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秦漢文化 一 》說課稿

2022-12-30 09:39:06 字數 4365 閱讀 5179

內蒙古赤峰市天山六中蘇海波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昌盛的秦漢文化(一)》

首先,我說說我的選題。

《昌盛的秦漢文化(一)》是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6課的內容。本課的主題是秦漢文化,而且是昌盛的秦漢文化,主要講述的是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和醫學成就。

秦漢文化是秦漢時期歷史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這一時期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醫學、數學的成就和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在秦漢時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當時的世界科技領域中也處於領先地位。秦漢的科技成就是建立在國家統一,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的。

因此,學習本課有助於理解我國秦漢統一國家政權建立的歷史意義,還可以為學習下一課秦漢的史學和藝術積累方法。

其次,我說說教學重難點的確立

對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和地動儀的學習,有利於激發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理當作為教學的重點。

而張衡製造的地動儀,涉及到科技名詞和物理學原理,七年級學生很難理解。因此又將其定為本課的難點。

第三,我說說學習者的特徵。

從知識基礎來看,本課講的地動儀的原理涉及到物理學知識,而七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學習物理學;從認知能力來看,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專注時間較短,但他們想象力豐富,很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並且具有探索精神;從思維品質來看,七年級學生剛剛正式接觸到歷史,還沒有掌握學習歷史的系統方法,缺乏抽象思維能力,不善於總結和歸納。

第四,我說說教學目標的設定。

基於以上分析,依據課程標準,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和醫學成就,包括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九章算術》、地動儀、張仲景和華佗。

2、通過觀察地動儀震動示意圖,想象其工作原理,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通過填寫**,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3、通過學習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感知當時我國科技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第五,我說說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利用《東方朔上奏圖》,引起學生注意並向學生介紹:這個奏本用了三千片竹簡,重300多斤,需要兩個人才能抬動。如果每根竹簡大約寫10個字,那麼東方朔給漢武帝的奏本大約多少字?

學生很容易算出3萬字。如果用教科書這麼大的紙來寫,每頁按計算大約需要多少頁?學生算出只需30頁。

一本奏章使用的竹簡就這麼多,讀書人就更苦了。比如我們使用的歷史書大約有15萬字,如果用竹簡書寫,大約需要多少根?(15000根)那得多重啊?

(大約1500斤)如果你所有的書籍都用竹簡,你將怎麼搬來?怎麼上課?會是怎樣的情景?

我想通過這樣的設計能夠激起學生興趣,引發思考,沒有紙人類的生活實在不方便。以往的書寫材料,如竹簡太笨重,而絲帛又太昂貴了,進而過渡到對「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的學習。

(二) 導學新知

1、呈現《甘肅天水出土的紙》,告訴學生以上難題在西漢時開始得到解決,這是我國已知最早出現的紙,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後來,東漢的蔡倫又改進了造紙術,大家想不想知道蔡侯改進的紙是什麼樣的?請大家到教材中找一找蔡倫改進後的造紙術所用的原料有哪些?

想一想「蔡侯紙」有哪些優點?

通過這一環節可以使學生掌握造紙術發明與改進的基本史實。

2、利用《漢代造紙示意圖》,**漢代造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不能說完整的或不準確的讓其他同學補充、完善。目的是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參與者和合作者,呈現過程,形成表象,了解漢代造紙的主要工序。

3、演示《造紙術對外傳播示意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造紙術發明及向外傳播的意義。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可能只會答出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而具體起到了什麼作用,給世界帶來了哪些變化還是不清楚,所以舉例向學生介紹:造紙術傳到歐洲之前,歐洲人用羊皮紙寫字,書籍的**非常昂貴,據說當時一本《聖經》要用300張羊皮,而這樣一本《聖經》要賣到500個德國金幣,能買半條街的房子,人們買不起。

當造紙術傳到歐洲後,你猜《聖經》賣多少金幣?(1金幣)這時學生會積極的猜測,最後老師說明是1金幣。

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了解造紙術的對外傳播過程的同時,通過具體事例理解造紙術的傳播,大大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程序。

隨後給出英國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評價包括造紙術在內的我國四大發明的時候所說的「它們改變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狀態,又從而產生了無數的變化;看來沒有乙個帝國,沒有乙個宗教,沒有乙個顯赫人物,對人類事業曾經比這些機械的發現施展過更大的威力和影響。」和美國《時代》週刊對蔡倫的肯定。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意義,認識到造紙術的發明和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以此增強民族自豪感。

4、接著提問「除了造紙術外,秦漢時期還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學生回答後,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九章算術》的內容。

因為教材對《九章算術》描述的較少,為了使學生對課本上的表述有乙個完整、準確的理解,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補充。強調書中象分數解算方法、聯立一次方程解法、負數等是當時屬於世界先進地位的成果。在古代,中國、朝鮮、日本都把《九章算術》當做數學教科書,後來又傳到阿拉伯和歐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產生了巨大影響。

以此來幫助學生弄清《九章算術》所取得的突出數學成就。

5、多**顯示地動儀復原模型和震動示意圖,並請學生據此想象地動儀工作的原理。因為七年級學生沒有學習過物理知識,對這個問題的表述可能不準確。但是沒有關係,可以告訴學生以上僅僅是大家的猜想,下面讓我們一起**地動儀震動原理動畫,來印證一下我們的猜測結果是否正確。

這樣就可以通過直觀形象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地動儀工作的原理,同時也符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通過演繹原理,啟發學生思維,突破學習難點。

6、提醒學生注意「地動儀是在**發生之後測定**方位的儀器」,那麼這樣乙個儀器的問世究竟能有多大的社會價值呢?

學生會七嘴八舌的說很多,課堂氣氛會很活躍。這時出示材料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白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對**現象還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此宣揚神學迷信的人就應運而生了。而地動儀能測出千里之外的**方向,這就等於告訴人們,**是一種自然現象,對破除迷信具有積極作用。

從而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看待、分析身邊的事物,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觀點。

7、利用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和中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思考張衡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此時學生會非常崇拜張衡,適當的讓學生講一講張衡的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張衡不信鬼神,善於探索,不慕名利,專心致志於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的優秀品質,使學生認識到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努力學好文化知識。

8、過渡:中國醫藥學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獨具特色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秦漢時期,良醫輩出。多**顯示華佗和張仲景的畫像,請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兩位名醫的成就,並根據課前收集到的資訊,講述兩位名醫的故事。

在學生的講述過程中,同學之間互相評價,取長補短,識記知識點。感受他們身上的優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收集資訊和加工資訊的能力。

(三)課堂小結

1、多**顯示如下**,供學生填寫。

幫助學生歸納本課的知識要點,同時也使學生掌握秦漢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

2、思考:我國秦漢時期的文化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麼?

就是讓學生聯絡以前學過的內容,掌握秦漢時期文化昌盛的背景,懂得文化的繁榮同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發展,對外的開放有著密切的聯絡,力圖從整體上把握歷史,避免孤立地、就事論事地看待歷史現象的毛病。

(四)鞏固練習

課程標準指出:「歷史教學評價應以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全程評價。」因此,我設計兩個問題,一是「史海揭謎」二是「思維衝浪」,以此來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並通過分析歷史上的成敗得失,反觀自我,折射現實,為人生成長和社會發展做力所能及的思考和努力。

多**顯示**問題

1、史海揭謎:史書記載,華佗讀了《傷寒雜病論》後高興地說:「這真是救人的書啊!」可208年,華佗還是被曹操殺害了。想一想,華佗說過這句話沒有,為什麼?

2、思維衝浪: 國外的一位著名物理學家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從紀元開始,中國領導世界的技術,直到大約公元2023年.

」①請列出秦漢時期中國領先於世界的科技成就(至少四項)。②你認為怎樣才能保持科技成就在世界的領先地位?提幾條這方面的建議。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交流結果。

第六,我說說教學策略的選擇。

回顧本堂課,我所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的基本歷史知識;用教師出示典型的史料和經典的論斷,讓學生來歸納得出結論;用多**演示教學法,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用合作**法引導學生**課內思考問題。教學中注意運用教學評價,不但教師用精煉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還要讓學生自評、互評,進一步激發求知慾望。當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班級也會做出一些調整。

如果面對反應不熱烈的班級,可以針對某個問題多設定幾個台階性的問題,讓學生一步步的得到結論。如果面對對歷史感興趣的班級,可以在原有的問題上進行拓展延伸。比如在講改進造紙術的時候,我們可以問: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人們提倡用「再生紙」又有何重要意義?你對紙張的用途前景有怎樣的**等等。

以上就是我對這堂課的大致設計,謝謝大家!

昌盛的秦漢文化 一 導學案

課題昌盛的秦漢文化 一 課時1課時 學習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 知識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了解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成就和醫學成就,包括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 九章算術 和地動儀 張仲景和華佗。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漢代造紙圖,了解造紙的工序,通過引導學生依據地動儀剖面圖,分析其原理,培養學生...

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 一 備課

資料 教學過程 動腦筋1 紙廣泛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你能說說有哪些方面嗎?可以書寫 繪畫 用於包裝 用於製造紙質生活用品,如紙杯 紙盒 紙巾 紙衣褲等。2 張仲景在205年開始撰寫 傷寒雜病論 他寫此書用了較長的時間。有的史書上記載 華佗讀了 傷寒雜病論 後高興地說 這真是救人的書啊!華佗是20...

《百分數的應用一》說課稿

大箕小學古妞妞 一 教材分析 百分數的應用一 是北師版教材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就是求 增加 或減少 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是在學生掌握了 百分數的意義 小數 百分數 分數之間的互化 百分數的簡單應用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分數應用題與百分數一般應用題及學過的百分數的知識,我確定了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