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建史複習 個人總結

2022-12-09 22:06:03 字數 5305 閱讀 3124

基礎知識(填空)

第一章早期城市

一、巴比倫

1、巴比倫城(西元前2023年),兩河流域建立了以巴比倫為首都的國家,建立了巴比倫城。

2、新巴比倫城(西元前650年),新巴比倫城成為西亞**及文化中心,其規劃與建設於西元前6世紀尼布甲尼撒二世時達到高潮。

3、新巴比倫城主要特點

跨幼發拉底河兩岸、大體呈矩形平面、兩重城牆(防禦需要)、內城設九門、城市主軸為北偏西。沿大道(普洛採西大道)及河岸布置宮殿,山岳臺與馬爾都克神廟,曲折狹的小巷(1.5—2公尺)、空中花園。

2、孟菲斯

1、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城市以白色城牆圍繞,故當時命名為白城。

2、墓葬形式、特點:第二代王朝,重建孟菲斯城,在薩瓜勒按照國王生前的生活方式設計了國王墳墓。邱薩基地大致等於孟菲斯的內城大小,孟菲斯和墓地都是坐北朝南。

3、發源剛果,從南往北走向,尼羅河三角洲,現開羅以南。

4、瑪斯塔巴(早期金字塔)-颱型貴族墓-金字塔

三、先秦中國

1、藤花落古城:位於今連雲港,龍山文化時期,內外兩重城牆。

2、鄭州**:商代早中期,位於今鄭州市區東部,一道城牆。

3、殷墟:位於今河南安陽市區西北,洹北**,無設防邊界,四出羨道,不封不樹,司母戊鼎,殷墟宮殿-茅茨土階。

4、周代城市:早期中心在陝西省岐山縣,已無城址。出現了軸線的概念。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例項。二進院落組成。鳳雛村,兩周建築。

5、戰國齊人編撰《周禮·考工記》: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說明周代王城是有一定規劃制度的,對中國古代城市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影響):

1 匠人營國:建築師丈量土地及建設城市;②方九里:每邊長為九里;③旁三門:

每邊開三門;④國中九經九緯:城內有九條直街九條橫街;⑤經塗九軌:是車軌的九倍,可併排走三輛車;⑥左祖為祖廟,右社為社稷壇;⑦市朝一夫:

市與朝各方百步。

6、咸陽:山南水北,秦國,無設防邊界,沿渭水分布。

四、希臘

1、早期文明(海和山):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

2、古希臘人活動範圍以愛琴海域為中心,橫跨歐亞大陸,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半島。

3、聖地:德爾斐,位於科林斯灣北岸,北山南水,山地結合。

4、雅典

①歐洲大陸最古老的聚落之一

②因地制宜,自由式均衡構圖平面布局,主次分明。背山面海、自發形成、布局無規則、無軸線關係、街巷狹窄曲折。

③雅典衛城規劃特色:

a、 發展了民間聖地建築群自由活潑的布局方式。

b、 沒有軸線關係。

c、 視覺觀賞石按照祭祀雅典娜大典的行進路線來設計的。

d、 雕像統一了周邊的建築群。

e、 綜合愛奧尼和多立克兩種柱式風格,以達到材料統一。

f、 衛城是為紀念希波戰爭而建立的,故衛城內無世俗建築。

5、公尺利都

①希波丹姆是西方城市規劃的創立者

②在希波丹姆的指導下進行重建,形成了最早的方格網城市之一

③希波丹姆斯規劃型制:

a、 一種幾何形狀的,以棋盤式路網為城市骨架的規劃結構型制,講究功能分割槽;

b、能快速恢復在戰爭中被破壞的城市;

c、 城市典型平面為兩條垂直大街從城市中心通過,中心大街的一側布置中心廣場;

d、 城市一般分為三個主要部分:聖地,主要公共建築區,私宅地段。

e、 公尺利都城:建於西元前4—3世紀的普南城——古希臘殖民地城市

f、 希波丹姆規劃型制的缺陷:使得古希臘的城市規劃從傳統上靈活的雜亂,有機走向形式上的典雅或呆板,甚至為了構圖的形式美而全然不顧自然地形的存在。

第二章帝國城市

一、西漢長安

1、西漢長安(今西安西北):城址曲折仿北斗星,稱為「斗城」

2、宮殿制度:兩宮製(未央、長樂)

3、有夯土路基以及排水溝系統,出現皇帝專用園林:上林苑。一般居住地段稱閭里。

4、城市四面各有三座城門;城內道路筆直,垂直相交;通往城門的道路每條分三股,中間為帝王專用弛道。

5、居住模式稱為閭里,閭里周圍有牆和門;居住地段不集中,多分布於城內各宮殿之間;

外圍皇帝陵墓處設陵城。

二、東漢洛陽

1、東漢洛陽(今洛陽以東):南面為洛水,北面為芒山,地形北高南低,城北有穀水。

2、宮殿制度:兩宮製(南宮、北宮)

3、兩宮之間是方整的閭里。禮制建築在城南,官署在南宮附近。

三、曹魏鄴城(河北省臨漳縣附近)

1、布局:北部為宮城,大殿位於城市中軸線正中,前朝後寢格局,設有王室專用園林。東西軸線南半部為官衙和一般居住區,劃分為若干正方形坊裡,城中有三個集中的市以及手工業作坊。

宮殿建築群的布置很嚴整。

2、影響:城市有明確的分割槽,統治階級與一般居民嚴格分開,一方面繼承了古代城與廓的區分,也直接繼承了漢代宮城與外城的區分,不同點是,區分更明確。整個城市的布局,將道路正對城門,幹道丁字相交於宮門前,這樣把中軸線對稱的布局手法從一般的建築群,擴大應用於整個城市,對以後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響,如唐長安等城。

四、羅馬帝國

1、羅馬城(羅馬建在台伯河畔的七座小山之上)

古羅馬規劃特點:自由形態布局

2、龐貝(亞平寧半島)

位於蘇維爾火山腳下,主要街道走向,主要公共建築物和大府邸的軸線,基本上對著蘇維爾火山,整個城市有以火山為中心的統一構圖思想。城市平面不規則,略似橢圓形。

3、君士坦丁堡:位於博斯普魯士海峽兩岸,歐亞大陸連線處(區位圖)

五、唐帝國

1、北魏洛陽:最初建都於平城(山西大同),後遷都洛陽

①城防體制:首次形成宮城、內城、外城的三重城郭制度

②中軸線(自南向北,幹道—衙署—宮城—御苑)

③東晉首次設外郭籬

④里坊制

為什麼會解體

2、唐長安:

形成: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隋亡後唐朝還在此建都,改名為長安城,城市基本輪廓與隋初相同。

布局:城市呈規則方形,東、南、西、北各設三門。包括宮城、皇城和外城,全城採用中軸線對稱布局,以宮城正門為起點,一直延伸到外城南面正門;橫軸在朱雀門和承天門處與縱軸線丁字相交。

里坊制:里坊制是一種古代城市居住管理模式,體現在形式上和管理制度上。

3、隋唐東都洛陽:布局緊湊,因為山與水的關係,沒有完全居中,城市沒有完全落在中軸線。

六、阿拉伯

1、大馬士革:位於今敘利亞,由於在這座城中建造了第一座清真寺而成為該地區的「聖城」

2、巴格達:位於底格里斯河畔,城市平面為圓形,有四座城門

第三章商業城市

1、東京(今開封,之前稱汴州):

四水貫都:金水河、五丈河、汴河、蔡河

城牆布局:四重:宮城、皇城、內城、外城

2、臨安(今杭州):

地形不甚規則,東西用地受限,故形成南北長、東西窄的寬頻形,狀若腰鼓,又稱「腰鼓城」

布局:宮南城北

街道:御街

3、平江府(今蘇州)

交通體系:設水陸兩套交通系統,水陸城門5處

1、威尼斯:在亞得里亞海頂端的沿海瀉湖中的島嶼上成立

交通路線:反s形大運河為主要要道

聖馬可廣場:形成於文藝復興時期,雛形形成於公元830年。含聖馬可教堂(拜占庭式)、總督府、鐘塔。

2、紐倫堡

城市軸線:城堡山——聖澤巴爾德教堂——聖母教堂——(佩格尼茨河)——聖洛倫茨教堂

3、呂貝克:位於波羅的海岸的呂貝克灣

城市形狀:魚骨形;形成原因:漢薩同盟的總部城市

1、元大都:朝在南、市在北

①城市布局:長方形,宮城、皇城、外城三重城牆

②市集:東市、西市、主要市集在北部

胡同形成

元大都與周禮考工記的關係

2、明軍進入大都——北平

2023年——正式遷都北京

①朱棣改造:包括城牆:朝南市北改為——朝北市南等

嘉靖皇帝增設北京外城,形成「凸」字形結構

②明代北京中軸線:鐘樓—鼓樓—厚載門—景山—玄武門—永天門(天安門)—千步廊—大明門—正陽門—永定門

③北京外五壇: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山川壇

④清軍入關建立了四個教堂:東堂、南堂、西堂、北堂

1、佛羅倫斯

①最早的廣場:羅馬時期的市場廣場

②市政廳從最初的的貴人廣場

③文藝復興的開始:佛羅倫斯大教堂

2、羅馬

①聖彼得廣場:梯形+橢圓形+梯形、有聖彼得大教堂(簡圖)

②市政廣場:在卡比多山

③波波羅廣場:形成三條放射形道路的廣場

④那沃那廣場:為改善城市交通形成的長條形廣場

⑤西班牙大階梯(鮮花廣場):西班牙大使館旁邊,雲鬥形,從低地到高地

3、巴黎

①城市起源於:城市島

②古典主義時期最主要的宮殿:凡爾賽宮

③中軸線:羅浮宮—丟勒裡宮—丟勒裡花園—協和廣場—圓點廣場

4、華盛頓:波托馬克河

城市形成條件:三權分立

設計者:朗方

第五章工業城市

1、曼徹斯特:

最主要的產業:毛紡織業

2、倫敦:泰晤士河

形成過程:最初為羅馬軍隊在此建立城堡,(威斯敏斯特)

3、上海:

哪個條約被割佔:《南京條約》

第乙個在此設立的租界:英租界。第二個為法租界

1、巴黎

歐斯曼:巴黎中軸線的延伸者

中軸線:羅浮宮—丟勒裡宮—協和廣場—愛麗舍田園大道—圓點廣場—星形廣場(凱旋門)

2、芝加哥

城市美化運動

2023年,芝加哥世博會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城市美化建設乙個「夢幻城市」,拯救沉淪的城市。

2023年,丹尼爾·伯納姆(danielburnham)的「芝加哥規劃」,標誌著城市美化運動的正式開始。

城市美化運動的核心思想就是恢復城市中失去的視覺秩序和和諧之美,採用古典主義加巴洛克的風格手法設計城市。 雖然當時伯恩海姆的「芝加哥規劃」由於未考慮經濟問題,未被**正式採納,但其影響傳遍世界各地。

1、新協和村的提出者:羅伯特·歐文(英)

2、田園城市的概念

埃比尼澤·霍華德(英)在《明日的田園城市》提出了乙個兼有城、鄉優點的理想城市模式,稱「田園城市」

針對英國快速城市化所出現的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以及農民大量湧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設計的以寬闊的農田林地環抱美麗的人居環境,把積極的城市生活的一切優點同鄉村的美麗和一切福利結合在一起的生態城市模式。

1、工業城市的提出者:托尼·戈涅(法)

2、帶形城市提出者:索里亞·伊·馬塔(西)

3、未來主義:馬里內蒂(意)

4、有機疏散理論:沙里寧(芬)

5、衛星城市:雷蒙·恩溫(英)

6、社群鄰里單位:佩里(美)

7、光明城的概念:建築不再是沒有生命的、孤立的存在,而是與社群大環境匯合成乙個有機體,形態上是協調的,功能上是延續的,空間上是互補的、融會的,兩者是動態的、和諧的統一。

中外建築史複習

一 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特徵 1.古代房屋外形分三段 基座 屋身 屋頂 2.中國木構架結構體系 穿斗式 抬梁式 井乾式。3.屋頂的5種形式 廡殿 歇山 攢尖 懸山 硬山。4.屋頂翼角的出翹與起翹 5.南方屋頂翼角水戧發戧 嫩戧發戧 6.清式舉架與宋式舉折的區別 7.鬥栱的作用及主要構件 鬥 栱 昂 翹...

中外建築史複習答案

1 試舉出我國民居的三種具體實際型別。北京四合院 福建土樓 窯洞。2 清代屋頂色彩等級最高的是黃紅色 3 清代皇家建築彩畫主要 和璽 彩畫和 旋子 彩畫。4 我國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為哪五種基本型別。樓閣式塔 密簷塔 單層塔 藏塔 喇嘛塔 金剛寶座塔 5 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在我國現存最早的琉璃塔 福建...

中外國美術史複習

上篇中國美術史 第一章原始社會的美術 一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藝術 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磨製石器 彩陶藝術 中國彩陶文化發源地 1 仰韶文化 新石器時代早期,今陝西 山西 河南一代 分半坡型別 魚紋是裝飾紋樣的典型母題,圖案多畫在盆內側 和廟底溝型別 圖案多畫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紋為多,多採用二方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