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前三節周練 有答案

2022-12-24 04:27:05 字數 4773 閱讀 4149

第七章前三節周周練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1、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4.0分,共60分)

1.下列關於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由p=知,力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b. 由p=fv知,物體運動得越快,功率越大

c. 由w=pt知,功率越大,力做的功越多

d. 由p=fvcosα知,某一時刻,即使力和速度都很大,但功率不一定大

【答案】d

【解析】由公式p=可知,只有p、w、t中兩個量確定後,第三個量才能確定,故選項a、c錯誤.由p=fv可知,p與f、v有關,故選項b錯誤,由p=fvcosα可知,p還與α有關,故選項d正確.

2.如圖所示,乙個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在跟豎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動了距離s,若物體的質量為m,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在此過程中(  )

a. 摩擦力做的功為fsb. 力f做的功為fscosθ

c. 力f做的功為fssind. 重力做的功為mgs

【答案】c

【解析】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位移水平向右,故wf=-fs,a錯誤;力f所做的功為wf=fsinθ·s=fssinθ,b錯誤,c正確;因為在豎直方向上沒有發生位移,所以重力做功為零,d錯誤.

3.一物體在運動中受水平拉力f的作用,已知f隨運動距離x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在這個運動過程中f做的功為(  )

a.4jb.18j

c.20jd.22j

【答案】b

【解析】方法一由圖可知f在整個過程中做功分為三個小過程,分別做功為

w1=2×2 j=4 j,w2=-1×2 j=-2 j

w3=4×4 j=16 j,

所以w=w1+w2+w3=4 j+(-2)j+16 j=18 j.

方法二 f-x圖象中圖線與x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做功的多少,x軸上方為正功,下方為負功,總功取三部分的代數和,即(2×2-2×1+4×4)j=18 j,b正確.

4.如圖所示,同一物體分別沿斜面ad和bd自頂點由靜止開始下滑,該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在滑行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別為wa和wb,則(  )

a.wa>wbb.wa=wb

c.wa【答案】b

【解析】設斜面ad,斜面bd與水平面cd所成夾角分別為α、θ,根據功的公式,得wa=μmgcosα·lad=μmglcd,wb=μmgcosθ·lbd=μmglcd,所以選b.

5.如圖所示,灑水車沿平直粗糙路面勻速行駛,設車所受阻力與車重成正比,灑水車行駛到某一路段時開始灑水,且牽引力保持恆定,則開始灑水後的一段時間內(  )

a. 車仍保持原有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b. 車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 車的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不斷增大

d. 車的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保持不變

【答案】c

【解析】隨著質量的減少,灑水車受到的阻力減小,牽引力恆定,根據f-ff=ma可知汽車做變加速運動,選項a、b錯誤;根據p=fv可知隨著速度的增大,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不斷增大,選項c正確,d錯誤.

6.如圖所示,人造地球衛星在橢圓形軌道上運動,當由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關於萬有引力做功的情況.正確的說法是(  )

a. 不做功b. 做正功

c. 做負d. 不能判定

【答案】c

【解析】

7.如圖所示,兩個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它們的質量也相等.在甲圖用力f1拉物體,在乙圖用力f2推物體,夾角均為α,兩個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相同的位移.設f1和f2對物體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別為w3和w4,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1=f2b.w1=w2

c.w3=w4d.w1-w3=w2-w4

【答案】d

【解析】由共點力的平衡可知:f1cosα=μ(mg-f1sinα),f2cosα=μ(mg+f2sinα),則f1<f2,a錯;由w=fxcosα,位移大小相等,夾角相等,則有w1<w2,b錯;由ff=μfn,可知ff1=μ(mg-f1sinα),ff2=μ(mg+f2sinα),則有w3<w4,c錯;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外力做功之和為零,則有w1-w3=w2-w4,所以正確選項為d.

8.質量為m的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阻力ff保持不變.當汽車的速度為v、加速度為a時,發動機的實際功率為(  )

a.ffvb.m**

c.(ma+ff)vd.(ma-ff)v

【答案】c

【解析】當汽車的加速度為a時,有f-ff=ma,解得f=ma+ff;根據p=fv,則發動機的實際功率p=(ma+ff)v,選項c正確.

9.如圖所示,從空中以40 m/s的初速度平拋一重為10 n的物體,物體在空中運動3 s落地,不計空氣阻力,取g=10 m/s2,則物體下落過程中的平均功率和落地前瞬間重力的瞬時功率分別為(  )

a.300 w 300 wb.150 w 300 w

c.150 w 500 wd.300 w 500 w

【答案】b

【解析】下落過程的平均功率=,而h=gt2,得=w=150 w.物體落地瞬間vy=gt=30 m/s,所以pg=**y=300 w,故b正確.

10.一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從某時刻開始計時,發動機的功率p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假定汽車所受阻力的大小ff恆定不變.下列描述該汽車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在0-t1時間內,如果勻速,則v-t圖象是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如果是加速,根據p=fv,牽引力減小;根據f-ff=ma,加速度減小,是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當加速度為0時,即f1=ff,汽車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速度v1==.所以0-t1時間內,v-t圖象先是平滑的曲線,後是平行於橫軸的直線;在t1-t2時間內,功率突然增加,故牽引力突然增加,是加速運動,根據p=fv,牽引力減小;再根據f-ff=ma,加速度減小,是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當加速度為0時,即f2=ff,汽車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速度v2==.所以在t1-t2時間內,即v-t圖象也先是平滑的曲線,後是平行於橫軸的直線

11. (多選)如圖所示,木塊a,b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之間不光滑,用水平力f拉b,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加速運動,設a,b間的摩擦力為ff,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f對b做正功,對a不做功

b.ff對b做負功,對a做正功

c.ff對a不做功,對b做負功

d.ff對a和b組成的系統做功為0

【答案】abd

【解析】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加速運動,它們的位移相等,f作用在b物體上,沒有作用在a物體上,且ab向前做加速運動,在力f的方向上發生了位移,由w=fl可知,f對b做正功,對a不做功,故a正確;b對a的摩擦力向右,a對b的摩擦力向左,而位移水平向右,由w=flcosθ可知,ff對b做負功,f對b做正功,故b正確,c錯誤;ff對a做功為wa=ffl,ff對b做功為wb=-ffl,故ff對ab整體做功為w=wa+wb=0,故ff對a和b組成的系統不做功,d正確.

12. 如圖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機」示意圖,質量為m的運動員踩在與水平面成α角的靜止皮帶上,運動員用力後蹬皮帶,皮帶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恆定為f,使皮帶以速度v勻速運動,則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腳對皮帶的摩擦力是皮帶運動的動力

b.人對皮帶不做功

c.人對皮帶做功的功率為m**

d.人對皮帶做功的功率為fv

【答案】ad

13.(多選)如圖所示,用恆定的拉力f拉置於光滑水平面上的質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時間t,拉力f斜向上與水平面夾角為θ=60°.如果要使拉力做的功變為原來的4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將(  )

a.拉力變為2fb.時間變為2t

c.物體質量變為d.拉力大小不變,但方向改為與水平面平行

【答案】abd

【解析】位移x=at2=t2,w=fxcos 60°=t2,當f′=2f時,w′=4w,當時間變為2t時,w′=4w;當m′=m時,w′=2w;當θ=0°時,w′=4w,由此可知,c錯,a、b、d對.

14.(多選)如圖所示,一子彈以水平速度射入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原來靜止的木塊,並留在木塊當中,在此過程中子彈鑽入木塊的深度為d,木塊的位移為l,木塊與子彈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  )

圖3a.f對木塊做功為flb.f對木塊做功為f(l+d)

c.f對子彈做功為-fdd.f對子彈做功為-f(l+d)

【答案】ad

【解析】木塊的位移為l,由w=flcosα得,f對木塊做功為fl,子彈的位移為l+d,木塊對子彈的摩擦力的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反,故木塊對子彈的摩擦力做負功,w=-f(l+d).故a、d正確.

15.(多選)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從t=0時刻開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與時間t的關係如圖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變,則(  )

a. 3t0時刻的瞬時功率為

b. 3t0時刻的瞬時功率為

c. 在t=0到3t0這段時間內,水平力的平均功率為

d. 在t=0到3t0這段時間內,水平力的平均功率為

【答案】bd

【解析】3t0時速度:

v=a1·2t0+a2t0=·2t0+·t0=

3t0時刻瞬時功率p=3f0·v=,故a錯,b對;

0~2t0內,力f0做的功:

w1=f0···(2t0)2=

2t0~3t0內位移x2=·2t0·t0+··t=+=

2t0~3t0內水平力3f0做的功為:

w2=3f0x2=.

0~3t0內平均功率

二、計算題(共4小題, 共40分

16. 如圖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800 n的力f,將質量為100 kg的物體沿傾角為37°的固定斜面由底端勻速地拉到頂端,斜面長l=5 m,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5.

求這一過程中:(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知識點總結

第七章機械能知識點總結 一 功1概念 乙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並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2條件 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積 3公式 w f s cos 某力功,單位為焦耳 某力 要為恒力 單位為牛頓 s 物體運動的位移,一般為對地位移,單位為公尺 m 力與位...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機械能守恆定律知識點總結 1

機械能知識點總結 編寫人 陳猛時間 2015 6 一 功1概念 乙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並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2條件 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 3公式 w f s cos 某力做的功,單位為焦耳 某力 要為恒力 單位為牛頓 s 物體運動的位移,一般為對地位移...

第七章第三節 製作模型 教學設計

江蘇版技術與設計1 第七章第三節製作模型教學設計 一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 模型 和 工藝 兩節內容,已經具備了製作模型的基礎,同學們都有想親自製作模型的強烈慾望,教師應藉機強化學生的學習 通用技術 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實現自己製作模型的心願。但學生的設計和動手能力有限,所以製作模型...