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築史複習

2023-01-10 06:42:03 字數 4822 閱讀 5620

一、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特徵

1.古代房屋外形分三段:基座、屋身、屋頂

2.中國木構架結構體系:穿斗式、抬梁式、井乾式。

3.屋頂的5種形式:廡殿、歇山、攢尖、懸山、硬山。

4.屋頂翼角的出翹與起翹

5.南方屋頂翼角水戧發戧、嫩戧發戧

6.清式舉架與宋式舉折的區別

7.鬥栱的作用及主要構件(鬥、栱、昂、翹、公升)

8.木構架主要構件(梁、檁、枋、椽、柱)

抬梁式(疊梁式)---柱承梁、梁上立短柱,其上再置梁,梁兩端承檁,應用很廣,特別是北方。

優:室內少柱或無柱,可獲得較大空間。缺:柱樑等用材較大,耗材較多。

穿斗式(立貼式)---柱直接承檁,柱間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聯絡,南方使用較多;穿斗式有時和抬梁式混合使用(抬梁式用於中跨,穿斗式用於山牆);

優:用材較小,山面抗風性能好。缺:室內柱密,空間不夠開闊。

井乾式將圓木兩端開凹榫,組成巨型木框,層層相疊作牆壁,圓木是承重牆; 耗材量大,建築面闊和進深受木材長度限制;僅見於盛產木材的地方。

南方屋頂翼角水戧發戧、嫩戧發戧

水戧發戧:屋頂不起翹,由戧脊發戧,如拙政園繡猗亭; 嫩戧發戧:由子角梁頂起屋頂,如拙政園綠猗亭。

清式舉架與宋式舉折的區別

☆清舉架先從簷檁開始,自下而上,宋舉折先從脊檁開始,自上而下;

☆舉架先確定步架距離,舉折應先確定步架距離和整個舉架高度;

☆清舉架屋面比宋舉折屋面更為陡峻,清屋面坡度為1:0.8~1:0.9,宋屋面坡度為1:0.6左右。

二、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概況

小結:中國木構架體系形成於漢代,成熟於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礎上精緻化,明清則達到高度成熟階段。

北方---穴居---地面建築南方---巢居---幹闌建築

1.原始社會的建築

河姆渡文化:幹闌建築,木構架,有榫、卯

陝西西安半坡村遺址:木骨泥牆,分割槽、向心、半地穴。

2.奴隸社會的建築夯土技術、茅茨土階、高台建築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中國最早的庭院建築遺址。

陝西岐山鳳雛村遺址--中國最早的四合院,最早的「瓦」屋。

3.封建社會的建築

(1)早期(戰國~南北朝)高台建築齊臨淄秦始皇陵漢長安城磚石技術

(2)中期(隋、唐、五代、宋、遼、金)隋;趙州橋李春唐:長安城---里坊制; 佛光寺大殿宋: 東京卞梁(開封)---街巷制; 李誡《營造法式》

(3)晚期(元、明、清)明清故宮、明十三陵、天壇、磚、琉璃技術、無樑殿

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三、中國古代建築概述

唐、宋城市特點比較(里坊制、街巷制)

(1)城市初生期(原始晚期、夏、商、周)---要素分散無序,氏族部落。

(2)里坊制確立期(春秋、戰國、秦、漢)---封建制形成、城市建設高潮。新模式產生:「裡」(或坊)—居住區, 「市」——工、商業區

(3)里坊製極盛期(三國---唐)北魏洛陽:320坊;曹魏鄴城:布局嚴整,功能分割槽明確

唐長安---里坊制典範。

(4)開放式街市期---街巷制(宋以後)汴梁---中國古代都城布局的轉折點,取消了夜禁與裡坊制,水陸交通發達,商業繁榮。

中國五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

中國七大古都:以上五處加安陽、杭州

2.住宅建築;各地民居: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樓、雲南竹樓

北京四合院平面圖; 北京四合院組成:正房、耳房、廂房、垂花門、倒座、大門、抄手遊廊

北京四合院特點:中軸對稱;等級分明;以空間等級區分人的等級;主從、正偏、內外,垂花門的高度與定製是主人等級的標誌;秩序井然---以建築秩序展示倫理秩序;尊卑、貴賤、男女、長幼,內向環境---防風沙、干擾、噪音,安全、安靜;建築密度不高,交通面積較大。

3.宮殿、壇廟、陵墓

(1)宮殿明清故宮特點(2)壇廟天壇建築群的組成:祈年殿、圜丘(3)陵墓秦始皇陵:堆土為陵(方上)350公尺,高46公尺唐乾陵:

因山為陵明十三陵:結合地形好、公用神道北京故宮(紫禁城)

(1)規模龐大、功能齊全、布局井然,古代大型組群布局的典範;

(2)擇中立宮、前朝後寢、三朝五門;(3)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三層8公尺多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內廷三殿:乾清宮(皇帝正寢)、交泰殿、坤寧宮(皇后居所

明清故宮的建築特點:(1)擇中立宮、左祖右社、前朝後寢、三朝五門;(2)強調中軸線和對稱布局;

(3)院的運用與空間變化;(4)建築形體尺度的對比;(5)富麗的色彩與裝飾,雕塑、彩畫、琉璃;

北京天壇;北面牆為圓形,南面為方形,象徵天圓地方;分兩組:祭天的圜丘與祈年殿,兩組各有自己的附屬建築;(1)祈年殿,三層須彌座,平面正圓形,上為三重簷青色琉璃瓦圓形攢尖頂;(2)圜丘,壇三層,祭天;四周繞以圓形平面和方形平面矮牆各一重。(3)天壇群體建築設計特色;中軸線布局;主體建築與附屬建築相得益彰;

明十三陵總體布局特點:位於北京城北45公里天壽山南麓; 三面山巒環抱,十三陵散布各據崗巒,面向中心---長陵;陵區入口起點是一座石牌坊,正遙對天壽主峰;南面山口處有龍山、虎山如雙闕;自南往北,神道經大紅門,碑亭、石像生到龍鳳門(相當櫺星門);為十三陵公共神道,各陵不再設定石像生、碑亭等;公共神道軸線長(7公里)而富於變化。總體氣勢磅礴、恢巨集壯麗。

4.宗教建築

(1)佛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朝代特點山西晉詞聖母殿朝代特點(2)塔的分類:樓閣式塔、密簷塔、單層塔、金剛寶座塔

最早的密簷磚塔——河南登封嵩嶽寺塔朝代、平面、層數

中國現存唯一木塔——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朝代、平面、層數

(3)石窟龍門石窟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

面闊七開間、進深四間、單簷四阿頂(清稱廡殿頂);台基低矮、屋面平緩、鬥栱碩大、出簷深遠;色彩簡單、屋頂用灰瓦、鬥栱層和柱子用紅色;內外兩圈柱,柱高相等,「金箱斗底槽」;佛光寺大殿外觀簡潔、穩健、恢巨集展現唐代建築的泱泱風貌。

石窟**於印度的石窟寺,南北朝時傳入我國;石窟型別: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著名的有:

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洛陽龍門。

洛陽龍門石窟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在城南伊水兩岸的龍門山修建;經隋、唐、五代、北宋500年的經營修鑿,成為著名的石窟藝術寶庫。

四、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的做法

1.鬥栱的作用及主要構件(鬥、栱、昂、翹、公升)

(1)鬥栱的作用懸挑屋簷、裝飾與等級的象徵、度量單位

(2)鬥栱的構成:鬥、栱、昂、翹、公升

(3)鬥栱的分類平身科(補間鋪作)柱頭科(柱頭鋪作) 角科(角鋪作)

模數制 宋——材,李誡《營造法式》,將材分為八等,以材為標準,確定各構件尺寸;

清——斗口,以斗口為標準,分為十一等,確定各構件尺寸;

1.用材總體趨勢是由大變小。2.木構架主要構件(梁、檁、枋、椽、柱)3.

重簷歇山要會畫(透視或平面加立面)4.平面:副階周匝、金廂斗底槽5.

模數:宋—— 材,材分八等;清—— 斗口,斗口分十一等6.柱子:

側腳、梭柱、公升起7.彩畫主要有三種:和璽、旋子、蘇式和璽:

以龍為母題; 旋子:以旋子(帶捲渦紋的花瓣)為母題;蘇式:又稱園林彩畫,起源於南方園林,形式活潑,內容豐富。

著名人物與作品:

1.李冰父子戰國都江堰排灌水利工程

2.李春隋趙州橋(安濟橋)

3.李誡北宋 《營造法式》

4.張擇端北宋 《清明上河圖》

5.計成明代 《園冶》

6.官方清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7.姚承祖清 《營造法源》

8.梁思成現代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複習二外國建築史部分

一、 古代埃及的建築

1金字塔演變:瑪斯塔巴--多層台階式--二層斜台階式--二斜度方錐體-方錐體

瑪斯塔巴---古埃及孟斐斯一帶的早期帝王陵墓,形式可能**於貴族的長方形平台式磚石住宅,墓室位於地下,上部內有廳堂,上下有階梯或甬道聯絡,是以後法老金字塔的原型。

2.最大的金字塔名稱、地點吉薩金字塔群:最大的為胡夫金字塔邊長230公尺,高度146公尺(現137公尺)

二、古代西亞的建築

1.材料:粘土--發展為土坯磚、燒磚,裝飾用的琉璃磚,用天然瀝青作粘結材料。結構技術---發展了券、拱和穹隆結構。

2.巴比侖:山岳臺(觀象台)、新巴比侖城、空中花園

3.亞述帝國:薩艮王宮 4.波斯:帕賽玻里斯宮、百柱廳。

三、古代希臘的建築

1.希臘三柱式:愛奧尼柱式、多立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2.雅典衛城建築群:帕提農神廟、伊瑞克先神廟、勝利神廟、山門

古希臘三種柱式:

多立克柱:雄健莊嚴,表現男性體態和性格;

愛奧尼柱:柔和秀麗,表現女性體態和性格;

科林斯柱:華美富麗,柱頭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餘為愛奧尼柱式樣。

雅典衛城特點:

衛城建在小山上,只有西面斜坡可上山;考慮到山下遊行隊伍的觀賞,建築物大都沿周邊布置;建築物因地制宜、重點突出,將最好的角度朝向人群;山門和勝利神廟造在西面山崖陡坡邊;最大的是帕提農神廟,形制最隆重,裝飾最華麗,統帥著整個建築群;帕提農神廟北邊是伊瑞克先神廟,有端莊秀麗的少女雕像柱廊;衛城上的建築有形制和大小的變化但是整體建築群很統一。

四、古代羅馬的建築

1.古羅馬五柱式:塔司幹、多立克、愛奧尼、科林斯、混合式

塔司幹:柱身無槽,光滑粗壯,比多立克柱更加雄壯。

混合式:在科林斯柱頭上加一對愛奧尼式的渦卷。

券柱式:柱式和拱券結合的一種結構形式,柱式不起結構作用,拱券作承重結構,柱式成為壁柱,只起裝飾用途。另外還有連續券、疊柱式、巨柱式。

2.古羅馬萬神廟:

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穹隆直徑與高均為43.43公尺,材料為混凝土與磚;希臘式門廊高大雄偉,8棵科林斯柱子;3.大角鬥場:

看台採用拱券結構方式、立面為柱式博覽會,由下往上依次為塔司幹、愛奧尼、科林斯。

4.建築理論: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西元前1世紀)5.古代羅馬建築的特點與成就,舉例說明。 6.古代羅馬建築在材料、結構、及建築空間上的特徵是什麼?

中外建築史複習答案

1 試舉出我國民居的三種具體實際型別。北京四合院 福建土樓 窯洞。2 清代屋頂色彩等級最高的是黃紅色 3 清代皇家建築彩畫主要 和璽 彩畫和 旋子 彩畫。4 我國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為哪五種基本型別。樓閣式塔 密簷塔 單層塔 藏塔 喇嘛塔 金剛寶座塔 5 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在我國現存最早的琉璃塔 福建...

中外建築史複習的精華

二 論述題 應縣木塔 佛宮寺釋伽塔 應縣木塔位於應縣城內,又稱應州塔,建於遼清寧二年 年 是國內現存最古的木塔,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築之一 其結構措施有 八角形平面,其作用可減小風力 套筒式結構,內外兩圈柱,底層簷柱外設有迴廊,即 營造法式 中的 副階周匝 內外柱的排列又如佛光寺大殿的 ...

中外建築史

古羅馬的建築 1古羅馬直接繼承了希臘晚期的建築成就,並把它極大的發展和創造,大大地推向了前進。2 古羅馬建築規模大 質量高 分布廣 建築型別豐富 形制成熟,藝術形式完善 設計手法多樣,結構水平很高,達到奴隸制社會建築的最高峰。3古羅馬建築對歐洲乃至全世界以後幾千年的建築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古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