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作業講評

2023-01-14 06:12:05 字數 5641 閱讀 6112

一、對自己靈魂的仟悔

李後主用他的詞,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層的苦難,然而在這深層的苦難之中,飽含了一種極為濃厚的悲劇氛圍和仟悔意識。他用自己的血淚之作,對自己的靈魂進行了深深的仟悔。這一點,在中國的古代文化中是很少見的。

仔細考察一下中國的古代文化,發現其中往往缺乏一種因靈魂的折磨而帶來的情感的痛苦和悲劇意識。無論是宗教還是文學,往往被作為一種逃避現實人生的心靈避難所。中國古代的詩人是較早面對大自然的,其中那清淡閒適的田園生活,恬靜悠遠的自然風光,清江明月的宇宙之思,確實具有美感,常常令人留連忘返。

然而,古代詩人面對大自然,卻往往是因為仕途之路堵塞或時代正臨衰世,心中常常帶著一番無可奈何的委屈,在面對大自然時,「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②,詩人們淨化了自身的情感,也忘卻了痛苦,可同樣也失去了與社會抗爭的勇氣。中國古代文人也喜歡吟詠前賢,在歷史的反思中尋找自己的人生位置,但往往只是藉此排遣自己心中的憤怒和不滿。「古來聖賢皆寂寞」③,聖賢寂寞,「我」也寂寞,於是心中的憂患與不滿也得到了慰藉。

然而,在眾多的古代詩人之中,我覺得李煜是乙個例外。由於他那特殊的經歷,由於他那赤子的心靈,由於他那大起大落的巨大的生活落差,他的詞,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面目。要麼,全身心地去擁抱歡樂,企圖尋找理想中那一片安寧而又平靜的精神家園;要麼,時時拷問著自己的靈魂,用他深層的苦難對人生展開一番徹底的追究。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宵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這是李烴亡國之後的反思之作《破陣子》,不僅展示了後主亡國之時的悲苦情懷,而且追悔了自己當年的安逸生活,飽含著一種沉痛的悔恨之情。詞的開頭便追述了南唐先王所創下的巨集偉基業, 「四十年」、「家國」、「三千里」、「山河」、「鳳閣龍樓」、「玉樹瓊枝」,祖先留下的這些大好河山,本應是物阜民豐、國柞綿長,代代興旺發達下去。可是誰料想,乙個好端端的國家,競輕而易舉地斷送在自己的手中。

此時李後主以沉痛的心情,追悔自已往日的生活,為什麼當時的「我」就不能想到會有戰爭這回事呢?「幾曾識干戈」,這一短短的五字句,飽含了他心中多少深層的悔恨和懊惱。可是悔又何用?

恨又如何?到如今也只能無奈地在這令人揪心的短歌聲中「倉皇辭廟」』「淚對宮娥」。

當然,李後主那深深的仟悔之情,不僅僅表現在對家園淪亡的悔恨之上,還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對世事的反省和對人生的自責。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浪淘沙》是首感慨人生的淒婉之作。也包含了對世事人生的自責和反省;五更夢醒,簾外雨聲漏漏,春意將盡,這是現實的淒然之景。然而「我」在這樣淒婉的夢中,卻竟然忘記了自己是囚徒之身,依然去尋往日的快樂生活。

至此,詞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自責傷懷,並由自責傷懷引出對江山故國的感慨,那無限的江山啊,今生都已無法再見,就是那過去的一切也如那流水落花,一去不返。這種憤慨、反省、自責之情,已經成為一種無以囊括的悲哀。

李煜就是這樣,真誠地面對自己的靈魂,在展示自己苦難的同時,對自己的靈魂進行了深層的反省,他沒有掩飾什麼,真誠地把自己心中的淚水、自責和那份深深的仟悔,毫無保留地袒露給世人看。這與宗教要求人們對自己的靈魂作深層的反省有何差異?而在中國眾多的詩人中,除了李後主,還有誰能夠真正去面

對自己的靈魂?

二、對命運人生的關注與探索

作為悲劇人物的李煜,在經歷了極盛之榮與絕悲之辱之後,失去了生活的自由,生命遭壓抑、圍困,毀滅的痛苦時時吞噬他的生命,他的靈魂倍受煎熬,他在絕望中苦苦地掙扎。那國破家亡的深悲巨痛,撫今思昔的無窮悔恨,身陷囹圄的憂懼,遭受玩弄的屈辱,忍辱負重的淒涼,以及在痛苦絕望中對人生的思索、對生命的思考、對前途的迷茫,使得他在詞中頻頻回望故土,環思宇內,力圖找到乙份人生的答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李煜的一首名作《虞美人》,也是他的絕命之詞。詞中的李烴,由於南唐的亡國,由一國之主跌落為階下囚。他失去了歡樂,失去了尊嚴,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

他對人生已經絕望,於是對那本來美好的「春花秋月」也產生了厭惡,厭惡它的無窮無盡。為什麼會厭惡它的無窮無盡呢?這是因為他的命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像以前那樣安定不變,而是無法把握。

而故國的那些雕欄玉砌、鳳閣龍樓,那些玉樹瓊枝、春花秋月,都已經從他的生活中永遠地逝去。縱使那些春花秋月、玉砌雕欄應該還在吧,但他卻再也不能擁有,再也沒有機會與它們相伴相依,而自己的生命也在那無窮無盡的春花秋月的變更中漸漸地枯萎、老去。因而他厭惡那無盡無休的春花秋月,感嘆自己那變幻無常的生命將隨著世間的每一度花謝月缺而長逝不返。

這是一種怎樣的哀愁呢?他渴望安定永恆的生活而偏偏不能,這是為什麼呢?他怎樣也弄不明白。

於是,他質問那歲歲如是的春花秋月要到何時才能停止、了結。他時時都在思考著:人生為什麼這樣變幻無常?

生命為什麼這樣短暫而又無法把握,然而他卻無法得到回答。這些疑問,這些悲愁和哀怨,時時困擾著他,使得他不堪重負,只得在那月明星稀的夜晚,獨倚小樓,向那寂靜悲憤地喊出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深沉慨嘆。

就這樣,李煜在對故土的頻頻回望中,環思宇內,對生命展開思考,對人生展開探索,孜孜以求,悲苦而又執著。

我們再看他的另一首名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是李烴的名作《烏夜啼》,雖然作於他被淪為囚徒之後,其中也包含了家國之恨,但是這其中所包含的絕不僅僅是家國之恨,而是一種由對自己人生的反省、思索,繼而擴大為對人類命運的一種思索,一種對人生的尋根究底。詞的開頭便借「林花」、「春紅」這兩種美的事物,以此象徵人生和自然的美好。而美無論是對於自然或對於人生,總是轉瞬即逝的。

因而詞人深深地嘆惋:「太匆匆」。然而不僅如此,美的悲哀不僅在於匆匆地逝去,更難堪的是,當生命十分美好的時候卻倍受摧殘。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自然界與人世間的無情摧殘毀滅了多少美好的生命。然而,無論自然界,還是人世間,總是希求美的存在和永恆。「煙脂」這美好的顏色,無論是指代「林花」、「春紅」,還是象徵紅顏、青春,儘管飽含著熱淚,卻依然不肯離去。

「留人醉」是絕望之中的希望,是一種對美的深深的挽留。然而「幾時重」又是當頭一棒,給詞人留下的仍然是深深的絕望。至此,詞人才恍然大悟:

生命原本短暫,而人生所追求並為之沉醉的美麗其實只是一種淒豔,就像那混合著淚水的煙脂一樣,更何況這種淒美也是彈指即逝。而人生終究是痛苦的,那麼人生的慰藉何在?人生的歸依何在?

在這痛苦的思索中,詞人悲痛地喊出了「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樣無可奈何的悵嘆。

諸如此類的詞還有「深院靜,小庭空,繼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棧!」這首(搗練子),雖然是圍繞著人世間的離愁別緒來展開。

院靜庭空,寒風陣陣,砧聲斷續,月照簾櫳。主人公置身在這樣乙個孤寂的氛圍中,獨立小樓,長夜不寐,他究竟被一種怎樣的情感所困擾?

由此可見,詞人經過苦難的薰染,個人之愁已昇華為人生之愁。那無奈的人生、悲慘的現實使他執著的個性備受拷打,卻又愈益堅實。他在輾轉反側的掙扎中俯仰天地,縱觀古今。

那漫漫無際的哀愁和苦恨匯成了他精神上一道解不開的結,同時也成了他靈感滾滾而來的源頭。在縈繞著往事煙塵的蒼涼淒婉的哀歌中,他的精神情結昇華成普遍的情結,他的痛苦沉澱**生的痛苦,他的憂傷轉化成生命的憂傷,從而顯示出對人生毀滅的輓歌式的情調,並形成了一種關注宇宙人生的普遍悲苦情懷。在李烴詞中,時不時都表現出他對生命的思索,對人生的探索,為什麼美好的生命總會受到無情的摧殘毀滅而顯得那樣的短暫?

他熱烈渴求生命的永恆與存在,這一點與宗教追求人生的永恆也有著相同之處。

三、對精神家園的尋覓與追求

為什麼李烴的詞給我們留下的是這樣一位「滿鬃清霜殘雪思難任」的末代帝王形象?是一位如此孤獨寂寞的精神流浪者?為什麼充斥於李烴詞中的是這樣一種極為濃厚的悲劇氛圍?

他究竟有著一種怎樣的人生重負?這還得從他做帝王開始說起。

李煜當帝王,可以說是乙個歷史的誤會。他本是那個時代的一位藝術天才。「聰穎敏慧嗜書成性,善詩文,兼通書畫,更妙於音律」。

④因此,他花很多時間去填詞弄曲,飲酒賦詩。他的才能和素質及其理想和目標都與帝王身份相去甚遠。且生性率直,敏銳善感。

但就是這樣一位敏銳善感、率直耽溺的風流才子卻偏偏被推上了亂世之時的君主寶座。當然,如果說李烴完全不想做皇帝也不符合歷史,而且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按理說帝位怎麼也輪不到他。而他的長相也與他開了乙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天生一副帝王相。

只「因他生有奇表,廣額豐頰,風神灑落,故從小就遭其長兄文獻太子弘冀的忌恨」。⑤於是,李烴為了避禍,便自號鐘隱,別號蓮峰居士、鍾山隱士,一心只想邀遊在自然與藝術的天地裡,無心參與政事。但人生常常就是如此,渴望安寧與和諧,可安寧與和諧卻往往被急風暴雨所打破;希望在自然與藝術的天地裡馳騁,可他偏偏卻被推上了王位。

在後主「23歲時,文獻太子卒,他才徒封為吳王,並以尚書令知政事居於東宮,後因弘冀以下的四位兄長皆相繼早亡,25歲時,嗣位於金陵」。

而等到他嗣承王位以後,本來也想振作一番,可是此時的南唐已國微兵弱。「南唐在五代十國中本來是乙個歷史較久,領土較廣,實力較厚的國家,無奈李烴之父中主李璟只好學能詩,天性儒儒,素昧威武,因而錯過了大好時運。」⑦而李烴又生性軟弱,沒有治國安邦的政治素質、振作之舉,終於無濟於事。

於是在強大宋室的威壓之下,他深感不安,對未來充滿了憂懼,卻又無可奈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宋室納貢稱臣,屈求乙份太平安寧的日子,然而這乙份安寧最後也隨著宋師的南渡而破滅了。

就這樣,李烴從身為皇子遭人忌恨,到身為皇帝被人欺凌,他依然沒有政治和人身的自由,甚至沒有生存的安全感,傷恨、憂愁、無奈的情緒塞滿了他的肺腑。而他那纖弱敏感的神經又使他比別人感受更快,體驗也更深。常常是一葉落而悲秋,見飛花便傷春,寒砧陣陣催他失眠,垂柳依依引他相思,總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再因那離愁別恨的困擾,內憂外患的打擊,國破家亡的痛楚,使他常悲盛筵不常,嘆人生短暫。因此在這樣沉重的人生重壓下,他總是愁恨滿懷卻又無以排遣,他渴望得到歡樂,他渴望得到安寧。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依有幾人。

一棹春風乙個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醞,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兩首《漁父詞》,是李烴在遭受長兄弘冀的忌恨之時所寫的。他在詞中描繪了自己l1中理想的生活圖景。他希望自己寄身漁樵,渴望過那種舉酒垂釣、逍遙自在的生活。

他厭倦塵世的煩擾,追求超逸的佛仙之境,盼望那「萬傾波中得自由」的無拘無束。然而這理想的圖景卻總是被現實所打破,他渴望安寧自由的生活總是不能實現。他又怎能不愁呢?

可愁又何用?從皇子遭人忌恨到皇帝被人欺凌,再到囚徒充滿恐懼,命運變幻無常,無法把握,誰也不能知道自己的明天會是怎樣。於是,詞人帶著一種深深的憂憤與疑問,帶著一種無法解脫的悲苦和哀愁,帶著自己理想破滅的絕望與哀怨,去縱情生活,及時行樂。

他甚至頹唐地說:「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鳥夜啼》)。人生世事有如轉燭飄蓬,到頭來只剩得「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開元樂》)。

因而閱讀李烴的詞,我極為強烈地感覺到在那深深的悲愁後面,在那顆騷動不安的靈魂之下,李後主有一種強烈的內在需求。希望在紛壇陸離、變化萬端的短暫人生和冥冥的大自然之中,尋找到一塊永恆的綠洲,以便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園,讓漂泊流浪的心靈有乙個真正的歸宿。是的,人需要歸宿,需要一種寄託,因為這種寄託可以為人們解釋那些無法解釋的一切。

而這個寄託,就是宗教,就是作為人的精神形態和生命依託的宗教。李烴就是這樣,不斷地追懷往事,感情在不斷地掙扎;他也不斷地反省人生,反省自己,心情矛盾抑塞。也正是由於他的仟悔和反省,以及對人生的徹底的追究,對自身存在的關注與自救,才使得他的詞瀰漫著一種濃厚的悲劇氛圍,也使得他在那深層的苦難中不斷地拷打著自己的靈魂。

儘管李後主的苦難有著自己不可推脫的責任,但在他的苦難中卻體現了人類為尋求靈魂而展開的上下求索,這種苦難是與作為生命形態和精神現象的宗教同在的苦難,因而特別提出來加以論述。

平時作業講評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1.不定項選擇 下列各項中,屬於會計規範性檔案的是 a.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b.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 c 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 存貨 d.企業會計準則 應用指南 解析 bcd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是以財政部令形式發布的,屬於會計部門規章,而選擇bcd均是由財政不制定並發布的有關會...

工程經濟與管理平時作業講評

工程經濟與管理 課程作業評講 1 重慶電大遠端教育導學中心理工導學部徐聰 工程經濟與管理 是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課,學好這門課可以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初學者會感到有點困難,但不必擔心。學習這門課,需要多做練習題。我會在四次作業評講中,給你講解一下主要的作業題,幫助你進一步理解各章教學內...

心理與健康平時作業講評

第一次作業 1 名詞解釋i 1 人口膨脹 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在短時間之內迅速增長而生產總值沒有提高或提高很少的現象。2 文化墮距 是威廉.菲爾丁.奧格本在 社會變遷 中提出的概念,是指在社會變遷中物質文化和非物質的適應性文化在變遷速度上鎖發生的時差。3 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 是指不但軀體沒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