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現代歷史》下冊

2022-12-30 21:06:05 字數 4864 閱讀 7580

第一章**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第一節**十月革命的勝利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十月革命發生的原因、經過和歷史意義等基本史實,為以後學習蘇聯歷史奠定基礎。

2.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十月革命發生的歷史條件,初步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能力。

3.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十月革命歷史發展的程序,讓學生懂得無產階級革命是**歷史發展的選擇,掌握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社會主義觀。

4.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十月革命的勝利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引導學生學習列寧的革命首創精神,認識領袖人物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一、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主題是**十月革命。

本課的重點是**十月革命發生的歷史原因。世界現代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的探索,而**十月革命是這一探索的開始。因此,只有講清楚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爆發的歷史背景,才能從巨集觀上把握世界歷史上第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本課的另乙個重點是十月革命的重大歷史意義。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奪取政權的成功嘗試,它為無產階級以武力奪取政權提供了光輝範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在人類社會的現代化程序中首創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對**歷史和世界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課的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理解二月革命後出現的兩個政權並存局面。這是個既複雜又特殊的歷史現象,要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認識其存在的暫時性。

二、教法建議

1.在課前提問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上學期學過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概況。如提問「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樣結束的?」「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起了什麼作用?

」讓學生思考,概括歸納出:戰爭給**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爭引起了**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爆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戰爭。由此匯入新課。

2. **十月革命為什麼能爆發,是本課的重點。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①二月革命的時間、性質、結果。②二月革命後兩個政權並存局面的出現。③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概況。

對於第乙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答案。

由於第二個問題又是乙個難點問題,所以老師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問題啟發學生開動腦筋,逐層深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學生初步學會總結歷史原因、分析歷史現象,得出正確的結論:①什麼是兩個政權?明確在兩個政權中臨時**是主要的、實際掌權的機關。

②為什麼會出現兩個政權並存局面?認識工農群眾缺乏政治鬥爭經驗,列寧等布林什維克黨主要領導人身居國外,影響了黨對群眾的組織教育工作。③為什麼說兩個政權並存局面是暫時的歷史現象?

結合臨時**的反動政策來理解。

對於第三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地圖、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示意圖,指導學生讀圖,找出彼得格勒在**的位置,起義總指揮部所在地和資產階級臨時**所在地。讓學生思考:十月革命的主要參加者是誰?

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徵是什麼?使學生認識工人階級的偉大作用,了解中心城市暴動、武裝奪取政權是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徵。

3.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後,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及其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等有關內容,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由自己概括。還可以對比資產階級臨時**和蘇維埃**建立政權後所採取的不同措施,說明兩個政權的不同性質及其所產生的不同結果。

4.關於蘇維埃政權的鞏固,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線索,即1918~2023年是蘇俄的三年國內戰爭時期。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理解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必要性,教師可以用具體例項說明鬥爭的極其艱苦,勝利的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條件

1.爆發原因:

十月革命的爆發不是偶然的,是**歷史發展程序的產物,是客觀和主觀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

a.具有帝國主義基本特徵(壟斷組織)

b.資本主義發展落後,保留農奴制殘餘,依賴外國資本(歷史條件)

c.經濟崩潰、矛盾激化(內)

d.一戰造成有利形勢——帝國主義混戰**是帝國主義各種矛盾最集中最尖銳的國家,使**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外)

e.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成熟, 組織性和戰鬥性強。(根本原因)

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1.二月革命(2023年3月)

(1)原因:

根本原因:**舊有的生產關係已經完全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特別是沙皇制度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障礙。

直接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連連戰敗而激化了的各種社會矛盾。

(2)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意義:推翻沙皇**制度

(4)結果:兩個政權並存

a.工兵代表蘇維埃

b.資產階級臨時**

掌握實際權力的資產階級臨時**,沒有解決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反而繼續執行沙皇**原有的國內政策,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

2.《四月提綱》(列寧)

內容:明確**革命任務(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3.七月***件——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結束

4.十月革命的勝利

(1)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時間: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

經過:a.攻占各宮、推翻資產階級臨時**

b.成立工農蘇維埃**

c.頒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革命措施:政治經濟(……)

5.**的十月革命的特點:

(1)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大城市武裝起義擴大到全國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採用的是武裝暴力奪取政權並取得勝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觀念,衝破了帝國主義的包圍,在經濟相對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單獨取得了勝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4)十月革命經歷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緊密相聯、急劇發展的不同性質的階段。

◎思考與**

為什麼社會主義革命不是了生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是發生在相對落後的**?

① 沙皇**制度阻礙社會進步,成為各種革命力量集中攻擊的物件。

②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尚未完成,這一革命成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階梯。這就把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革命與農民反對地主的革命結合起來,壯大了人民力量。

③ 落後使**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第一次世界大戰急劇激化了**各種矛盾

④ 2023年革命鍛鍊教育了**無產階級和布林什維克黨。

⑤ 布林什維克黨制定了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正確方針。

三、 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① 對**歷史的影響(最深刻→重要前提)

② 對世界歷史程序的影響(新時期,鼓舞推動)

③ 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新紀元,開端)

四、鞏固蘇維埃政權的措施

1.措施

(1)政治上:改造舊的政治制度,初步建立新生的蘇維埃國家制度

(2)外交上:結束同德奧集團的交戰狀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

(3)軍事上:組建紅軍,粉碎國內外敵人對蘇維埃的進攻

(4)經濟上:

①剝奪剝削者政策: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將銀行、鐵路、大工業等收歸國有;在農村,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將土地分給農民 。

②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五、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實施背景

(1)英法美日等發動武裝干涉

(2)被推翻的地主和資產階級不斷發動叛亂

(3)蘇維埃政權面臨危機

2.主要內容

(1)工業;

(2)農業;

(3)商業。

3.影響:

(1)使蘇俄**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國的財力物力保證軍事的勝利。

(2)但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許多措施超出了戰時需要的限度,而且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繼續用於恢復被破壞的國民經濟,結果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和生產的下降,2023年春,蘇俄發生了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

(1)積極性: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殘酷的戰爭環境、經濟破壞和物質極端缺乏的形勢下,蘇維埃**採取非常措施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經濟體制。

進步:該政策最大限度地動員了全國的財力、物力,保障了軍事上的勝利,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2)侷限性:該政策主張取消一切商品**,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國家集中分配,實行平均主義的分配原則,嚴重地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使工農聯盟瀕於瓦解,同時也對國家的經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它並不是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六、新經濟政策

1.實施背景:

(1)經濟:4年世界大戰和3年國內戰爭的破壞;蘇**民經濟瀕臨崩潰。

(2)政治:有些地區農民和水兵暴動。

(3)蘇維埃政權面臨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2.時間:2023年,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

3.主要內容:(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比較)

4.作用

(1)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利於恢復和發展農業,鞏固了工農聯盟。

(2)有利於發展商品經濟,在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3)取得了顯著成果,國民經濟迅速恢復,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蘇維埃政權得到了鞏固。

思維拓展:

(1)新經濟政策是社會主義國家也是20世紀以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影響深遠的經濟改革政策,它表明列寧和布林什維克黨已放棄了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和實踐,開始從蘇**情出發,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來擴大生產,鞏固和改善工農聯盟,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增強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實力,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2)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在小農佔優勢的**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進一步探索的結果,他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

(3)這一政策受到了**廣大工農群眾的歡迎,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恢復,進一步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思考與**

新經濟政策的成功實施對我們有何啟迪?

判斷政策是否正確的依據在於:(1)是否符合實際情況。(2)是否有利於政權的鞏固。(3)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4)是否有利於廣大人民長遠的根本的利益。

◎思考與**

新經濟政策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最大的不同: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貨幣關係,用軍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會的運轉,進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

高考歷史核心考點近代以來世界科學發展歷程

7.基礎再現 電視政論片 大國崛起 工業先聲 的解說詞說 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這表明 a.牛頓是工業革命的倡導者 b.科技為生產發展提供了條件 c.改良蒸汽機的問世標誌著工業革命開始 d.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推動生產力進步 解析 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

近代歷史人物選評

在中國持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發端於隋朝,完善與初唐,之後被歷代王朝所採用,但是很少人知道科舉制度的終結是因為一篇名為 奏定學堂章程 奏章。因為這道奏章,清朝廷下詔停止所有鄉試 會試 及各省歲考,一切士子皆由學堂出身,從而結束了稱霸了中國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而呈遞這篇奏章的人,便是後來被人們稱...

近代歷史調查報告

成果編號 成果型別 b a.個人 b.集體 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 成果登記表 成果名稱 侵華日軍暴行調查報告 主持人姓名及學號 主持人系別及班次 聯絡 任課教師及對應課程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制 填表說明 一 本成果登記表請用a4紙列印,字型大小格式學生不得隨意修改,於左側裝訂成冊。二 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