為深刻。當我們誦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時,彷彿看到了靜謐的松林、斑駁的月影,聽得潺潺的泉聲,嗅到醉人的松香,進而就會感受到詩人那種遠離塵世閒適自得的情趣。誦讀的過程,是乙個細細品味、慢慢咀嚼、漸漸消化、默默吸收的過程。

在思而不得其解的時候,反覆誦讀幾遍,其意便能了然於心。對美文佳句低吟長詠,會覺齒頰留芳,久之,便潛移默化而為寫作的靈氣。

二曰「疑」。讀書是一種融進了自己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的能動性行為。會讀書者必會生疑。

有道是「於無疑處生疑,方是進矣」。疑,可以消除誤解,使真義得以從遮蔽中敞亮起來;疑,可以使思維觸角深入「三昧」,從而逼近作者,產生共鳴。在讀到「在我家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棵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秋夜》)時,一旦用心,你必然會生疑:

講究精練的魯迅為什麼要用這單調重複的語言形式呢?這和《社戲》裡寫「我」早年看戲,感到索然寡味卻又焦躁不安地等待小叫天出場的那一段類乎羅唆的描寫,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反覆追問**,你定能參悟作者利用「繁筆」的語言張力表達孤獨、寂寥的情緒,並使欲讚頌的棗樹形象鮮明突出的匠心所在。

讀書是一種發現性活動。只有透過表層文字,對文章的意義作深層次的開拓,才能見人所未見,感人所未感。既「學以聚之」,又「問以辨之」,才能洞開增知獲趣之門。

三曰「評」。讀書不是對文章原意的簡單追索或還原,而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在深層探索的基礎上,對文章做出理性的判斷,寫出評價性文字,這是閱讀能力的質性表現。

我們讀書時,常常徜徉在風光綺麗的世界裡,只覺得它美,卻說不出它為何美,這說明還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必然王國。明白了文章原意之後,再**一下作者對某一人生體驗的表達底蘊和表達這種底蘊的藝術方式,將感悟到的奧秘轉化為可供交流的語言(文字),就會實現讀書的優化效應。也只有完成這樣的轉化,才能獲得審美情感的同化、人格氣質的昇華和表達能力的提高。

古人讀書講究「出入法」。始求所以入,終求所以出。入,則見得親切;出,才讀得透脫。

既能「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這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

誦,不是看,而是聲情並茂地念。疑,不是一般地想,而是追問作者,同作者**。評,不是複述,而是評價優劣得失,揭示藝術規律。具備了這三功才能讀出智慧型,讀出境界,讀出乙個燦爛的自我。

2.小組討論, 暢談喜愛篇目;

3.代表演講, 發表獨到見解。

五、作業:

閱讀《朝花夕拾》各篇目,概括各篇內容。

第三課時

學習要點:交流展示各篇主要內容。

學習過程:

一、交流展示

各小組選派代表依次展示。

附:散文介紹: 「朝花夕拾」——魯迅在小引中說:「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早晨的花,到晚上才拾起來,這是指作者到中年以後回憶青少年時代的往事的意思。

魯迅在小引中又說:「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

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後來,我在久別之後嘗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留存。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魯迅先生打的是乙個比方。過去吃過的東西後來重吃,味道並不見得有多大的變化,為什麼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值得「使我時時反顧」呢?就是因為當年品味著蔬果的時候,總與一定的人、一定的事聯絡著,這就不能不滲透著一定的感情,不能不體現出一定的審美評價。

這樣的往事如果很有意思,很有趣味,或者刻骨銘心,刺動著某種神經,那麼就可能「時時反顧」。

第一篇:《狗貓鼠》。原載2023年3月10日《莽原》第1卷第5期。

魯迅在開頭已經說明,那是為了反擊叭兒狗陳西瀅攻擊魯迅「自己承認是仇貓的,而他還說要打『落水狗』」的反動「邏輯」而寫的。因為魯迅在**《兔和貓》中說過「仇貓」的話,在《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的雜文中,提出了痛打落水狗的主張,陳西瀅就在《致志摩》的通訊中,惡毒攻擊魯迅。所以魯迅在回憶童年時對貓的態度時說,特別憎惡貓「辛災樂禍」、「折磨弱者」、「一副媚態」。

另外乙個重要的原因,正如魯迅所說:「因此也可見我的仇貓,理由實在簡簡單單,只為了它們在我的耳朵邊盡嚷的緣故。」

與仇貓的態度不同的是:魯迅對小鼠卻有點喜愛。「祖母她們雖然常恨鼠子們齧破了箱櫃,偷吃了東西,我卻以為這也算不得什麼大罪」,「這類壞事大概大個子老鼠做的,決不能誣陷到我所愛的小鼠身上去。

這類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動,只有拇指那麼大,也不很畏懼人,我們那裡叫它『隱鼠』」。魯迅回憶了當年床前帖著的兩張花紙,他不太喜歡「八戒招贅」那一張,「滿紙長嘴大耳,我以為不甚雅觀;別的一張『老鼠成親』卻可愛」。那幅畫畫得是怎樣的有情趣。

第二篇:《阿長與〈山海經〉》原載2023年3月25日《莽原》第1卷第6期。阿長:

即長媽媽,紹興東浦大門漊人,生於約2023年前,死於2023年4月。長媽媽是魯迅兒時最熟悉最了解的一位農村勞動婦女,魯迅對她有非常深厚的感情。這位「老年的女工」,是一位一向帶領魯迅的保姆,魯迅母親和許多人都客氣地稱呼她為長媽媽,只有祖母叫她阿長,魯迅平時則親切地叫她「阿媽」。

在《朝花夕拾》中,除本文外,《狗貓鼠》、《五猖會》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文中也都寫到過長媽媽,可見她對魯迅影響之深。本文則是魯迅比較集中地描寫她的一篇散文。直到2023年12月,魯迅在《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之餘》一文中還寫到:

「我生長在偏僻之區,……我家裡有乙個年老的女工,她說長毛時候,她已經十多歲,長毛故事要算她對我講得最多……」。長媽媽的丈夫姓余,沒有子女,過繼來的兒子叫五九,是乙個裁縫師傅。《阿長與〈山海經〉》正是寫阿長這樣乙個純樸善良而又迷信落後的勞動婦女給少年魯迅心理上的影響,抒發了作者對她的誠摯深厚的感情。

全文中最突出的典型事件是:當我「渴慕著繪畫的《山海經》」到處尋找未見、「買罷,又沒有好機會」的時候,並不識字而且把「山海經」聽如「三哼經」的長媽媽,後來卻把《山海經》買來了。「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

她確有偉大的神力。」在《狗貓鼠》中所計較的長媽媽一腳踏死「我」所喜歡的隱鼠那種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名著閱讀《朝花夕拾》知識梳理

一 名著閱讀考查內知識點梳理 朝花夕拾 掌握作者及全書內容 概括內容 對其評價 主要作品篇目及其主要內容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及其特點。二.名著閱讀知識梳理 1.作者簡介 魯迅 1881 1936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

名著導讀《西遊記》導學案 昌學

中考複習名著導讀 西遊記 導學案 湖北麻城陳昌學 教學目標 1.了解名著 西遊記 的主要內容,培養閱讀興趣。2.理清 結構,結合作品故事情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點。3.認識 西遊記 的作品現實意義。教學重難點 1.概括 的故事情節,理解 的主題思想。2.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教學方法 1.閱讀法。...

七上名著《朝花夕拾》《西遊記》複習答案

朝花夕拾 名著試題 一 填空題 1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原籍 是中國現代偉大的 無產階級 文學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2 朝花夕拾 最初在 莽原 發表時,題為 舊事重提 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性散文集,共 10 篇,是一部蘊含著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其中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