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知識點

2022-12-29 23:03:05 字數 5619 閱讀 3286

一、 計算

1. 四則混合運算繁分數

1 運算順序

2 分數、小數混合運算技巧

一般而言:

1 加減運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數的統一以小數形式;

2 乘除運算中,統一以分數形式。

⑶帶分數與假分數的互化

⑷繁分數的化簡

2. 簡便計算

⑴湊整思想

⑵基準數思想

⑶裂項與拆分

⑷提取公因數

⑸商不變性質

⑹改變運算順序

1 運算定律的綜合運用

2 連減的性質

3 連除的性質

4 同級運算移項的性質

5 增減括號的性質

6 變式提取公因數

形如:3. 估算

求某式的整數部分:擴縮法

4. 比較大小

1 通分

a. 通分母

b. 通分子

2 跟「中介」比

3 利用倒數性質

若,則c>b>a.。形如:,則。

5. 定義新運算

6. 特殊數列求和

運用相關公式:

①⑤⑥⑦1+2+3+4…(n-1)+n+(n-1)+…4+3+2+1=n

二、 數論

1. 奇偶性問題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2. 位值原則

形如: =100a+10b+c

3. 數的整除特徵:

4. 整除性質

1 如果c|a、c|b,那麼c|(ab)。

2 如果bc|a,那麼b|a,c|a。

3 如果b|a,c|a,且(b,c)=1,那麼bc|a。

4 如果c|b,b|a,那麼c|a.

5 a個連續自然數中必恰有乙個數能被a整除。

5. 帶餘除法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數,b是整數(b≠0),那麼一定有另外兩個整數q和r,0≤r<b,使得a=b×q+r

當r=0時,我們稱a能被b整除。

當r≠0時,我們稱a不能被b整除,r為a除以b的餘數,q為a除以b的不完全商(亦簡稱為商)。用帶餘數除式又可以表示為a÷b=q……r, 0≤r<b a=b×q+r

6. 唯一分解定理

任何乙個大於1的自然數n都可以寫成質數的連乘積,即

n= p1× p2×...×pk

7. 約數個數與約數和定理

設自然數n的質因子分解式如n= p1× p2×...×pk那麼:

n的約數個數:d(n)=(a1+1)(a2+1)....(ak+1)

n的所有約數和:(1+p1+p1+…p1)(1+p2+p2+…p2)…(1+pk+pk+…pk)

8. 同餘定理

① 同餘定義:若兩個整數a,b被自然數m除有相同的餘數,那麼稱a,b對於模m同餘,用式子表示為a≡b(mod m)

②若兩個數a,b除以同乙個數c得到的餘數相同,則a,b的差一定能被c整除。

③兩數的和除以m的餘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除以m的餘數和。

④兩數的差除以m的餘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除以m的餘數差。

⑤兩數的積除以m的餘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除以m的餘數積。

9.完全平方數性質

①平方差: a-b=(a+b)(a-b),其中我們還得注意a+b, a-b同奇偶性。

②約數:約數個數為奇數個的是完全平方數。

約數個數為3的是質數的平方。

③質因數分解:把數字分解,使他滿足積是平方數。

④平方和。

10.孫子定理(中國剩餘定理)

11.輾轉相除法

12.數論解題的常用方法:

列舉、歸納、反證、構造、配對、估計

三、 幾何圖形

1. 平面圖形

⑴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n-2)×180°

⑵等積變形(位移、割補)

1 三角形內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2 平行線內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3 公共部分的傳遞性

4 極值原理(變與不變)

⑶三角形面積與底的正比關係

s1︰s2 =a︰bs1︰s2=s4︰s3 或者s1×s3=s2×s4

⑷相似三角形性質(份數、比例)

① ; s1︰s2=a2︰a2

②s1︰s3︰s2︰s4= a2︰b2︰ab︰ab ; s=(a+b)2

⑸燕尾定理

s△abg:s△agc=s△bge:s△gec=be:ec;

s△bga:s△bgc=s△agf:s△gfc=af:fc;

s△agc:s△bcg=s△adg:s△dgb=ad:db;

⑹差不變原理

知5-2=3,則圓點比方點多3。

⑺隱含條件的等價代換

例如弦圖中長短邊長的關係。

⑻組合圖形的思考方法

1 化整為零

2 先補後去

3 正反結合

2. 立體圖形

⑴規則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

⑵不規則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整體觀照法

⑶體積的等積變形

①水中浸放物體:v公升水=v物

②測啤酒瓶容積:v=v空氣+v水

⑷三檢視與展開圖

最**路與展開圖形狀問題

⑸染色問題

幾面染色的塊數與「芯」、稜長、頂點、面數的關係。

四、 典型應用題

1. 植樹問題

2. 方陣問題

外層邊長數-2=內層邊長數

(外層邊長數-1)×4=外周長數

外層邊長數2-中空邊長數2=實面積數

3. 列車過橋問題

①車長+橋長=速度×時間

②車長甲+車長乙=速度和×相遇時間

③車長甲+車長乙=速度差×追及時間

列車與人或騎車人或另一列車上的司機的相遇及追及問題

車長=速度和×相遇時間

車長=速度差×追及時間

4. 年齡問題

差不變原理即年齡同增或同減

5. 雞兔同籠假設法的解題思想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雞假設成兔子:雞數=(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兔腳數-雞腳數)

②把所有兔子假設成雞:兔數=(總腳數一雞腳數×總頭數)÷(兔腳數一雞腳數)

關鍵問題:找出總量的差與單位量的差。

6. 牛吃草問題

基本思路:假設每頭牛吃草的速度為「1」份,根據兩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總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即可確定草的生長速度和總草量。

基本特點:原草量和新草生長速度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確定兩個不變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長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短時間×短時間牛頭數)÷(長時間-短時間);

總草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長時間×生長量;

原有草量=(牛吃速度-草長速度)×時間

7. 平均數問題

基本公式:

1 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

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

②平均數=基準數+每乙個數與基準數差的和÷總份數

基本演算法:

①求出總數量以及總份數,利用基本公式①進行計算.

②基準數法:根據給出的數之間的關係,確定乙個基準數;一般選與所有數比較接近的數或者中間數為基準數;以基準數為標準,求所有給出數與基準數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這些差的平均數;最後求這個差的平均數和基準數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數,具體關係見基本公式②

8. 盈虧問題分析差量關係

①一次有餘數,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總份數=(餘數+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②當兩次都有餘數

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餘數一較小餘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③當兩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不足數一較小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基本特點:物件總量和總的組數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確定物件總量和總的組數。

9. 和差問題

1 (和-差)÷2=較小數

較小數+差=較大數和-較小數=較大數

2 (和+差)÷2=較大數

較大數-差=較小數和-較大數=較小數

10. 和倍問題

公式: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和-小數=大數

11. 差倍問題

公式: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小數+差=大數

12. 逆推問題

還原法,從結果入手

13. 代換問題

列表消元法

等價條件代換

五、 行程問題

1. 相遇問題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時間

2. 追及問題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3. 流水行船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4. 多次相遇

線型路程: 甲乙共行全程數=相遇次數×2-1

環型路程: 甲乙共行全程數=相遇次數

其中甲共行路程=單在單個全程所行路程×共行全程數

5. 環形跑道

6. 行程問題中正反比例關係的應用

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

時間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7. 鐘面上的追及問題。

基本思路:封閉曲線上的追及問題。

關鍵問題:①確定分針與時針的初始位置;

②確定分針與時針的路程差;

基本方法:

①分格方法:時鐘的鐘面圓周被均勻分成60小格,每小格我們稱為1分格。分針每小時走60分格,即一周;而時針只走5分格,故分針每分鐘走1分格,時針每分鐘走1/12分格。

2 度數方法:從角度觀點看,鐘面圓周一周是360°,分針每分鐘轉(360÷60)度,即6°,時針每分鐘轉【360÷(12×60)】度,即1/2度。

8. 結合分數、工程、和差問題的一些型別。

9. 行程問題時常運用「時光倒流」和「假定看成」的思考方法。

六、 計數問題

1. 加法原理:分類列舉

2. 乘法原理:排列組合

3. 容斥原理:

1 總數量=a+b+c-(ab+ac+bc)+abc

2 常用:總數量=a+b-ab

4. 抽屜原理:

至多至少問題

5. 握手問題

在圖形計數中應用廣泛

1 角、線段、三角形,

2 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

3 正方形

七、 分數問題

1. 量率對應

2. 以不變數為「1」

3. 利潤問題

利潤的百分數=(賣價-成本)÷成本×100%;

賣價=成本×(1+利潤的百分數);

成本=賣價÷(1+利潤的百分數);

商品的定價按照期望的利潤來確定;

定價=成本×(1+期望利潤的百分數);

本金:儲蓄的金額;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

利息=本金×利率×期數;

含稅**=不含稅**×(1+增值稅稅率);

4. 濃度問題

倒三角原理

例:濃度與配比

經驗總結:在配比的過程中存在這樣的乙個反比例關係,進行混合的兩種溶液的重量和他們濃度的變化成反比。

溶質:溶解在其它物質裡的物質(例如糖、鹽、酒精等)叫溶質。

溶劑: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例如水、汽油等)叫溶劑。

小學奧數知識點

概述一 計算 1 四則混合運算繁分數 運算順序 分數 小數混合運算技巧 一般而言 加減運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數的統一以小數形式 乘除運算中,統一以分數形式。帶分數與假分數的互化 繁分數的化簡 2 簡便計算 湊整思想 基準數思想 裂項與拆分 提取公因數 商不變性質 改變運算順序 運算定律的綜合運用 連減...

小學奧數知識點

一 計算2 二 應用題綜合11 三 數論綜合28 四 幾何圖形38 五 幾個數學專題46 小學奧數知識點彙編大全 i 一 計算 1.2 數列求和 1.3 數字謎 1.4 數的拆分 1.5 定義新運算 二 應用題綜合 2.1 和差問題 2.2 和差問題 2.3 差倍問題 2.4 植樹問題 2.5 年齡...

小學奧數知識點

前言小學奧數知識點梳理,對於小學奧數大綱建設尤其必要,不過,對於知識點的概括很可能出現以偏概全掛一漏萬的現象,為此,參考了單尊主編的 小學數學奧林匹克 中國少年報社主編的 華盃賽教材 華盃賽集訓指南 以及學而思的 寒假班系列教材 和華羅庚學校的教材共五套教材,力圖打破原有體系,重新整合劃分,構建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