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課堂實錄

2023-01-12 09:21:02 字數 1558 閱讀 5014

---嘆千年之才,感千年之悲

黑龍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學劉士友

導語設計:

師:一千多年前,乙個童子再南下探親的途中路過滕王閣參加了一次盛會。由於他的當仁不讓,由於他的放曠傲慢,更由於他的千古文才,才有了這篇名垂千古的佳作。

當風景和名人通過文化聯絡到一起的時候,就有了一種底蘊,成為了一種信仰。這個童子就是王勃,在登高覽勝,極盡興致之後,一種億萬斯年文人共有的悲情湧上了王勃的心頭。好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滕王閣,去遊覽勝景,品悟斯情。

既然要品悟這種感情,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作者。

師:有哪位同學願意和同學們交流一下王勃的生平資料?

生:生:

師:好,我們通過一段**來了解一下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滕王閣傳奇)

師:同學們之前都讀過課文,那你們喜歡其中的那一句呢?閻公也驚嘆這一句為天才之句,那麼這一句到底為什麼能跨越千年時空而傳唱不衰呢?

生: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師:我們首先來看這一句屬於寫景還是抒情呢?

生:寫景

師:好,那我們就從寫景入手分析,看看作者都用了那些寫景的表現手法來描繪這一幅美麗的畫面呢?我給大家提供了四個角度

明暗結合

動靜結合

遠近結合

點面結合

生:生:

師:蘇軾曾經說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幾位同學都從圖畫美的角度來鑑賞這一句,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感受,讓我們不得不驚嘆王勃的千古之才。

師:近代大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之說,他舉例說: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那麼這一句屬於那一種呢?

生:無我之境

生:有我之境

師:王國維也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無我之境並非無我,只是我的存在更隱晦一些,這就需要我們透過詞句表層,深入分析,細心揣摩作者的情感。

我們以前講詩歌的時候說過,分析詩句要從意象入手,這裡有幾個意象呢?

生:生:

師:當你感知這些意象時,你有一種怎樣的生命體驗呢?(你想到了什麼?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生:

師:我們都讀出了一種哀傷失落的氣氛,那麼王勃的想法和我們一致嗎?

生:師:一致,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讀第四段

生:師:王勃都為何事而傷悲?

生:師:悲傷的盡頭是沉淪麼?那麼王勃又是怎麼表態的?

生:師:接著作者用了六個典故,讀一下課文,找出六個典故,並且說說作者借用他們想要說明什麼意思?

生:師:好,那麼王勃這種奮發向上,永不認輸的執著追求的精神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能體現出來嗎?

總結全文的脈絡情感:

良辰----樂事-----美景-----情(興—悲-----壯)

教學反思:

這是我設計的一堂公開課。滕王閣序是王勃的一篇名文,篇幅也很長,怎樣才能讓學生透過優美的詞句來賞析其精神內涵呢?我選擇了以點帶面的方法,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入手來解讀,就不僅賞析了景,而且自認而然的解讀了情。

小切口,大容量,我個人認為還不錯。

需要宣告的是前半部分(紅字部分)的解讀思路是借鑑的,後半部分是獨創的。

《滕王閣序》教案

東莞市第八高階中學高二語文組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教案 第一課時 一 匯入新課 江南三大名樓 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大家學過有關岳陽樓的有范仲淹寫的 岳陽樓記 有關黃鶴樓的有李白的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崔顥的 黃鶴樓 今天我們來學一篇 滕王閣序 二 背景介紹 1...

滕王閣序學案

1 正字音 翼軫甌越臺隍綮戟懿範 襜帷勝餞潦水儼驂騑崇阿 繡闥雕甍雲銷雨霽 孤鶩遄飛 睢園鄴水 2 成語積累 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勝友如雲 高朋滿座 鐘鳴鼎食 雲銷雨霽 響遏行雲 天高地迥 興盡悲來 萍水相逢 馮唐易老 老當益壯 窮且益堅 涸轍之鮒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一介書生 高山流水 課堂學案 ...

滕王閣序學案

必修3學案 滕王閣序5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王勃生平與作品,2.了解駢體文的文體特徵,積累一些文化知識3 掌握文中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4 領會情景交融的寫法,感悟語言。過程和方法 誦讀 感悟 理解。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準確把握詩人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 掌握文中常見文言實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