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教學協議

2022-12-27 01:24:02 字數 1701 閱讀 7385

省、自治區、直轄市

指導老師

繼承人專業中醫□ 中藥□ 民族醫□

簽訂日期

經單位同意及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准,雙方自願建立學術繼承關係。為保證完成三年繼承教學任務,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頒發的《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管理規定(試行)》及《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實施方案》有關檔案要求,雙方簽訂繼承教學協議如下:

一、繼承教學時間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二、繼承學習的基本目標和任務

(一)中醫藥理**底更加紮實,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愈加豐富,對指導老師指定的中醫藥典籍著作的領悟更加深刻。每年撰寫典籍學習心得4篇以上。

(二)基本掌握指導老師的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中醫臨床診療水平、臨床療效或技能技藝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提高。每年完成不少於60個半天的反映真實學習過程的跟師筆記(具有原始記錄性質)。

(三)按照中醫藥學術特點和發展規律,結合指導老師的學術經驗,對本學科領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見解和新的觀點。每年完成12篇以上的學習心得或臨床經驗整理(月記)。

(四)學習期間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具有國際標準刊號issn和國內統一刊號cn)上發表1篇以上繼承、總結指導老師學術思想和技術專長的**。

(五)中醫專業繼承人每年提交由本人獨立完成的、能反映指導老師臨床經驗和專長的體現疾病診療全過程的臨床醫案總結20份。

中藥專業繼承人每年提交反映指導老師中藥加工、炮製、鑑別、製劑工藝等方面的特色技藝材料20份。

(六)結業考核時提交1篇體現指導老師學術思想和臨床(實踐)經驗、具有創新觀點和一定學術價值和臨床(實踐)意義的結業**。

三.繼承教學的主要內容

(一)繼承人以跟指導老師臨床(實踐)和獨立臨床(實踐)為主,全面系統地繼承指導老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或技術專長。

(二)中醫專業繼承人以精讀《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溫病學等中醫經典為主,學習1部以上與所從事專業密切相關的專科經典。

中藥專業繼承人學習《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雷公炮炙論》、《炮炙**》以及《中藥大辭典》、《中藥炮製學》等典籍、著作,並重點掌握1—2項中藥技術。

民族醫藥的繼承人學習本民族醫藥學經典。

(三)指導老師每週臨床或實際操作帶教時間不得少於1.5個工作日,並對繼承人撰寫的跟師筆記、學習心得、臨床醫案總結進行批閱,批語針對其中的問題予以指導,有針對性和指導性,能體現指導老師的學術和水平。

(四)其他

四.繼承學習的方式方法

採取跟師學習、獨立臨床實踐、理論學習的形式進行。

(一)跟師學習。繼承人自進崗學習之日起,跟指導老師臨床或實際操作的時間每週不得少於1.5個工作日,3年累計不少於180個工作日;

(二)獨立臨床實踐。獨立從事臨床或實際操作的時間每週不得少於2個工作日,3年累計不少於250個工作日,其中在病房的臨床實踐累計不少於40個工作日;

(三)理論學習。採取自學研修與集中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集中授課時間3年累計80個工作日。

(四)其他

五、教學職責

(一)指導老師職責:為人師表,保證臨床(實踐)帶教時間。根據繼承人情況精心組織教學,悉心傳授臨床(實踐)經驗和技術專長,嚴格督促、檢查繼承人學習,認真批閱繼承人的學習資料。

按照確定的繼承教學計畫,高質量完成帶教任務。

誠實地接受指導老師和管理部門的檢查和考核。高質量完成教學計畫確定的繼承教學任務,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

六、其他事宜

指導老師(簽名繼承人(簽名

年月日年月日

《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設計

漳州一中吳寶燕 一 課程設計指導思想與理念 貫徹新課程要求,尊重 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積極性,開設良好師生互動的課堂。在教學資料的選取,教學環節的安排上,遵循 三貼近 原則,即 貼近學生 貼近生活 貼近實際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理解生活,熱愛生活,更好的融入生活,讓學生深...

傳統文化的繼承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框教材依據 課程標準 的要求,圍繞 傳統文化的繼承 這條主線,分析什麼是傳統文化,為什麼要繼承傳統文化,怎樣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內容與現實聯絡非常密切。在教學時適當補充一些 文字和課外資料,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繼承,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除了...

4 1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設計 hong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教案第課時第周日期 月日主備課 劉彩紅 傳統文化的繼承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傳統文化的含義 傳統文化繼承性及其表現 傳統文化的特點 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2 能力目標 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 的本領 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辯證觀察和認識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