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100問

2023-01-14 15:36:05 字數 4894 閱讀 5225

1、 抗生素、抗菌素與抗菌藥物指的都是同一類藥物嗎?

答:抗生素是放線菌、鏈絲菌等微生物在代謝中產生的、對細菌和其他微生物以及腫瘤細胞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一類物質。而抗菌素是指對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一類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如絲裂黴素、阿黴素具抗腫瘤細胞的作用。抗菌藥物所指範圍較廣,凡對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物質統稱為抗菌藥物。它包括化學合成藥如磺胺藥、呋喃類、喹諾酮類藥,也包括抗生素中的抗菌素,還包括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藥等。

2、 是不是痰裡、大便裡、尿道中……培養出細菌我們就得使用抗菌藥?

答:痰裡、大便裡、尿液中培養出細菌只表明上述部位有細菌存在,但究竟是共生菌、正常菌群還是病原菌,必須結合病人的臨床表現來判斷。例如痰裡培養出葡萄球菌,而病人並沒有發熱、咳嗽、咳痰、肺部囉音等表現,可能就是口腔中的正常菌汙染所致。

如尿液中培養出大腸桿菌,應結合病人有無尿路刺激症狀,及菌落計數情況加以判斷。

3、 紙片法藥敏試驗是怎麼一回事?某致病菌對某抗菌藥呈耐藥,是不是說明不應該選用該抗菌藥?

答:紙片法藥敏是將含有一定量抗菌藥物的紙片,置於表面塗有細菌的瓊脂培養基平板上,過夜培養後,抗菌藥物就會向外滲透,抑制平板上細菌的生長,在紙片周圍顯示出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說明該致病菌對藥就越敏感。

通常可根據抑菌圈的大小將病原菌分為敏感、中度敏感、耐藥。如果致病菌對某種抗菌藥呈耐藥,一般來說,臨床上不選用該抗菌藥,這是基於正常劑量給藥後,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難以達到殺滅該病原菌的水平。但藥物在感染部位如能達到較高的濃度,在臨床選擇抗菌藥物時也應加以考慮。

如尿路感染,即使紙片法藥敏試驗時病原菌對某抗菌藥物耐藥,如果該抗菌藥物主要以原形從尿中排出,其在尿液中所能達到的藥物濃度仍具有殺滅該病原菌的作用,臨床可於選用。

4、 藥敏試驗的報告上標明抗菌藥的mic是什麼含義?

答:如果藥敏試驗的報告上標明抗菌藥的mic,說明該藥敏試驗採用的是試管法、瓊脂稀釋法或微量法,即這些方法都可以定量地測定出藥物對某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越低說明該藥物對相應的病原菌的作用越強。

mic只表示一種藥物對某一株細菌抗菌作用的強弱,如果測定的是幾十株或幾百株甚至上千株的同一種類的細菌,例如測定頭孢菌素ⅰ對大腸桿菌的mic,可以根據百分位數,來計算mic50,mic90,即能抑制50%或90%的大腸桿菌的頭孢菌素ⅰ的濃度是多少。也就可以從總體上反映頭孢菌素ⅰ對大腸桿菌抗菌作用的強弱。

5、 什麼叫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各屬於哪一類?

答: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是根據對細菌進行革蘭氏染色的結果來區分的,如果將細菌作革蘭氏染色,凡染後菌體呈紫色的,稱「革蘭氏陽性菌」, 菌體呈伊紅色,稱「革蘭氏陰性菌」 。無論陽性菌還是陰性菌都有桿菌和球菌。

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是臨床最為常見的病原菌,葡萄球菌屬於革蘭陽性球菌,大腸桿菌屬於革蘭陰性菌中的腸桿菌科,除大腸桿菌以外,臨床較常見的腸桿菌科細菌還有變形桿菌、沙門氏菌、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屬於假單胞菌,為非發酵菌,是臨床常見的較耐藥革蘭陰性桿菌。

6、 為什麼病人高熱,感染很嚴重,醫生還要求在抽血、留尿或留痰,收集標本後才給病人用抗菌藥?

答:對於病人高熱,感染很嚴重的病人,選用對致病菌具有較強抗菌活性的抗菌藥物尤為重要,因此應在用抗菌藥物前收集相應的臨床標本,作細菌培養以明確致病菌。如果病人是尿路感染,應收集中段尿送培養;如果是呼吸道感染,應留深部的痰送培養;如懷疑是血行感染,應抽血送血培養。

如果在收集標本前已經應用過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在感染部位已達到一定的濃度,則很難獲得真正的致病菌。在應用抗菌藥物前收集標本有利於以後針對致病菌調整。在收集好標本後可以依據經驗**表,根據最可能的病原菌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

7、 病人得了肺炎需要做痰培養,怎樣留痰標本才算正確?

答:對於肺炎病人,正確的痰培養可以獲得真正的致病菌,從而根據藥敏結果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在收集痰標本時首先應清潔漱口三次,以減少口腔中正常菌群的汙染;其次應收集深部的痰,可將收集的痰標本做痰塗片檢查,在每低倍鏡視野裡如上皮細胞〈10個,白細胞〉25個,為較有價值的痰標本;另外,在收集好痰標本後,應及時送檢,以防致病菌死亡,培養出汙染菌,易誤導臨床用藥。

8、 尿路感染的病人常做中段尿培養,有時做菌落計數,為什麼得由醫務人員收集病人的尿液呢?

答:尿路感染的病人,如果**不徹底,可致感染反**作,形成慢性尿路感染,病程延長會影響腎功能。對於尿路感染尤其是初發病人,應做尿培養以明確致病菌;為減少正常菌群的汙染應收取中段尿,由醫務人員消毒尿道口後,收集中段尿,同時作菌落計數,對判斷致病菌具有重要價值,如果桿菌菌落計數≥105cfu/ml,有診斷價值,104~105 cfu/ml為可疑,需要重複培養,〈104 cfu/ml或同時出現兩種以上細菌應排除汙染;球菌**慢,菌落計數在102~104 cfu/ml即有診斷價值。

為獲得正確的致病菌,不能讓病人自己收集標本,應由醫務人員按操作常規來收集尿液。

9、 醫生開醫囑血培養х3次,為什麼不能一次多抽點血分成三份呢?

答:需行血培養的病人,通常是感染較嚴重,可能有血行感染者,醫生希望通過連續三次的血培養以明確血行感染的致病菌,如果只抽血一次分成三份送培養,陽性率較低。連續三次的血培養不僅明顯地提高檢出率,而且提高了準確性。

例如,當一次血培養檢出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時,可能被認為是汙染;但兩次連續檢出同一菌時,病原菌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做血培養時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採血時機:

應在病人畏寒寒戰時或發熱高峰時採血;2、三次抽血應選不同部位的血管;3、每個血培養標本應接種10ml血以上;嬰幼兒血中含菌量相對較高,每次可採血1-3ml,較大兒童可採5ml;4、如採血前病人已經應用過抗菌藥物,採來的血樣可在凝血後,拋棄血清,挑取凝血塊搖碎後作培養。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在培養基中加入病人使用過的抗菌藥物的拮抗劑,例如病人使用過青黴素,可在培養基中加入β-內醯胺酶以破壞青黴素;如病人在抽血前應用過氨基糖苷類藥物,可在培養基中加入硫酸鎂,通過鎂離子拮抗氨基糖苷類藥物。通過這些方法可以使血液中殘留的少許細菌得以在培養基中生長繁殖提高培養陽性率,從而明確致病菌。

10青黴素用了50多年,為什麼至今還非常常用?

答:青黴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起殺菌作用,人體細胞沒有細胞壁,因而青黴素毒副反應少,該藥的組織滲透性好,為繁殖期殺菌劑,可與多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嚴重感染病例;目前我國社群獲得**染的常見致病菌如: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對青黴素的耐藥率仍然不高,青黴素仍這些細菌所致感染時的重要用藥。

11注射青黴素類抗菌素前為什麼必須做**過敏試驗,而其他抗菌藥卻不必做呢?

答:青黴素雖然具有很多的優良特點,但青黴素卻有乙個突出的不良反應,即可引起過敏反應,嚴重者可致過敏性休克。以青黴素g為抗原行**過敏試驗,皮試陽性者仍使用青黴素發生過敏性休克的比例遠遠高於皮試陰性者,因而在注射青黴素類抗菌素前必須做**過敏試驗。

其他抗菌藥物也可引起過敏反應,但對於這些藥物,**過敏試驗陽性與非,與是否發生過敏反應無明顯的相關性,因而不必作**過敏試驗.

12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藥物為什麼一天的劑量需要分次給藥?

答:由於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藥物為繁殖期殺菌劑,投藥後能將繁殖期的細菌殺滅,當感染部位的藥物濃度下降,原處於靜止期的病原菌獲得生長繁殖的機會,進入繁殖期,此時,再次投用青黴素、頭孢菌素就會將剛剛進入繁殖期的細菌殺滅,如此反覆,就能達到較好的抗菌作用。另外,青黴素、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抗菌效應呈時間依賴性殺菌作用,取決於血藥濃度高於mic的時間,時間越長療效越佳。

一天劑量分次給藥,可明顯延長血藥濃度高於mic的時間,從而獲得較佳的療效。

13同樣是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軟組織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為什麼有的選用青黴素g,有的選用苯唑青黴素呢?

答:雖然都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但不同的葡萄球菌對青黴素g、苯唑青黴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我們通常將葡萄球菌分為三類:

一類為對青黴素g敏感,不產生青黴素酶的葡萄球菌,常是社群獲得**染的病原菌,首選青黴素g**;第二類是產青黴素酶的葡萄球菌,對這類葡萄球菌的感染,可選用苯唑青黴素、鄰氯青黴素、雙氯青黴素、氟氯青黴素等耐酶青黴素;第三類是對青黴素g及耐酶青黴素耐藥的葡萄球菌,對這類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需要用萬古黴素或去甲萬古黴素。

14為什麼對苯唑青黴素耐藥的葡萄球菌的嚴重感染,需應用萬古黴素或去甲萬古黴素?如果藥敏試驗的結果顯示某種新型頭孢菌素或其他β-內醯胺類抗生素對耐苯唑青黴素的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為什麼仍然不選用這些抗生素?

答:對苯唑青黴素耐藥的葡萄球菌(mrs)同時對所有的耐酶青黴素和其他青黴素、所有的頭孢菌素和其他β-內醯胺類抗生素均耐藥,因而應使用萬古黴素或去甲萬古黴素。如果藥敏試驗的結果顯示某種新型頭孢菌素或其他β-內醯胺類抗生素對耐苯唑青黴素的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仍然不應選用這些抗生素。

因為一旦使用這些所謂敏感的抗菌藥物,也會很快誘導葡萄球菌對這些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最後導致**失敗。因此,對苯唑青黴素耐藥的葡萄球菌引起的嚴重感染,臨床醫生不能依據藥敏試驗來選用上述藥物,而應選用萬古黴素或去甲萬古黴素。

15何謂「青黴素腦病」?哪些患者易發生?

答:青黴素類特別是青黴素g的全身用量過大或靜脈滴注過快時,腦脊液中青黴素濃度超過8u/ml,可對大腦皮層直接產生刺激作用,出現痙攣、驚厥、癲癇甚至昏迷等嚴重反應,稱為「青黴素腦病」,一般在用藥後24~72小時內出現。常發生於新生兒、兒童和老年人,由於藥物易於透過其血腦屏障。

對於有腎功能減退或發生腎功能衰竭,由於藥物排洩障礙,也易發生。

16肌肉注射普魯卡因青黴素誤入血管時,病人出現氣促、焦慮,甚至抽搐昏迷等反應,算不算過敏反應?

答:不算過敏反應。這是由於進入血管中的普魯卡因青黴素堵塞肺的小血管,形成急性微小肺梗塞,從而出現上述症狀。

與過敏性休克可通過以下方法來鑑別:1、注射器中有回血,2、病人血壓正常。處理也完全不同,對過敏性休克,以抗過敏**為主;而對上述症狀可採用對症處理。

17以青黴素**梅毒、鉤體病或炭疽時,為什麼開始的劑量不能太大?

答 :在**梅毒時,如果開始就以大劑量的青黴素**,可以誘發赫氏反應。即在第一次抗梅毒**後24小時內,其症狀反而加重。

這是由於抗梅毒藥物殺滅了大量梅毒螺旋體, 而釋放大量異性蛋白及內毒素,患者吸收後在病損處發生劇烈的反應,約有半數的早期梅毒患者可出現這種反應。出現反應時可有高熱,體溫達到38—39℃,常伴有頭痛、頭脹、全身關節痠痛,有的可出現黃疸,區域性皮損加重、水腫明顯和潮紅。**鉤體病或炭疽時引起的上述反應稱為類赫氏反應。

抗生素小結

合理使用抗生素培訓小結 目前從衛生部到各級組織,對抗生素的合理應用都非常重視,近日的三甲評審 三好一滿意檢查 誠信杯競賽等各種檢查專案都將抗生素的合理應用作為檢查的重點,特別是在我們醫院的質控檢查中,也發現存在不規範用藥 不合理之處,比如 一類手術切口的超長使用抗生素 醫生超許可權使用 無指徵使用等...

抗生素整理

類別藥名用途用法用法用量 禁忌注意事項 類別抗菌素名青黴素 用途革蘭陽性菌 結核除外 敏感革蘭陰性菌 腦膜炎雙球菌梅毒螺旋體同上 輕 80 320萬u d bid qid 青黴素皮試重 gtt.240 2000萬u d 40 160萬u d qd.術前,術後 萬 gtt.4 8g d gtt.4 8...

抗生素使用制度

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1 抗菌藥物的選擇選用抗菌藥物,首先應明確患者的臨床指徵。確定引起感染的病原體 最好能進行細菌學診斷和體外藥敏試驗 選擇療效高 毒性低的抗菌藥物 如果尚未確定,常採用聯合用藥或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另外還應考慮抗菌藥物的抗菌活性 藥動學特點 不良反應及經濟性等。在應用抗菌藥物時,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