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2023-01-11 05:51:03 字數 5337 閱讀 9399

組織機構:

一、生產技術管理部:由場長、副場長、生產技術主管、統計等組成;各生產區設畜牧主管和獸醫主管。

二、生產計畫、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衛生防疫操作規程、獸藥使用管理制度、產品質量、防疫程式等均由生產技術管理部統一制定和監督實施。

三、畜牧、獸醫主管,依照生產技術管理部制定的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根據場部的實際情況,具體組織落實。如有不適之處,必須報生產技術管理部批准改進後,方可實施。

四、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生產環節中營養、環境控制能力等出現異常,本場不能解決的報告上級公司技術部,技術部召開有關技術會議,組織人員幫助解決。如大的改造維修,由公司技術部確認,本場負責落實。

五、場內發生傳染病,主管獸醫必須立即報生產技術管理部,並依照《衛生防疫操作規程》進行處理。技術管理部接到報告後,立即做出反應,組織技術人員趕赴現場制定方案,必要時可外請專家解決,並通知公司其它場採取緊急防疫措施。如隱瞞不報、遲報而造成損失對其進行嚴肅處理。

六、技術管理部定期對豬隻健康、免疫情況進行監測,根據監測抗體情況調整免疫程式。

七、所有營養標準、飼料配方根據品種差異由本場技術管理部制定,飼料廠不准隨意變動。

八、所有來場推銷試驗廠商,由公司負責接待,試驗方案由公司技術部制定;試驗結果經技術部討論分析確定後進行推廣,本場不准隨意進行試驗。

九、本場如果進行技術研發,可由場內有關技術人員寫出研發報告,經技術管理部研究報公司技術部批准後方可進行,負責試驗的生產區主管將試驗階段進展定期向技術管理部匯報,試驗結束經技術管理部驗收報公司。如對生產做出突出貢獻,本場技術管理部向公司申請獎勵。

十、建立完整的記錄系統

本場生產報表、防疫、**、用藥記錄本,由技術管理部統一制定,各生產環節必須及時準確填報。生產報表依照《生產資料管理制度》要求匯報。

獸醫衛生消毒防疫暫行規定

豬場實行全封閉管理、嚴禁工作人員隨意外出。本場人員進入生產區要洗澡 ,換衣專用的內外工作服及鞋襪後通過消毒通道進入豬場工作。對新錄用人員、回鄉探親後重新上班人員,必須詳細詢問當地疫情,並經嚴格消毒後方可進入生產區。

原則上謝絕參觀,外來人員必須先在豬場外淨化3日以上,能後經洗浴消毒方可進入豬場,進入生產區必須更換衣、帽鞋進行消毒。

內部飼料**車通過消毒池進入場內,車體每隔一段時間全面消毒。送料車做到定車定場送料,送料車駕駛員一般情況下不要下車跑動。

購豬車輛必須經過嚴格沖洗、消毒,停留30分鐘以後方可靠近出豬臺。

後備母豬隔離飼養乙個月,經檢疫,淋浴消毒後才可以混入生產群。

豬群採用「全進全出」飼料管理制度,豬車出後,空置舍欄舍先衝乾淨然後進行噴霧消毒和燻蒸消毒。

全場實行定期大消毒結合區域性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豬群按免疫程式進行免疫接種,每年兩次採血樣檢查免疫保護情況。

獸醫醫治人員嚴格按規範進行操作。

衛生防疫職責

一、獸醫衛生防疫實行場長負責制,獸醫主管責任制。

組織擬定本場各環節、各階段的獸醫衛生防疫工作,規劃本場各階段的防疫衛生崗位責任制;

依照獸醫衛生法律法規要求淘汰無飼養價值、懷疑有傳染病的病豬,並進行無害化處理;

組織實施全場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防治;

對場內職工及其家屬,進行豬場獸醫防疫衛生規程的宣傳教育;

監督場內各項衛生防疫制度的實施;

負責向公司技術部報告工作。

二、各生產區配設獸醫主管

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按照公司制定的衛生防疫制度要求,擬定全場的防疫、消毒、檢疫、驅蟲工作計畫,並參與組織實施。定期向場長匯報。

配合畜牧主管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生產效能及生理健康監測;定期檢查飼料加工,包裝貯運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開展傳染病免疫監測工作;

定期檢查豬舍用具、飼養舍、糞尿處理、豬場環境衛生和消毒情況;

負責豬病診治、淘汰、死豬及無害化處理;

推廣獸醫科研新成果和新經驗,落實公司分配和本場制定的科研專案試驗工作;

監督各階段疫苗、**藥物的使用情況及記錄的填報;

建立疫苗,領用保管、免疫注射、消毒、檢疫、抗體監測、疫病**、解剖、淘汰等有關檔案;

負責培訓各階段防疫員及監督其防疫工作的落實情況;

如出現防疫事故,負責向本場生產技術管理部和公司技術部解釋。

三、各階段獸醫、防疫員職責

負責向場長、主管獸醫匯報工作。

同飼養員共同搞好豬舍內外的環境衛生;

依照豬隻免疫程式做好防疫注射;

認真填寫防疫、**登記薄;

及時掌握所管轄棚舍豬隻的健康情況,對一般疾病自行處理,如發現傳染病及時向主管獸醫匯報(以文字形式)以便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

豬隻免疫程式

一、強制免疫

1、豬瘟

(1)、後備豬:引種後一周注射3頭份/頭。

(2)、生產公豬:每年4月和10月各免疫一次,3頭份/頭。

(3)、生產母豬:在產後20-25天,注射3頭份/頭。

(4)、仔豬:20-25日齡首免豬瘟苗2頭份/頭;65-70日齡二免三聯苗2頭份/頭。

2、口蹄疫

(1)、後備豬:引種後20內天做完,1頭份/頭。

(2)、生產公豬:每年4月和10月各免疫一次,1頭份/頭。

(3)、生產母豬:配種前注射一次,1頭份/頭。

(4)、仔豬:90-95日齡免疫一次,1頭份/頭。

二、計畫免疫

1、藍耳病

(1)、後備豬:引種後30內天做完,滅活苗1頭份/頭。

(2)、生產公豬:每年4月和10月各免疫一次,滅活苗1頭份/頭。

(3)、生產母豬:配種後1各月和分娩前1個月各注射一次,滅活苗1頭份/頭。

(4)、仔豬:15日齡免疫一次,1頭份/頭。

2、偽狂犬病(滅活苗)

(1)、後備豬:引種後40天內做完,1頭份/頭。

(2)、生產公豬:每年4月和10月各免疫一次,1頭份/頭。

(3)、生產母豬:分娩前3周注射一次,1頭份/頭。

3、細小病毒病

(1)、後備豬:引種後50天內做完,1頭份/頭。

(2)、生產公豬:每年一次,2頭份/頭。

4、日本乙型腦炎

(1)、後備豬:每年3月免疫兩次,間隔15天,1頭份/頭。

(2)、生產公豬:每年3月底前免疫一次,1頭份/頭。

5、鏈球菌病

生產母豬:分娩前35-40天注射一次,1頭份/頭。

6、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

種豬:每年11月初免疫一次,1頭份/頭。

三、建議免疫

仔豬大腸桿菌病(黃、白痢)

1-2胎內的母豬分娩前15-21天免疫一次,2頭份/頭。

四、寄生蟲病

(1)、後備豬:配種前10天完成,滅蟲丁3-4毫公升/頭。

(2)、生產種豬:每年二次,連續使用口服驅蟲劑10天。

(3)、仔豬:轉入育肥舍後10天,連續使用口服驅蟲劑10天。

(4)、育肥豬:120日齡連續使用口服驅蟲劑10天。

備註:在疫苗注射後10天內不得使用抗生素。

豬場衛生防疫操作規程

養豬場以密集式集約化、工廠化飼養以後,豬隻的健康狀況是飼養成功的關鍵,要使豬隻增重良好,縮短上市日齡,減少醫療費用和增加經濟效益,均有賴於疾病控制的嚴格執行。

疾病控制工作中,預防勝於治病,從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做起,使豬隻不發病,生長快,具體包括防疫、清潔、免疫、驅蟲、疾病診斷以及**,這是防止病原進入豬體內的防線。

預防工作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預防外界病原侵入場內

豬場的衛生消毒

豬隻的免疫

疾病的檢疫、隔離和屍體的處理

疾病的監測及診斷

豬隻的驅蟲

**及預防

一、預防外界病原侵入豬場內

生產區、豬舍內禁止非工作人員、車輛等進入豬場,工作人員也必須執行更衣、換鞋、洗手等步驟方可進入生產區內。

定期捕殺其他動物(如狗、貓、鼠等)。

工作人員不得兼任其他牧場之飼養、**及屠肉販賣工作。

裝運飼料、豬隻的車輛均需經嚴格消毒方可進入場區,司機禁止進入豬舍。

豬舍防護設施需經常檢查、維修。

檢查飼料有無發霉、變質,有無受到病原汙染。

注意周邊地區的疫情。

二、豬場的衛生、消毒

(一)豬場衛生消毒

1、豬舍必須定期進行徹底清洗(包括灰塵、糞便及殘留物,料槽中的剩餘飼料)。

2、排水溝應保持暢通、糞尿做固液分離、固體經發酵做成堆肥,液體部分通過本場汙水處理系統進行好氧或厭氧發酵處理,減少空氣汙染、水汙染,減少蚊蠅孳生和減少疾病的傳播。

3、捨外栽種花木,及時護理,及時補栽,做到美化環境。

4、豬場內道路及其他裸露部分應定期消毒。

(二)日常消毒

豬場出入口和豬舍出入口設有消毒池,池內消毒液3日更換一次,水深10-15公分,人員經過必須踏入水中15秒以上,進場車輛必須經消毒池方可通過。

豬舍空欄時用自來水清洗乾淨,然後用消毒水噴灑消毒,待幹後進豬。

每天保持豬舍衛生,先將糞便用糞車清出,再沖洗乾淨,定期消毒。

注射用針頭,針管在每日使用後以清水洗淨,再用煮沸消毒後方可使用,**或防疫注射每頭豬換一回針頭。

豬體有傷口時,(如剪耳號、臍帶、斷尾、去勢、咬傷等)應及時處理,做好止血消毒工作。

死豬等須經無害化處理,嚴禁隨意亂扔。

一線工作人員的手,在開展工作前要用肥皂水洗淨後,用消毒水浸泡20秒。

所有進入場內或生產區的工作人員,必須更衣、換鞋、消毒。

三、豬隻的免疫

豬隻免疫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疫苗分兩大類,即死苗與活苗,近年來有許多生物製劑基因工程疫苗。使用疫苗時需注意下列原則:

安全性與效力性必須兩者兼備。

經濟性:本場某種疾病發病率高才考慮使用。

各地區各場的同一種傳染病可能由不同的血清型別引起必須仔細辨別。

免疫必須有完整的計畫,考慮母原抗體,豬隻的發病年齡、季節、免疫間隔時間等因素擬定出完整的免疫程式才可奏效。

疫苗無**作用,必須提前完成免疫工作,且須持之以恆,不可斷斷續續。

四、疾病的檢疫、隔離和屍體處理

引進種豬必須從無可疑傳染病的種豬場引進。

引進的種豬必需經2-3個月隔離檢疫,密切觀察,進行驅蟲和免疫工作。

本場內原有豬隻發生傳染病時應劃定疫區,限制豬群移動,加強消毒,限制工作人員進出,防止疾病擴散,再選擇疫苗、血清、藥物,以減少損失。

發病豬隻在隔離、**效果不佳轉為慢性後,應立即捕殺,以防繼續擴散。

死豬或捕殺豬隻應迅速焚毀或深埋。

五、疾病的監測及診斷

1、抗體監測

隨時監測豬隻抗體情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豬隻,採取其血樣送國家認可的畜牧獸醫部門進行抗體檢測。給豬隻的免疫接種和免疫程式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疾病診斷

養豬業不可避免疾病的發生,疾病的處理應先從診斷做起,各種疾病的病原不同,處理的方法亦不同,使用的藥物種類亦不同。

(1)臨床症狀觀察:例如根據下痢的顏色、氣味、水樣下痢或點液狀、發生的年齡等,咳嗽時是乾咳或有痰,有無發熱現象,是否流鼻血等。這是最簡略、誤差也較大的一種方法。

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第一節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礦山安全法 煤礦安全規程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 煤炭工業技術政策 煤炭工業設計規範 煤礦技術操作規程 等國家技術政策 質量標準及規定,進一步加強我礦生產技術管理工作,更好地為煤礦生產建設服務,結合我礦實際,制定本制度。第二條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是對...

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一 總則 第一條生產技術的改進 生產經理向總經理提出改進生產技術的方案,由總經理對此研究並做出決定。第二條生產技術的引進 當本公司從外面引進技術時,生產部經理要研究引進合同的原文。並要求承擔這項工作的部門說明引進外來技術後成本與成果之間的關係。第三條技術轉讓 本公司向外部轉讓技術時,生產部經理要研究...

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第一條生產技術的改進 生產經理向總經理提出改進生產技術的方案,由總經理對此研究並作出決定。第二條生產技術的引進 當本公司從外面引進技術時,生產部經理要研究引進合同的原文,並要求承擔這項工作的部門說明引進外來技術後成本與成果之間的關係。第三條技術轉讓 本公司向外部轉讓技術時,生產部經理要研究檢查轉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